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江山计之大国公主 > 263 宁月的遭遇,楚王大动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来战场上尔虞我诈。

    吕洛带兵在边境防守,她在后方等着他们得胜的消息。

    胜是胜了,但是吕洛在前方也脱不开身。

    有一天夜晚,卫律带着人偷偷潜进她的所在的营帐,敲晕了,连夜出驻扎的地方。

    再过了一段时间,她便被人带到了卫国的皇宫。

    卫律生得风流倜傥,潇洒多姿,最开始,她也有想过若是跟此人在一起会是什么光景。

    也只是想想而已,她不是小九,从不会把心交托在没有希望在一起的人身上。

    卫律如是,后面的吕洛也是。

    她没有归属感,谈不上有多喜欢,勉强算得上有好感。

    这人如此带走她,她是一大国的公主,如何还没有一点骄傲,越发不待见此人。

    卫律把她安置在金屋,在最初回到卫国的当晚,那人就在屋中强行要了她。

    如何让她不恨!

    想她堂堂一大国受宠的公主,最后竟然被两个男人争来抢去!

    何其可笑。

    卫律几年不曾回卫国,这突然回来,还带着一个女人,众人都在猜测她是谁。

    得知自己只是一个没名头的女人时,这些人疯了一般,不管是谁逮着机会就来羞辱她,欺辱她。

    更可气的是,卫王怕她迷惑卫律,让卫律带她过去见卫王,许是真的有几分惑人的美貌,又或者那卫王太过担心卫律的前途。所以卫王竟让卫律把自己送给他。

    没有身份的女子,竟然如此的低贱和可笑。

    她自然是不从,昂头走开。

    卫律得到了她,且她一直没有拿好脸对着卫律,她早已经不是卫律心头宝,也不是荣国的明珠,被人这么送来送去,卫律觉得在她身上付出的东西,早已经超出了获得的,现在把她送出去,换一个他听话又孝顺的名头,是划算的。

    当晚她就被卫律强行留在卫国宫中,在她无措之时,几个太监带走了她。

    后来她便到了这里。

    ……

    床上的人动了一下。

    “公子……”旁边秋远,声音淡漠如冰霜,仿佛不是在说自己的事情。

    宫映雪诧异地望着她,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下来:“手伸来。”

    宁月敛目,在他对面坐下,伸出皓腕。

    宫映雪诊了一会,放开那同样冰凉的手:“很健康,为何要去掉。”

    宁月一笑:“不是期待而来的孩子,也不是什么喜欢人的,何苦要留下来,徒惹烦恼。”

    宫映雪微愕,突然想起了自己,唇角带着一抹凉笑,良久感叹:“是啊,本就是孽障,就算是生下来,爹不疼娘不爱的也是活受罪。”

    宁月背脊一颤,捏紧了手指,没有说话。

    她拿什么养活,就凭这个容貌?

    她向来自私惯了,绝不会为了他人而牺牲掉自己,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成!

    她望着宫映雪眼神坚定:“不知雪公子可愿意帮我这个小忙。”

    宫映雪瞧见她黑亮的眸子,再次有些恍惚。

    半晌才道:“会很痛的,还会去掉半条命。”

    “痛只是一时,若是生下来,说不定会痛半生。”

    宫映雪一笑:“女人要是凉薄起来,谁又比得上呢。既如此,你问任神医讨一个药方就成。”说罢,起身缓步离开,走出两步之后转头突然问,“你觉得这里是不是有些无趣呢?要不要让她过来跟你作陪?”

    宁月傻傻微笑:“让她过来看我这般狼狈的样子?若是这样,我宁愿不再相见。”

    宫映雪脚步一顿,白色的衣袍在冷风中翻飞起舞,接着离开。

    ……

    那一天,后来楚王亲自来迎楚辞,并对外宣布楚辞为他的义子。

    且出面,说安郡王、瑞郡王等人造反,携带暗人行刺杀之事,发配了两府,以及处置了两人在朝堂上的势力人员。

    把唐予并她的一行服侍的人或面首遣送回唐国,以后永不得来楚,理由嘛,自然是鼓动两个郡王造反。

    唐予心中憋屈,又在楚国丢了那么大的面子,以至于后面一直被其他的皇女或嘲笑或排挤。

    这一招,快刀斩乱麻,毫无预兆,又雷厉风行,让人防不胜防。

    接着楚王以更犀利的手法在楚国朝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陆陆续续的又架空了一些顽固臣子和怀疑是几个郡王人的权利,让其不得干预朝政。

    最后几个郡王只剩下势力最大的德郡王,德郡王一看这架势,立即称病暂别朝堂。

    岂知“示弱”这一招都是楚王早玩剩下的,德郡王这一出,楚王看在眼里,当时没有动作。

    只是慢慢的开始瓦解之前德郡王培养的势力。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朝野哗然,先不说造反的事情,毕竟两人在楚国嚣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陛下说你们造反,就是造反!

    加上许多公子瞧见了那天的阵仗,都心有余悸。

    只是这义子的事情,楚王这么草率能行么,关键您老是一国陛下啊,下面无皇子,义子能乱认么?

    想归想,可架不住人家是这里的王,他要怎么弄,臣子冒死也拦不住呀。

    再说楚王为政十几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明君,如今的楚国,风光霁月,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所以楚王说的、做的,在臣民心中都是对的!

    且在楚国素有贤明的太后,这次居然也极力赞同。

    楚辞那天在诗会上的表现,参与诗会的人都有目共睹,对楚辞大力称赞,楚辞名声传便了楚国,笼络了一大批楚国的文人墨客,也造足了声势,只差没有入朝堂为官。

    楚辞私下里问过楚王,为何这样安排,楚王只对他道:“辞儿,我不想这么着急的,可是太后年纪大了,拖不得,把你收为义子,权当是孝顺她。”

    他这大好的江山不传给亲儿,传给谁?他总要为他先清除障碍不是!

    楚辞想,他们好歹没有对外宣称他是皇子,便作罢。

    回去后,九公主就派出了鹰空前去东边边境寻找四公主,嘱咐了一番后,忧心地望着鹰空又道,“若是你寻到她,遵从她的心意,吕洛无法兑现给我的承诺,也妄为定城军主帅。”

    鹰空叹息一声:“就算是违背,但殿下现在已经收不回了,殿下只占了一个名头,现在定城军中人只认吕将军。”

    九公主磨牙,一脸的晦涩:“试试吧,晋国已败,袁茂等人若是为他人私利而去,那么这样的人,我弃之便是。”。

    鹰空出去,带着些许信得过的人,连夜赶路,自是不表。

    岂知,要寻的人跟她在一处。

    十一月,在楚辞坚持让九公主泡药浴的情况下,身上的毒药彻底清除,脸色也渐渐恢复正常。

    除此之外,也慢慢的在恢复原样。

    大公主和西域七皇子到荣国的消息也传了过来,明显的来者不善。

    偌大的荣国兵力空虚,国中又无皇子,不是任人宰割的命吗?

    九公主当即决定和楚辞回去。

    这次九公主只提了一次,楚辞就同意了,让人部署一番,决定第二天一早便带着楚王给的队伍,离开楚国。

    楚王和太后自然不舍,怕他在楚国有个好歹,毕竟荣国那个乱啊。

    但楚辞坚持,楚王没有办法,亲自给荣帝休书一封,大意是,楚国愿意永世和荣国交好。

    这一夜,楚辞失眠了,他走出厢房,来到院中。

    已经是冬季,可楚国满目的绿色,夜风吹来只感觉凉飕飕的,却不冷冽。

    树叶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柔情万分。

    回去?

    若是定城知道,他回去才是踏入龙潭虎穴,朝堂变幻诡谲,不知道怎么的就会丢掉性命,即便如此,她还会让他回去吗?

    而他身份这件事,无需证实,只需要怀疑即可。

    毕竟纸包不住火,无法做到万无一失。

    身后传来声响,楚辞回眸,便看见了清辉下的人。

    她裹着斗篷出来,瞧见坐在廊下的楚辞,她走过去,把手中的斗篷披在他的身上。

    歪着头看向他:“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楚辞下巴微扬:“我在想荣国的形势。”

    “哦,说来听听。”

    楚辞一笑,捡起地上的一截干树枝,在地上边指画边说:“荣国地处众国中间的位子,东边有战事,南边也不稳,西边最强大的西域来朝,此番来势汹汹,加上朝中的几支势力,里面多半是……宫映雪的人……”他树枝在地上画出一个半圆,接着开口,“我猜想,这段时间……父皇身体不好,大概是请秦陌在接待来使,若是秦陌……”后面的话,没有说,总之这一趟生死由天,由不得他们来博就活的。

    九公主抢他的树枝,楚辞没有放手,九公主抓着他的手,在地上大大的勾出一个圈,气呼呼地说:“犯我荣国者,永诛不怠。”

    说完扔掉了手中的干树枝。

    温热的气息扑在他的耳边,楚辞心跳如鼓,片刻,睁大了凤眸,定定地望着她,接着笑起来,狡诈如狐:“有句话送还给你,‘你哪里来的自信呢?’嗯?”

    说着点了点她的脑袋。

    九公主一个趔趄,歪倒在地。

    楚辞又手忙脚乱的扶着她起来。

    ……

    开春,楚辞一行人向皇城而去。

    在边境遇到了一场地动,当时,天崩地裂,百川沸腾,漫天灰尘。

    后来统计,受灾害的村庄就达到两百多座,被掩埋和砸死的人就有两万余。

    有楚国人还有荣国人。

    楚辞和九公主带着楚国来的队伍,亲自安排人安排救援和善后的示意。

    灾后的处理工作早成系统,也有一套成熟的免除赋税等体系,朝廷中只怕还没有得到奏报,在得到奏报后,一品大员是要来走访,亲自慰问安排工作的。

    两人都是第一次处理这事,自然还是有些忙乱,因着楚辞的身份,所以在安排官员来处置的时候,官府的人还有些愣,不禁疑惑:朝廷这次效率高呀,这么快就把人给派出来了?

    荣国的官员一看:居然是太子亲自来,怎么招待?不不不,太子是来办公的,怎么卖惨?

    楚国的官员一看:这就是陛下的义子?一举干到了安郡王和瑞郡王的家伙?怎么给安排下来了?得小心点。

    所以两国是难得的在一处办公。

    楚国严谨,政治清明,让荣国一群吃干饭的官员大开眼界。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