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寰宇大唐 > 第96章 探寻西海岸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间能冲刷掉很多印迹,对于族群来说更是如此。

    这支流求岛上人数最多的汉人村落若没有大6汉人势力的干预,也许再过个几百年他们就会被周围的番人给同化掉。

    毕竟番人各村社加起来人口是他们的几倍乃至几十倍,汉人村子又世世代代与他们打交道而鲜与大6的汉人有交集。

    耳濡目染下,汉人村子里已有不少男子效仿番人在身上刺些奇异图案。

    这一切随着李旭开拓流求,岛上的汉人村落将走向与原本历史不一样的轨迹。

    船队在朱诞的指引下顺着海岸线抵达了头前溪与凤山溪交汇的入海口,因两溪河浅流量小船只无法顺河深入,只得换乘小舟前往竹堑村。

    竹堑村所在地是被头前溪与凤山溪冲刷出来的一个小平原,当初留在此地的东吴士卒从当地番人音译为竹堑,即后世的新竹平原。

    一行人乘着舟船观察两岸景色,现河两岸的土地大多被开垦成农田,一条条引水的沟渠被开凿出来从河中引水入田野。

    因过了秋收,田野显得光秃秃,唯有堆起的草垛像是在向路过的游人说今年是一个不错的丰收年。

    舟船行进不到十里就到了竹堑村修建的栈桥,朱诞一行刚登上栈桥,竹堑村的一位族老就带着村中几位年青后生到来欢迎他们。

    船队抵达头前溪与凤山溪入海口就被打鱼的渔民现,认为是从海对岸来的商人就急忙跑回村里向族长汇报。

    族长得知情况后,深知商人到来对村子的利好,急忙派出一位族老带人前来迎接。

    竹堑村虽是一个汉人村子,离海边不远,实际上他们并不懂从海水中取盐,对商人带来的食盐、布匹和铁料都非常急需。

    来的族老一瞧此次来的商船领头人竟还是一位熟人,隔数年再度相见分外亲切,上前揽着朱诞的肩膀亲切的称其为阿弟。

    朱诞也以兄相称,寻问近几年村子情况。

    族老洋洋得意的说道,“自从两年前,我村与当地联兵的道卡斯人各社一战将其击败,方圆百里的道卡斯人各社都已经被我们打服了,老老实实的臣服于咱竹堑村,每年交纳一批粮食和毛皮做为贡品。”

    朱诞大为恭喜,内心却犯起嘀咕:“连番人都给征服,实力如此强劲的村子会愿意臣服于使君麾下接受朝廷的统治吗?”

    竹堑村有口三千多人,虽名为村,但经过五百多年建设已经建成了一座拥有一丈多高土墙围起来的小城。

    朱诞一行在族老的引领下进到村子里,第一次来此的姚令光等人颇有兴趣的打量这座朱诞口中的东吴留在此地士卒后裔建立的村子。

    村里都是茅草屋,哪怕是族长住的也只是大一号的茅草屋,村民普遍对他们一行投来热情的目光,热情到令姚令光有些七上八下。

    竹堑村的族长叫卫绵,据其说祖上曾是当年率军开拓流求的东吴大将卫温的亲兵,因染疾留在岛上,被幸存下来的士兵推举为领,他这一脉便一直担任族长至今。

    卫绵让人准备好酒食热情招待朱诞一行,酒宴中急着寻问:“不知朱掌柜此次带来多少货物?”

    “食盐五百斤,布匹五百匹,铁料两百斤,还有陶器、瓷器……”

    朱诞报了船上所载货物种类和数量,食盐、布匹和铁料三类数量却比实际少报一半还多。

    这让姚令光大为不解,“咱船上明明载有千斤食盐、千匹布帛,七百多斤铁料,朱总管少报这么多啥意思?有钱不想赚?”

    卫绵只对食盐、布匹和铁料感兴趣,对于朱诞所说的其他货物兴趣缺缺,急不可耐的要求在明天于栈桥展开贸易,届时村中百姓将自带家中物产与朱诞以物易物。

    村民交易的物品主要是各种毛皮,其次是船队需要采购的新鲜蔬菜,还有少量的黄金和岛上产的宝石—蓝石、猫眼石、翠玉等。

    此次来流求贸易只是附带内容,身负重任的朱诞与卫绵谈好明日交易事项后提出:“我大唐皇帝陛下已下旨设立流求都督府,以越州刺史李使君担任都督开拓流求教化当地百姓。”

    “某此次前来是奉李使君之命招抚岛上各汉人村落,愿意率部归顺大唐划为州县,则许以官职厚禄,还有从大6源源不断运来的各种物资补给。”

    卫绵及一众族老闻言面露惊容,不想海西岸的朝廷的竟再度将目光对准了流求,难不成又要上演百多年前朝廷大军登岛大杀四方?

    上次隋军登岛攻伐土著并没有波及竹堑村,但他们却从北面南逃的番人口中得知那些隋军极为凶恶,短短数日竟将北方人口数千的大番社给灭族,一度让他们担惊受怕了一段日子。

    眼下唐军也将效仿百多年前的隋军入岛行征服之事,必然给岛上带来大动荡,诸多势力恐怕要重新洗牌。

    卫绵及众族老思虑如何应对时,朱诞告知他们一个震惊的事实,让他们不得不将归顺放在位考虑。

    “都督府已在竹堑村北百里外的流求北部建立两县三城,移民六千之众,拥有甲士千人,临近番社非降即灭,还望卫族长及各位族老认真考虑我家使君的招抚之意。”

    “还不止呢,朝廷可是给了流求都督府三千的流求军兵额,这支军队将在年后抵达流求,岛上凡是不服朝廷法令者将一并剿灭。”

    姚令光不失时机的危言恐吓,吓得卫绵及众族老面色白,若他所说为真,年后三千精兵到来,岛上哪个村社是他们的对手?

    竹堑村已是方圆百里人口最多的村社了,能战的青壮不过七百多,那些番社人口大多不过数百,上千人已是少见的大社了,十几个社联合起来估计能凑出个千百青壮作战。

    一群拿着石器、骨箭的番人,人再多又有多强战斗力?这一点上竹堑村可是最为了解,凭借自己拥有铁质兵器,他们可是将周围番社各种吊打。

    卫绵与一众族老退入内院商讨,权衡得失后为保村落繁荣昌盛避免刀兵之灾愿意向流求都督府表示归顺,以其地划为州县。

    朱诞一行大为高兴,立即让手下人抬进来二十匹越州产的绸缎,给卫绵及众族老每人送了几匹。

    摸着丝滑亮丽的绸缎,卫绵及众族老觉得归顺朝廷到是一件不错的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