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巍巍大唐:开国 > 第十四章 太子建功(1)——名将粉碎机

第十四章 太子建功(1)——名将粉碎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唐王朝平定四海,一统天下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虽然,建国仅仅五年时间,李唐王朝就已经平定西北、巩固关中、统一中原,先后消灭了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多路割据群雄,基本奠定了大唐一统天下的格局。但是,若要彻底扫平群雄,一统天下,并不是那么容易。

    就当时的情形而言,入主中原后,唐朝面临着南北两线的军事问题。北方,刘黑闼、徐圆朗、高开道等人,举兵作乱,祸乱河北、山东;南方,杜伏威、辅公?、李子通、沈法兴、萧铣等江南群雄,与李唐南北对峙。

    特别是刘黑闼,此人可以说是唐王朝遇到的最顽固的一个敌人。本来,?乘??剑?钍烂窭?盟?ィ?蚩?乘?甙樱??嗟杏???鹾阢酥髁σ痪倩骼!A鹾阢俗咄段蘼罚?坏么?炝桨俨胁浚?弊咄回省5?牵?痪弥?螅?鹾阢嗽谕回实姆龀窒拢?谷黄婕0愕芈??椿睿?匦律绷嘶乩矗?俅蜗破鹋崖摇

    面对死灰复燃的刘黑闼,李唐王朝又会如何应对?在第二次平叛河北当中,唐高祖李渊为什么会一反常态,临阵换将,没有让秦王李世民继续领兵,而是命太子李建成挂帅出征?最终,太子李建成又是凭借什么样的策略,不费一兵一卒,平定刘黑闼,重新安定住河北的局势呢?

    上一章节提到过,武德五年(622年)七月,?乘??胶螅?钍烂衤适Τ霰??址バ煸怖剩??率?喑牵??鸹础?簦?卮葱煸怖实姆磁咽屏ΑU骄种鸾ズ米??钍烂窳粝乱恍┲匾??欤?绦?魈中煸怖剩?约涸虬嗍?鼐??崾?似脚押颖钡恼髡剑?恿熳蟆⒂沂??来蠼???巍

    可是,就在李世民大举征讨徐圆朗之前,武德五年(622年)四月,从河北再次传来噩耗,刘黑闼借助突厥的势力,咸鱼翻身,死灰复燃,二度兴兵作乱。要知道,这一年的三月下旬,?乘??剑?鹾阢烁崭毡焕钍烂翊虻么蟀埽?髁??舅鹗Т? 6潭桃桓鲈拢?鹾阢司谷换指丛???硗林乩础

    刘黑闼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迅速恢复元气,重新拉起反唐大旗呢?其实,不是刘黑闼的能力有多好,而是他实在撞了大运。为什么说刘黑闼撞大运呢?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点因素,促成了刘黑闼的第二次叛乱。

    一,李家父子对于形势的误判,存在疏忽。

    李渊、李世民父子认为,刘黑闼的反叛,与武德二年(619年)的刘武周、宋金刚的情形差不多,背后是突厥势力的支持。一旦遭遇重大的失败,逃往突厥,便很难有翻身的机会。因此,李家父子不免有些掉以轻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先来看秦王李世民。

    对于这场战争,李世民想的过于简单了,认为这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平叛,不是以往攻克强敌的统一战争。因此,李世民只侧重于军事打击,而没有及时安抚人心,以为击溃了叛军主力,就能稳定住河北的局面。

    李世民自从出征河北以来,一直忙于与叛军激战。比如,武德五年(622年)三月下旬,?乘??剑?钍烂窀崭栈靼芰鹾阢耍?懵聿煌L悖?邮φ魈中煸怖省T谡舛问奔淅铮?肥橹胁⒚挥屑窃兀?钍烂癜哺Ш颖钡木俅搿S捎诶钍烂衩挥性谡胶蟀哺?诵模?湃昧鹾阢擞谢?沙耍?炅丝兆印

    再来看唐高祖李渊。

    应该说,唐高祖李渊对于河北的战后形势,也有些盲目乐观了。在唐高祖看来,刘黑闼一败涂地,元气大伤,不可能再掀起什么大浪了。所以,河北的战后局势,没有令唐高祖引起重视。

    为此,?乘??胶螅?涞挛迥辏?22年)四月十六日,唐高祖甚至下令,撤销了山东道行台。当初,刘黑闼举兵叛乱之时,为了指挥唐军剿灭叛乱,唐高祖在?持萆柚蒙蕉?佬刑ǎ?苫窗餐趵钌裢ǔ鋈紊蕉?佬刑ㄓ移蜕洹

    本来,山东道行台,就是一个临时性的军事机构。如今,刘黑闼落败,逃亡突厥。唐高祖认为,这个临时性的军事机构,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撤销山东道行台,无形之间,帮了刘黑闼的大忙。

    二,突厥势力的支持。

    自隋末以来,群雄逐鹿,中原战乱。一支新兴的势力,逐渐向中原内地渗透,这就是来自北方草原的霸主——突厥。隋末天下大乱,突厥趁机发展壮大。因此,突厥开始不满足只做草原之主,开始对中原汉地产生了觊觎之心。这群贪婪的草原狼,想趁着中原战乱,伺机大捞一笔,甚至操纵中原局势。

    特别是颉利可汗继承汗位后,在父兄的基础上,兵强马壮,意欲挥兵南下,窥伺中原。所以,突厥人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与之抗衡。面对日渐强盛的李唐王朝,突厥的对策是,扶植多个唐王朝的敌对政权,压制李唐,像薛氏父子、李轨、刘武周、梁师都、窦建德、刘黑闼,都与突厥存在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于突厥的挑衅,李唐王朝也不甘示弱。一方面,唐朝不与突厥公开撕破脸皮,维持着所谓的“面子工程”;另一方面,则坚决抵制突厥势力的渗透,消灭被突厥扶持的割据势力,先后灭掉了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强敌,沉重挫败了突厥的势力扩张:

    颉利初嗣立,承父兄之资,兵马强盛,有凭陵中国之志。高祖以中原初定,不遑外略,每优容之,赐与不可胜计。颉利言辞悖傲,求情无厌。 (《旧唐书·突厥列传》)

    包括李唐王朝戡乱河北,讨伐刘黑闼的战争,也是抵制突厥势力渗透,打击突厥染指中原企图的举措。唐高祖李渊明白,将来一统天下之后,大唐与突厥之间,必有一战。在此之前,不如先拿这些突厥的马仔练练手。刘黑闼这块绊脚石,必须要搬掉,可以打掉突厥的气焰。

    正是因为有突厥势力的支持,才让刘黑闼有了死灰复燃的机会。?乘??讲野芎螅?鹾阢舜?帕桨俨斜??弊咄回省K淙唬?肥橹忻挥芯咛寮窃兀?鹾阢颂拥酵回屎螅?咛宓谋硐帧5?牵?上攵???鹾阢丝隙ㄊ欠蚜瞬簧倏谏啵?捣?蓑±?珊梗?竦昧送回实闹С郑?卣?旃模?被睾颖薄

    关于刘黑闼的死灰复燃,有一件事情,直接导致了河北叛乱又起,那便是李唐与突厥之间的军事摩擦。

    武德五年(622年)四月二十一日,突厥大败唐军,时任代州总管的李唐大将——定襄王李大恩,被突厥所杀。在此之前,突厥多次兴兵南下,入侵唐朝边境重镇。作为唐王朝镇守一方的边将,又是驻守代州的军政长官,李大恩不想总是这样被动挨打,打算主动出击,给突厥一点颜色看看。

    于是,李大恩上奏朝廷,称突厥境内爆发饥荒,自顾不暇,可以趁此机会,大举出兵,夺取马邑。唐高祖也有出击突厥之意,接到李大恩的上书,便同意了这个作战方案。紧接着,唐高祖派遣殿内少监独孤晟,与李大恩共同领兵,讨伐苑君璋部。苑君璋本来是刘武周的旧部,刘武周死后,统领了刘武周的部众,依附于突厥。

    出兵之前,李大恩和独孤晟约定好了,二月份两军会师。并且,李大恩提前率军赶到。可是,独孤晟所部,行动迟缓,在路上磨磨蹭蹭,耽误了不少时间。这样一来,突厥得到消息,迅速向唐军合围过来。

    此时,刘黑闼刚刚逃亡到突厥,觉得这是东山再起的好机会,表现得尤为积极,上蹿下跳。看到刘黑闼如此积极,突厥人求之不得。颉利可汗出动了数万铁骑,武装刘黑闼,进围李大恩。

    由于独孤晟没有及时赶到,与主力会合,致使李大恩孤军深入,只能屯驻新城,坚守待援。不久,刘黑闼与突厥数万铁骑,气势汹汹地杀来,李大恩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苦苦支撑,对抗数倍于己的敌军。

    得知唐军被围,唐高祖急忙命右骁卫大将军李高迁,率军驰援。然而,没等援军抵达,唐军粮草耗尽,李大恩只好趁夜突围,半路遭遇突厥伏击,唐军大败,损兵数千,李大恩战死。李大恩的捐躯,令唐高祖非常痛惜。战后,独孤晟因为救援不力,被唐高祖发配边境戍守。

    此次突厥围击唐军,刘黑闼不遗余力,充当了一回突厥人的帮凶。在一定程度上,双方的同盟关系,算是确立下来了。刘黑闼帮助突厥,打败唐军;自然,作为回馈,突厥也要帮助刘黑闼东山再起。就这样,刘黑闼借助突厥势力,死灰复燃。

    武德五年(622年)六月初一,刘黑闼纠集万余突厥骑兵,入寇山东,抄掠河北。与此同时,颉利可汗亲率五万铁骑,一路南侵,直扑汾州,策应刘黑闼在河北的行动。刚刚平定下来的河北,再次陷入战火的深渊。

    对于刘黑闼的第二次起兵叛乱,唐高祖李渊非常恼火。他觉得,这个刘黑闼,为什么如此“锲而不舍”、阴魂不散,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把他打败了一次,还要卷土重来,为什么偏偏要与大唐为敌。愤怒之下的唐高祖,开始有些不理智了。

    于是,唐高祖传令给太子李建成,让他严惩山东、河北叛乱分子的亲属,凡是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一律坑杀;其余老弱妇孺,全部驱入关中,充当劳役。李渊准备通过这种方法,敲山震虎,震慑刘黑闼。试想一下,如果唐高祖真的这么干了,势必会激起河北人民对唐朝的仇恨,必会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当然,唐高祖最终并没有这么做。李渊一时头脑发热,可是,秦王李世民却非常清醒,绝不能大开杀戒,那样只会葬送大好局面。于是,李世民亲自出面,耐心地劝谏父亲,向唐高祖陈述利害关系。在儿子的劝说下,李渊收回了成命,放弃了这种做法。不久,唐高祖诏命燕郡王罗艺,率兵攻击刘黑闼:

    黑闼既降,已而复反。高祖怒,命太子建成取山东男子十五以上悉坑之,驱其小弱妇女以实关中。太宗切谏,以为不可,遂已。 (《旧唐书·太宗本纪》)

    唐高祖明白,刘黑闼之所以能够大张旗鼓,二度反叛,主要原因,背后有突厥撑腰。并且,为了配合刘黑闼的反唐行动,颉利可汗亲率五万铁骑,大举南侵,以牵制唐军。所以,若要全力对付刘黑闼,必须要击退突厥的南侵。

    颉利可汗率大军南下,先是直扑汾州;然后,派遣数千骑兵,向西劫掠灵州、原州等地,形势异常严峻。不过,唐高祖很快作出应对之策。李渊决定迎战突厥,命太子李建成率军出豳州道,秦王李世民率军出蒲州道。太子、秦王共同领兵,两路大军出师开拔,讨伐突厥主力。

    当时,颉利可汗正率军围攻并州,又分兵入侵汾州、潞州,掳掠男女五千余口。这时,颉利可汗听闻,李世民率军兵至蒲州,向自己合围而来。颉利可汗不敢纠缠下去,遂主动引兵退去。突厥的撤兵,使得唐王朝解决了刘黑闼的侧翼支援。从此之后,唐军可以心无旁骛,全心攻打叛军。

    再来说说刘黑闼的情况。

    先前,武德五年(622年)六月初,刘黑闼借助突厥军队,重新攻入山东、河北,再次掀起叛乱。六月十七日,刘黑闼率兵进犯定州。当初,刘黑闼攻陷定州,与突厥取得了联系,才获得了突厥的支持。后来,李世民挂帅出征河北,唐军收复定州,等于切断了叛军与突厥之间的联系。现在,刘黑闼又将目标锁定到了定州。

    武德五年(622年)七月,刘黑闼大军到达定州。之前,其故将曹湛、董康买等人,在刘黑闼失败后,亡命于鲜虞。听说刘黑闼又打了回来,曹湛、董康买瞬间来了精神,重新聚集部众,响应刘黑闼。

    可见,虽然在“?乘??健敝校?钍烂裰富犹凭???偷杏??痪倩骼E丫?髁Γ?疵荒艹沟孜榷ㄗ『颖本质啤@钍烂窠鼋鋈衔??灰?呙鹆说腥说闹髁Γ?湍芪榷ň质疲?疵挥凶⒅匕哺?诵牡淖饔谩R虼耍?绷鹾阢硕?扰崖业氖焙颍?簧俚暮颖本刹俊⑴丫?嗟常?俅瓮度肓鹾阢说摹盎潮А保?浩鹣煊Α

    叛军兵逼定州,河北旧部云集响应,又有突厥军队支持刘黑闼,形势又转到不利于唐朝的方向。武德五年(621年)七月十五日,唐高祖任命淮阳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叛军。

    但是,前线的情况,远远超出了唐高祖的想象。两个月后,武德五年(622年)九月,刘黑闼引兵攻陷瀛州,杀死瀛州刺史马匡武。占领瀛州后,盐州人马君德背叛唐朝,举城响应刘黑闼。

    河北再度出现叛乱,刘黑闼卷土重来,李唐取得的“?乘??健笔す??怀沟捉粱啤G胺秸绞虏凰常?媪倭鹾阢恕⑼回实木?卵蛊龋?糜幸桓鋈顺隼矗?鞒执缶帧4耸保?赝趵钍烂窀崭沾蛲辍?乘??健保?卮葱煸怖剩?碓诙汲浅ぐ玻?薹?焖俑系角跋撸?端?獠涣私?剩?趺窗炷兀

    没有办法,死马当作活马医。武德五年(622年)十月,唐高祖诏命齐王李元吉,暂时统领唐军,进兵山东,征讨刘黑闼叛军。不久,唐高祖任命齐王李元吉为领军大将军、并州大总管。

    可是,李元吉根本就不是这块料。先前,李世民领兵出征时,李元吉充其量就是跟在二哥左右,装装样子,打打杂罢了。现在,让他独自带兵,与刘黑闼作战,他哪里是刘黑闼的对手。对于刘黑闼来说,若是李世民这个战神前来,他或许要掂量一下;不过,领兵的是李元吉,他还有什么好怕的。

    果然,赶鸭子上架的李元吉,独自领兵,很快被刘黑闼来一个下马威,遭遇败绩。李元吉率军攻打叛军,决定主动发起进攻,打刘黑闼一个措手不及。十月初五,李元吉派遣贝州刺史许善护,攻击叛军,与刘黑闼之弟刘十善所部,战于?县。不料,出师未捷,许善护战败,几乎全军覆没。

    没过多长时间,一天之后,十月初六,唐朝右武候将军桑显和,率军攻打晏城,大破刘黑闼所部,取得胜利,算是暂时扳回一局。但是,与此同时,还是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观州刺史刘会打开城门,投降刘黑闼。

    这些还不算,很快,唐军在河北战场,又迎来了一次重大挫败。武德五年(622年)十月十七日,唐军在下博遭遇刘黑闼主力,精锐尽没。而且,唐军还折损了一位宗室名将——淮阳壮王李道玄。

    淮阳壮王李道玄,是李唐宗室中著名的少年勇将,时年十九岁。别看李道玄年纪轻轻,却是一员身经百战,军功卓越的宗室将领。从十五岁起,李道玄便追随堂兄秦王李世民,出生入死,是秦王李世民的“铁杆粉丝”。李道玄常年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先后参加过大破宋金刚、东征洛阳、虎牢关之战等重大战役,立下了无数战功。

    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李唐宗室中骁勇善战的少年勇将,竟然在讨伐刘黑闼的第二次叛乱中,壮烈牺牲,为国捐躯,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十九岁。说起来,淮阳王李道玄的阵亡,其实非常可惜。

    由于河北形势再度恶化,唐高祖李渊临阵点将,任命淮阳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刘黑闼。于是,李道玄与副将原国公史万宝,率领三万唐军,征讨叛军,很快进抵下博。

    没想到,坏事就坏在副将史万宝身上。怎么回事呢?原来,李道玄与史万宝,二人素来不和,闹得很僵。结果,唐军到达下博县后,与刘黑闼主力狭路相逢。李道玄发扬了堂兄秦王李世民打仗不要命,冲锋在前的优良作风,亲率一支轻骑兵,向叛军主动发起进攻;同时,命史万宝领大军随后跟进。

    想不到,史万宝的心里,竟然打起了小算盘。平日里,他与李道玄就有嫌隙。现在,李道玄率领少量轻骑,攻打叛军,摆明了就是送死,倒不如借刘黑闼之手,除掉李道玄。因此,李道玄攻入敌阵后,史万宝没有按照约定,率领主力跟紧,反而拥兵不前,坐山观虎斗,还对周围的人这样说道:

    吾奉手诏,言淮阳小儿虽名为将,而军之进止皆委于吾。今其轻脱,越泞交战,大军若动,必陷泥溺,莫如结阵以待之,虽不利于王,而利于国。 (《旧唐书·李道玄传》)

    李道玄率领轻骑,杀进敌阵,以为身后有主力大军支援,遂奋力冲杀。可是,过了好半天,史万宝依旧按兵不动,迟迟不见援军的身影。很快,李道玄和自己麾下轻骑,便陷入了叛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虽然,李道玄率部死战拼杀,可由于兵力过于悬殊,最终,寡不敌众,唐军几乎全部阵亡,淮阳王李道玄壮烈牺牲,年仅十九岁。

    李道玄战死后,刘黑闼立刻调转枪口,进攻史万宝的大军。看到叛军大举来攻,史万宝整顿部众,准备迎战刘黑闼。然而,李道玄阵亡,令唐军斗志全无,军心大乱。没等叛军打到跟前,唐军纷纷四散而逃,溃不成军。史万宝见此情形,无法阻止唐军的溃败,只能独自逃回长安。下博一战,唐军大败。

    下博之战中,淮阳王李道玄以身殉国,死的时候年仅十九岁。李道玄生前,长期追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横扫四方。众所周知,自唐朝建立后,李世民率军南征北讨,前后大小数十战,经常身先士卒,轻骑深入敌阵,却很少受过严重的伤。这与李道玄等一干忠实猛将的护持,密不可分:

    世民自起兵以来,前后数十战,常身先士卒,轻骑深入,虽屡危殆而未尝为矢刃所伤。 (《资治通鉴》

    因此,对于李道玄的死,李世民非常悲伤。后来,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也时常追悼这个英勇的堂弟,经常对身边的近臣说:

    道玄终始从朕,见朕深入贼阵,所向必克,意尝企慕,所以每阵先登,盖学朕也。惜其年少,不遂远图。 (《旧唐书·李道玄传》)

    为了表彰李道玄的为国死节,唐太宗追赠李道玄为左骁卫大将军,谥号为“壮”,故称“淮阳壮王”。因为李道玄无子,太宗于心不忍,便下诏封李道玄之弟武都郡公李道明为淮阳王,主道玄之祀。

    总而言之,下博之战,唐军遭遇大败,淮阳壮王李道玄战死,副将史万宝逃归长安。这一战的直接后果,使得河北、山东的局面,一下子回到了原点。之前的所有努力,全部付之东流,河北再次陷入战乱。

    唐军兵败下博,淮阳王李道玄阵亡,河北、山东震骇。不久,刘黑闼直逼?持荨?持菔翘仆醭?持魏颖钡闹行模?彩窃??南墓?啥迹?鹾阢艘喽ǘ加诖恕5笔保?蠲?な?持莸奶瞥?持葑芄埽?彩且幻?钐谱谑遥?????趵铊ァE丫?平?持荩??饲樾危???趵铊ハ诺檬肿阄薮耄?泵ζ?俏髯撸?鹾阢吮?谎?校?剂?持荨

    ?持菔?睾螅?颖钡厍?男问疲?弊?毕拢?鼙叩男矶嘀菹兀?嗉膛迅接诹鹾阢恕Q?罩?洌?鹾阢司「垂实亍5搅宋涞挛迥辏?22年)十一月,沧州刺史程大买弃城而逃,叛军攻占沧州。此时此刻,身处前线的齐王李元吉,也是束手无策,畏惧刘黑闼的兵势,不敢贸然前进。

    武德五年(622年)六月,刘黑闼借助突厥势力,死灰复燃,到十一月份,占领沧州。短短六个月,好不容易平定下来的河北,再次落入刘黑闼之手。刘黑闼这条已经奄奄一息的咸鱼,居然真的翻身了。

    河北又起战事,形势不容乐观。当务之急,是要赶紧选派一位统军之帅,挂帅出征,前往河北平叛。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异口同声说出一个名字:李世民。的确,秦王李世民是平叛河北主帅的不二人选。

    除了李世民过往骄人的战绩、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在大唐军队中的崇高威望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之前,刘黑闼第一次起兵作乱,李世民率军平叛,通过“?乘??健保?痪倩骼A鹾阢酥髁ΑK?裕?钍烂窬弑冈诤颖弊髡降氖嫡骄?椤N蘼圩酆夏囊环矫妫?钍烂竦比什蝗茫?侵魉У暮鲜嗜搜

    可是,耐人寻味的是,唐高祖李渊最终的决定,没有派秦王李世民,继续率军出征,而是命久未领兵的太子李建成,挂帅平叛河北。第二次平叛河北的关键时刻,唐高祖为什么要临阵换将,为什么要弃秦王而用太子呢?原因有二。

    第一,唐高祖认为,李世民不适合平叛河北。

    虽然,在“?乘??健敝校?钍烂衿窘璩鲋诘木?轮富硬拍埽?卮戳鹾阢伺丫?髁Γ?崭春颖笔У亍5?牵?谄脚训墓?讨校?钍烂裰蛔⒅鼐?抡鞣??春雎粤税哺?诵牡淖饔谩U?且蛭??钍烂衩挥屑笆苯?姓胶蟀哺В?鸥?肆鹾阢丝沙酥???贾潞颖痹偕?崖摇R虼耍?绦?衫钍烂衿脚眩?匀挥行┎缓鲜柿恕

    况且,自从唐朝开国以来,李世民一直马不停蹄,南征北战,驰骋于各个战场。唐初的统一战争,共有七次重要战役,李世民就独立指挥了四场战役,打下了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所以,也该让大唐的战神松口气,歇一歇了。

    第二,太子李建成主动争取。

    在后世眼中,大唐王朝的第一位太子李建成,一直是个极其丑陋的角色。根据各种史料的记载,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兄弟二人,就是两个终日只知道游猎嬉戏,沉湎酒色的花花公子,一点本事没有:

    太子建成,性宽简,喜酒色游畋;齐王元吉,多过失;皆无宠于上。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建成内不自安,乃与元吉协谋,共倾世民,各引树党友。 (《资治通鉴》)

    意思是说,太子李建成性情松懈惰慢,喜欢饮酒,贪恋美色,酷爱打猎;齐王李元吉,经常横行不法,到处惹是生非。这兄弟二人,均不受父亲唐高祖李渊的喜爱。在众多影视剧中,李建成的形象,也是相当负面、极不光彩的。他不仅阴险狡诈,而且好色贪功,完全就是一个不学无术,心胸狭窄的纨绔子弟。《新唐书》更是将他描写得极为不堪:

    资简驰,不治常检,荒色嗜酒,畋猎无度,所从皆博徒大侠。

    那么,真实的李建成,是否真如各种史料所记述的那样不堪,那样荒淫好色吗?当然不是。事实上,李建成是被泼了脏水的。如果他真的是那样一个庸碌无为,贪图享乐的花花公子,怎么会稳居东宫数年之久!相反,他非但不是一个纨绔子弟,还是一个文治武功相当出众的大唐储君。比如,最早的一个史料,是这样评价太子李建成:

    太子及王俱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 (《大唐创业起居注》)

    在李渊从晋阳起兵一直到入主关中的过程中,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二人,一直是父亲李渊的左膀右臂。李建成是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路军;李世民是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路军。起兵途中,李建成与李世民,帮助父亲李渊,攻略西河郡、取霍邑、据守潼关、攻克长安,一路跟着父亲,从太原打到关中。

    唐朝建立后,李建成以太子的身份,多次率军击退突厥入侵。并且,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东征洛阳期间,李建成更是亲自领兵,讨平稽胡酋帅刘??成部数万之众,斩首数百级,俘虏千余人,解除了李世民攻打洛阳的后顾之忧。可以说,李建成在军事上,虽然不像二弟李世民,在战场上成就那样的丰功伟绩,但也绝不是一个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

    李建成是一个性情宽厚、仁慈的太子,他还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君王继承人。从被立为太子的那一天起,身为储君的李建成,便常年留守长安,协助父皇处理政务,很少领兵出战。因此,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与征战四方,军功赫赫的秦王李世民相比,作为太子的李建成,似乎并不怎么光彩夺目。

    在唐高祖李渊心目中,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两个人的权重是不一样的。李建成是国本,是一国储君。虽然,他也是一个很会打仗的将军。但是,一旦成为太子,李渊就坚决不让他轻易领兵打仗,让他坐镇长安。

    许久没有领兵出战的太子李建成,这次为什么一反常态,主动请缨出征河北呢?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这个时候,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兄弟关系,明显出现了裂痕,令李建成惴惴不安。

    从唐朝建国之后,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似乎就有明确的分工,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个坐镇京师,一个外出征战。表面看起来,这种分工,好像甚是合理。然而,久而久之,这种分工,就出问题了。

    随着李世民在军事上建立了无人比肩的丰功伟业,他的权势也在日益扩大,这让李建成愈发不安。特别是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攻克洛阳,破郑灭夏,为大唐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加号“天策上将”,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当时,在大唐国内,李世民的地位,仅次于唐高祖李渊、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功盖天下,威震四海,自然而然,对大哥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产生了觊觎之心。这位纵横天下,震破群雄的大唐军神,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一个秦王,他有了更大的目标,君临天下,成为大唐之主。这样一来,就为日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兄弟反目,也为玄武门之变的人伦惨剧,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与此同时,对于李世民日益扩张的权势地位,以及昭然若揭的夺嫡野心,李建成也是看在眼里。现在的李世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与自己并肩作战的二郎了,而是一枚威胁自己太子之位的“定时炸弹”。所以,李建成必须要有所行动,压制住李世民的势头。请缨出征河北平叛,正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世人皆知,秦王李世民用兵如神,翦灭群雄,以神武定四方,天下无人可出其右。可以说,李世民是举世公认的战神。因此,李建成请缨出征河北,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用实实在在的军功,向天下人证明,论行军打仗,自己虽然比不上李世民那样所向披靡,但也差不到哪去。

    其实,“?乘??健保?钍烂裰卮戳鹾阢酥髁?螅?罱ǔ稍??始朴谧约旱耐泛拍背肌???酉绰砦赫鳌N赫鞔巳耍?谒迥┨瞥醯穆沂婪缭浦校???咨#??哒?窝酃狻9识??罱ǔ山?赫魇游?爸悄摇保???饰赫鳎?丫?髁Ρ蝗?撸?鹾阢颂油鐾回剩?颖笔欠窬痛似蕉ǎ坎涣希?赫髡庋?卮鹛?樱

    黑闼虽败,杀伤太甚,其魁党皆县名处死,妻子系虏,欲降无繇,虽有赦令,获者必戮,不大荡宥,恐残贼啸结,民未可安。 (《新唐书·李建成传》)

    果然,不出魏征所料,“?乘??健辈痪茫?鹾阢嗽谕回实闹С窒拢?硗林乩矗?俅喂ト牒颖薄A鹾阢说诙?纹鸨?崖遥?罱ǔ尚男哪钅畹幕?幔?沼诶戳恕6??牧轿荒背迹禾?又性释醌?、太子洗马魏征,也认为机会难得,建议太子李建成,主动向陛下请缨,出征河北,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与秦王对抗:

    殿下但以地居嫡长,爰践元良,功绩既无可称,仁声又未遐布。而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今黑闼率破亡之余,众不盈万,加以粮运限绝,疮痍未瘳,若大军一临,可不战而擒也。愿请讨之,且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结山东英俊。 (《旧唐书·李建成传》)

    王?、魏征分析战局,刘黑闼虽然看似来势汹汹,高举反旗,实际则不足为虑。虽然,刘黑闼有突厥的支持,但突厥人也不傻。说到底,刘黑闼不过是突厥的一条走狗,突厥人不可能为了刘黑闼,押上全部的家底。

    更何况,先前的“?乘??健保?鹾阢嗽庥鲋卮矗?髁?负跛鹗Т? O衷冢?鹾阢耸稚系木?樱?际潜焕钍烂翊蚴O碌牟斜?芙??覆荻倘薄V灰?瞥?缶??俸颖保?斐赏跏ρ咕持?疲?囟ɑ嵋?鹋丫?诓康目只拧5绞焙颍?凭?湍芄徊徽蕉??酥???蕉ㄅ崖摇H绱丝蠢矗?鹾阢撕孟癫⒉豢膳拢?瞥?氖に愀?蟆

    听了王?、魏征的建议,李建成觉得很有道理。挂帅出征河北,不仅能在军事上与李世民一争高低;还能趁此机会,结交山东豪杰,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以便日后与秦王集团的政治博弈。

    事不宜迟,李建成立即向唐高祖李渊请缨,愿意率军出征,前往河北平叛,讨伐刘黑闼。而此时,唐高祖正在考虑出征河北的主帅人选,恰好李建成请缨,让高祖立刻下定了决心,派太子出征。

    唐高祖认为,与李世民相比,李建成更适合平叛河北。首先,这场战争,是平叛战争,是一场军事、政治并存的战争。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虽然无人可比,能在武力上击败叛军。然而,平叛不仅需要武力征服,更需要笼络人心。从这一点来看,李世民的军事征服,显然是行不通的。

    可是,李建成则不同。自从被立为太子之后,李建成长期留守长安,坐镇京师,协助父亲处理政务,具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对于如何笼络人心,如何安抚局势,李建成想必是轻车熟路。所以,派李建成出征河北,不但能够击败刘黑闼,还可以很好地稳定河北局面,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其次,李建成的身份是太子,大唐的储君。太子亲征,定能振奋前线唐军士气,鼓舞众将士奋勇杀敌。唐军之所以在河北一败再败,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群龙无首。倘若,李建成以太子身份,亲征河北,肯定会让唐军信心倍增,从根本上扭转战场态势,进而取得平叛战争的胜利。

    而且,作为父亲与帝王的唐高祖李渊,也希望儿子们之间的功劳,可以均衡一些。总不能让李世民一直光芒四射,而李建成却默默无闻,什么事也不做;这样,不利于朝堂上的权力制衡,也不利于皇子之间的和谐。是时候,让李世民歇一歇,让李建成到战场上去历练一番。因此,第二次平叛河北,唐高祖最终决定,以太子李建成为主帅。

    武德五年(622年)十一月初七,唐高祖李渊下诏,命太子李建成率军出征河北,讨伐刘黑闼叛军。同时,唐高祖下令,李世民管辖的陕东道大行台,以及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诸州兵马,统一归李建成指挥,方便李建成调度诸军。身为太子的李建成,正式领兵出征,向河北前线开拔。

    在刘黑闼借助突厥势力,第二次起兵作乱,河北形势再度急转直下的情况下,唐高祖李渊经过反复思量,最终拍板决定,由太子李建成挂帅亲征,统领唐军主力,开赴河北,讨伐刘黑闼叛军。

    唐高祖李渊希望,李建成能够通过政治安抚、军事征服并用的手段,平定叛乱,消灭刘黑闼的反叛势力,进而稳定住河北长达一年的纷乱局面。那么,太子李建成能否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呢?

    纵然李建成文武双全,也曾为大唐建国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是,毕竟李建成久未领兵;更何况,李建成不像李世民,用兵不循常理,敢于剑走偏锋,出其不意,而刘黑闼又是那样难缠的一个顽敌。最终,李建成又是怎样在军事上战胜刘黑闼,又是如何从政治上稳定河北?平定河北叛乱,对于李唐王朝一统天下的大业,又具有怎样重要的影响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