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我,无双皇子,镇守北凉十三年 > 第65章 人间魔头,十三大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主人有令,命长安所有眼线查探七年之前,皇宫中发生的蹊跷之事。”

    “凡有消息,立即传书,重赏!”

    浮香阁中,一则密令悄然传出,如风般吹过长安。

    很快,李牧安排在长安的诸多眼线就得到了命令。

    长安眼线间,有着特殊的传递消息方手段。

    那些得知命令的眼线当即就放下手上的事,前往人迹罕至的小巷子。

    不一会儿,繁华热闹的长街上,有些普通人突然间消失不见了!

    “摊主,面多少钱?”

    一面摊中,有顾客吃完面条,抬头看向面摊。

    锅里还煮着面条,但面摊后空无一人。

    摊主不见了!

    “摊主呢?”

    那顾客看着空荡荡的摊子,满头雾水的挠了挠头。

    摊主没了,那还给钱吗?

    “摊主,这个多少钱?”

    一卖古怪小玩意儿摊前,有顾客把玩着摊子上的小玩意儿,淡淡开口。

    但却无人回应。

    那人疑惑的抬起头来,眼前空无一人。

    摊主哪去了?

    刚刚都还在这啊!

    手里的拿着小玩意儿的顾客皱了皱眉,百思不得其解。

    一条条长街上,相同的一幕重复上演着。

    这些突然不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悄悄走入了僻静无人的小巷子。

    然后,一扯身上的粗布衣衫,露出黑白相间的锦衣,腰间还插着锋利的匕首。

    这些锦衣人入了僻静巷子,左拐右转,身影很快消失不见,行动十分敏捷,身手矫健。

    一个个锦衣人前进的方向,往前延伸,交汇处一个个交点。

    那是集合点。

    主人有令,谁敢不从?

    还是查一件七年之前的宫中旧事,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得聚集人手,从长计议。

    与此同时。

    大周皇宫。

    武英殿。

    二皇子李秋一脸生无可恋的批着朝臣上奏的折子。

    左手边一摞,右手边一摞。

    左边的是批了的,右边的是未批的。

    他一大早就进了宫,来到武英殿批奏折,到现在午时水都没喝上一口。

    批奏折,是个累活儿。

    李秋拿着玉笔,蘸墨,然后在奏折上写上几个苍劲有力的红字。

    又批了一个。

    李秋将折子放在左边那一摞上,偏头看向右边的一摞奏折。

    “唉。”

    “这么多奏折,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李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握笔的手轻颤了颤。

    昏君,快活似神仙。

    明君,累的像条狗。

    “见过殿下。”

    这时,一个年轻太监低着头,小跑入殿,跪下行礼。

    “何事?”

    李秋没有看年轻太监,又拿起了一个奏折。

    “殿下。”

    “殿外儒家书院,赵启先大儒求见。”

    年轻太监如实禀告道。

    “哦!?”

    闻声,李秋猛的抬起头来,眼里闪过一抹异色。

    有些好奇。

    儒家书院大儒赵启先,他来找本殿作甚?

    “请赵儒入殿。”

    李秋放下手中的折子,吩咐道。

    大周皇朝对读圣贤书,修浩然正气的读书人是敬重的,更何况还是学问高深的大儒。

    就算是二皇子李秋,面对大儒,也得礼敬后者三分。

    一尊大儒的浩然正气,足以媲美武道二品境强者的真气。

    这个世界,读书也可入道!

    大儒之上,是为儒尊!

    儒尊相当于武道一品境强者,浩然正气满乾坤。

    而且儒尊之境,也分了四境,修身境,齐家境,治国境以及平天下。

    平天下之境,也是儒圣之境。

    分别对上武道一品的四境。

    很快,年轻太监便带着大儒赵启先走入了大殿。

    “老朽见过二殿下。”

    赵启先立在殿中,抖了抖灰色袖袍,朝二皇子李秋弯腰一拜。

    大周敬重读书人,修出浩然正气的读书人见圣可不跪,更别说皇子了。

    赵启先是大儒,可不跪。

    他穿了一身灰色长袍,身上透着浓厚的文儒之气,一双深邃的眼睛里,溢满清气。

    “赵儒不必多礼!”

    李秋抬手朝赵启先拱了拱手,作学生之礼。

    李秋自幼读圣贤书,学孔孟之礼,也去过儒家书院,算得上是书院学子。

    赵启先直起身来,脸上挂着微笑。

    “什么风把赵儒吹来了?”李秋看着赵启先,笑着开口道:“赵儒平日里修身养性,可没空来武英殿啊!”

    “老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赵启先笑了笑,说道:“今日入宫,老朽有折子上奏。”

    大周的天子,给了大儒上达天听的特权。

    这也是敬重读书人的一个举措。

    赵启先虽不是朝中官员,但是大儒,可上奏折子。

    说着,赵启先便从怀里拿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奏折。

    “呈上来。”

    李秋的目光落在大儒赵启先手里的奏折上,淡淡道。

    他的眉头微微一皱。

    平日里大儒可不会上奏折子,赵启先上奏的事必然不小。

    前者话音响起,立即有太监上前,从赵启先手里拿过奏折,呈递到李秋面前。

    李秋刚拿过奏折,耳边就传来了赵启先的声音。

    “老朽赵启先,儒家大儒,奏参大皇子李牧。”

    赵启先慷慨的声音响彻殿内。

    听得声音,李秋神情顿时呆滞,满脸无比诧异的盯着大儒赵启先。

    什么?

    奏参皇兄李牧!?

    皇兄刚回长安,什么时候得罪了大儒赵启先?

    李秋的眼神变得有些古怪,突然感觉手里的奏折变得十分烫手。

    紧接着,赵启先的声音继续响起。

    “二殿下,那李牧心狠手辣,残暴无道,屠杀生灵无数,在北境犯下了种种大罪,天道难容。”

    “老朽在奏折上罗列了李牧十三条大罪。”

    “每一条罪行都足以让李牧午门斩首。”

    “二殿下代陛下处理朝政,还请殿下勿徇私枉法,包庇皇兄,将大皇子李牧绳之以法,还大周北境三州百姓一片蔚蓝天空。”

    赵启先的话字字珠玑,针针见血,无比犀利。

    此刻,李秋的眉头已皱到了极点,脸色也有些难看。

    他硬着头皮打开手里的奏折。

    目光看去,瞳孔瞬间缩小。

    一行行蕴含杀机的字眼入眼。

    “大周皇朝大皇子李牧,曾坑杀降军三万,残暴无道,天道不容。此为第一罪,天怒,当斩!”

    “大周皇朝大皇子李牧,强行征召北境三州之地男丁从军,使得三州百万户,户户空儿郎,民间怨声载道。此为第二罪,民怨,当斩”

    ……

    ……

    ……

    备注:白衣女子的身份到底是谁?老皇帝是好还是坏?七年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否藏了一个大秘密?读者老爷们怎么看?

    还有,万分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礼物打赏,老板们大气大气,破费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