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我只是不深爱你了 > 第三十三章 幽默一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书香门第多才俊,

    山野村夫常莽丁。

    舞文弄墨静修身,

    怪骚闲客墨吹心。

    清风明月一壶酒,

    朝霞彩云千篇诗。

    早冬夕阳几新愁,

    俗世红尘万种情!

    有人说,第一次去干的时候,成功的人都是幸运儿。因为大多数人一次性都干不成功,需要做好多次,需要交很高的学费才能最终顺利过关。

    正因为如此,才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很多人第一次做的时候,都会闹出好多笑话,可以说让人哭笑不得。

    第一次,难免会出点小状况,应该记住这次失误,避免以后再出现,而不应该努力地跟自己过不去,甚至要和别人争辩,沉浸在一片祥和的笑容之中。

    白甜谈了一次恋爱,被追求,也是快要被分手,还没决定好要不要跟何路遥继续在一起的时候,就因为想证明自己也很喜欢他而跟他出去过夜了……那时所有的想象就是和衣相拥一眠而已。想想可怜的白甜虽然是何路遥的正牌女友,但是却偏偏不如徐颖的气势恢弘,所以闷闷不乐。

    爱有时候和一个人就是不温不火,换一个人就,只要有一点机缘巧合这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那燃烧起来也是挺可怕的呢!

    现实没有那么文艺,还是坦诚相见,只不过因为都不会而没有做到那一步,还记得徐颖踏出那个阳光宾馆的感觉,太阳很足,是早冬,头晕目眩,记得走到寝室楼下却发现没带钥匙,坐在台阶上哭,看眼泪掉在地上,一点点干掉。

    很久以前,有人讲笑话开锁,其实当时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人,根本没那个耐心找钥匙的,有拿宝刀,有拿大锤,就糊里糊涂地敲击锁了。大概解释一下,看着这些人累得够呛也没能开,似懂非懂的样子,可等有人拿钥匙来之后,看看就一把小小的钥匙看对眼就会轻松开了。

    很有道理,对上眼,就有很大的自信。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事,其实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看起来很简单……还是会闹出了一个很大的笑话。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想,都非常地想笑。其实,对于这种事,再正常不过了,就当给大家贡献笑料了。完全没有必要自责,也完全没有必要说自己怎么这么傻,也不必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

    嘿嘿,本来还可以写好长,以为只是想说生活真的可以比电影波折,只因为身处其中,感觉来得那么真实。本来想说很多,可是删删改改之后发现,现实的答案,还是接受不了,早就该明白的事情其实也早就已经明白,只是自己选择不成熟,选择挥霍青春,而不是走现实安稳的路,想倔强一回,因为人生不能从新来过。

    人生本来就是骗子,都是骗自己。明知道生活不是那么好,只是也不会那么坏,不哭不闹地接受,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更痛苦?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人生没有最好的选择不是吗?不要时常去计算人生的对错,轰轰烈烈地走出这一步。

    如果有个幸福的结局,那就既要结果也要过程;如果不幸被杯具了,那就只注重过程。

    为什么不做让自己快乐的解释呢?

    徐志摩说,“女人和男人恋爱是走的相反的路,男人对女人的感觉可能越来越淡,可女人却对男人的感情却越来越深。”

    何路遥和徐颖恰巧有了所有的亲密,可是中间还有在老家高中复读的白甜应该是要说分开,只说好。只是已经分开异地还在上学,因而见面的时候变少了而已,可却变得更容易快乐和感动。要学会不计较,不能责怪彼此的不成熟回看了一下生活还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第一次做,就做成的事,很少,第一次犯错误的概率也大。这规律告诉我们,如果一定要把自己绑死在第一次上面,那就等同于绑死在错误上面的基本都是相反的意见:不要做决定,不要犯错误。也许,这种懦弱的人生观,起了逆向教育的作用。

    人也许都有点想当然,认为更有能力时,做决定更容易,这么以为。原理如同古希腊大哲论“人的无知”,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知道得越多,圆越大,于是圆周越大,接触的无知也就更多。人的能力提升以后,面临的选择自然也要逼出所有能力去与未知因素抗衡。一劳永逸不再做决定,追求这种人生状态,将杀死自己的能力,最后也不可能得到更出色的人。

    人就是需要在选择与决定中成长的——这些选择自然有许多是错的,甚至不可避免地是错的,正如第一次走路会跌倒,第一次背单词会忘记,第一次,很多事因为不会而完成不了,这些看似“错误”的选择提供了练习的机会,在纠错的过程中,人就慢慢成长了。

    人之所以是有智慧的生物,就在于不会只停留在“第一次”,奇怪的是,“第一次是最珍贵的”,这种幻觉却始终停留在这种“第一次幻觉”。

    也许,这正说明还挺幼稚的,幼稚到像小鹅的地步:它刚破壳而出时,将会跟随第一个对它温柔的生物,视为妈妈,如果恰巧在那时出现,就是它的妈妈;如果把小鹅的脑袋取代人的脑袋,那就被视为终生的妈妈。

    “第一次写作”甚至“第一次动笔”,都有可能是恰巧发生的,那时候刚开始学习写有兴趣的东西,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还懵懂,能一直写到最后的概率并不高。

    因为体力跟不上的可能太高,有体力还要有精力,一直都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像恋爱。即使看对了,也将来双方的变化也很大,未必始终入眼,所以,许多人的有关爱的缘分,第一课是做这样的选择:是时候离开第一个男人了!而不是“我如何委屈自己和第一个男人走下去呢?”

    每次总会遇到很多问题,不知道为何写?不知道怎么能够写好?自以为写作有天分,非要说有点什么天分的话,大概就是对写作的向往……经常读写作方面的书籍,尝试自己操笔写小说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会写得怎么样?写日记、周记、诗歌、散文,又岂会写开世杰作?但真的不知道写出开世杰作会如何呢?也曾怕过这一生写不完本一本小说,没想到一年就完结了四部,有点谱,越写越顺溜出来的感觉。因为没有流量,写的小说很少能让人看到。长期得不到反馈,经常得自我怀疑又自我激励,还经常看到大神的作品,觉得还不如自己写得好,可流量大数据显示就是好,但就不服气,像是愚钝的人一样,不明白为啥就能大受欢迎。

    想要写好真的并不容易,从量变到质变需要几年时间的用心写作、积累经验……也许几年的时间不长,但在这浮躁充满诱惑的社会里,就变得很漫长,很少有人能够坚持,所以要么不写,要写就沉下心,坚持下去。这样写作就渐渐变成一件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喜欢的事情。

    有人说,写作是记录自己,抒发心灵,上不上推荐、首页无所谓,这样清高的人,很可敬。但写作仅是写给自己看,那写日记就行了,不用放到什么平台发表出来,更不需要别人的关注。所以写作是写给别人看,与读者进行交流的,并通过读者的反馈,来调整,改善自己的写作。写作是一种交流,连接更多人。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收获更多的读者?其实写作最重要的是对读者的理解。一个作者能理解多少人,就会有多少读者,心里要时刻想着读者,是写给谁看?这个时代从不缺少有才人的选择,更不缺少诱惑。那些散发着诱人气息,漂浮在日常上空的东西,当然能带给我们满足。

    其实是我们的作品,写作就要用我们的作品打动读者,影响他们。还有在给予别人价值的同时,也收获自己想要的影响力。这样,我们写作要质量还是数量?答案就迎刃而解,永远都是质量!在自己的领域内,提升文章质量。

    每个人都对生活、工作、社会、规律,有自己的一些认识、洞察与感悟,还有很多的情感需要抒发。但是很多人未能把这种感悟、情绪提炼成文字。在我们情绪激动的时候,感觉明悟了。当自己想要写成文字时,却写不出刚才的感觉。曾把生活单调的生活补给到小说中,那样随手可得,却会不值一文,更不会深究它来自冰川河流,还是深井沟渠。

    但如今,水跟水不再一样,一杯好水,不只是为日常打底,它更塑造出每个人生活的模样。在生活的这杯水后面,生命活跃的迭代,简洁洗练的美感,回味最悠长的味蕾,看似平淡无味的爱,每个人行走在各自不一的道路上,没人从一开始就知道生活的去处……那就需要获取更多知识。

    如何获得知识呢?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父母传授,老师传授,但是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阅读书籍。父母的知识是有限的,老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出生后的先向父母本能的东西,长到一定的年纪要上学校,而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老师,因为老师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限制了他们呢只能教那一个层级的学生。每一个人的知识和认知都是有限的,我们身边不可能时刻有老师陪在身边,况且老师是一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学会的一本“书”,如果只局限于老师所教,那就太单一。

    我们想学的更多,学得更广,看得更远,书籍是最好的老师。书中的知识包罗万象,从古至今,从日常小事到科学哲理因有尽有。只要想学,就可以到书中去需找到想要的知识。

    每个人都在寻找答案,寻找标记自己生活,我们终究会明白,越是基本的东西,越是奠定了生活的基调。而生活,永远都属于那些,懂得为自己做选择的人。最后就是把自己的感受、认知、感悟,落实到纸面,引起读者的共鸣、共振。于是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生活有取之不尽的源泉,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走出去也包括与人多交流,自己写就的也让人来给挑挑刺,写得好可以发表在大的平台上,写得不好的就会被屏蔽了。如果写的还不错,一定会有很多人分享转载,甚至点评几句。这时候积极与读者互动,会在互动中相互学习,会得到更多,不同的思想,让自己更加开阔,富有灵性,文字是感情的传递。

    有的作者文字力透纸背,传达出震撼人心的效果,薄薄的一张纸,给人以情感的厚重。看虚拟小说时候,如果感受到很假,就不愿意继续看下去了。真情实感,让文章变得活了起来……感情的感受,更需要在生活中去慢慢滋润,写作的时候再将自己的丰沛的情感表达出来。

    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感情是冷漠的,惨白的、封闭的,可能因为曾经受过伤害吧。请慢慢打开心灵吧,文字也需要情感,世界需要情感,情感需要滋润。

    每个人,擦肩而过,都是一次缘分。不要烦忧,每条红尘来路,寒来暑往,随性而行,无需刻意;随遇而安,切勿奢望,随心而静,且行且珍惜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就是有一颗善良的心,散发着优雅知性有吸引力的磁场,走到哪里,就照亮到哪里,温暖到哪里。

    心真才贵,心诚才高,人若坦荡,总有善缘。心怀善念,能利人;心怀感恩,能利己。看得到别人的付出才会不怨恨,理解了别人的难处才会不苛责。活着,就是一场修行,真正的修行不在一张能言的嘴上,而在一颗向善的心。

    人是一本书,看人如看书。人的外表是封面,人的内心,就是内容有的人,封面和内容一样高雅;有的人,封面和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不绚丽,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封面装饰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打开扉页就能闻到一缕芬芳的花香,坏人自然是一本坏书,刚触到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多愁善感的人是一本抒情书;思维敏锐的人是一部侦探小说;乐观风趣的人是一本幽默词典;洒脱飘逸的人是一本散文集。

    做人如写书请不要责怪母亲没有给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出美丽的插图,自己的书,需要自己来填写——用勇气和力量,用聪明和才智,用经历和心血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东西删除了,结果使自己的书降了格,他们忘记了,在书的版面上,应写下纯真,应记下高尚,应刻画贡献,应描绘进取的精神。

    也许,写上一生,人生的这部书也成不了杰作也许,写一世,人生之书也成不了名著,但不能因此而随便应付,哪怕没有人看,也要字字对得起良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