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诸天万界任务榜 > 25陈桥兵变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匡胤的大军已经在返回汴京的路上,但叶长庚此刻,却仍在胡思乱想。

    可以预见,不久之后,城内城外,都会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自己改变了历史,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赵匡胤篡位成功,杀的人少之又少,连前朝旧主柴宗训,好像也不是死于他之手,而是多年后自己病死的。

    相较之下,自己的玩法是不是太粗暴了?

    老赵开创的宋朝,虽然在疆域和对外政策上,一直饱受后世的诟病,但不得不说,弱宋绝对是人民幸福指数爆表的一个王朝。

    不论是大名鼎鼎的汉唐,还是黑暗腐朽的元明清,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其实都不怎样,几千年通算下来,只有宋朝是真还不错。不管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化生活,在这一时期,都达到了一个巅峰!

    赵匡胤对不起柴家,但对得起天下的黎民百姓。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乱,也确实需要一个强人出头,早日实现国家的统一了。

    搞掉了赵匡胤,怎么看,都像是叶长庚为了一己之私,置天下苍生于不顾,是典型的反动派。

    自己这么做,真的对了吗?

    假如把这个世界的人,都当做游戏里的一堆数据,可以任意去删改,那么,叶长庚怎么做,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自己在这个所谓的平行世界,已经生活了好几个月,怎么看,这都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人!

    为了自己活下去,为了完成所谓的任务。叶长庚不得不一次次强迫自己,把这群活人当做数据来处理。即使血淋淋的人头,在自己面前纷纷掉落,他也装作视而不见。但是,这样真的没问题么?

    作为一个三观还算正常的现代人,叶长庚总觉过不了自己心中的那一关。

    那个大鸟口中无所不能的主君,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奇怪的系统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难道,这真的只是上帝为了打发时间,创造出的一场游戏?

    越是要到最后时刻,叶长庚的心,越是混乱。

    哎,念头不通达啊!

    请问,怎样才能做好杀人如割草的心理建设?在线等,挺急的!

    如果能连上网络,他肯定会发一条这样的信息。

    ……

    “潘将军还没派人回来报信么?”赵匡胤表面看上去很镇定,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握鞭子的手攥得太紧,此刻内心肯定慌得一逼。

    已经升任为归德军节度使的赵普,脸色也不太好看,小声道:“不但潘美,其他派出去的斥候,也都杳无音信,事情恐怕有了变故。”

    赵匡胤下意识的踢了座下骏马一脚,沉声道:“石守信他们难道都是饭桶?我已经许给他们便宜行事之权,手里握着那么多禁军,不知道该如何用么?!我的母亲、妻儿、弟、妹,全家都在城里,要是有个好歹,该如何是好?你可给我保证过万无一失的!”

    赵普苦着脸道:“我的妻儿老小,此刻难道不在城里?无论怎么想,京城也不该脱离咱们的掌控才对!”

    赵匡胤眉头紧蹙,本来就黑的胖脸变得更加阴沉,“会不会是韩通?先帝临终,给了他特别调兵权,事态紧急,他能越过枢密院调兵。”

    赵普道:“光义早已经安排好了十几个高手,就埋伏在他家门口,韩通身手算不上太好,为人又粗疏暴躁,此刻只怕已经死透了,怎么可能出面调兵?”

    赵匡胤咬牙道,“光义为人素来机敏,不知这次能不能把家人藏好。哎,也怪咱们太托大,当年太祖就有被汉隐帝杀了全家的教训,你说,咱们怎么就不能长长记性!”

    “但愿,但愿事情没有咱们想象的那么坏吧!”赵普叹了口气,“就算韩通掌握了城门,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侍卫司里,咱们还藏着不少的暗棋,只要里应外合,打开任何一道城门,这一局,我们仍是最后的赢家!”

    天色转亮,两骑快马,沿着官道飞奔而来。

    “报!汴京东北二门,皆已关闭,远远望见,城头有大量守军。”

    ……

    直到兵临城下,赵匡胤才发现,自己的胜算,远没有想象中大!

    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雪,视线有些受阻,但他眼神一向很好,还是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城头那一排排跪倒的身影。

    赵匡胤咽了咽口水,心里有些发凉。如果不出意外,跪在第一排的,肯定有他的家人!

    就算他能豁得出去,不管妻儿老小的死活,那手底下这些将士呢?

    攻城?

    开什么玩笑?手里没有几件像样的攻城器械,想要把汴京这种大城打下来,必须用人命去填!而且,开封城墙高阔,没个三五月,那是想也不用想的。

    围城?

    别说自己没有足够的粮食,就算有,也不敢这么干!发动兵变,只能是速战速决,三两天内就必须掌握朝局。否则,要不了十天半月,四面八方的勤王军队肯定都会赶来!

    就像小皇帝发明的金花一样,满以为自己拿了一把同花顺,必胜无疑,结果人家翻过牌面,却是三个a!

    没等大军靠近,城头上突然一轮齐射,上千只羽箭落在大军前方。

    这是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么?

    很快,禁军将士们就发现,每只羽箭上都绑着布条。

    赵匡胤忙命人取过一些,打开看时,差点一口老血,喷了个满地桃花开。

    这是叶长庚特制的宣传传单。

    有的抄录了世宗皇帝的讨逆诏书,有的鼓励将士们反戈一击,有的摆事实、讲道理,分析了叛军必败的数十条理由,甚至还有城内亲属写给这些禁军将士的家信!

    总之,全都是能动摇军心的文字。

    这批叛军,都算是赵匡胤的铁杆心腹。但是,铁杆心腹只有在他稳操胜券的时候才能保证忠心!如果发现反戈一击的好处,大过了跟着老赵一条道走到黑,那么,这些心腹会怎么选择?

    现在,要靠这些中下级将领继续约束士卒,也不可能把他们召集起来开个动员大会,自己该如何是好呢?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不知不觉,赵匡胤被带入了叶长庚的节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绝不能再给将士们犹豫的机会了!军心一乱,自己也就完了!

    赵匡胤不愧是一代枭雄,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下令发起冲锋,立即攻城!

    现在胜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能让将士们静心思考,否则军心一散,部队必然陷入四分五裂,到那时,神仙来也没用了!

    各级将领,现在都还处于懵逼状态。说好的大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呢?说好的升官发财,人人有份呢?

    当头一场箭雨迎接自己,这剧本,是不是拿错了?!

    军令如山,他们也来不及多想,只能驱赶着手下的士兵发起了盲目冲锋。

    咻、咻、咻、咻,嗖、嗖、嗖、嗖,箭如雨下。

    城上是养精蓄锐的侍卫司禁军,他们拥有地利,还配备了精良的器械。什么床子弩、射日弓,石?、油锅、滚木应有尽有。

    而城下,都是血肉之躯!

    高下立判,这仗还怎么打?

    韩通执掌大军,攻城拔寨,或许还欠点火候,但守城绝对是一把好手!

    当初柴荣用他来做汴京城的最后保险,也算是眼光独到。

    叛军死了一大片,竟然连城门都没摸着!

    这不但大大鼓舞了守军的士气,也彻底扰乱了叛军的军心。

    这仗,很快就打不下去了!

    要知道,禁军士兵们不是傻子,他们就算自己没有亲身参与过兵变,父兄朋友也多半传授过相关的经验。

    随大流捞好处,这才是王道,帮着哪一方去死磕,拿自己的命去填,那是脑残片吃多了,才有的表现!

    禁军士兵是最底层,兵变成功了,他们最多也就跟着混点赏钱。失败了,法不责众,倒霉的是那些叛将,他们还是照样当自己的大头兵!

    将领们想要升官发财搏富贵,凭什么拿老子的命去换?!

    说好的顺顺利利进城,轻轻松松拿钱,忽然就改了剧本,超高投入,超低回报,换成谁,谁也不能愿意!

    叛军潮水一样,一波波退了下来,城里的军队很快就停止了攻击,他们也不开门追杀,就站在城头大声欢呼。

    任务眼看就要完成,留着钱也没什么卵用了!叶长庚这次下了血本,凡是上城参加防守的士卒,先发三个月的钱粮!打退一次叛军攻击,另外再发赏钱!如今他掌握了国库,只管敞开了用!

    经过一次试探,赵匡胤发现,守军战意很浓,丝毫不乱,是块难啃的骨头。

    “传令,后撤五里,扎好营垒,埋锅造饭。”

    ……

    一夜没睡,殿前司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已经摔碎了八个杯子!

    昨晚,有个太监带着皇帝的密旨,偷偷进了军营。同时,还带来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反了!

    说起慕容延钊和赵匡胤的关系,那可真是一言难尽。

    赵匡胤本来只是慕容延钊手下的一个小小虞侯,两人地位有着天壤之别。

    慕容延钊相当于军委副主席,赵匡胤顶破天算是戍卫区下属一个旅长。

    结果数年之间,赵匡胤连连升迁,很快就成了仅次于自己的禁军三把手。甚至,在最后时刻,他还一举超过了自己,直接坐了禁军头把交椅,反过来倒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这换了谁,谁能不郁闷?

    要说慕容延钊对此一点也不介怀,根本不可能!

    但是,慕容延钊是个务实的人。论个人魅力,论具体能力,他都差了赵匡胤一头,这一点他自己也是明明白白。

    赵匡胤很会做人,从以前做小将开始,对慕容延钊就一直保持尊重,甚至,有些巴结!每次慕容延钊家有个什么红白喜事,赵匡胤总是出力最多,出钱也最大方的那个,面子功夫几乎做到了无可挑剔。

    甚至,成为自己顶头上司之后,赵匡胤仍旧把慕容延钊当老大哥看,没有半点失礼!

    说是怨恨赵匡胤,似乎也谈不上。

    慕容延钊也想过赵匡胤会反,他拉拢了那么多禁军大将,司马昭之心,可谓是路人皆知。

    但是,赵匡胤会这么快就选择造反,还是出乎了慕容延钊的预料!

    从实力对比看,慕容延钊并不看好小皇帝。即便有韩通帮忙,有坚城可守,赵匡胤的赢面仍然高过小皇帝一线。

    选择中立,然后在最后时刻支持赢家,似乎更符合自己的最大利益。

    但小皇帝背后有高人!他似乎摸准了自己的心思,在密诏里给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

    小皇帝告诉慕容延钊,倘若此时反戈一击,慕容延钊就是平叛的首席功臣,大义在手,与韩通里应外合,几乎是稳操胜券的局面。

    小皇帝的价码,也开得足够高,一个公爵,外加赵匡胤都点检的位置!

    如果自己不愿意回军,小皇帝也不勉强。只要按兵不动,保持中立,事后有功无过,也能许给自己一个侯爵。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呀!还是能把人直接砸晕那种大馅饼!

    按兵不动,坐观成败,躺着就能捡一个侯爵当,看上去,确实比拼死拼活要好得多了。

    阴暗点想,如果赵匡胤和小皇帝拼得两败俱伤,自己有没有火中取栗的机会?

    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小皇帝分析的很对,首先,赵匡胤对自己从来就不是真正的信任,甚至有着很深的猜忌之心。

    之所以让慕容延钊打头阵,第一个率兵北上,是不是故意要支开自己?

    打一开始,慕容延钊就被排除出了赵匡胤集团之外!赵匡胤即使当了皇帝,论功行赏,也没有慕容延钊什么事儿,甚至,还会刻意去打压他!

    面对这种直指人心的分析,慕容延钊都没法找借口安慰自己。因为紧随慕容延钊之后的,全是平时和赵匡胤不太对付的那些人,事实如何,不问可知!

    墙头草是从来不会有好下场的!慕容延钊好歹也是军方大佬,这个道理他岂会不明白。别看小皇帝和赵匡胤都对他客客气气,只要他这次不选择站队,事后绝对会被胜利的一方清算!

    政治动物的许诺,连一个字也不能相信!

    按兵不动是自寻死路,必须要选一方入股,没有投入,哪来的受益?

    老赵!你不仁,我不义,平时称兄道弟,全都是假的,唾手可得的富贵,老子凭什么不要?!

    干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