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易圣无名 > 第119章中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路途上不断遇到漂浮的木片、断板,远铃化出长长的树藤随手捞取了一些查看。

    章鱼怪的心全提到了嗓子眼上,神经高度紧绷,打定主意,只要一被查觉,拼着身受重伤,哪怕是断掉几只腕足,也要逃得性命。

    远山、远铃、远铛拿着这些木片、断板看不出个所以然,三人都没有什么航海经验,远山虽然渡过几次海,可是不是被远飞驮着,就是被远铃载着,要么就是乘着太一剑,对于船的知识非常稀少,远铃、远铛就更不消说了,二女都是长年累月生活在山林中的妖精,哪有什么船的知识。

    三人看来看去,只知道这些是木头,还知道这些是人类加工过的木头,至于这些木头是干什么用的,两眼一抹黑,一问三不知。

    远铃拿着这些木头问章鱼怪,章鱼怪心里又喜又惊,喜的是这三人居然是傻子,这么明显的船板都看不出来,实在是老天爷保佑自己啊。惊的是,居然问到自己头上了,要是一个不小心说漏了嘴,那可真就是霉到家了。

    章鱼怪沉思了好一会儿,装作思考的样子,恍然大悟道:“可能是涨大水了,把岸上的木头冲到海里面了。”

    章鱼怪的胡说八道,竟然蒙住了三人,听了章鱼怪的说法,都非常高兴,岸上发大水了,把木头冲到海里,说明距离岸边不太远了。

    三人都兴奋起来,在这茫茫大海上生活了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枯燥无聊,每日里看见的不是海水,就是海水,此刻听了章鱼怪的说法,怎能不高兴呢。

    章鱼怪见三人这么好糊弄,也兴奋起来,八只腕足齐齐用力,飞速向前推进,掀起的滔天巨浪如同一堵高大厚实的水墙狂猛地向前移动。

    远山、远铃、远铛都被这奇特的景象吸引住了,不停地拍手叫好,把那什么木头早就扔到了大海里,被巨浪一卷,不知漂向了何方。

    中大陆土气厚重,千万年来都是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烟阜盛,人性以包容、谦让、和睦为主,少有争斗厮杀,是平民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因而吸引了东、南、西、北大陆的众多百姓移民于此,南来北往、东游西荡的人多汇集于此,成了南瞻部洲百姓向往的乐土。

    三人虽然长途跋涉了一年多,但因为有免费的座驾,却并无奔波之劳苦,反倒逍遥自在、快乐无比。

    只是苦了巨型章鱼,谁让它胡诌那些木头是岸上发大水冲到海里的。为了给自己圆谎,一路上都是高速奔驰,少有休息的时候。临近中大陆海岸时,原本小山一般的身躯劳累得缩减了几十圈,三人坐在硕大的脑袋上面都有了一些拥挤的感觉。

    三人终于良心发现,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惹些不必要的麻烦,在海面上捡了一条无主的小船,登上小船,放了劳苦却没有功高的章鱼,自己划着小船驰往中大陆。

    强撑着终于熬到解脱的章鱼,等三人刚走不远,就双眼一翻肚皮朝上瘫在了海面上,远看就象漂浮着一张小小的八角型薄皮,章鱼用巨大的减肥成效终于熬到了翻身得解放、得自由的日子。

    三人划了不多时,就到了岸边,时值深夜,看看周边没人,一抬脚就漂到岸上踏上了中大陆的土地。

    远山来这的目的是想寻找土气厚重之处结成土丹,最好能五丹合一。远山让远铃、远铛稍稍改变了一下容貌,免得两位祸国殃民的妖精惹得众人围观,即便这样也还是一等一的美女。

    一路前行,随走随看,只觉这中大陆的风土人情远非北大陆和东大陆可比,处处透露着富足、安逸、自在。

    天渐渐亮了,早春的天气还有些薄凉,透过天光,远处显出一围长长的城墙。城郊,一片柳树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

    两个脚夫赶着三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池走去。路上一顶轿子,轿内坐着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明显是一大户人家的家眷。

    跟着这群人来到护城河边,护城河上已是繁忙景象。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

    横跨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宛如飞虹,桥首横匾上刻着两个斗大的字“虹桥”。

    来到桥上,俯瞰桥下,粮船云集,有开茶馆的、有开饭店的、有贩卖瓜果蔬菜的小船穿梭其间。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

    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

    三人第一次见此情景,都紧张担心,为过船的捏了一把汗。大船终于顺利通过了桥下,三人都舒了一口气,抬头对视,都觉得好笑,替世俗人担忧,还象没长大的孩子一样傻气。

    三人拉着手快步走过虹桥,城门大开着,无人看守,来来往往的人自由出入。进到城里,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色。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商号旗帜,招揽生意。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

    更有许多的闲人,有在街巷听说书的小儿,有在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在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各种口音不绝于耳。

    三人长期生活在远离热闹的清净山林、辽阔深海,陡然之间身陷红尘,顿感两耳轰轰、两眼花花,心烦气躁,赶紧躲到路边一棵大柳树下比较清静的茶馆里面,找了个偏僻的位子坐下后,才长出了一口气。

    因为已过了喝早茶的时间,又还没到午时,茶馆中几乎没有茶客。小二见三人风骨清秀、俊美异常,知道非同一般,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招呼。

    远山在世俗中生活过,知道一些常识,手中还有一些在錾金门搜刮来的黄金,于是让小二上最贵的茶,最贵的小吃。

    店老板听到这些话,知道今天红运当头,几步就从柜台里跑出,亲自招呼三人,一连声的催促小二赶快用最好的茶具上茶,最好的餐具盛小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