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康熙康熙 > 第九章康熙皇帝得周培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国的藩王们纷纷反清,军队搞得如火如荼,令康熙气恼的是,号称骁勇善战的清朝八旗兵,几十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享受和平安逸享乐惯了,上战场与叛军作战,一触即溃,好似弱不禁风,一败涂地。这是康熙皇帝原先没想到的。

    现在,吴三桂显得很有实力,好似顺风顺水,他的军队占领了南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这让康熙皇帝慌了手脚。康熙皇帝静静地坐在养心殿,心想吴三桂手下的士兵肯定是经过了长期的训练,故而战斗力这样强。倘若朝廷也有如此的兵丁,那就解决大问题了。

    这一天,康熙皇帝刚要下早朝,忽然,一个侍卫给他拿来了一份文件。康熙皇帝打开信封一看,脸色马上变了:察哈尔王叛变了!他的一万精兵要前来偷袭京城!

    这个怎么办?康熙皇帝身体微微哆嗦,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康熙皇帝的脑子一片混乱,感到座位都坐不稳了。怎么办?南有众藩王举旗反清,北有察哈尔王公开背叛!康熙感到头上的天都要塌下来了。

    他多么想一下有力量强劲而数量又众多的军队呀!

    “皇上,为今之计,现在京城空虚,叛军已离京城不远,

    他一下想到了年迈的老祖母。这使他喜出望外。她是草原的女儿,草原的兵马一向能征惯战,所向披靡的,能不能让草原也出些兵马呢?

    康熙这样想罢,就向慈宁宫走去。

    看见康熙满面愁容,好像郁郁寡欢的样子,孝庄文皇太后一下就猜到了康熙的来意:这小子是有点焦头烂额,手足无策了。

    康熙首先向老祖母请安:“祖母安好。”

    “哦,听说你整天都很忙,今天怎么有闲心到这里来了?”孝庄文太皇太后问道。

    “现在,南方的形势不是很好,南方好几个省都让吴三桂占了。”康熙据实向老祖母诉苦道。

    “哦?不是说八旗兵已经整装上阵了吗?八旗兵一上去,境况应该好些了呀。”老祖母还在翻着老黄历。

    听了老祖母的话,康熙苦笑了一下,摇着头没说话。康熙心想,老祖母呀,那都是当年的老黄历了,现在提不起来呀。

    别看老太皇太后年老,但是依然耳聪目明,头脑清晰,康熙脸上的表情让她捕捉到了。

    “怎么?我说错了?”老太皇太后显出一脸的困惑。

    “唉,现在的八旗兵不比当年了,连吴三桂的叛军都打不过,不能提了。”康熙是一脸的忧愁。

    孝庄文太皇太后什么都明白了。八旗兵的所作所为让康熙皇帝失望了。

    “那怎么办呢?”老太皇太后目光直视着康熙问道。

    “孙儿想,能不能从草原借来些兵马呢?八旗兵是没指望了。”老太皇太后一下知道了康熙的心里。康熙还在延续清初的老规矩:每当朝廷有难,定有草原铁骑做他的马前卒。

    按理说这不是问题。老太皇太后的亲兄弟都是草原的和硕亲王,草原有很多的兵力资源。让草原上的那些兵马打吴三桂,那真是猎枪对兔子,好使!

    孝庄文太皇太后想了想,“孙儿呀,明天你拟个意旨,让草原上的各位王爷都上京城,我请他们喝茶!”

    康熙的脸上显出久违的笑容:“喝茶干什么呀?喝顿酒吧,您要跟他们说说?”康熙心想,老祖宗真能干,立竿见影。

    “不,我就请他们喝茶,我要跟他们借兵马去跟吴三桂作战。”康熙感激地看着老太皇太后。

    康熙的心里才有了底。在关键时刻,还是跟大清要好的草原各民族能够帮助大清。康熙的心里才稍稍安定了一些。不过,现在康熙还觉得需要一支打击察哈尔的军队。这可怎么解决呢?康熙心里烦躁起来,在养心殿里来回踱步。

    正在这时,门外侍卫报告:“图海将军求见!”康熙皇帝很高兴,正好来个参谋者,“让他进来。”康熙下令道。

    不一会儿,图海进来了。图海是内廷侍卫,是康熙的心腹,他们无话不谈。尤其是图海带兵制伏阴谋叛乱的王福臣,更使康熙皇帝对他多了一层信任。

    走进来的图海看见康熙皇帝好像心神不定,就向他建议:“皇上是不是出去走走?”

    康熙皇帝一听,对呀,出宫可以散散心:“好呀,你陪我出去吧,看看宫外的百姓对平叛有什么看法。”

    “奴才遵命!”图海说着,带上随身的宝刀,跟着康熙皇帝出宫闲逛。

    恰巧那天是端午节,街上的人很多。康熙皇帝身着微服和图海一起在大街上走着。

    康熙是喜爱诗词的,他也挤在人群中,看见有一人正在挥笔题写。交代各位读者的是,这个人就是清初的重要将领周培公。这个周培公是个穷书生,现在身无分文。但他自幼饱读诗书,智慧超群。和其他书生不同的是,他竟然精通兵法!

    他这个人是个怪才,本来有个名人的推荐信,但是他相信自己的才学,就没有拿出那个推荐信。遇见康熙皇帝的时候,周培公正在无聊地书写无人问津的诗词,以此来打发心中的寂寞。

    偏巧,也该周培公时来运转,在这里遇见了爱才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拿起周培公写的诗稿翻看起来,不觉为这个人的才情所吸引。更吸引康熙皇帝的是,在诗稿的末尾,有一些弯弯曲曲的图画。图海眼睛一亮,悄声说:“主人,这是地图,此人动兵法。”康熙一听不觉奇怪,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穷书生。

    在朝廷用人之际,这个才华横溢的人是很难得的人才。康熙皇帝又翻了几下,一封信掉落下来。图海捡起信来一看,原来是一封推荐信,是人们都熟知的人的推荐信!

    至此,康熙什么都明白了。他决定和这个邂逅相遇的落魄之人好好谈谈。从这里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的人才观,不拘一格选人才,不遗余力用人才。

    康熙忍不住伸出大拇指夸道:“先生才高八斗,诗压群雄,真令人仰慕。”康熙这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语言。

    周培公苦笑着低下头自嘲道:“我一个拿几首酸诗混饭吃的人,在这个天下大乱之时一点劲都使不上,有什么值得仰慕的,惭愧呀惭愧。”

    康熙皇帝看着面前这个满腹经纶的人在那里侃侃而谈,以为这个人是故意显摆,故康熙皇帝试探地问道:“你说的太偏颇了,当今天下太平,四海归心,怎么能说是天下大乱呢?”

    没想到周培公用手在地图上比比划划说道:“怎么不是天下大乱呢?你看大清国北有沙俄掠地烧杀,西有葛尔丹擅自称王,南有三藩扯旗造反,东有台湾孤岛自居。尤其是三番造反,已经占据南方主要产粮区,大有撼动大清帝业之势。”

    “依你看,怎么办呢?”周培公看了看康熙皇帝,又看了看周围的人,更加自信地说:“依我看,三藩各有各的打算,心思不齐,如果朝廷调度适当,措施得力,他们最多与朝廷划江而治。”

    多么精辟的论点,康熙禁不住点头。

    康熙久久地看着在那里侃侃而谈的周培公,心里不免惋惜之极。这个人心里满腹经纶,怀有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在现在用人之时,可惜了可惜呀。

    他为了国家而惋惜。

    “先生既然心存如此大志,博学多才,因何不为国家出力呢?”康熙奇怪地问道,这样的人应该通过会试被国家选拔呀。

    “咳。”周培公脸上起愁容:“我本是来参加会试的,可忘了避讳,就”周培公摇着头凄惨地笑了。

    他的意思是一切都无可挽回了,只能就此认命。

    他没想到站在他面前的是当今至高无上的天子,他更没想到他的命运从此会彻底改变。

    看了他的情状,身穿微服的康熙皇帝一笑,露出了庐山真面目:“那只是小事,朕今日钦点你进上书房如何?”

    周培公何等聪明,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就是当今皇上,他一下跪倒在地,嘴里直呼万岁。

    就这样,周培公由穷困潦倒而直接上天,经康熙皇帝亲自钦点直接进入上书房,一下成了康熙皇帝的得力大臣。周培公算是康熙皇帝直接提携的直接上升人员。

    人有时候是靠机遇的,机遇到了,命运就改变了。

    自从有了周培公,康熙皇帝什么事都先征求周培公的意见,周培公也真的给康熙皇帝出了好多好主意。其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周培公给康熙解决了兵源的问题。弄得康熙对满朝文武说起了大话:“朕得周培公,胜过朝里众大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