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军乐队的女兵们 > 第20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诚实已经由政治部主任上升到部长,授将军衔级。宋诚实并没有挽留林秋雨留部队,用他的话说:“秋雨,当年你考军校是凭自己的真本事,没有让我走后门打招呼,现如今你想转业回扬州,也是你正当的权益和选择,我会一贯支持你任何选择!”宋部长预约了林秋雨到家里吃饭,为她践行,宋部长家换了大平层洋楼,宋夫人也满脸喜气洋洋,宋夫人说:“小草他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研了,经常打电话回来关心你的情况呢,现在他也学会关心别人了,可不像小时候,天天跟你打架”,看着林秋雨忍不住一直称赞:“真是女大十八变,这完全脱胎换骨了”,并感谢她长期给宋小草写信,鼓励他学习进取。

    一家人欢愉地吃饭,宋夫人一再交代林秋雨转业回到地方政府工作:“要谨言慎行,不要轻信别人。”此外饭席间,宋夫人又特别强调:“千万不要标榜自己是文工团的女军官,和平年代,地方的人不理解文工团,对文工团都有偏见,唱歌跳舞、吹乐器什么的,在地方部门都是不务正业的旁门左道,到了地方第一时间就是抓紧时间学业务,一个女孩子,要扎实学一点业务本事,才能立足岗位,独当一面!让别人刮目相看!”

    “不要妄自菲薄,文艺兵永远都有存在的意义,宣传工作不但激扬士气,也是我党我军的喉舌,即使在和平年代,也需要有自己的宣传部队,不要把文工团说得这么不堪好吧?”宋部长对着宋夫人,声色俱厉,宋夫人忍气吞声,中止了这一话题。林秋雨从内心感受到了宋部长站位高岭,对自己从事了十年的军乐表演有了认可。

    这顿饭时间,宋夫人一直在絮絮叨叨,关照她方方面面,生怕她转业到地方吃亏,这些唠叨的话悄然化解了林秋雨这些年对宋夫人的心结,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发现这一家人其实也很可爱,刚开始熟悉,就要离别,竟心生留恋。

    林秋雨一再相邀约,待到明年烟花三月,一定要去扬州做客,去赏月,去吃早茶,去感受扬州城的早晨“皮包水”和晚上“水包皮”的慢城休闲文化。(注:皮包水指喝早茶,水包皮指泡澡)

    又过了一个月,林秋雨被确认转业安置之列,就等最后下达转业命令。宋小草从国外飞回来,火急火燎地赶到金太阳军乐队,看望林秋雨,现如今宋小草身高蹿至185,完全蜕变成一个高壮帅气的大男孩,一身休闲装,阳光帅气,惹得战士们竞相打听,这是不是林指导员的男友来访。没想到快解散了,林指导员的金龟婿才浮出水面来。林秋雨一再解释:这是我弟弟,别瞎想,他比我小了一圈,还是个孩子啊!

    离队的那一天,万里晴空,几朵乖巧的白云悠悠飘然,宋小草亲自开车来金太阳军乐队来接林秋雨,林秋雨是最后一批走的,把前面的人送得差不多,眼睛都哭红肿了。宋小草把林秋雨送至广州白云机场,一路姐弟俩聊不完的话,车外,木棉之城,英雄之城,林秋雨对宋小草说:“到了北方,我会常常记起木棉花的桔红色,春来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四季展现不同的景象,每一个走过的街道转角、每一个演出过的广场都捆绑着我的青春记忆。”

    宋小草说:“我在美国也常想起广州街道两边木棉花树”,一路流露出小迷弟的依依不舍,“秋雨姐,你还记得你刚来广州,寄住在我家,那个部队的筒子楼里,我天天欺负你,你是不是还记恨我?”

    “好哇,这时候开始忏悔啦?不解释道歉”,林秋雨笑着说,“你最喜欢在没人的时候扯我的辫子,如果不是你弄坏了我的二胡,我真的会一直容忍你这小胖墩子的。”

    “现在想想,我是因为喜欢你,想引起你注意,才精彩欺负你,扯你辫子啦、趁你睡着给你画个熊猫眼什么的”,宋小草不好意思地笑着,两只眼眯成一条缝,“后来我破坏了你的二胡玄,我不知道二胡是你的命根子,是你妈妈买给你的生日礼物,不过我也得到了报应,被发飙以后你抓得脸破血流。”

    这下,轮到林秋雨不好意思的脸红了:“宋伯母回来以后,看着我们俩,一个蓬头垢脸的,一个头破血流的,恨不得杀了我们。”

    然后宋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水地把宋主任哭着数落了两小时:大概有三点,一是跟着宋主任后面没享过一天福,同级别的干部都换大房子了,自己一家人还蜗居在筒子楼里,做饭还要到过道里;二是,从来工资不够用,以前总是往扬州寄钱寄物,现在好了干脆把人家女儿领回养了,来挤在一起生活了;三是,必须要做一个了断,这个家不能再这样下去,两个小孩没办法健康成长。

    宋小草和林秋雨两个人,在去机场的车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当时宋主任和宋夫人的争吵,竟然有一点温馨留恋。

    最后,宋部长得知金太阳文工团招乐手,而林秋雨拉二胡是童子功,连少年宫老师都觉得出师了,不堪再胜任授课了,直接把林秋雨推荐给金太阳文工团征兵干部,两个干部一面试,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立马办理特招入伍的手续,那一刻,林秋雨才16岁,宋小草才11岁。宋小草说:“不管你信不信,你入伍的那一个月,我晚上偷偷在被子里哭了好几回,感觉自己失去了一个玩伴,一个姐姐。此后,每当我爸在家谈论到你的点点滴滴进步,我都暗自高兴。特别听到你自己考上了军校,我真的对你刮目相看,因为你离开我家的时候才读高二,能考上军校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我父亲说,他可是一点都没走后门帮忙。”

    林秋雨说:“没传说中那么厉害,我只是比统招分数线高了一点点,恰好我们队两个厉害的女兵都放弃了入学指标,才轮到我。”

    “我听说,有一个女兵,最后快要与你民主投票抉择了,我爸爸说,让她们自由搏击一下吧”,宋小草故作神秘地语气,“其实我偷听了我爸给北京一个战友打电话,说,林金湖的女儿,也是我干女儿,分数够线了,一定要给她一个名额!”

    “奥?原来这样啊,”林秋雨听到这一段,感到很温暖,被别人关怀是幸福的,哪怕是走后门打招呼,那么摆不上桌面上的事,“后来,那个女兵放弃了,因为她家有矿,富豪,要回家继承家业吧,不是开玩笑,是家里真的有矿,山西的土豪。她放弃了,就成全了我。所以,我只是机遇比较好而已。”

    一路笑谈,车拐进了白云机场。

    在机场过安检,宋小草挥挥手喊道:“秋雨姐,等我大学毕业了,一定去扬州找你!”

    林秋雨隔着安检线,挥挥手中机票:“赶紧回去吧,开车慢一点!随时欢迎你来扬州。”

    飞机低空起飞,林秋雨临窗再看一眼这个城市,当年给林秋雨导航之人、撑伞之人——江南,虽在同一城市,却各安一隅、不知音讯;思念常常刮着背脊冷颤,给了自己大得不着边际的孤独。

    飞机冲上云霄那一刻,林秋雨很肯定了自己转业回故乡的决定是正确的,不用再在它乡,听别人用异乡不懂的语言,讲他们的悲喜故事。

    离乡10载,庆幸乡音未改,鬓毛尚未催,从此以后,自己是个归来的旅人,踏上故土的那一刻心情很好,深情地在日记本里写道:“妈!我回来了!”

    扬州城是一座繁华落尽后返朴归真的城市。

    因位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扬州城自汉至清经历了中国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几度文化的兴盛。隋唐、明清时期,扬州财富资本高度集中,是整个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荣程度如同当今世界之伦敦、香港。而当代世界经济命脉几乎步调一致地由水路运输调整成铁路运输乃至空港运输后,扬州一度踏空了发展节奏,落寞成一座三线欠发达城市。

    “天下玉工出扬州”,幸好老祖宗赏饭,留下了诸多精美园林和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扬州市政靠旅游业能果腹一时。

    有诗曰:“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这里的山就是位于扬州古城西北郊瘦西湖北尽头的蜀岗,一个在平地上突然隆起40余米高的黄土高岗。

    我朋友林秋雨就出生在蜀岗北坡的西湖乡,一个农村小院。现如今村户已拆迁搬尽,冈上树木丰茂,有绿水萦绕,打造成了aaaa级蜀岗风景区。拾步而上,颇有攀登之乐趣,及至峰上,则地势平坦,曲径通幽,或走或停,宜动宜静。

    天府蜀地离扬州几千公里,为什么扬州城北的小山岗要命名成“蜀岗”?据老人们讲,唐朝国师袁天罡一路南下游历至扬州,发现城北有一山岗,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延绵四十余里,呈卧龙状,经罗盘定金测判,小山岗竟然是从四川蜀地飞来,故扬州人命名“蜀岗”。历朝历代,在蜀岗卧龙的龙头上分别建成了大明寺和观音山,清朝又添建了皇家规格的九重栖灵塔,祭存了四库全书和释迦摩尼舍利子,也算是对蛟龙欲飞的一种压制。

    大前年,岗上开发别墅小区,挖掘机挖出一古墓,疑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皇后最后埋葬之地。考古现场看到,亡国之君草草下葬,历经多次迁移,这位生前好大喜功的帝王,死后所安葬的主墓室仅有6米多长,8米多宽,从规模上看确实十分寒酸。更让村民们奇谈的是,隋炀帝弑兄夺得帝位,杀的那个兄弟叫杨勇,而当下这个别墅开发商老总也叫杨勇,千年以后杨勇挖掘了隋炀帝的坟墓,这真是所谓的“君子报仇,千年不晚吧!”成为乡民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辗转到2007年元月,林秋雨办结了部队那边各种组织关系、人事关系、财务关系,转业回到家乡扬州,等待军转办的统一安置工作。与此同时,开启了故乡回忆之旅,每天带着奶奶大街小巷闲逛,吃富春、吃冶春、蒋家桥、六必居,瘦西湖、大明寺、东关街、虹桥房、京华城,哪里有美食、哪里有美景就出现在哪里,奶奶也像一个老小孩一样跟着林秋雨东奔西跑,在林秋雨的鼓动下穿上大红大绿的旗袍,缝景就要林秋雨给她拍照留影。

    林秋雨感慨道:原来这些年,整个中国都在大变化,不光是南粤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扬州小城变化也很大,旅游业越做越强,园林越做越精致,还被联合国评为宜居城市。走到哪,还是故乡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