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大明天子录 > 第98章 宗亲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怕朱祁钰刚当上皇帝不了解宗亲的一些制度,杨善开口说道:“根据太祖定制的宗亲继承制度,亲王郡王毙后,其嫡系子继承王位需皇上同意后方可,不然,则名不正言不顺。”

    朱祁钰来了兴趣,明朝宗室的情况他也清楚,就是当猪养,说过的好也不错,说过的差也没错。

    因为经过建国初期太祖和成祖之后,藩王制度规定二王不得相见,不得出离封地,即便是出城踏青也要申报。得到允许才行,而地方官则还要第一时间上报皇帝。管理王府的也都是皇帝派的人,一言一行都在监视之中,平常不得饮酒,等等一大堆限制。甚至不能随意婚配,不能从事任何职业,简直就是当猪在养着。因为这个,很多郡王以及更底爵位的宗亲生活艰辛,活的还不如普通人。

    但是即便如此,宗亲每一年的消耗都是巨大的无底洞。而随着时间的增加,宗亲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消耗也在增加。要知道,宗亲都是皇室在养着,不事生产,也如同吸血虫一样,空耗国努却无所事事。

    朱祁钰也想过要改制宗室制度,改变那些爵位低下的宗亲们的生活状态。只不过他还没有腾出手来而已。

    “庄靖王和恭靖王是郡王爵?”朱祁钰问道;

    “是的。”

    杨善回答道:“庄靖王无嫡子,只有庶子一人,恭靖王有嫡子一人。根据宗室制度,恭靖王嫡子可以顺利继承郡王王位,康靖王庶子需要顺一位,袭爵振国将军。或者皇上恩旨抬爵,也可以继承郡王爵位。”

    朱祁钰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目前有宗亲中有多少亲王,多少郡王?”

    杨善想了想道:“大明开国以来,太祖封二十四王,其中燕王一脉在后来继承了大统。”

    他看了一眼朱祁钰,朱祁钰也不以为意,杨善口中的燕王一脉就是如今的掌控大明,坐拥天下的这一支,由王而皇。

    见朱祁钰没有丝毫不悦,他继续道:“之后有七王被成祖废黜,两王绝嗣除名,还剩十四位亲王。”

    他又看了看朱祁钰,声音有些小了很多道:”惠宗皇帝封有四王,也均都被废黜。“

    朱祁钰知道惠宗就是大明第二任皇帝朱允?伞

    ”之后成祖又封了两位亲王。”

    杨善管理着宗亲事物,对此倒是极为了解。他继续道:“仁宗皇帝即位后一王由于反叛,被仁宗废黜,就还剩一王,就是十五位亲王。”

    “宣宗皇帝没有封过王爵,太上皇封有六位亲王爵,其中包括皇上。之后又废黜了一王,就只剩下四位亲王。如今亲王爵一共有十九位亲王。”

    “至于郡王爵则是有将近两百三十位,之下的振国将军之类的爵位更是多不胜数。加上公主的话,宗亲数量还可以在翻上一番。”

    朱祁钰无语,果然是多的让人吃惊啊。以大明宗室的俸禄,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

    郡王,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丝五十匹,纱、罗减?丝之半,绢、冬夏布各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料草十匹。

    女已受封及已嫁,米千石,钞千四百贯。这样算的话,一年光是亲王郡王的俸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哪怕是后来朱元璋也觉得养奉太高,并且下旨降了很多,以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及仪宾以百石递减。虽然数量减了很多,但是耐不住人数多啊。每年的奉银依旧是一个天文数字,庞大的要人命。

    一想到每年花这么多钱养着这么大一群人,朱祁钰就脑仁疼,有这么钱干什么不好,养一群闲人,不但不能生产,反而人口还爱日益增加。如果不彻底改变一下这种局面,大明迟早都会被他们给耗死。

    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朱祁钰对杨善说道:“这样吧,继承爵位的事情先缓一缓,等过几日后朕在决定。”

    杨善也是个善于观察的,朱祁钰的反应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他知道问题肯定发生在袭爵上面。

    “难道皇上想要改一改袭爵的祖制?”他心里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也不怪他多想,实在是这一段时间一来,各种改制变革简直就是层出不穷,而且都是出自皇帝的手里。这位变革家突然想要改一改宗室袭爵的问题也不是不可能。

    带着满肚子的疑惑杨善出了乾清宫。

    只剩下朱祁钰一人的乾清宫顿时陷入寂静之中,而朱祁钰则是满脑子都是宗室的各种问题。

    宗人府设立于明朝,是专门管理皇家宗室事物的府衙。而在之前管理宗室的是宗正寺。

    宗人府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编纂玉牒,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的事。凡是宗室陈述请求,替他们向皇帝报告,引进贤才能人,记录罪责过失。

    一开始宗人府不叫宗人府而是称为大宗正院,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但是在永乐以后,宗人府多由勋戚掌事,而它所管辖的事全部都移交给礼部办理,宗人府名存实亡。

    这也是为什么礼部尚书杨善前来汇报宗室袭爵的问题。

    宗人府宗正相当于普通大家族中的族长,管理着整个家族的祭祀祖宗等各类家事。可是宗人府宗正又不能由皇帝担任,王爵也都离京就藩,是以才让勋亲担任。

    朱祁钰想要改变宗室依靠皇室奉养的问题,就必须解决他们的生活就业问题,而宗人府到时候起到的作用也就会重要很多。

    所以,首先先要改变的就是宗人府。这个时候再由勋亲担任宗正就不太合适了,宗人府一切事物交由礼部管理也不太合适。必须要物归原主,交由宗人府管辖。

    有了大概的思路后,朱祁钰顺着这个思路结合看到的一些前朝宗正寺的管辖办法,以及后世的一些想法,有了初步的定论。

    这也就是拥有两世记忆的好处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参照历史以及后世成熟的制度或方法,触类旁通之下融合出最适合的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刚刚来到礼部部衙的杨善屁股还没坐热,一杯茶刚泡好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就被朱祁钰派来的人叫到了乾清宫。

    “参见皇上!”杨善看着朱祁钰一脸的疑问,大清早的,这么着急的找他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坐吧。”

    朱祁钰指了指杨善身后的座椅。待杨善坐下后,他方才开口说道:“朕昨晚想了一夜,有一个想法,杨公帮忙参考一下。

    “臣一定知无不言。”杨善脸上带笑,起身回答道;

    “坐,不必多礼。”

    朱祁钰摆了摆手,略微沉吟后,方才说道:“以朕的了解,目前大明宗亲之中爵位最低的是奉国中尉和乡君。其中,奉国中尉的俸给是七百石,乡君的俸给是五百石。其中因罪被贬为庶人的也有数量不等的俸给。”

    杨善点头,这些都不是什么秘密,宗室中奉国中尉和乡君爵位最低,人数也最多,因为到了最低爵位后,其后人世代不降爵,所有子孙都可继承奉国中尉和乡君。所以造成了大量最低等爵位的存在,足有数万之多。

    不要看他们的每年的俸给不多,但是耐不住他们数量庞大,而且还在持续不断的快速增加之中,这才是最让人头痛和震惊的事情。照这个发展速度,要不了多久,整个大明光是宗亲的数量就能超过十万之众。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