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脸 > 45.拯救林黛玉(45)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应天书院坐落在京城的南郊,至今快有七八十年的历史。虽然应天书院的历史有些短暂,但是它的地位和成就却超出那些有几百年历史的书院。

    七八十年前,当时的皇帝见每次殿试的前三甲都是江南学子,而没有京城学子,这让他觉得很痛心,他决定做些什么解决这个问题。

    他召集了大臣,议论这件事情。大臣们也觉得这是个问题,他们京城明明也是人才济济,但是偏偏在可居上比不过江南,因为这件事情,京城的学子们还经常被江南的学子嘲笑。

    经过几次的讨论,当时的皇帝决定建立一所特别的书院。书院里的学生不要多,每年只招收十个人,把这十个人培养成精英中的精英。书院里的先生都是当今的大儒,或者告老的大学士、太傅、太师、少傅、少师之类的大臣。

    应天书院由皇帝直接管辖,当时书院的管理还是由院长决定。意思就是应天书院只有皇帝能管,其他任何人或者衙门都没有权利对应天书院的事情指手画脚,哪怕是太子也没有资格插手应天书院的事情。

    建立应天书院的目的就是给朝廷培养精英。既然是精英,那就不可能一面优秀,自然是方方面面的优秀。

    应天书院是全方面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说,除了教学生四书五经,还教六艺、武艺、军法、智谋等。他们书院要培养的是对朝廷有帮助的人才,而不是书呆子。所以,从应天书院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在朝廷里任职要职。

    应天书院,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贵族的精英学校,必须要经过千军万马才能考进去。

    应天书院的学费非常贵,一年学费是二十两银子。这些钱对富贵人家来说很便宜,但是对平民老百姓来说就是天价了。不过,应天书院也考虑有的学生的家里贫穷,所以设立了奖励。只要考进了前三甲,就能免费在书院读书。如果没有考进前三甲也没有关系,可以向书院赊学费,等你有钱了再还就行了。

    应天书院是全包的,意思就是衣食住行,还有笔墨纸砚都会免费提供给学生,这样就能给贫苦的学生减轻很多负担。

    书院每次考试也会提供奖励,也就是奖学金,虽然不多,但是能获得奖学金都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学生们都挤破脑袋地想要考到第一名。

    应天书院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教学生知识之前,他们会先教学生做人。所以,从应天书院走出去的学生的素质非常高。

    贾环报了名,领了校服和书籍后,就跟着书院里的小厮来到他的宿舍。

    因为贾环以第三名考进应天书院,所以他能拥有一个单独的院子,不需要和其他人住在一个院子里。

    前三名的学生,都可以拥有单独的院子。一年会举行一次大考,然后再根据成绩重新安排宿舍。所以,学生们要想单独住一个宿舍,那就必须好好读书,争取考到前三甲。

    贾环住在秋竹园,里面种了一片竹林,环境非常幽雅安静。一走进来,贾环有一种住在潇湘馆的感觉,院子里的潇湘馆也是种了一片凤竹。

    秋竹园里有五间房间,每个房间不是很大,但是也不小,装饰的虽然简单,但是却非常别致。让人一眼看了就会喜欢,是个适合安静读书的好地方。

    房间里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不需要自己再清理一遍。贾环和钱槐把带来的行李,一一放置收拾好。

    书院里规定,不许带小厮或者下人来书院。为什么不让学生带下人来书院,当然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和动手能力。

    收拾好行李后,钱槐就离开了书院。

    临走前,贾环嘱咐他一些事情,钱槐都记在了心里。

    送走钱槐后,贾环就去逛了逛书院。

    应天书院很大,而且非常漂亮。听说书院的每一处风景都是精心布置的,为的就是让学生们能有一个好心情。

    书院里的学生只能待五年,也就是说是五年制的,意思就是每个学生只能在书院里读书五年的书。虽然经常说十年寒窗苦读,但是并不是真的要在书院里读十年的书。

    考进应天书院后,三年内必须要下场参加科举考试。如果你在三年内,连院试都没有通过,那么你就会被书院开除,竞争就是这么残酷。

    不过,也有人考到了一个功名来书院的。比如说有人通过县试、或者府试来应天书院读书的,那么这些人也必须一年后考过院试。

    也有人通过院试,也就是考上了秀才来到应天书院,那么这些人必须在三年内考过乡试。

    考过乡试的人,也就是中举的人,就不允许来应天书院读书,毕竟考中了举人就能入朝为官。

    虽然今天是新生报到日,但是书院里还是比较安静,毕竟来报道的学生只有十个人,想热闹也热闹不起来。

    贾环一路上看到五种颜色不同的衣服,每个颜色代表不同的年级。像他们今年刚进书院的学生,颜色是蓝色。应天书院的校服总体的颜色是白色,只是领口和袖口的颜色不一样。

    他们刚进书院的学生的校服的领口和袖口是蓝色,二年级的校服领口和袖口的颜色是红色的,三年级的校服领口和袖口的颜色是青色的,四年级的校服领口和袖口的颜色是黑色,五年级的校服领口和袖口的颜色是白色的。

    应天书院的校服还是挺好看的,每个学生穿上都很书生的气息。

    贾环去了一趟食堂,书院规定学生统一在食堂了吃饭,不允许私自开小灶做饭。食堂里提供的饭食虽然比不上府里,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

    吃完午饭,贾环就回到自己的秋竹园。在回去的路上,经过一个花园。虽然现在是早春,但是花园里开了不少花,一片姹紫嫣红。忽然听到一阵鸟鸣声,清脆悠扬的叫声在花园里显得特别响亮。

    贾环忽然想到一个词语来形容眼前的美景,那就是鸟语花香。

    书院里只有五十个学生,环境又非常优美,他觉得在这里读书,还真是一种享受。

    回到秋竹园,贾环准备睡个午觉,这样下午才有精神上课。

    伴随着淡淡地竹香味和清脆好听的鸟叫声,贾环很快就睡着了。

    下午未时,准时上课。

    贾环他们十个学生来到课堂,各自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然后暗中打量其他人。

    十个人中,贾环年纪最小,而且他的身世早就被扒了出来,荣国府的庶子。

    第一名的沈鸿庐,不是十个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是皇商沈家的人。

    第二名的周远和,是十个人中年纪第二小的一个,他是周贵人的小侄子。

    其他七个人,四个人是官宦家的孩子,不过家里长辈做的官并不是很大,剩下的三个人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

    十个人中,周远和的家世是最好,其次就是贾环。

    过了一会儿,他们的“班主任”秦先生来到课堂,先是自己我介绍,然后跟大家介绍了应天书院的基本情况。

    “我不管你们是什么身份,来到应天书院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应天书院的学生。在应天书院,所有学生不分贵贱,大家都是平等,所以你们别仗着自己的家世在书院里耀武扬威,欺负其他学生。”秦先生神色严厉,“哪怕你是皇子,在应天书院你也不能摆你的皇子架子,明白了吗?”

    “明白了。”

    贾环觉得这点挺好的,所有学生不看家世和身份,大家在书院里读书都是平等的。

    秦先生又说了一些书院里的规矩和注意事项,说完后就正式上课。

    每天下午有三节课,一节课一个时辰。

    上了一节课,贾环就发现应天书院的先生是真的有两把刷子,讲解的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放了学,沈鸿庐约大家一起去食堂吃饭,大家相互认识下。

    十个人里,有三个普通平民,那四个官宦家里的学生不想和三个平民在一起吃饭,觉得丢脸。但是,今天大家第一天来书院,不好拒绝第一名沈鸿庐的邀请。

    十个人来到食堂,打好饭菜就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彼此之间稍微熟悉了点。

    吃过晚饭,十个人就各自回到各自的宿舍。

    沈鸿庐、周远和、贾环,他们三个人的院子挨在一起,自然是一起回去。

    在回去的路上,沈鸿庐和贾环一直在聊天,而周远和从始至终保持沉默。

    周远和的性子比较高冷,刚刚一起吃饭的时候,也是很少开口,这让其他人不敢和他说话。

    沈鸿庐二十岁和七岁的贾环聊起天没有一点代沟,这让他很惊奇,他没想到贾环小小年纪懂的东西非常多。

    他在来应天书院之前,早就把今年考上应天书院的学生的背景都打听好了。

    周远和是周贵人的小侄子,周贵人在宫里比较受宠,可以说周远和是他们十个人中家世背景最好的。

    贾环是荣国府的庶子,荣国府虽然是世家,但是比不上当年,这些年朝中没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不过,贾环有一个姐姐在宫里做女官。

    虽然贾环的家世比不上周远和,但是贾环和北静王府的世子的关系非常好,以北静王府在京城里的地位,贾环以后的成就绝不会低。

    贾环和周远和,贾环的发展前途比较大,可以和他深交。

    至于周远和,这人太高傲了,不能深交,只能保持泛泛之交。至于其他几个人没什么用,保持基本来往就行了。

    贾环不知道他成为了沈鸿庐重点发展对象,此时他回到自己的园子,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然后坐在窗边的榻上看书。

    想到之前一起去食堂吃饭的情形,贾环在心里轻轻的叹了口气,虽然书院要求所有学生平等,但是学生之间还是把等级划分的非常清楚。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学校就是个小型社会,人际关系没有那么单纯,交朋友都带着目的。

    ~~~~~

    马道婆见王夫人一直蹙着眉头,眉宇间一片忧愁,关心地问道:“太太,一段时间没见,您怎么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

    王夫人伸手扶着额头,幽幽地叹了口气:“没什么,就是这段时间睡不好。”自从贾环考上了应天书院,王夫人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她一直在想办法阻止贾环在应天书院里读书,但是没有想到一个好的办法。

    她之前想弄死赵姨娘,这样贾环就因为守孝去不了应天书院读书,三年之内也不能参加科举。但是,赵姨娘要是死了,所有人都会怀疑是她的,到时候他大伯会抓住这点不放过她,所以她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想不到好办法,王夫人心里非常焦急,急的她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没胃口吃饭。

    “太太,睡不好觉是因为受到了惊吓?”马道婆问道。

    王夫人让彩云给马道婆泡一杯好茶,“你先喝口茶。”

    马道婆也不客气,端起茶盏喝了几口,“太太,您这段时间受到了什么惊吓?”

    王夫人摆摆手:“我没有受到什么惊吓,就是气的。”

    “气的?”马道婆疑惑地问道:“是谁惹太太生气了?”

    王夫人看了看马道婆,什么话都没有说,又一次地叹了叹气。

    马道婆见王夫人一副心事重重地模样,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茶盏,微微倾过身,小声地在王夫人面前说道:“太太,生气伤肝,是哪个没长眼的气坏了您这个活菩萨,?”

    王夫人深深地看了看马道婆,想到这个马道婆有些本事,说不定能帮到她。

    “还能有谁,还不是赵姨娘。”

    “赵姨娘?她怎么惹你生气了,又在府里大吵大闹吗?”马道婆经常在荣国府走动,对荣国府的情况有些了解。

    “不是,是她那个儿子考上了应天书院。”提到这件事情,王夫人眼里就一片森冷,“贾环那个小瘪三考上了应天书院,把我的宝玉踩了下去,你说我能不急吗?”

    马道婆也听说过贾环考上应天书院一事,当时她还跟其他府里的人说这个贾环有可能是文曲星下凡。

    “原来太太是因为这件事情睡不着觉啊。”不过,也对,庶子考上了应天书院,而自己的宝贝儿子却一事无成,王夫人能睡得着觉才怪。

    “唉……你不知道贾环考上了应天书院,老太太和老爷立马就把贾环当做宝贝一样,把我的宝玉就抛弃到一边了。”王夫人苦着一张脸说,“现在只是考上应天书院就这样,以后等他考上了功名,整个荣国府岂不是要变成他的呢?”

    “太太说的是。”

    王夫人忽然一脸深意地盯着马道婆,小声地问道:“你有没有什么法子帮我解决掉贾环?”说完,王夫人眼里一片杀意。

    马道婆听到王夫人这句话,心里一点也不意外,她和王夫人打交道这么多年,早就知道王夫人不是外人所说的那样是个活菩萨,相反王夫人非常狠毒。

    “太太,你想怎么解决,直接要了他的命吗?”

    王夫人微微眯起眼,眼里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不要他的命,让他疯掉,这样他就永远上不了应天书院,也永远不能参加科举。”死了太便宜贾环那个小瘪三,让他一辈子疯疯癫癫才好。

    马道婆点点头:“这个好办,就是……”

    王夫人明白马道婆的意思,立马说道:“你放心,帮我把这件事情办好,我会好好地酬谢你。”

    听到王夫人这么说,马道婆双眼顿时一亮:“太太放心,这件事情交给贫尼来办。”

    王夫人问道:“你真的有法子?”

    “贫尼自然有法子。”说完,马道婆向王夫人要了张纸,用剪子剪了一个纸人儿。剪好后,问王夫人要了贾环的生辰八字,然后写在纸人上。接着,又要了一张蓝纸,剪了五个青面鬼,和纸人钉在了一起。“等我回去做法,自有效验的。”

    王夫人见马道婆说地这么笃定,心里便信了她九分,叫彩霞拿了一百两银子交给马道婆。

    马道婆收下银子的时候,用手轻轻地掂了掂,银子厚重的感觉让她一双眼充满精光,嘴角边的笑容不断地扩大。

    “太太放心,这件事情准成。”

    “这件事情你知我知,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

    “太太放心,贫尼要是让第三个人知道,就烂嘴巴烂肠子。”

    马道婆办事情,王夫人还是很放心的:“这件事情要是成了,我再给你一百两。”

    一听这话,马道婆立马站起身,朝王夫人双手合十行了个礼:“阿弥陀佛,太太真是个活菩萨。”

    在王夫人那里呆了一会,马道婆就去了赵姨娘那里。

    赵姨娘看到马道婆,十分热情地招待她,拿出二十两银子让马道婆放在药王面前供奉着。又拿出十两银子给马道婆,请她帮忙抄佛经供奉。

    马道婆见赵姨娘这次出手这么大方,心里很是惊讶。以前她来找赵姨娘的时候,赵姨娘最多能拿出一二两银子,没想到这次居然拿出了三十两。看来,贾环考上了应天书院后,赵姨娘在荣国府的日子变得好过了。

    “还没有恭喜你家公子考上了应天书院。”

    赵姨娘听到马道婆的道喜,一张脸上满是喜色:“这都多亏了你经常在菩萨面前帮我家环哥儿祈福。”

    “你家公子是文曲星下凡。”马道婆继续拍马屁,“应天书院可是京城第一书院,京城里有多少读书人想考都考不上,你家公子七岁就考上了,这不是文曲星下凡是什么。”

    赵姨娘被恭维地满脸笑容:“你过奖了,我家环哥儿就是比普通人聪明一点,比普通人运气好点。”

    “贫尼一直听说宝二爷天资聪颖,将来会是人中龙凤,怎么他没有考上,而你家环哥儿考上了?”马道婆笑着说,“这说明你家环哥儿比宝二爷还要聪明,这不是文曲星是什么。”

    马道婆的这句话说到赵姨娘的心坎儿里,没错,贾宝玉就是不如她的儿子。

    “你这句话在我这里说说就算了,你要是在外面说被太太知道了,你可没有好果子吃。”

    “贫尼明白。”

    “等我家环哥儿回来,我一定要他去你那里好好地给菩萨磕个头。”

    “这说好了啊,文曲星去贫尼那里,真是蓬荜生辉啊。”

    “哎哟,一段时间没见,你这张嘴真是越来越会说了。”

    马道婆见赵姨娘的炕上堆着些零星绸缎,见料子是好料子,说道:“姨奶奶,贫尼正没有鞋面子,你这里有不少零星绸缎给我一些,我拿回去做双鞋子。”

    “你要是不嫌弃,这些你都拿回去吧。”赵姨娘笑着说,“我家环哥儿之前在北静王府拿了不少好的布料回来给我。”

    “哎哟,北静王府里的东西可都是好东西,布料一定是上等绫罗绸缎,很有可能还是上贡的。”

    “是不是上贡的我不知道,但是环哥儿说是好料子,除了皇室有,其他人家都没有的。”赵姨娘说这句话的事情,眉宇间是藏不住的炫耀。

    “姨奶奶,拿出来给我长长见识吧,我还没有见过皇室用的布料?”

    “行,我拿给你看看。”很快,赵姨娘拿了一批水蓝色的布料给马道婆看。

    马道婆看到布面光滑,还能看到水波纹,一双眼里充满惊艳:“哎哟,这真是一块好料子,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布料,不愧是皇家用的。”

    “可不是么。”赵姨娘一脸得意地说,“环哥儿说只有皇宫和王府里的人才能用。”

    马道婆爱不释手地摸着布料,“姨奶奶,你家环哥儿真是有本事啊。”

    “北静王府的世子和我家环哥儿的关系非常好,北静王府里有什么好东西,世子都会给我家环哥儿。”

    “姨奶奶,这么好的料子能不能给我一小块,让我做件衣服四处显摆下。”

    “我跟你说,如果不是你,我是舍不得给别人的。”赵姨娘抠得很,这么好的料子,自己都舍不得拿来做衣服,但是马道婆对她不错,“你对我一向都不错,所以我才舍得裁出一块给你。”

    “姨奶奶,你真是菩萨心肠,我回去一定多给你和你家环哥儿在菩萨面前供奉香火。”

    “那就谢谢你了。”

    马道婆在赵姨娘那里占了不少便宜,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荣国府。

    赵姨娘不知道马道婆收了她的银子和布料,要做法害她的儿子。

    下午,彩霞准备给王夫人送热水的时候,走到门口就听到王夫人和周瑞家的说请马道婆做法害贾环疯掉,吓得彩霞差点手里的一盆水丢在地上。

    稳了稳心神,彩霞把一盆热水送了进去,伺候王夫人梳洗好后,她就悄悄地跑到赵姨娘的院子。

    “彩霞,你怎么来了?”

    彩霞一脸焦急地说道:“雪竹不好了,三少爷出事了。”

    雪竹被彩霞吓到了,一脸紧张地问道:“三少爷出了什么事情?”

    “我刚刚听到太太说,她请马道婆做法,想害三少爷疯掉。”

    “什么?”雪竹吓得惊叫出来,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太大,连忙捂住嘴。

    “得想办法救三少爷,不然三少爷就要疯掉了。”彩霞一直以来对贾环抱有好感,也希望自己能做贾环的姨娘。现在见王夫人要害贾环,她心里比谁都焦急。

    “怎么救,三少爷在书院,我们又不能出府去书院?”

    “这要怎么办?”彩霞记得快要哭出来了。

    雪竹忽然想到了林黛玉,在她认知里,林黛玉也非常聪明。她认为林黛玉一定有办法。

    “我去找林姑娘,林姑娘一定有办法救三少爷。”

    “林姑娘?”

    “不说了,我们赶快去找林姑娘。”

    雪竹拉着彩霞去找林黛玉,赶巧的是林黛玉刚刚午睡起来。

    见雪竹有急事找她,让紫鹃把她叫进来。

    雪竹把王夫人请马道婆做法害贾环疯掉一事告诉了林黛玉,林黛玉听完吓得差点昏了过去。

    紫鹃她们几个丫鬟和嬷嬷也是一副惊恐地表情:“太太,怎么能这么狠毒?”

    “林姑娘求求你想想办法救救三少爷,不然三少爷他就……”雪竹和彩霞向林黛玉跪了下来。

    林黛玉被吓到心慌无措,她狠狠地掐了下自己的手背,一阵剧痛袭来让她冷静了很多。

    “我想想。”

    紫鹃把雪竹她们扶了起来,然后安静地站在一旁,不敢打扰林黛玉思考。

    过了一会儿,林黛玉想到了一个办法,对紫鹃她们吩咐道:“待会我会装疯装病,你们去找老太太,到时候就说我有可能中邪了,请老太太把马道婆请来给我做法,这样马道婆就不能害环哥哥了。”

    紫鹃点点头:“好。”

    林黛玉看向雪竹和彩霞,一脸严肃地说:“你们两个赶快离开,不要让人发现你们来过我这里。”

    “是,奴婢现在就离开。”见林黛玉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雪竹她们心里就放心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