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神州遗事 > 第二十七章 项羽本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项氏世代为楚将,肩负着守护天极石的重任。在历代楚王心中,天极石关系到楚国命脉,是以分外倚重项氏。

    项渠早年在越楚之战中殉国,项羽自幼跟随祖父项燕。自项羽学会说话,项燕便开始教他武艺兵法。十年后,又将他送到了孙膑门下。

    在郢都,除王室之外,最为显赫的世家正是项家。项羽天资过人,十六岁时,武艺已不在项燕之下,加之自幼受尽奉承,是以为人极为自负。他初到孙膑门下,从不与其他文臣武将的孩子来往,他自以为对兵家之事了如指掌,不明白祖父为何还要送他来这里。众学子对他也不大理睬,但他毫不在意。

    曾有一次,孙膑让众学子两两一组去学堂外的校场持械操演。众人迅速找好了同伴,生怕同项羽搭档。不巧的是,项羽正好单独一人。虽然自己恰好多余,但他毫不在乎,扫视了一眼众人,径自去了大堂。孙膑本欲为他亲自示范,但见他去了大堂,而自己向来与项家不大亲近,只好由着他。

    数月后,这天申时刚过,众学子陆续自孙膑府上离去。此时门外走来一个少女,一袭青衣红襟,长发流瀑,巧笑间,梨涡皓齿;顾盼时,星眸玉肢,委实有倾城之貌,她正是孙膑的女儿孙虞。孙膑本是越人,越国为楚所灭后便投降了楚国。孙虞天生丽质,被孙膑门下众生戏称为虞美人,但她并不跟随父亲学兵家之事。孙膑为了不让她在战火中像自己一样无力,便送她至黄山习得一身武艺。

    她同众人一一问好,见项羽有些陌生,以为是父亲的同僚,便没有理睬。然而项羽见她刻意忽略自己,不免有些难堪,正欲责问,孙虞已走进堂内。项羽回头看着她的背影,他在郢都受尽青睐,却不想竟有人对他视而不见。

    项羽此后来孙膑府上更勤了,他并非对孙膑的兵法有了兴趣,只是想会一会那个胆敢忽略自己的女子。他坐在靠墙的一侧,从同窗的谈论中知道那女子是孙膑之女,他很想知道她的芳名,却又不愿开口。他见刘显初之子刘邦正好独自一人坐在窗边,便走了过去。因刘显初之威名,刘邦是项羽在郢都少数瞧得上的人,也是少数可称之为朋友的人。项羽问:“你可知孙膑老师的女儿叫什么?”刘邦轻轻一笑,他知道众多同门都为孙虞倾倒,却不曾想到向来只好武艺的项羽也会对她有意。他看一眼窗外,说:“你为何不去亲自问她?”项羽顺着他的视线瞧过去,只见孙虞一身行装,正在庭中的校场演练。

    孙虞右手执弩,百尺之外立着三个标靶,她面对左侧标靶射出一箭,随即向右跃起,腾空转身,还未落地便朝着中间标靶射出第二箭,尔后轻轻点地,飞身跃向右侧标靶,射出第三箭。三支箭矢皆命中靶心,击穿靶身。孙虞所执之弩乃恩师所赐,为上古五大神兵之一的镇岩弩,机括以青铜打造,弩身乃椿木所制,弓弦传闻乃上古凶兽??后腿筋节。项羽走进校场,取下木架上的弓矢,弯弓搭箭,射向左侧标靶。只见羽箭飞速射进靶心,与原本孙虞的箭矢挤在一起,撑裂了标靶。孙虞吃了一惊,急忙回头,只见项羽笑看着他。孙虞问道:“你也是父亲的学生吗?”项羽拱手道:“正是,在下项籍。”孙虞随即抱拳回礼。项羽说:“郢都女子个个都可称绣娘,唯独你却擅于舞刀弄枪。”孙虞听过太多三从四德之言,以为他在苛责自己,率直地说:“女子未必便要弄针弄线,弄刀弄枪,全凭自己喜欢。”但项羽痴迷武学,不禁赞叹道:“如今局势动乱,该有尚武之风,若是人人都只知诵书识字,谈何保家卫国?”孙虞不曾想他会赞同自己,不由卸下了心中防备,与他谈论起武学。

    项羽说:“弩有一大缺陷,虽可远传伤人,却不能近处防身。”说罢,右掌发力,击向孙虞右手腕。孙虞此时张弩搭箭已来不及,但她丝毫不惧,嘴角狡黠一笑,左手自腰间拔出一柄短刃,挡住项羽。眼见手掌将被割伤,项羽急忙收手,也是一笑。孙虞说:“弩虽不能近处防身,但这梅花匕可以。”梅花匕柄端是一朵雪梅,因此得名。项羽见她动作迅捷,功底不俗,心中颇喜,赞道:“不愧为名家之后。”孙虞低头一笑,她自认在武学上造诣颇深,也不否认,突然瞥见远处有人走来,便收敛了笑容,说:“看来我得告辞了。”项羽也见到了远处那人,只好说:“告辞。”

    此时项羽兴致正浓,不免觉得扫兴。他见孙虞与那人举止颇为亲密,料想二人该是情侣。那人他也见过,正是信陵君黄歇之子黄煜,黄煜颇有其父之才,在郢都可谓无人不知。自孙膑归降楚国,楚国众臣都对他有所防范,只有信陵君真正欣赏他的才华,二人因此交往颇多。孙虞黄煜自幼相识,郎才女貌,终于互生爱慕。但对孙虞习武一事,黄煜一直颇有微词,他有些夫子气,不爱见到女人家弄拳脚。尤其是如今孙虞已是待嫁之年,仍终日与刀剑为伴,让他常常觉得孙虞并非自己真正所爱。孙虞天生喜爱武艺,加之父亲告知她亡国痛史,更坚定了习武的决心。她虽对黄煜情深,但经过多年的纠结,也早已疲惫,她明白在黄煜身边注定要失去自我。二人深知彼此的感情也有嫌隙,但谁也没有勇气无法挑明,只能如此艰难维系。

    黄煜见她刚回家不久,便一招一式练习起来,一脸不悦道:“既然回了郢都,就该放下刀剑,切莫失了体统。”孙虞自黄山归来那日,刻意换上裙装,便是为了黄煜,如今他只知责怪,难免觉得委屈,说道:“每次见面,尽是数落人家,早知道不见也罢。”说完别过脸,低头不语。黄煜见她伤心,知道自己失了分寸,又急忙安慰几句,孙虞终于平静下来。项羽瞧在眼里,只觉心中有些失落。

    数日后,项羽在学堂见到孙虞,急忙上前问她:“前几日你同黄煜有些不快,是为何事?”孙虞无奈道:“我爱习武,可他偏偏不许。”项羽不解地问:“习武哪里不好?”孙虞说:“若是日后嫁人,整日舞刀弄枪,如何相夫教子?”项羽不以为然地说:“那你便嫁个习武的丈夫,生个好武的孩子,一家人在一起舞刀弄枪,又有何不可?”孙虞本来心中不悦,见他如此说,不禁噗呲一笑。但她的确被项羽所描绘的这番景象打动,她也曾想过这样的将来。项羽自顾自地说:“九州以文为才,我家却世代为将,母亲便常常陪我练剑,我还以为家家都是如此。”说罢与孙虞相视一笑。

    过了一月,孙膑对众学子说:“我师出鬼谷门,应恩师王诩之邀,将挑选几名学生前往云梦大泽论道,与鬼谷门生切磋兵法武艺。”众生以为,此乃提升修为的良机,纷纷自荐。项羽知道孙虞定然不想错过此次论道,便想着课后邀她同去。过了申时,众生离去之后,孙虞便来了学堂。以往孙膑会在散学后整理学生的几案,自孙虞回来,一切便由她代劳。项羽激动地说起论道一事,孙虞却没什么兴致,项羽有些意外,说:“我以为你定会喜欢。”孙虞说:“我自然想去,只是二十那天正好不得空。”项羽问:“你有何事?”孙虞说:“黄煜让我陪他母亲去太一庙祭拜。”项羽不解道:“向来只在十五祭东皇,为何偏偏选在二十?”孙虞说:“他知道二十父亲会去云梦大泽论道,才刻意选在了那日。”项羽有些恼怒,说:“你与他再商议一番,十五便去或者下月再去,东皇月月可祭,论道并非年年会有。”孙虞放下手中的竹简,无奈地说:“你不明白,他是让我在习武和他之间做出选择。”项羽不再言语,他见孙虞似乎快要落泪,有些不知所措,只好在一旁静静地陪着她。待她稍平静几分,项羽便与之别过。

    第二日散学后,项羽正欲离开,孙虞突然气冲冲前来,质问道:“你为何如此多事?”项羽早料到会有此一处,原来昨日他去了信陵君府上,斥责黄煜不该阻拦孙虞,他说:“你既然与她两情相悦,就不该为难她。”黄煜对他目中无人早有不满,见他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怒道:“你真以为这郢都是你项家的?我黄煜的决定不需要你这个外人干涉。”项羽怒火中烧,正欲发作,却见信陵君自屋内出来,看着他二人,只好收敛了脾气,拂袖而去。项羽见孙虞如此气恼,知道自己不该冲动,便说:“我只是替你不平。”孙虞缓和了语气,说:“我心中也是不平,但你不该让他难堪,你只知我喜爱武艺,却丝毫不懂男女之情。”项羽并不反驳,只是说:“我的确不懂男女之情,但我知道,我若是爱一个人,便不会处处为难于她。”孙虞不再说话,项羽看着她,接着说:“我知道这样的抉择很难,但我也知道,你拿着镇岩弩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你。”孙虞看着项羽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终于到了启程论道那日,项羽等人在校场列队等候孙膑做最后的交待。卯时刚过,孙虞终于出现在了校场,众生见她到来,立刻兴奋起来,项羽也会心一笑。经过多日的思量,孙虞终于下定了决心。在十五那日,她曾去过信陵君府上,向黄煜的母亲致歉。项羽看出她脸色有些凝重,知道她正担心回来后该如何面对黄煜,他一路上都陪她说笑,希望她能消释心中的忧虑。

    半月后,孙膑率众人回了郢都。这一日,孙虞正坐在房内,门外突然有人叫道:“孙小姐,黄公子差小人送信一封。”孙虞立即起身,自门外接过信说:“劳烦了。”同信一道送过来的,还有一个木匣子。这是一封决绝信,黄煜在信中写到,他本打算在二十那日与孙虞约定婚期,但孙虞的选择让他不得不断绝了二人的关系。孙虞早料到黄煜会不高兴,却不曾想他会就此放弃多年的情义。她打开匣子,里面放着一顶凤冠,那是楚国女子出嫁所戴的头饰,黄煜已没有留下它的理由。她有些不知所措,她想去信陵君府上当面挽回自己的感情,但信中的文字又是那样地坚决,她也曾想过今日的结局,但结局真的来临时却又如此地不甘。她静坐在那里,直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酉时过半,孙膑来到孙虞房中。以往黄煜有任何事总会亲自前来,是以信使刚来府上,他便知道女儿的感情出现了危机。他见女儿正坐着发呆,轻声问道:“怎么了?”孙虞心酸地说:“黄煜再不会来了。”他一直知道黄煜不喜欢孙虞习武,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只能由着女儿的性子。他无奈地说:“你知道总会有这一天的,爹会一直在你身边,永远都不离开。”孙虞扑倒在他怀里,终于放声哭了出来。夜色更深,孙虞早已睡下,孙膑轻轻合上房门,望着天上群星。七国和平共处多年后,嬴政终于打破了平静,他对未来也是一片迷惘。

    过了数日,孙虞渐渐消解了心中郁结。这日,她终于有心绪梳妆打扮,正梳理发髻,窗外突然传来一声“虞姬”,她抬起头,正是项羽在唤她。见他如此称呼自己,她有些意外,却又倍感亲切。只见项羽背负一张弓,手执箭袋,笑着说:“现在天色正艳,不如去校场切磋射艺?”说罢,他取下弓,用力张到半满,随即松手,弓弦发出“嘣”的一声。虞姬虽觉得有些滑稽,但仍紧锁愁眉。项羽知她心中苦楚,便劝慰道:“不论任何烦恼,只消射上几箭,保管它通通不见。”虞姬已消沉多日,也想收拾心情,又见项羽如此殷切,终于露出了笑容,说:“既如此,我便舍命陪君子。”

    虞姬拿上镇岩弩,二人便去了校场。项羽说:“在楚国射艺中,有一招名为‘流星赶月’的绝技。”虞姬问道:“何为流星赶月?”项羽其人,虽不屑于文墨,但对武学却极为痴迷。他说:“所谓流星赶月,便是你先射一箭,我沿着你的轨迹再射一箭,我的箭后发先至,如流星赶月般击中你的箭。”虞姬不大相信,说:“若要后发先至,恐怕得有满弓之力。”项羽自傲地说:“故此称之为绝技。”虞姬一丝浅笑,抬手向靶心射出一箭。项羽立即搭箭张弓,弓开如秋月行天;松手放箭,箭去似流星落地。前箭还未触及靶心,后箭便以迅雷之势袭来,贯穿整个箭身。“当”的一声,后箭深深没入靶心,前箭碎作片片木屑。虞姬有些吃惊,随即朝着余下两个标靶各射一箭,项羽跟着也射了两箭,一一后发先至,皆是流星赶月之绝技。虞姬彻底折服,笑着赞叹道:“你项家果非浪得虚名。”

    此时天色尚早,二人便在校场逗留了许久。项羽将往日所学悉心相授,虞姬也将自己对武学的理解尽情宣泄。在一招一式、一来一回中,她终于放下了烦恼,渐渐有了欢声笑语。二人从此引以为知己,在彼此的相处之中,虞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认可,项羽也忘了自己的高傲。

    不久后,项府来了一位客人。那人一副夫子打扮,仗剑于腰,瞧着二十来岁,向项燕拱手道:“在下墨翟。”墨翟乃墨家至圣,崇尚兼爱非攻之说,常游说诸王,止干戈于未起。项燕以为他来此是为宣扬墨学,客气道:“久闻夫子大名。”墨翟开门见山,说:“我来此,是因感受到天极石之异动。”项燕甚是诧异,天极石向来不为人所知,他问道:“墨先生如何知道天极石?又如何知道天极石在我府上?”墨翟说:“我乃东皇座下东君乌和转世,与天极石性命相连,能感知它的一举一动。”女娲在封印东皇之灵时,曾将乌和三魂七魄之雀阴魄同时封印其中,是以墨翟能够知晓天极石所在。项燕作为天极石的守护者,并不清楚这一层渊源。他问:“天极石异动是何缘由?”墨翟说:“天极石藏有东皇之灵,它出现异动,是因三皇所构筑的平衡已开始破坏。想必如今已有蚩尤爪牙盯上了它,若天极石被毁,将无人能打败蚩尤。”

    项燕并不了解三皇之事,他对墨翟所说也是将信将疑,便试探地问:“依先生之见,应当如何?”墨翟认真地说:“最好将它交予我,让我带回穷桑。”穷桑是位于东海之滨的一处山丘,扶桑树遍布其间,乃日出之地。项燕已明了墨翟前来的目的,他自然不愿轻易将天极石交给他人,在他看来,墨翟未必不是蚩尤党羽,便说:“项氏世代守护天极石,若是将它交给了外人,项燕可要愧对先祖了。”墨翟听出他不信任自己,只好问道:“那将军有何打算?”项燕说:“既然天极石如此重要,那越少人知道越好,总之,我会妥善安置,请先生莫要担心。”墨翟不曾想过空手而归,但见项燕说得坚定,便抱拳道:“既如此,天极石就交给将军,墨翟告辞。”

    墨翟走后,项燕立即去到卧房里间,移开墙角的物架,抓住地板之间的暗槽,掀开了地窖的盖子。他沿着地下台阶走进地窖,在壁橱中取下一个精致的铁匣,匣中放着一块梭形的紫色石块,晶莹剔透,那便是天极石。他见天极石完好,顿时宽心,正要合上盖子,天极石内突然闪过几束光芒,似乎将要裂开。他意识到墨翟所言非虚,立即合上匣子,出了地窖,希望再没有人提及天极石。

    两年后,第二个前来项府打听天极石的人出现了,那人是个青年道士,他向项燕恭敬道:“小道太玄,来此是为天极石一事。”项燕看了看太玄,随后说:“天极石的传闻,我也听过一二,只是天极石并不在我府上,道长请回吧。”太玄自然明白,若非天极石之守护者,根本不可能知道天极石的传闻,哪怕只是一二,他说:“实不相瞒,家师乃东皇首徒,天极石如今受蚩尤爪牙觊觎,处境十分危险,请将军务必交予小道。”但项燕并不信他,故作无奈道:“在你之前,东海穷桑的墨翟来过项府,天极石我已交给他。”原来经过墨翟的提醒,项燕已有所警觉,加之不久前,太一庙的老道来找过他,将太玄打听天极石的事告知了他。他见太玄不知天极石之渊源,便料定他不是东皇传人,是以才如此果断拒绝。太玄见此,只好告辞。当天晚上,项燕将项羽带到了地窖,他以为,是时候将天极石的秘密传给下一代了。

    此后,项燕知道有人对天极石虎视眈眈,终于想到一个掩人耳目的办法。

    这天,项羽同虞姬约好去郊外狩猎。过了未时,二人正乘马回城,只听见两侧树丛传来急促的奔跑声,伴着一声怒吼,窜出两只猛兽,挥动前爪,抓伤了二人的马匹。两只猛兽牛头虎爪,浑身赤黑,背脊生有鬃毛,名为??杌。??杌乃上古凶兽,曾为蚩尤之子驯服。两只??杌四脚刚落地,便站立起来,化作人形。项羽见马匹已倒地身亡,创口溢出暗血,知道来者不善,立即横刀挡在身前。项羽此刀正是寒月刃,是两月前项燕赠他。二兽分别跃向左右,将项孙二人围在垓心,二人背靠彼此,谨慎应对。又是一声大吼,二兽顿时暴起,扑向二人。虞姬立转身蹲下,抬弩射向身后那只猛兽,项羽跟着转身向身后横扫。右侧猛兽刚要抓到虞姬,只见寒月刃迎面而来,刀锋凌厉,势大力沉,来不及躲避,前爪被齐肘削断。左侧猛兽还未舒展四肢,即被一支利箭扎进胸口,只得后退数步,折断箭杆。二兽进攻受挫,立即拉开距离,绕着二人审视,直到彼此靠近。一瞬之间,二兽四足发力,疾速奔向二人,且频繁交换位置,干扰虞姬锁定目标。眼见二兽近身,虞姬心生怯意,射失一箭。随即左侧猛兽跃起,抓向虞姬,项羽立即挥刀横斩,将其齐胸斩断。右侧猛兽趁机从刀下窜过,抓向虞姬小腿,项羽立即探出左手抓住兽尾,随即右手将刀插在地面,一记冲拳猛力砸断背脊,伴着一声惨叫,猛兽瞬间毙命。

    项羽见虞姬瘫坐在地上,立即查看她的小腿,果然三道一寸的创口。他知兽爪有毒,立即抱起她拼命奔向城中。此时虞姬已经不省人事,项羽心中突然涌现一阵恐惧,眼角已有些湿润,咬着牙加快了脚程。到了城门附近,他急匆匆命士兵将郢都名医请到孙膑府上。终于到了城中孙府,项羽喘着粗气,呼吸格外沉重,但他无法安心歇息,只想站在榻边,一步不离虞姬。大夫经过诊断,对孙膑说:“孙小姐脉象已趋于平稳,但极为微弱,随时有性命之忧,所中之毒也分外罕见,老朽无能为力。”孙膑忧心忡忡,说不出话,他看了看项羽,险些不能自持。项羽何尝不是心痛万分,他眼角挂着泪珠,说:“我去宫中请御医。”刚欲动身,孙膑道:“郑大夫医术不在御医之下,你不妨去宫中请费无极太傅前来。”项羽点点头,立即出了孙府。

    过了三刻,项羽回到孙府,身后跟着一名年轻的道士,项羽说:“费太傅正有要事,这位是他的师弟太玄道长。”太玄与孙膑互相行礼致意,随即走到榻边为虞姬诊脉,思索了片刻,太玄说:“孙小姐之毒的确有药可解,但需一味药引。”孙膑立即问:“什么药引?”太玄说:“毒物隔断了药物与孙小姐魂魄之间的作用,因此药力难到经脉,是以需要一味能贯通灵魂的药引。”孙膑不明其意,太玄解释道:“药引须是一样附有灵魂的物件,孙小姐尚半个时辰能活,二位最好快些。”孙膑焦急道:“此等奇物,何处能有?”太玄并不言语,项羽若有所思,突然说:“我知道何处有。”说罢匆匆跑回家中。

    两刻后,项羽带着天极石回了孙府,将它交给太玄,说:“这天极石中便有东皇之灵。”太玄手捧天极石,眼中似有光芒闪过,随即平复了心绪,故作轻松。项羽郑重提醒道:“实不相瞒,天极石乃我项家至宝,关系楚国命脉,向来不对外示人,若是不能救活虞姬,道长与费太傅的性命本将可不能保证。”原来项羽知道项燕绝不会将天极石拱手相让,便盗了出来,若能救得虞姬,自己便扛下一切,若是不能,无论如何不会留知道此秘密的太玄于世。太玄恭敬道:“项将军放心,若是孙小姐有任何不测,小道愿以死谢罪。”见他如是说,项羽便不再多言。太玄自囊中取出一粒药丸,让虞姬服下,随即左手托起天极石,暗念一段道家密祝,只见一束紫光自天极石缓慢射向虞姬胸口,行遍经络。天极石瞬间失去了原本的色彩,变得空洞,内部也裂开无数缝隙。项羽看着榻上的虞姬,仍昏迷不醒,他强忍忧虑,握紧寒月刃,决定再给太玄一刻时间。

    不到半刻,虞姬终于睁开了双眼,瞧着眼前众人。项羽喜不自胜,松开了寒月刃,同孙膑一起上前嘘寒问暖。太玄满脸成竹在胸的神情,将天极石还给了项羽。二人谢过太玄,太玄就此离去。

    项羽带着被毁的天极石回了府上,刚走到院中,只见项燕正站在堂外等他。他早料到了这一刻,并不隐瞒,愧疚地说:“是我偷了天极石。”项燕失望地说:“你忘了我对你说过的话?”项羽沉默了一阵,跪下说道:“我没忘,我知道天极石比我的性命还要重要,若是我能用性命救她,我绝不会动天极石。”项燕看着他良久,叹了口气,终于将他扶起,说:“天极石还在,你的使命还没有结束。”项羽一脸疑惑,项燕解释道:“你拿走的是假的天极石,真正的天极石我已让欧冶子锻造成了兵刃,便是你手中的寒月刃。”项羽万万没有想到,若是假的天极石,太玄如何救活虞姬?他没有多想,重要的是,虞姬仍旧活着。项燕以为,无论是谁,断然不会想到这寒月刃便是天极石。

    第二日,项羽去了孙府看望虞姬。虞姬仍在卧床,她问:“听说你家有个叫天极石的宝贝?”项羽说:“比我的性命还宝贝。”虞姬笑着说:“你怎会舍得用它救我?”项羽说:“自然是因为你比天极石更宝贝。”说罢,二人相视一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