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一卦成凰 > 72.御赐采风【捉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略略定了神,萧逸眉眼冷漠:“微臣非是不愿保护钦差,只是绝不会护着陆长安!”

    明德帝一怔,刚要去问为什么,心思一转忆起他二人的种种过节,脑中立刻明了。

    垂文也算他看着长大,比起那多智近妖的萧齐光,他更喜他这份直率。

    这孩子自小心高气傲,若是旁人有个能耐的哥哥,早便洋洋自得,偏他憋着股韧劲儿,最后到底也做出番成就。

    如此高傲之人,屡屡被个女人折辱,也难怪他记恨于心。

    不过,机会难寻,这次却容不得他谈条件。

    虎起脸来盯住他,明德帝满面威严:“所以,因为个人恩怨,你便欲违抗皇命?”

    下意识避开眼,萧逸想了想,又找到个借口:“历朝历代从来没有过女钦差,但请陛下收回成命,朝中大人们也不会准许的。”

    “谁说她是钦差了?”

    慢条斯理的摆弄着茶盏,眼见下首三人俱都奇怪的盯向自己,明德帝油然生出一股“没人能够看破孤”的骄傲:“昔时一贯以民风作诗,典籍曾记,‘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既有前例可循,孤于今时再设‘采风使’,岂不为一美事?”

    ——采风使?

    一直静默当背景的萧鸿顺暗道这女人哪有如此风雅;长安则偷偷腹诽,太子萧鸿元那伤春悲秋爱好诗文的性格果然随他老子,还采风,这俩真是被朝政耽误了,不然必成一代文豪。

    萧逸脑筋一转,却是问到了正题:“诚如陛下所言,那采风使又属文臣武将,六部中的哪一部,该归何人所管?”

    明德帝显然料到他问,悠悠一笑,也不忙乱:“采风使,听天子令,享钦差权,御赐尚方宝剑,许先斩后奏!”

    ——也就是说,除了陛下外,居然无人能够辖制!

    萧逸与萧鸿顺全惊得呆住,小顺子的眼皮极剧烈的跳动一下,便连长安也有片刻的愣怔。

    这未免,太过了些。

    起身一揖,她委婉的回绝:“陛下……”

    “不必再说。”明德帝摆手:“孤知你陆家规矩森严,自有约束子弟的独门手段。你先祖们俱是品行无瑕,你既为此代嫡长女,想也不会有差。”

    顿了顿,又意味深长的看向她:“孤,相信你。”

    “……民女定不负陛下所托!”激动难抑的叩首拜谢,长安眼眶微红,似是被这信任感动得欲要流泪,心底却一片漠然,只余着疑惑不断翻腾。

    她隐约知道自己祖上与萧氏皇族有些瓜葛,却一直没放在心上。就像明德帝说的,陆氏曾经代代为国师,甚至有些民众只认国师而不知帝王,便是皇帝待他们也要敬着尊着。

    与她陆家有瓜葛的皇族多了去,大梁如今也只传承了三代而已。区区萧氏,虽为天下之主,却还不入她的眼。

    可如今看来,事实显然不是她所想象那般简单。

    ——到底,祖上与梁太祖间发生过什么呢?

    好像也是从大梁立国起,他们陆家就突然隐世了……

    暗暗把这记在心底,打定主意去探求原因后,长安继续她的表演:“不瞒陛下,民女自小便是个跳脱性子,不甚稳重,从没有人如此相信于我。陛下就像太阳,乃是第一个向我倾洒光明的人……”

    她在这边声情并茂,旁侧的萧逸却面无表情,整个人如被冻住一般,眼也不眨。

    管他采风使还是钦差,他从中感受到的却是陛下的决心。

    他执意将自己弄走,恐是之前名不正言不顺,故而一直在寻找良机。难得这身份特殊的陆长安撞来,机不可失,无论愿不愿意,他怕都推不掉了……

    强硬些的话,他也不是不能留在京城,但那局面,却绝非所愿。

    罢罢罢,只是保护个神棍游山玩水而已,还能怎的?他上战场都能活着下来,难不成还会叫个女人欺负死?

    想到此,萧逸不善的扭头,狠狠瞪她一眼,又从鼻子里哼出一声。

    ——天长日久,且走着瞧!

    眼角一扫正瞄见他高傲的模样,长安莫名其妙,她好像什么也没做吧?

    让这家伙当护卫才危险,自己迟早会被暗搓搓的弄死!

    不满的撇撇嘴,她突然道:“陛下,民女还有话说。”

    “嗯?”终于办成了心头大事,明德帝的兴致很高:“你讲。”

    “民女与世子有些小摩擦,想必您也知道。”长安可怜巴巴的眨着眼:“世子暴躁易怒,如果公报私仇,借着同行,趁机伤了我怎么办?”

    “我才没那么龌龊!”萧逸忍不住反驳:“你少以小人之心来揣度别人。”

    “垂文不是那种人,你且放心。”明德帝也在旁帮腔:“虽然看着高不可攀,但他一贯老实,少时在国子监读书,无论功课怎么无聊都绝不逃课,宁肯睡觉被打手板,便连其中博士也赞过他有大毅力。”

    ——这难道不是蠢?

    心里暗讽一句,长安面上严肃道:“山水迢迢,游历途中难免会有分歧。若是我二人的想法相左,又当如何决断?”

    “这个……”

    明德帝微一扬眉,纠结了几息,终是公事公办:“你为采风使,他只是护卫,自然要听你的。”

    “陛下!”萧逸不满:“这女人的心眼儿比针尖还小,睚眦必报,怎能全听她的?她绝对会故意令臣涉险的!”

    “我才没那么龌龊,”长安优哉游哉的原话奉还:“你少以小人之心来揣度别人。”

    “……”

    “好了,”明德帝被他们吵得头疼:“你们都非不明事理之人,初见互不相识,意外有了些纠纷,怎的不会各退一步,反倒如市井妇女般斤斤计较起来?”

    瞧出他的不耐,两个人对视一眼,虽然仍不甘愿,却默契的乖顺道:“谨遵陛下旨意。”

    “这才是。”

    满意的点点头,明德帝正欲再训两句,一名宫侍却托着个方形长条盒子迈了进来。小顺子上前接过木盒,珍而重之的双手捧着,毕恭毕敬的奉到他跟前。

    眸底露出怀念,明德帝掀开盒盖,其中躺着一把长剑。

    “这是孤作太子时,父皇赐下的佩剑。”他“铿”的拔出截宝剑,雪亮的锋芒映得面上一道惨白,唬得小顺子连连“哎哟”了两声:“刀剑无眼,陛下您千万小心,切勿伤了龙体,还是快快放下吧!”

    无奈的摇摇头,明德帝笑骂一句,也没执着,依言收剑回鞘,却把它往前一递:“孤赐你尚方宝剑,允许先斩后奏,诛尽不忠之臣!”

    长安一愣,慢了半拍才诚惶诚恐的双手接过。她原以为这只是说说,不想明德帝倒像模像样,该配的全都大方予了来。

    如此,自然更好。

    这宝剑长约一米,拿起来沉甸甸的,非常有分量。剑鞘上按照北斗七星的排列镶嵌着各色宝石,一眼看去珠光闪闪,极尽华丽,不像是剑,反而更像个空有花架子的艺术品。

    此乃御前,不好细看,匆匆扫了眼,长安弯身谢恩:“民女定不负陛下所托,恪尽职守,还您清平盛世!”

    虽知这是夸张之语,明德帝却还是有些得意。这“采风使”乃他之独创,若是运作行使得好,后世延用,也算他政务上的一大建树,定能为他平淡的帝王生涯添光加彩。

    畅想完毕,眼睛一扫瞧到缩在角落的萧鸿顺,明德帝的眉毛一拧,瞬间又有些堵心。

    这个混账蠢货,必须得好好历练一番。

    被父皇直勾勾的盯得发毛,萧鸿顺无法,只得硬着头皮挤出个笑脸:“儿臣……”

    “你也准备一下,与他二人一道离开。”

    猝不及防的瞪大眼,好一会儿后,萧鸿顺才反应过来他的意思:“您……您让我也去做那劳什子的采风使?!”

    “就你还采风?做你的黄粱大梦去!”

    瞅着他抗拒的表情,明德帝愈加恨铁不成钢:“瞧瞧你哪有副钦差的样子?孤还没瞎呢!”

    萧鸿顺闻此却松了口气。事关自身,他顾不得去甜言蜜语的顺毛,急切的问:“那您缘何要让儿子一起跟着?”

    “孤已决定,着你去做青州府下的一处县令。”明德帝冷淡道:“瞧你庸庸碌碌,不知人间疾苦,之前是孤放纵疏忽,以后却再也不会了。”

    “父皇您……”

    “休要废话,一切都按规矩走。三个月内必须到任,何时回京看你表现,若是一辈子都理不好个小小的县城,你便也不用再回来了!”

    大梁幅员辽阔,治下有九州十三府百多县城,青州则是其中出了名的贫瘠穷困之地。

    京都偏北,秋冬有些冷,不若江南的温暖,青州却几乎在极北之处,临着卧龙山,传说呵气成冰,寒冷清苦,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

    一想后半生可能都要在那儿过,萧鸿顺顿觉毫无盼头,还不如早早在这富贵乡里死了的好:“父皇,儿子错了,不该嚼嘴传话,搬弄是非,求您万万要收回旨意——去那青州是要我的命啊!”

    “混账,瞅你这点儿出息,哪还剩些男子气概?”明德帝怒目训斥:“照你这么说,青州百姓还都当早早去死不成?赶紧敛起那哭唧唧的样子,休在孤这儿惺惺作态!三月为期,足够你去到,若晚一日便多待一年,你且自己看着办!”

    看出父皇此次是动了真格,萧鸿顺蔫头耷脑,整个人立时灰扑扑的,无精打采,浑身仿佛都透着黑色的霉气。

    枉他刚还笑话堂堂镇南王世子却要随着个女人东奔西跑,结果自己竟连萧逸都不如——

    这日子,全都没法过了!

    该说的都已说完,没有再停留的必要,长安和萧逸识趣的告退,顺带夹走了游魂般的九殿下。

    明德帝痛快的放行,透过格子窗耐心的目送他们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踌躇半晌,小顺子躬身道:“陛下,难得陆姑娘讨您欢心,何不把她留下来呢?”

    作为近身伺候的内侍,虽然这变化并不明显,他却还是察觉到了陛下对陆姑娘的喜爱之情。

    明德帝的性子平顺,包容性很强,对谁都温言细语,等闲不发脾气,但相对的,也没有格外看重的人和事,极难讨好亲近。

    今日他心情本来一般,见了长安后,却明显开朗许多,连笑声都透着些爽利,便是面对几位公主,怕也没有如此开怀。

    “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知世故而不过分世故,也难怪前朝之时,陆家能得圣宠不倦。”

    似是感慨的摇摇头,他收回目光,拿开了面前放着的几本策论。

    书本下压着张宣纸,其上书有“萧逸”二字。小顺子拿眼一瞟,轻易便发现,这正是陛下的笔迹。

    也是,既能通过陆姑娘搬开心头的大石,个人喜好又算得了什么?有趣儿的识趣儿的总会遇到,支开萧世子的机会,却是不好再寻。

    仿佛对他的想法一目了然,明德帝淡淡道:“不光是这原因。”

    言罢,自己眸底也浮上了点点疑惑。

    大梁的每任帝王都会留下本手记,其上记录着执政心得和些不可对人语的密事。太祖与高宗全在里面提了陆家,语焉不详,讳莫如深,仿佛捂着什么大秘密,连他都不可知晓。

    尤其太祖,写到陆氏时,本子上明显撕掉了一页,也不知是他自己写完撕的,还是高宗看后毁的。关于陆家的信息就在那处,结果眼下只剩了一句评价:

    “陆氏奇诡,如若遇到,当尊之敬之,可信可用,然不可亲,切忌其族人近身。”

    ——所以,那陆家到底与先祖发生过何样纠葛,才得了这奇怪的结论?

    ——

    低眉顺目的远离太常殿,感受着拂过脸颊的温凉爽风,长安与萧逸俱都放下戒备,终于彻底轻松下来。

    眼瞅前面有座亭子,二人全不耽搁,直接拖着萧鸿顺进去,顺手把他按到了石凳上。

    拍着胸脯吐出口浊气,长安把尚方宝剑放上石桌,用力甩着酸疼的胳膊:“这一趟可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转折。嘶,这剑重死了,待会儿我定要乘马车回去。”

    转眸四顾,瞄见周围并无宫人,萧逸好奇的上前,“铿”的拔出了长剑。

    此剑不愧能斩马,锋芒雪亮,锐利无匹。剑身上刻有华丽的细纹,一侧是张牙舞爪的腾飞蛟龙,另一侧则为展翅欲飞的浴火凤凰,另还纹饰着北斗七星,一眼看去,端肃庄严。

    默默的收剑回鞘,萧逸虽然不曾如小九般委顿绝望成一滩泥,面色却也淡淡的,毫无喜意。

    大眼瞪小眼的静默一会儿,他冷漠的当先发问:“何时动身出发?”

    “尽快。”没好颜色的瞪他一眼,长安嗤笑:“少来冲我摆脸色,心里不满大可回返去找陛下理论,求他收回成命,我可不是你萧世子的出气筒。”

    额角青筋一迸,萧逸也懒得听她阴阳怪气:“君无戏言,若是圣命能改,你当我会巴巴的跟着?少在那儿自作多情了。”

    当她侍卫什么的,想想就闹心,他实在笑不出来。

    “切,好像我乐意找你似的。”长安撇嘴:“若非你们王府遭了厌弃,我哪会成个安置废物的垃圾筐?”

    自动屏蔽了“废物”和“垃圾”,萧逸目光灼灼的盯过来:“你怎会觉得我王府遭了厌弃?”

    “没有谁是傻子,更何况我对旁人的心理和表情本就格外敏感。刚刚那会儿,陛下连正眼瞧你都少,要说其中没猫腻,骗瞎子去吧。”

    没成想她如此直接,萧逸一时无语,垂着眼眸,沉默的立在原地。

    长安见此扬起眉梢,探过身子拍拍他胳膊:“放心,我这种聪明人还是很罕见的。旁人眼里,你仍是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得天独厚圣眷正浓的高岭之花,并非陛下想要远远打发掉的无用小可怜。”

    “……”

    一把拍开她的手,萧逸漠漠转过视线,不想瞅她。

    “啧,瞧你这别扭的样子,从现在起,我们可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荣你跟着荣,你损我不会损,怎么也该推心置腹点儿吧?”

    “……”混蛋,可以把嘴闭上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