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鸡叫凤鸣 > 第一百一十章 极端辩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曾几何时人人所敬仰的英雄已经逐渐在年轻一代的人的脑海中消失。

    偶尔冒出几个关注的,竟然成了另类,甚至还会遭到了周围人的冷嘲热讽。

    现在有些人笑话人毫无缘由,你违法犯罪,他未必笑话你。你干点正经事儿,反而成为他嘲笑揶揄你的素材和佐料。

    就像写小说一样,大部分人写小说都不愿身边的人知道。祈盼拥有众多粉丝,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多的粉丝,而不希望身边的人窥知自己的秘密。

    写小说像是搞地下工作一样,处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一旦发现风吹草动,立马停笔。

    发表文章不敢署真实姓名,一切都是为了防止身边的人了解内幕。因为身边的人一旦知道,他们会用毫不吝惜的讥笑和藐视的眼神化作一盆冷水,一股脑地扑灭你那刚刚燃烧起来的创作热情。

    果真无所顾忌,逮谁跟谁说自己在家写小说,那就说明这个人已经放弃在家偷偷摸摸地写作了。或者他已经成功了,粉丝量已经达到了百万,作品收益也创了新高。

    就像糖果、土豆、西红柿也都敢以真实姓名示人了。不然,谁有那么大的勇气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

    我理解鑫药刚才的态度。

    雨欣却对鑫药的态度大为恼火,当着孩子们的面,数落鑫药:“你这人怎么回事?怎么好赖不懂呀?人家夏总也是老电影迷,裴大爷正在夸奖夏总呢,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挑不出几个关注老电影的人了,夏总这才想起你。你好好反思反思你刚才说的话吧。什么‘真没想到,你也会跟那些人一样,笑话我。’谁笑话你了?”

    “我刚才在那边,一直听你们这边在笑。夏总叫我过来,我还以为你们在笑我。夏总,真是不好意思,我……。”

    “没关系,我理解。我和别人也不喜欢谈论我的爱好。不过今天不一样,裴大爷跟咱们不是一代人,他渴望和咱们这样的年轻人进行沟通。”

    “史老师,您真的也喜欢看老电影?”裴师傅问鑫药,见鑫药点头,赞叹:“难怪你们这些人的思想境界都这么高呢,因为你们没有忘本。不像我的那个讨吃鬼儿子,从小就对那些老电影嗤之以鼻,说什么那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了。常看会把人看傻的。他现在倒是不傻,三十六岁的人了,连个正儿八经的工作都不去做,整天跟着几个地痞混。唉,我要是有你们这样的儿子,我的那个孙子也就不会整天跟我对着干了。”

    鑫药不知道下午小院发生了什么事,裴师傅的话,他有点听不明白。

    雨欣简单扼要地给鑫药大概说了几句。鑫药这才明白,刚才孩子们是在笑什么了。

    “鑫药,我刚才问裴大爷有没有看过《枯木逢春》那部老电影,连裴大爷都没有看过。你看过吗?”

    我这么问无非是想表白我比鑫药还古董,他没必要为自己的爱好感到难为情。

    鑫药想了想,只好认输:“没看过,打仗的吗?”

    “电影叙述的是解放前江南农村血吸虫病盛行,民不聊生。解放后,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彻底消灭了血吸虫病的病源。老百姓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毛爷爷为此还写了一首诗,叫《送瘟神》。哪天有空,你从网上搜出来看看。“

    “夏总,我感觉我就已经够老土了,没想到还有比我老土的人?”鑫药说。

    裴师傅不高兴了:“怎么能说是老土呢?这叫不忘本。我一直以为现在的年轻人都跟我那个讨吃鬼儿子一样,对以前的事情不感兴趣,看来我错了,你们才真的是国家的希望。”

    裴师傅这帽子可扣大方了,国家的希望还轮的上我们?

    不过让孩子们不忘历史倒是我们应该做的。我对鑫药说:“刚才我们是从裴大爷看过的一部老电影想起你的。”

    “什么电影?”

    “《英雄儿女》。这部电影我想你肯定看过。”

    “的确看过。”

    “不过,你比较自私,只你一个人看,却没有让孩子们也看看。我刚才问他们了,他们没有一个人看过。”我指出鑫药的缺点。

    鑫药显得很无奈:“我之前给孩子们买过一张光盘,上面有《南征北战》《上甘岭》《渡江侦察记》……好像还真没有《英雄儿女》。

    那些老电影孩子们看不进去,回家跟大人们说了,有些家长找到我,希望不要逼着孩子们看几十年前的东西,担心他们长大后跟不上时代。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所以又买了一盘近几年刚刚拍摄的《开天辟地》给孩子们看。其实他们也挺喜欢看打仗片的,就是不喜欢看太老的电影。

    现在那些抗日神剧,他们看得津津有味。我又没法跟孩子们说那些电视剧太假,担心孩子们理解不了,以为当年抗日是假的。所以由着他们的性子随便看吧。看抗日神剧总比看那些充满暴力和情爱的动画片强。”

    “哎呦,难怪这些孩子们个个都这么懂事,原来他们的老师曾经逼着他们看过那么多的老电影。”裴师傅感慨着,“我当初就是对我的那个儿子和孙子太娇惯了,他不看就由着他,现在变成了一个讨吃鬼。但愿我的那个孙子长大后别跟他爸爸学。“

    我和鑫药对视了一下,都笑了。雨欣见我和鑫药没有因为一句闲话闹矛盾,也很开心。

    裴师傅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哎呦,快六点了,不跟你们聊了,我得赶紧做晚饭。喂,夏焱,史老师,你们晚上想吃点什么,裴大爷好好给你们露两手,保准你们满意。”

    “裴大爷,我们吃什么都可以。”鑫药说,“要是有辣椒,晚上能不能炒一盘辣椒土豆丝。要那种特别特别辣的辣椒。”

    “没问题。我这里有能辣出你眼泪的辣椒。史老师,您就瞧好吧。”

    裴师傅乐呵呵地开始炒菜,崔二妈打下手。

    雨欣和孩子们早已经退出了厨房,站在小院里,仰着脖听我和鑫药雨欣聊天。

    当着孩子们的面,我和鑫药将孩子们对老电影兴致索然的话题接着往下聊。

    我以了解孩子们的口吻说:“其实,现在的孩子不喜欢看老电影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孩子们的选择面太广。现在的文化市场真是太丰富了。不是有句话说,从前是有什么看什么,现在是看什么有什么。你想看狗打架,有。想看猫亲嘴儿,有。想看人和动物那啥,有。”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说偏了,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强调一下,想看,什么都有。

    鑫药毫无眼色地问:“夏总,人和动物啥那啥?”

    “人和动物和平相处。现在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由先前被猎杀的只剩下几百只逐步恢复到了几千只。最早人们没有捕杀藏羚羊的时候,那里有几万只。”我敷衍着鑫药。

    其实上面那段话,我是说给孩子们听的。我自信我刚才的那句“人和动物那啥”没有一个孩子能听懂,因为鑫药都没听懂。

    “唉,泛滥和枯竭一样可怕。”雨欣颇为感慨地说,“就像老天爷不下雨,土地干旱,农民受灾一样。赶明儿暴雨连连洪水泛滥,农民一样受灾。“

    我和鑫药不知道雨欣想要说什么,继续聆听。

    “我觉得现在的文化市场就像是洪水猛兽,网络上各种搞笑的视频天天更新。有的是健康的,孩子们看看也无妨,有的特别下流。”雨欣说。

    “就是,该到了清理清理文化垃圾的时候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像《暗算》《风筝》《伪装者》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多保留一些。那些被公认的烂片就应该给它们贴上标签,以免占用孩子们的宝贵时间。“鑫药发表意见。

    “没用。”我接着说,“土豆网不是以评分的形式给那些潮水般的烂片贴上了标签,一些穿越剧得分三点几。是大型历史剧《三国演义》的三分之一。可是获得九点九高分的《三国演义》点击量仍是比不过那些穿越剧。咱们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心情多激动?现在的小孩已经认为老版的《三国演义》过时了,新版的他们也没兴趣看。女孩子追那些宫斗剧看,个个变得刁钻刻薄。男孩子基本都不看电视剧,集体网游。裴大爷说他孙子用脚踢他,这已经违背了三纲五常。小家伙还担心看老电影把他看傻了,他现在倒是不傻,整个一小畜生。”

    我的话把周围认真听我们聊天的孩子们全逗乐了。

    “既然贴标签都不管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或禁止拍摄那些无聊的影视剧。”鑫药情绪极端地说,“我听我爸说,他们年轻的时候,就是八个样板戏,其余的全是毒草。”

    “那个时候是那么个极端,现在又是这么个极端。”雨欣插话,“老百姓厌恶烂片,可烂片依然存在,并且仍在锲而不舍地大量地生产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压缩生产量,以量多质差转换为量少质高。”

    “这有可能吗?”我反驳雨欣,“那么多的从业人员都要吃饭,都要高收入,都梦想着一部电影就是几千万,一集电视剧就是几十万,压缩生产量行的通吗?“

    “夏总,不怕您笑话。我上大学的时候,因为穷,从不舍得花钱买票请雨欣去看电影。”鑫药说,“我就搞不懂,那些明星挣的钱真的都是票房分成吗?就算是。但那些拍电视剧的人,他们的钱是怎么来的?有些地方看有线电视每个月需要十几块钱的有线费,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从网上看,花钱看的极少。我就弄不明白那些明星们挣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鑫药的提问,我也有同感。不要说贪官的钱是怎么贪的,就连明星的钱是怎么挣的老百姓都云山雾罩。

    高收入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那些赞助单位的高管有没有从中吃回扣以此中饱私囊?这些老百姓是无从知晓的。

    明星是社会的晴雨表,老百姓人人关注的一拨人群,他们的高收入会让老百姓怎么想?只是简单的想想:人家有那本事,就应该挣那么多的钱,如此这么简单吗?

    国外的影视剧在拍摄之前也要大量地拉赞助吗?倘若私有企业赞助赞助也倒无妨,因为那些钱是他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那国有企业呢?也能拿着国家的钱乱造吗?

    当然一些弘扬正气的电视剧拉点赞助倒也无可厚非,最起码那些电视剧对老百姓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那些无聊的烂片也要拉赞助,这中间有没有权钱交易,谁能说的清?

    “现在一些人把价钱和价值混淆了。”鑫药不无愤慨地说,“我来北京的火车上,去过道轻松轻松,听到了一对正在吸烟的中年男人的对话。他们就明星富婆五天挣了六千万进行探讨。其中一个自称是作家,写科幻小说的。他说明星挣钱多,就是体现了明星的价值。人家就值那些钱。另外一个中年男人随声附和。我跟他们不认识,要是认识非得跟他们辩论一番。“

    我煞有介事地说:“你是不是想说,明星是价钱,钱学森才是价值。”

    “就是,就是。夏总,没想到您跟我想到一块去了。”鑫药兴奋地说。

    我还是想跟鑫药辩论辩论:“我想那个中年男人说明星有价值或许也有一定的道理。

    古代的时候,有句话: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现在是学会文武艺,货卖千万家。

    所不同的是,前者是皇帝花钱雇佣他们以维护皇权。后者是老百姓花钱用他们打发无聊的时间。毕竟明星的一举一动勾着成千上万个追星族的魂魄,

    粉儿们没有明星糊弄着,就会无所事事,说不定还会捅出其他什么娄子,用明星的漂亮脸蛋安慰着他们,对社会稳定极有好处。或许这就是明星们的价值吧。”

    “夏总,您不觉得您这都是谬论吗?赶明儿打起仗来,明星漂亮的脸蛋能把敌人迷死吗?”

    “鑫药,你看看你,又极端了不是?现在是和平年代,地球村时代,怎么会打仗呢?你这些话私底下闲聊可以,千万不要到正经场合乱说,小心让人找个理由把你抓起来。”

    “夏总,你也别吓唬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真理故,二者皆可抛。就因为我说,明星是价钱,钱学森是价值,我就被抓起来?钱学森研究了导弹,确保了国家几十年的安全。明星的脸蛋儿有这功能吗?”

    “行了行了,你快别说了。”雨欣见鑫药情绪有些激动,担心鑫药跟我嚷起来,“昨天晚上你还跟我说,你的智商连夏总的一半都比不过,现在又跟夏总辩论上了,你以为夏总不知道明星是价钱,钱学森是价值吗?夏总是在逗你玩呢?“

    雨欣原想劝说他们不要争论,可她的话没有起到调解的作用,反而有点火上浇油的味道。

    鑫药愤怒地看着我,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拿真理开玩笑。本来就是闲聊,鑫药当真了。

    我赶忙对雨欣说:“你误会了,我可没有拿真理开玩笑。“继而回头问鑫药,”真理是什么?谁能说的清?现在国泰民安,歌舞升平,老百姓人人都能吃的饱穿的暖,你非要搬出‘真理“跟我辩论?你能告诉我真理是什么吗?多少钱一斤?”

    鑫药被我气得脸红脖子粗,一着急说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话:“真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的真理。”

    我和雨欣都被鑫药逗乐了。

    孩子们听不懂我和鑫药在说什么?感觉我和他们的史老师要吵架,一个个全都躲了,分散到院子里的各个角落,三五成群各自玩耍。

    鑫药不服输,还要和我辩论。

    雨欣拉着鑫药往舅舅和郑董那边走:“我看,咱们还是读读孩子们的作文去吧。看看他们的作文,语言通顺不通顺?”

    “你的意思是说,我刚才那句话语言不通顺?”鑫药瞪着眼珠子质问雨欣。

    雨欣懒得和他辩论,有些事辩论一辈子也辩不出个所以然,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暂且搁置,让时间或者实践去检验一切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