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红楼之荣府长房 > 112.要驾败灰巧仆心 畏官辖思慧子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到荣府,颜氏把红林交给了春兰指点,春夏秋冬是颜氏跟前的第三拨大丫鬟,当了九年差,如今最大的春梅已经有二十五岁,新老间更新换代的问题自要提上日程。

    春兰试探着请示:“主子,红林的名字可要改一改?”

    颜氏想了一想说:“叫鹂叶儿吧!”

    春兰答应一声,径自领了鹂叶下去安置。

    打发了贾茗贾英回房换衣服,夏莲进来回道:“主子,赵姨娘怕是不成了!”

    “嗯?”颜氏略感吃惊,“这么快?”

    “二太太指派周瑞家的督办,想来已经出够了气,喂了这些日子砒霜,该是有结果了。”

    颜氏问道:“环哥儿和二姑娘有什么动静?”

    “二姑娘现今协理府务,等闲没有空暇,环三爷倒四处打听赵姨娘的下落,您还别说,真就被他探出了一些线索,如今正找机会出府呢!”说完这段话,夏莲又补充,“二太太房里的彩霞和彩云与环三爷都好。”

    颜氏斟酌片刻说:“你提一下周瑞媳妇,就说六月初六是咱们二姑娘的好日子,我不想让环哥儿与二姑娘藏着母孝冲撞喜事。”

    夏莲答应一声:“是。”

    颜氏去正院把石皇后应允指婚的喜讯回告了婆婆,张夫人即以贾瑾大婚为名,修书邀请祁夫人来京城吃喜酒,听得儿媳把理国府的针线丫鬟挖了来,点头笑道:“既是如此,你该承了柳家的心意,不好生受他们的孝敬。”

    颜氏应着:“这个自然。”

    张夫人又道:“还有件事儿与你商议,琏儿家的月份高了,是不是请个太医常来问诊,免得有所差池?”

    颜氏点点头:“这个容易,拿帖子招呼王供奉,也不必特意谢他,孩子落草后请他在满月席上坐上位便是。”

    张夫人喜道:“这个主意好。”

    凤姐如今是心口悬刀用力忍,张夫人说的明白:“我和老爷只管孙子,你只要遂了我的愿,哪怕吊着琏儿打一顿,我也没有旁的话说。”

    尤家母女还是好吃好喝圈养在花枝巷,张夫人暗示的如此明白,凤姐哪里敢怠慢肚子里的金疙瘩,一步路都要有六腿迈的。

    眨眼到了太宗皇帝的生祭,颜氏依照旧例,备齐珍馔果品,摆全副执事出城谒陵。

    今岁并非整年,朝廷这边是皇太子、质郡王与敬郡王叔侄三人奉旨拜祭,颜氏居住宫外,素来不与他们同流,执事自然压在了金昊头里。

    鹂叶近来正为颜氏绣一幅给贾瑾添妆的壁挂,连着操劳半月,也得恩典出来放风,第一回看到半副銮驾的体面,眼中满满的都是敬畏。

    冬梅瞧着鹂叶的模样,推她一把笑道:“觉得咱们主子平日不够讲究身份是不是?”

    鹂叶顺势询问:“姐姐,以前我在理国府时听说主子是秩同东宫的两国公主,那她是比亲王还要大咯?”

    “这是自然。”冬梅未曾多想,“在大青朝,除了皇太后老圣人和万岁爷、主子娘娘,下面并排着的就属太子爷和齐鲁公主,王爷们比太孙还降一等呢!”

    鹂叶忍不住道:“那——那咱们主子能管着王爷?”

    打帘进来的秋菊闻声笑了:“真是个傻丫头!”

    夏莲问她:“你怎么不在主子跟前伺候?”

    秋菊答道:“主子把两位小爷叫进去说话,我就过后面来了。”

    不等冬梅解析,马车忽然停了下来,外面一阵乱声,四个丫鬟慌忙下车伺候,导行侍卫已经近辇回奏:“殿下,现有民女要驾上诉,臣已将其监拿在侧,请殿下发落。”

    颜氏微皱眉头,又听到一声凄厉的叫冤之音,想来立刻被堵严了嘴,后头再无响动。

    贾葵不曾说话,贾茂却生兴致:“要驾告状?是有大冤屈吧?”

    颜氏吩咐:“把状纸呈了来。”

    过不片刻,侍卫果然取血书奉上,颜氏大略浏览一遍,隔窗丢了出去:“让她往江西巡抚衙门投状!”

    侍卫原样传了话,投状女子高呼,“公主娘娘——公主娘娘——巡抚衙门不受诉状,民妇历尽波折方抵京城,求公主娘娘为民妇伸冤呐!”

    颜氏无奈:“送她到大理寺去!”

    投状女子复道:“大理寺卿杨离是杨坤的堂兄,民妇难得公道!”

    贾茂严肃脸:“娘,您怎么能不给她做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颜氏即道,“留两个人与她等在这儿,待质郡王陪着太子到了,把人交与他便是。”

    侍卫踌躇道:“殿下,街上人不少,那民女用头钗顶了脖子,如果逼得急了,万一自戕在眼前——”

    颜氏动怒:“那就让她死去!”

    “慢!”一直没有动静的贾葵发话,“娘要察问,叫她在撵前候着。”

    颜氏板了脸:“葵儿!”

    贾葵劝道:“娘,今儿是太宗太姥爷的忌日,您若袖手不管,太姥爷恐要见怪——太姥爷爱民如子,一向看重越诉的百姓。”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为娘也劝过太宗皇帝,若教一个县令告翻总督,那大青朝的官场岂不乱套?”话虽如此,颜氏到底意动,因命导从,“排驾京兆府!”

    因为惯例,齐鲁公主是大青朝独一个被默认可以参政的妇人,即便如此,颜氏并不好落人口舌,随即指派侍卫:“去个人,把皇太子与质郡王也请到京兆府小住!”

    京兆府府尹可是吓得够呛,前脚刚接了齐鲁公主的驾,后头一储二王也随之赶到,仪仗侍卫将大街封得严严实实。

    被认准的齐鲁公主直接甩锅:“这是皇太子殿下,你有冤屈只管向他诉说,他如果管不了,我就更管不了了!”

    “姐姐玩笑了。”金昊在来的路上已经把此事了解了大概,他与颜氏不同,自要计较民心风评。

    颜氏站起来:“这事儿就由你们几位青天老爷过问,再要延搁,皇姥爷该等急了。”

    三人站起身,颜氏领了二子径自离开不提。

    贾葵弟兄是想看究竟的,无奈母亲全不热切,坐在辇上未免怏怏。

    “葵儿,如果今日不是太宗皇帝的忌日,我会命侍卫予她一顿乱棍了事!”颜氏微微阖目,似乎没有留意到儿子的表情,“往深处说,娘既不能开了这个越诉的先例也不好为一个民女或一个杨家给你们兄弟留祸,打浅处讲,天底下哪个人没带三分委屈,都像她似的岂不人人有愤?”

    贾葵不以为然:“娘,您也说了,‘在其位谋其政’,正因地方上官官相护,那民妇方找到京城来,您若果真压了下来,岂不叫她求天不应、叫地无灵?”

    “葵儿,你能这样想是不错的,但——”颜氏叹口气,“再过一千年,官字照样长着两张口,表面说的和背后讲的永不相类——娘便管得了一时一个,还能管得了千年千人么?”

    贾葵语出惊人:“几时能教当官的怕百姓就好了!”

    “孩子话!”颜氏苦笑,“哪怕明面上是,里子依旧不变,大抵是当政者敷衍民情的手段罢了!”

    贾茂插话:“娘,那咱们为什么不能想办法让大青朝变得里子明面都是一般?”

    颜氏淡淡地说:“因为娘是大青齐鲁公主,而你是大青襄福伯!”

    贾茂似懂不懂,又听母亲安排功课:“你们俩回去把吴起、商鞅的传记翻出来抄两遍背熟。”

    傻儿子!真要像你说的那般,吃亏的是咱们家这样的门第!如果出了商鞅一般的人物,最好不等他变法就令其落个五牛分尸的下场——

    这些话当然不能对儿子直言,贾葵有所觉悟,仰头说道:“您也曾讲,锅里有碗里才能有。”

    颜氏反问:“为了把锅变大而将你自己的碗砸掉呢?”

    贾葵默然。

    这段插曲颜氏并未十分放于心上,哪怕此后金晏主动告知后续,也不过感叹一声“妇人有义”,旁的话不曾多提半句。

    却说这日颜氏正在贾瑾房中指导她做针线,上房的叠枫过来传话:“太太有事儿请公主大奶奶商议。”

    颜氏即往荣禧堂来,张夫人待其入座后方说:“刚才老太太接了史侯的家书,是给史大姑娘相了女婿的事儿,老太太脸色不好看,要商议二太太把宝玉的亲事定下来,两下拢不到一处,如今正呕着气呢!”

    史家好歹是侯门,总有自己的骄傲,贾家既没有准话,哪里能耽搁着侄女给贾宝玉做备胎!

    “嗯?”颜氏问道,“二太太莫非还想要薛家姑娘当媳妇?”

    “就算她乐意,宫里侧妃和二老爷也不能犯糊涂。”张夫人叹口气,“老太太生着气,迁怒我们做伯父伯母的不关心侄子,又划了道想请官媒来——你说说,父母好好的都在,哪里轮的着我跟老爷越俎代庖?”

    颜氏问道:“老太太想给宝玉找个什么样的媳妇?”

    张夫人愈发灰心:“老太太讲了,宝玉是国公嫡孙、侧妃胞弟,又有大学士的从兄和总督娘舅,怎么着都得伯府以上父母俱全的嫡小姐才可般配——你说说,开国时伯爵往上统共册了二十几人,传了三代下来,虽是仗着圣人宽慈还挂公侯牌匾,正经袭着王公侯伯的也就那么□□家,又得嫡女、又得父母双全——我上哪儿找这样的人去!”

    “这老太太!”颜氏吐槽无力,“换作是我,就宝玉那样的,送来做上门女婿也不要!”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夫人揭破机关,“老太太哪里能虚晃刀枪,分明是冲皇家的郡主县主来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