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康熙康熙 > 第六章康熙的策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经过老太皇太后的指点,康熙明白了鳌拜在朝上为所欲为的缘由,也明白苏可萨哈与鳌拜争斗的缘起。说起来这都是陈年往事,但是他们在心里就是过不去,非要闹出个你死我活不可。

    康熙虽然才十三岁,但是已经在皇帝的位置上已经历练很老练了。三年前他看出“圈地”一事祸国殃民,只叫鳌拜等少数人受益。鉴于如此,他下了一道旨意,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圈地”。跟祖母孝庄文皇太后谈话之后,他又下了一道旨意,要求就地停止“圈地”。

    康熙自以为下了两道旨意,以为“圈地”一事早已了结。几个月后的一天早朝后,康熙正坐在养心殿看书。最近康熙的心情很好,再过一年,康熙就要亲政了,可以摆脱鳌拜的阴影了。他的心境很好。

    墙上的时钟敲到11点了,康熙把书放下来了,伸伸懒腰,他打算进完膳就午休了。恰在这时,值班太监报告:“万岁,苏可萨哈求见!”

    康熙平静的心境立即掀起了波澜。本来他庆幸脱离了朝上的争吵,没想到这个苏可萨哈找到康熙这里宁静的港湾。康熙无奈何地叹了口气,往外喊:“宣他进来。”

    这个苏可萨哈是鳌拜的死对头,就在今天早朝上他们还在互相指责。现在这个苏可萨哈都追到这里了。转眼间,苏可萨哈跪在面前。康熙抬眼望去,苏克萨哈的面容苍白,浑身颤抖,显然是情绪很激动。

    没想到苏可萨哈跪地磕头就大声说:“万岁!臣请求诛杀鳌拜这个逆贼!”康熙听了,浑身为之一振,这苏可萨哈怎么了,情绪这么激动?鳌拜势力很大,连康熙都不在他的眼里,要杀他谈何容易呀?

    但是,这时候的康熙尽管心里惊异万分,但是已经喜怒不形于色,很平静地问道:“鳌拜犯了什么罪?他是朝廷重臣,你这样说,你们辅政大臣在一起商议过吗?”

    但是苏可萨哈磕头说道:“启禀万岁,三年前您已经下令禁止圈地,前不久有一次下令禁止,可是皇上,鳌拜的镶黄旗还在圈地,他圈的土地已经包括大兴安岭和科尔沁以南的土地,甚至包括热河皇庄的一部分土地。这样胡作非为的大臣,不该斩首吗?”

    康熙一听也气坏了。他竟然对皇上的旨意置若罔闻,而且圈了那么大一片土地,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违嘛?这个鳌拜也太肆意妄为了。康熙还想进一步发火,但是,他突然想起了老太皇太后的忠告“万事勿急”,便阻止住了自己的动作,慢慢地问道:“苏可萨哈,诬告大臣是死罪,你这样说有证据吗?”

    康熙本来用来搪塞苏克萨哈的,因为他知道,这样是整不住狂妄的鳌拜的。可是苏可萨哈不知难而退,而是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折呈了上来:“皇上,这是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成祚、巡抚王登莲等人的联名上书,他们的奏折证据确凿,请求停止交换圈地。”

    康熙把走着拿过来,很快就看完了。他久久地看着苏可萨哈,好像要看出什么来。但是他的心里在汹涌着惊涛骇浪。他何尝不想拿下鳌拜呢?可是他不能啊,他拿不下来,鳌拜党羽众多,根基牢固,这样告他是无济于事的。

    十三岁的康熙已经很成熟,分析问题已经驾轻就熟。但是,苏可萨哈完全领会错了,他以为康熙不相信他的话,他补充说:“万岁不妨派人去城内调查,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事实!”

    康熙心里说这个苏可萨哈过于天真,都这把年纪了考虑问题还是那么草率。康熙说道:

    “你退下吧,你所奏的事情,朕会派人细细考察的。你于鳌拜都是先皇托付的辅政大臣,应该同心协力才是。”

    苏可萨哈没有再说什么,不过从他的眼神中,康熙看出了一丝失望。但是,康熙已经开始成熟,没有立刻表明对这件事的态度,他不想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操之过急,打草惊蛇。

    他想起了太皇太后,便想起了探望老太皇太后的想法。可见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老太皇太后了。康熙就向慈宁宫走去。可以想见,在鳌拜横行时候的康熙在心里的煎熬!

    康熙来到慈宁宫,向老太皇太后说了苏可萨哈所奏的圈地还在进行,说了鳌拜横行的事情。老太皇太后对康熙这样的见解很欣赏,她的双眼变得明亮而有神采,慈爱地望着康熙问道:“皇上又是怎么想的呢?”

    老太皇太后现在无能为力,她没有多尔衮似的人可以依靠,她所依靠的只有这个年少的孙子了。她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出什么差错,这是关系大清江山社稷的大事!她想尽力帮助一下年少的康熙。她坚信康熙一定会处理好的,她很早就看出这一点了。

    果然,康熙表现得很稳健,他叹了口气说道:“苏可萨哈说的是对的,但是他的力度不够,对付鳌拜不是那么容易的。”

    孝庄文太皇太后点了下头,康熙果然不负她的期望!她继续敲打:“那皇上打算怎么处理‘圈地’一事呢?”

    康熙很无奈,老太皇太后知道小皇上在朝里都没有有实力的志同道合的人。他说道:

    “‘圈地’一事朕都知道了,纯由鳌拜引起。但是这里面有辅臣们很复杂的党派争斗,朕觉得还应该小心才对。”

    老太皇太后又点头了,表明她完全赞同康熙的意见,康熙要稳扎稳打,不肯贸然行动。她理解康熙现在的处境,一招出错就全盘皆输。她很欣慰,自己的小孙子有这样的胆识。

    突然,孝庄文太皇太后想起了什么,问道:“嗯,那个联名上书的王登莲,不是苏可萨哈的学生吗?原来苏克萨哈是想借此来清除鳌拜呀。”

    康熙的见解令老太皇太后心里满意:“苏可萨哈那是徒劳的,他想禁止‘圈地’是对的,但是采取的措施显得单薄了。现在鳌拜大权在握,欺朕年幼,十分嚣张,不能轻易动他。”

    尽管老太皇太后帮不了年少的孙子什么,可是她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她直接面授机宜:“所以,皇上可以先不露山水,暂时将苏可萨哈的奏折扣下不发,也不表示什么意见,装作对鳌拜的所作所为听之任之,看事态的发展再说。”

    康熙到底头脑灵活,马上想到了老太皇太后都没想到的问题:“但是,这样一来,会给鳌拜一个错觉,他会以为朕不敢办他吗,他就会更狂妄的。”

    老太皇太后到底是清朝的老国母,她欣喜地看到了孙子的成长。孙子不俗的表现她相信,只要经过了这道坎,孙子的前程是远大的。她想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她克服年老带领来的昏暗与迟缓,调动所有的经验说道:“不,咱们暂时躲避他的锋芒,是为了寻找时机进行反击。争取一击就置他于死地。皇上熟读兵书,应该记得这个道理的。”

    “对,我估计目前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了。”康熙感激地望着祖母,可是年老的祖母似乎睡着了。

    这一阵祖孙之间历史性的谈话结束了。

    第二天,鳌拜还是老样,走到康熙面前,只弯了一下腰,一边走一边说:“臣鳌拜奏请圣安。”不等康熙说话,就旁若无人地站在那里。他这个做派康熙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对于鳌拜的做法,康熙忍无可忍,想到这只是暂时的,自己亲政以后这一切都将过去,康熙以此来自我安慰。

    康熙压住心中的怒火,强作笑颜说:“自然可以,苏可萨哈、遏必隆、康亲王,你们也起来吧。”此时康熙心里不痛快的,他看不惯鳌拜的专横跋扈,也看不惯群臣的麻木不仁。

    这时候的康熙只能如此,有种逢场作戏的味道。皇帝顺着大臣走,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尽管康熙不愿意跟鳌拜打交道,但是鳌拜是朝廷重臣,康熙无法回避。康熙问道:“鳌少保,苏纳海、朱昌祚他们三人的奏议,你读过了?”

    鳌拜当时是辅政大臣、家太子少保。他位高权重,自伺自己劳苦功高,因而藐视皇上,在草庭上撒野。

    只见鳌拜把头一抬,露出凶相,扯开大嗓子对着康熙喊道:“臣已经读过了。皇上,臣以为他们三人的行为极为不端,他们身为国家大员,竟敢欺骗皇上,已经不尊人臣的礼节,应该处斩!”康熙听到了,只是沉默不语,未明态度。

    但是,康熙的这种态度鳌拜还不满意,对着康熙瞪着眼睛,大声责问:“请问皇上,为什么把这些败类的奏折扣下不发?”

    问得康熙脸都发烧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