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鸡叫凤鸣 > 第八十六章 苦命女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按说姚圣保的理想并没有怎么出格,他长大后还真没准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可当他将自己的梦想脱口而出时,却引来了孩子们的哄堂大笑。

    姚圣保的理想是:“我长大后,要像王宝强那样当年薪千万的大明星。”

    孩子们的笑声把姚圣保激怒了:“笑什么笑?有什么可笑的?你们是不是觉得我长得丑?你们知不知道?现在丑星最吃香。”

    此话一出,连我们这些大人都被他逗笑了。

    舅舅制止住孩子们的笑声,说道:“同学们。我提出的问题简不简单呀?”

    “简单。”孩子们齐声回答。

    郑董神神秘秘地小声对我和鑫药说:“简单蕴藏着大道理。”

    舅舅开始进行第三轮提问:“第三个问题更简单,那就是,等你们长大了,希望在哪里工作和定居?“

    几个男孩子们面面相觑。心想:希望在哪儿定居?当然是大城市了。在农村,长大后连个媳妇都娶不上。

    ”“姚圣保就不用回答了,他要是成了明星肯定居住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舅舅说完,看了一眼代小童,“下面,我想问问代小童,你长大了希望居住在哪儿?因为你的理想是当一名建筑师。”

    “那得要看我的学习成绩。”代小童自负地回答,“考上名牌大学就选择北京和上海,考上普通大学就选择贵阳或者遵义。要是能出国留学,我还想定居纽约或者巴黎呢。”

    孩子们开始笑代小童的大言不惭。

    我觉得代小童的理想,不是没有可能实现。那些从大山里考出来的学霸,目前定居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的大有人在。

    不要小瞧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他们的学习动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城里的小孩是无法比拟的。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是脱贫的法宝。

    舅舅继续询问:“还有哪个同学跟代小童一样,按照自己的学习成绩,选择居住的城市?如果有,就不用回答了,举手就可以。”

    舅舅总算说了一句着调的话。按照学习成绩选择居住地。谁都想居住在大城市,那得要本事。不可能谁都能居住到大城市。

    或许是孩子们图省事,刷地一下全把手举了起来。

    人群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没有举手,那就是杨文洁。

    舅舅俯下身,轻声地问杨文洁:“我想听听你是准备在哪里居住?”

    杨文洁小声回答:”我要能考上大学,大学毕业以后,想回到村子里居住。我想开一个小诊所,给村子里的爷爷奶奶治病。“

    舅舅内心的激动不言而喻,他已经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把脸扭到了我们这边,背对着孩子们抹了抹眼眶溢出的眼泪。

    鑫药和雨欣也感动得快要哭了。

    舅舅擦干眼泪,再一次转过身微笑着对孩子们说:“好了,我的问题问完了,你们可以在院子里随便玩了。……崔二妈,麻烦您把这桌收拾下去吧。”

    舅舅说完,回到我们这桌。孩子们呼啦一下离开餐桌,去院子里杏树下面的长排椅处玩耍。雨欣搬了把椅子和我们坐在一起。

    舅舅见我们大家又喝上了,纳闷道:“你们大家喝酒,怎么不给我准备一个杯子?”

    艾静赶忙站起身,跑进屋子里给舅舅取酒杯。

    舅舅坐下来,对郑董说:“怎么样?我说过只要能过滤出一个,我们就算大功告成。“

    艾静跑过来把酒杯放到桌上,给舅舅倒满酒。

    舅舅端起酒杯:“来,为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干一杯。”

    我们几个杯中有酒的都端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郑董轻轻地问鑫药:“杨文洁家富裕吗?”

    “唉,我的这些学生,她家最穷。她爸爸是个残疾人,八年前进城当建筑工人,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失去了一条左胳膊。工头也给他争取了一些补偿,早花完了。现在她爸爸靠着独臂在家种田。她妈妈身体也不好,奶奶风湿性关节炎但仍坚持下地劳动,不过这家人特别乐观。杨文洁回到村子,写完作业就去帮助家里人干农活,晚上她还要给爸爸妈妈以及奶奶唱歌。“

    “他们这样的家庭,政府应该救助的。”我插话。

    鑫药说:“那当然,政府每年都给他们家亲自送去扶贫款,还给他们家办理了低保。要不是她妈妈的病,她们家的日子也会好转的。”

    “什么病?”郑董急切地问。

    鑫药说:“尿毒症。我在网上发过帖子,希望好心人救助,但救助的钱仍是杯水车薪。前些日子,医院说找到了肾源,可治疗费用将近三十万,她妈妈放弃了治疗。这次来北京,本来杨文洁死活不来,要在家陪她妈妈,她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女儿长见识,苦口婆心地劝她,一定要她来北京开眼界长本事。前几天,有两名记者在酒吧听到了她的歌声,主动帮她联系北京电视台,希望她参加《音乐大师课》的面试。杨文洁一直惦记着她妈妈,怎么会去参加面试?本来我老早就想跟夏总说明杨文洁家里的情况,是杨文洁不让说。……”

    “这么大的事,她不让你说,你就不说了?”我埋怨鑫药,“要是因为钱的事,让她这么小的年纪就没有了妈妈,你于心何忍?”

    鑫药惭愧地低下头:“我也是尊重她的意愿,她不想让别人……。”

    “鑫药,你好糊涂啊。”郑董几乎是用手指头戳鑫药的脑门子,“三十万块钱对你们来说是救命的钱,可对我来说,从前就是一顿饭,一件衣服的钱。就因为这么几个小钱,你让小姑娘早早地没有了母亲?是你的自尊重要,还是一条人命重要?你呀。……素华,你现在赶紧回家一趟,在咱们家床头柜中间的那个抽屉里,有一个五十万元的银行卡,你现在去把它拿来。“

    鑫药想阻止婶子,见我们大家都怒目而视,低着头妥协了。

    婶子几乎是奔跑着回家取钱。婶子和舅妈从小就成了孤儿,她们知道幼小的年龄失去双亲是什么滋味。

    舅舅看着鑫药,语重心长地开到着:“鑫药,有些赠予该接受的必须接受,因为你们不是拿着钱去挥霍,而是救命。当然,天底下得重病的人多了,我们也帮不过来,但杨文洁不同,她是她们那个村子的希望,有了这样的孩子,她的妈妈,她的奶奶,她的爸爸,还有她们村子里的老老少少,再有一些不是需要做手术的病,杨文洁就能给他们治疗,这样的孩子能让她早早地没有妈妈吗?“

    鑫药仍惭愧地低着头。

    这事儿其实不能怨鑫药,他也曾在网络上求助过,但效果并不理想。不是那个有困难的人只要在网络上一呼吁就会迎来四面八方的支援。很多事儿都是凭运气的,赶上哪拨算哪拨。

    素华婶子旋风一样地跑了回来,伸手将银行卡递给了郑董。

    郑董朝正在和同学们一起玩耍的杨文洁招手,示意她过来一下。

    孩子们都往这边看,搞不明白郑董是在冲谁招手。

    鑫药大声吆喝杨文洁:“杨文洁,你过来一下。”

    杨文洁跑到我们近前,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说错了什么,低着头,听候大人们的发落。

    郑董埋怨杨文洁:“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倔?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让史老师跟我们说?”

    “啥事?”杨文洁怯怯地问。

    郑董继续训杨文洁:“你说什么事?你妈妈的事。你是自尊重要,还是你妈妈的命重要?”

    杨文洁把头低得更深了:“我怕你们花钱,史老师教导我们说,人活得要有骨气。”

    “你这个傻孩子。”舅舅轻轻地抚摸着杨文洁的小脑袋瓜,“在歧视你的人面前,你要有骨气,就算饿死,也不向他摇尾乞怜。可在诚心诚意帮助你的人面前,你还要什么骨气?”

    郑董拿着五十万元的银行卡准备往杨文洁的小手里塞:“拿着,这是五十万,给你妈妈治病的钱。”

    “我不要,我真的不要。”杨文洁一边躲闪着一边用小手使劲擦拭眼睛里淌出的泪水。

    五十万的银行卡把小姑娘吓坏了,从小到大杨文洁兜里最多一次装过五十块钱,就是这次来北京。

    奶奶用小布包把五十块钱包好,又缝进了杨文洁的内衣口袋里。到北京这些天,孩子们谁都没有花过钱,杨文洁那五十块钱仍缝在内衣口袋里。

    眼前郑伯伯一下子给她五十万,她知道这些钱能救她妈妈的命,可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更别说装过?加上感动,杨文洁管不住自己的泪水,可她又不想在大人们面前哭,拼命地擦拭着眼泪。

    舅舅劝阻郑董:“二建东,我看这样吧,你把钱给鑫药,让鑫药帮她拿回去。”

    郑董放弃了硬往杨文洁手里塞钱,柔声道:“去玩吧,让史老师帮你把钱拿回去。”

    杨文洁很懂事地给郑董和舅舅鞠了一个躬,转身跑到小伙伴的队伍中。

    “鑫药,那就劳驾你了。”郑董把钱递给鑫药。

    鑫药原本想推脱一番,可到了这份上了,他也不好意思再客气了:“那我就替杨文洁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了。“

    杨文洁家庭的遭遇让在座的很多大人的掉下了眼泪。

    素玲舅妈和素华嫂子虽然辈分大,但年龄小,还没有我大,对感情的把控能力稍微差一些,她们俩似乎是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此时仍在偷偷地抹眼泪。

    郑董问鑫药:“杨文洁的妈妈病了几年了?”

    “两年前的事儿吧。杨文洁的爸爸刚出工伤的时候,情绪一度很低落,是杨文洁的妈妈忙里忙外地照顾着这个家。一个女人能有多大的精力?”

    大家一边喝一边聊,不知不觉已经深夜十点钟了。

    舅舅想到孩子们困了,希望雨欣把孩子们领回郑董家的小院休息。

    见雨欣和云鹏正聊着什么,艾静在一旁无所事事,便吩咐艾静:“艾静,你和云鹏先回去吧。顺便把孩子们都领回去,让他们早早地洗漱,早早地睡觉。你和云鹏先照料他们一会儿,我和鑫药在这儿想多聊一会儿。”

    “遵命。”艾静愉快地起身。

    雨欣也站起了身,“我也先回去吧,孩子们看不到我,怕他们不听话。”

    “也好,雨欣那就麻烦你了。”舅舅很客气。

    舅舅觉得雨欣毕竟不是他手下的员工,直接命令人家,有点不礼貌。

    雨欣招呼孩子们:“同学们,都过来一下。”

    孩子们呼啦啦地跑到雨欣近前。

    雨欣说:“大家排好队,跟着我和艾静阿姨回郑伯伯的院子,回去后,大家排队洗澡,洗完澡,早早地睡觉。明白了吗?”

    “明白。”孩子们齐声回答。

    孩子们和我们大家招手再见,舅舅目送着孩子们走出自家的院子,看了看腕表,对我们几个说:“现在是晚上十点。咱们大家是多聊一会儿呢?还是也早早地休息?”

    “聊一会儿吧。”郑董说,“现在让我回去睡觉,我也睡不着。”

    “那好,咱们今天就一醉方休。手头的工作基本完成了,大家也该轻松轻松了。裴师傅,您要是不累,也过来喝点?“

    “你们喝,你们喝,我再去给你们炒几个菜。”裴师傅说完准备去厨房。

    舅舅叫住裴师傅:“这桌子上的菜足够,您老要是累了就和崔二妈也早点回去休息。这儿结束后,我们自己收拾。”

    崔二妈早已经把其他两桌收拾停当,此时正坐在小圆凳上休息,听到舅舅说自己要收拾碗筷,赶忙站起身,来到舅舅近前劝阻。

    “那怎么能行?我们的工作怎么能让你们来干?建东,要么这么吧,你们吃完就摆在这儿,我明天早早地过来收拾。”崔二妈说。

    “也好,也好。那您二老就先回去休息吧。”舅舅客气地对裴师傅和崔二妈说。

    裴师傅和崔二妈走了。舅舅用疑问的眼光看舅妈和婶子这对孪生姐妹。

    舅妈问:“你是不是也想把我们轰走?我们不困,我们现在就想听你们说话。”

    舅舅看着比自己年龄小二十八岁的妻子,笑了:“谁说要轰你们走?我是想问,你们两个想不想喝一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