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背后有人 > 第二十六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十六章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十四个多媒体教室终于建成了。尽管这期间又发生了不少波折,张宝明副局长亲自督办在施工现场,和牛平经理吵了不知有多少次,有两次还拍了桌子,骂了娘,工程总算是完成了。这也是襄安市教育局向教育现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呀。

    宋晓丹对这个工程十分满意。除了对选用有着很深的背景,而又没有一点实力的飞龙公司不满意以外,对其它工作还算是满意的。她很想利用这个工程做一下宣传。经过筹划,选了一个良辰吉日,搞了一个十分隆重的多媒体教室建成开通仪式。把省教育厅的领导,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还有县区分管教育的领导都请来了。各新闻媒体的记者们也都请来了。在这个仪式上,宋晓丹发表了讲话。她说,我们教育局利用民间资本建设多媒体教室,是襄安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一个全新的突破。它可以使我们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最优佳的教育资源,可以用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实施教育教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她们讲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当天,襄安日报、襄安电台、襄安电视台都在重要位置和时间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用黄德仁的话说,这是宋局长执政以来又一个里程碑,是一个可以写入襄安教育史的政绩工程。宋晓丹的名字在全市更响亮了。

    两天以后的一个下午,宋晓丹正坐在办公桌前批阅文件,黄德仁兴冲冲地推门进来,满脸都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他开口叫道:“宋局长,好消息,好消息”。

    宋晓丹抬起头,她知道黄德仁上午去市委纪检委开个会。“什么好消息,看把你高兴的”。

    “宋局长,咱襄安市要评选十大廉政标兵了。你看看,这是上午开会的文件”。黄德仁说着把手中的红头文件递给了宋晓丹。宋晓丹快速地看了看,这是襄安市纪检委、监察局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先进典型,决定在全市评选十大廉政标兵的通知。宋晓丹看完文件后平静地说:“这有什么值得你这么高兴的?”

    “宋局长,这可是个机会呀!”黄德仁故做神秘地说。

    “机会,什么机会?”宋晓丹不解地问。

    “您想呀,廉政标兵这个标竿有多高呀,一般的领导干部想要不敢要,因为我知道,没有几个领导干部的屁股是干净的。而得到这个荣誉,对以后的提拔重用,那是绝对有好处的”。

    “是吗?”宋晓丹说了一句,笑了笑,脸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

    “宋局长,我已经把全市县级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都分析了一遍,我看,您完全能够当选这个廉政标兵,而且还能排在第一号,这对您今后的提拔重用可非常重要呀!”黄德仁说。

    “我?”宋晓丹听后笑了一下,“我可不够”。

    “您够,您绝对的够”。黄德仁马上大声地说。

    宋晓丹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神情严肃地思索着。想想自己是怎么当的教育局长,那是钱庄花了大钱,而且自己就亲自给牛书记送去了一头金牛,这是行贿呀。自己买的那套新房子,花了那么几个钱,实际上就是以权谋私。还有,这开学才几天,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发现了十四万元现金,虽然自己没收,让钱庄拿走了,钱庄是谁呀,是自己的男朋友呀。他拿和自己拿也没什么区别呀,这是什么,这是受贿呀。中央文件明确规定:受贿五千元人民币就可以立案。自己这是多少了?自己做了这么多不干净的事,怎么可以当廉政标兵呢?想到这里,宋晓丹连连摇头,“老黄,说实话,廉政标兵我真的不够呀!”

    善于察颜观色的黄德仁仿佛看穿了宋晓丹的心思,他开导道:“宋局长,您不要有什么顾虑。如今在官场上,在握有实权部门的一把手中,据我得知,您就是最廉政的了。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有话尽管说”。宋晓丹点头。

    “有句名言我一直记得:艺高人胆大。但这句话反过来讲也有哲理:胆大人艺高。您想想,现在无论是官场、商场、或者说是情场,只有胆大的人,才能够有出色的成就。这我就不用一一给您举例说明了。您现在就需要胆大,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别人不敢当的典型、您就偏偏要当。这叫什么?这就叫胆大人艺高。别小看这个荣誉,份量可是太大了。我当纪委书记知道,如今提拔干部,首先要过纪检这一关。而您有了这个荣誉,这一关就免了,全部绿灯放行。而且考核重用干部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廉政不廉政。而你有了这个荣誉,别人就无法和你竞争了”。尽管黄德仁苦口婆心,说的满嘴丫子冒沫子,宋晓丹还是连连摇头,就是不答应。最后黄德仁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她的办公室。

    晚上九点多钟,宋晓丹在家里看过电视准备要休息了,钱庄突然来到了她家。宋晓丹觉得很惊奇,开口就问:“这么晚了你来,一定有什么急事吧!为什么不打个电话呢?”

    钱庄往沙发上一坐说:“是有急事,打电话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只好这么晚跑来了”。

    “什么事?快说吧”。宋晓丹急着问。

    “关于廉政标兵的事”。

    “你怎么知道的?”

    “你们纪委黄书记给我打了电话,讲清了事情的重要性,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这廉政标兵,你应当争取”。钱庄说。

    “可是我不够呀,事情你都清楚,我当这个教育局长,全靠你的努力,可你的努力都用了些什么,你比我更清楚。还有我那套房子,以及不久前收的那些钱。我,我怎么就够廉政标兵呢?”宋晓丹不解地说。

    “按说你是不够,可是你需要呀。这方面对你有用呀!”钱庄说。

    “我为什么就一定需要它呢?”宋晓丹瞪大眼睛不解地问。

    “晓丹啊,你听我给你仔细讲。如果你光想当这个教育局长,要不要这个荣誉还真无所谓。可你的下一个目标要当副市长呀。当上市长是要靠政绩的。你有什么政绩呢?你有什么优势呢?和县区委书记,县区长比,人家是地方诸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了,人家有明显的政绩,可以提拔上去。和主要经济部门的一把手比,比如财政局、发改委、建委、等等,人家有实实在在的成果,看的见,摸的着。你呢,教育本来就是慢功夫,升学率要三年一个周期。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来的。这些年,你听说哪个市的教育局长一下子提拔当了副市长?没有呀!所以,这个荣誉对你来说,就显得格外的重要”。钱庄已经快要成为一个政治家了,对官场的分析入情入理。

    “重要是重要,可关键是我不够呀”。宋晓丹仍然是摇头。

    “你不够,谁够?我敢说,在襄安的官场上,有权有势部门的一把手,就没有一个够的。这怪谁?也不能都怪干部,就这么个政治环境。人走进了这个环境,你改变不了它,那你就只能适应它,不然,你就会走头无路,自我烦恼。就说市里的那些领导,大会上讲的一套一套的,都是什么‘三个代表’的华丽外衣,可背后他们做的那些事呢,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可你能把这些干部都否定,都拿下来吗?不能,谁也不能”。钱庄又进一步地开导和解释着。

    宋晓丹听着,这次她没有回话,也没有摇头,而是在思索。

    “晓丹啊,我给你举个例子,打个比方吧。有个四十五多的女子,早年丧夫,为了怕孩子受屈,她没找男人,带着三个女儿生活,她含辛如苦,把三个女儿拉扯大。这三个女儿长得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动人。大女儿头脑聪明,敢想敢做,她见做小姐挣钱多,来的快,就干脆下海,做起皮肉生意,很是挣钱。但她的名声不好,是个婊子。二女儿看不起大姐,认为这太丢人,她就去卖茶蛋,每天虽然挣的少,生活苦,但在这条街上树起了一个贞洁牌坊。三女儿认为大姐二姐都不好。她一个人去了海南,一年回来拿回家四十多万元。妈妈看了十分高兴,问她你在那边干什么挣了这么多钱,三女儿说,我在五星级宾馆当经理。妈说这三丫头有出息。实际上,三女儿是在海南大宾馆里卖淫。这个故事告诉你一个道理:真正的高手是既当婊子又树贞洁牌坊”。

    “老钱,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呢!”宋晓丹不满意地说了一句。

    “是啊,这话听起来是挺难听。可你听后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你一定要信我的话,要当这个廉政标兵,而且还一定要当排头兵”。

    “这……”宋晓丹的心终于被钱庄打动了。

    “这以后的事你就不要管了。一切都由我和黄书记来做,你只要不坚决反对就行。”钱庄说。

    “那,那好吧!”宋晓丹终于同意了。

    “晓丹,你还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女人。”钱庄上前把宋晓丹紧紧搂在怀里,在她的脸上不停地亲着,还想有进一步的行动。

    “别,今天身体不方便。”宋晓丹脸红着说。

    第二天上班,黄德仁把一份打印好的材料递到了宋晓丹的面前。“宋局长,我昨晚一夜没睡,亲自动手写的这份材料,请您过目。”

    宋晓丹看了一眼材料的标题:《宋晓丹同志廉政事迹》,她从头至尾把材料看了一遍。黄德仁还真下功夫了,先进事迹从宋晓丹当老师的那一天写起,一直写到当教育局长。语言生动,描写细腻,高度概括,把宋晓丹写成了一个完美高大的人物形象。宋晓丹看后笑了笑,“我有这么完美高大吗?”

    黄德仁马上回答:“您实际上比这还要高大。只时我的水平有限,文笔不畅,没有把您写得更好。宋局长,您可千万别客气,看哪个地方写的不好,不够劲,我再重改。”

    宋晓丹笑着摇摇头,“不用了。写的挺好。”

    “那我就上报了。”

    “行。”宋晓丹笑着点头。

    黄德仁确实是官场上办事的高手。他是从市纪检委派到市教育局当纪委书记的,所以和市纪检委干部的关系都很好。他亲自到市纪检委宣教室报送宋晓丹的先进事迹材料。

    宣教室主任姓赵,四十多岁,是个女的。她看着材料道:“老黄啊,你的动作真快呀,昨天开会布置,今天材料就上来了。写的还这么好。下功夫了。”

    “那是啊,咱宋局长干的好,是真正的廉政标兵,咱当纪委书记的,有责任把这面红旗树起来呀。赵主任,我可是纪委下派的干部,我今天这是回家,工作上的事你们可要支持我呀。”黄德仁半真半假地说。

    “那是。那是。”赵主任连连点头。

    “中午我请你们吃饭。”黄德仁开口。

    “怎么,要贿赂我们吗?”赵主任笑着反问。

    “不是。我回来一次不容易,按说回娘家你们应当请我,我看你们也没有多少钱,那我就请你们了。这叫贿赂吗?”黄德仁笑着问。

    “开个玩笑嘛。老黄请吃饭,去哪儿我们都敢呀!”赵主任笑着说。

    中午,黄德仁请宣教室三个人在王宫鲍翅馆吃了一顿海鲜大餐,喝的是五粮液。临走,又给每人拿了两条软中华香烟。还把一张两千元的乐购购物卡偷偷塞到了赵主任的手里。赵主任笑着说:“老黄,这事你放心,我们能帮忙时会尽量帮忙,但最后评选,是要走群众路线,靠民众投票的。”

    黄德仁一拍胸脯,“你放心,这事我能办明白。有什么情况早点给个信。”

    半个月以后,赵主任给黄德仁打电话,告诉他宋晓丹已经入围十大廉政标兵,但到底怎么样,要靠群众公开投票。并告诉他,十四日襄安日报刊登二十位入围人选的自然情况,同时还刊登选票。黄德仁听了连连感谢。

    事不迟宜,黄德仁马上让局监察室下通知,局直属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县区教育局长,一个小时后到教育局开紧急会议。党政一把手不能参加会议的,要亲自向纪委书记请假。不经批准不来开会的,给予纪律处分。

    开除补课教师,撤销校长职务已经让黄德仁在教育系统有了一个“心狠手毒”的美名。一听说有紧急会议,不参加还要给处分,校长、书记和县区教育局长都在一小时内坐在了教育局三楼会议室,他们互相询问紧急会议的内容,可无人知道。但大家都肯定是教育系统出了十分重大的事件,不然不会这么急,这么严肃地开会。但当黄德仁一个人进会场,教育局长,党委副书记,其他副局长都没有参加,大家又觉得纳闷:重要的事情一把手应当出席啊。

    黄德仁仿佛看穿了大家的心思,他开口道:“今天的会议是一个十分十分重要的会议。宋局长没参加会议是因为她不便参加。”

    一句话,又把与会者弄糊涂了。

    “今天召开这个紧急会议,是关于评选市廉政标兵的事情。明天,襄安日报将刊登二十位廉政标兵候选人名单和选票。我们教育局长、党委书记宋晓丹同志就在其中。我们宋局长是全市优秀的年轻干部,是当之无愧的廉政标兵。把宋局长评上了,这就是我们教育局七千教师,十万学生的光荣和骄傲。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要层层发动,动员每一个老师,动员每一个学生,再让学生动员每一个家长,都来参加评选宋局长的活动。”黄德仁一口气说出了会议的主要内容。

    “具体怎么做呀?”一个性子急的校长脱口而出地问了一句。

    “关键是弄到明天的襄安日报,因为报纸上印有选票。报纸弄的越多越好。这要做为一次重要的政治活动来搞,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回去后立即行动起来。各校报纸弄的多少,要作为政法考核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内容。看你们是不是和宋局长,和教育局党委保持政治上高度的一致。这项工作干好的,有机会就提拔。干的不好的,纪委找出工作上的毛病就处分,直至撤销校长职务。”黄德仁一说到撤销校长职务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就像和别的女人偷情做爱般的愉悦。

    教育系统的干部们还真听话,一声令下,县区教育局长们回去,马上开校长会议,进行传达部署。局属学校的校长书记们回到学校,马上召开教师大会,作为政治任务部署下去。班主任老师马上回到班里,停下正常的文化课,布置这件事情。学生们一听事情重大,马上给各自的家长、亲属打电话,任务就是一个:要明天的襄安日报。

    学生们的力量是巨大的。这是一种正在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挖掘的人力资源。这也是中国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家长听学生的,学生听老师的,老师听校长的,校长听教育局长的。一个教育局长的力量这个时候就充分表现出来了。

    晚上五点多钟,一个下岗女职工跑到报刊亭,手拿十元钱,要买明天的襄安日报。卖报的说,明天的报纸还没出呢。下岗女职工说怕明天买不到报纸,今天提前预买。问她为什么要买,她说不知道。是儿子让她买的,如果买不到这张报纸,儿子就不能入团……

    还有一个不识字的老奶奶来到邮局,哭着要买明天的襄安日报,说弄不到这张报纸,孙女明天就不让上学……

    有几个家长有权有势,把电话打到了襄安日报,找到了社长和总编,要高价全部收购明天发行的襄安日报,弄得社长和总编哭笑不得。

    钱庄坐着他的宝马车来到了襄安日报社,找到了魏社长。襄安这么重要的企业家亲自到报社来,这让魏社长万分激动。钱庄说:“我不是要马上高价收购你们明天的报纸,我是要出十万元钱,加印明天的报纸。你们正常发行量是一万四千份,我加印一万份行吧,算是十元一张,不低吧。”

    一听给十万元钱,社长高兴的满脸是笑。襄安日报因为没人看,发行量才一万多份,记者们已经有半年没发补助费了。他马上答应。可又一想,还是不妥,他知道明天的报纸印着的是廉政标兵的选票,如果报纸印多了,选票也多了,怕纪检委知道不好办。可这十万元钱又太可爱了,能解决报社当前的许多实际问题。经过反复思考,他说:“钱总,别印一万份了,印四千怎么样?”

    “四千就四千。”钱庄也不在乎这几个钱,当即拍板。

    送走钱庄,报社社长高兴地对总编说:“真应当感谢纪检委。要是以后天天评选廉政标兵就好了,咱报纸就不愁发行量了。”

    总编哼了一声,“天天评选廉政标兵,就是天天在搞腐败。”

    说完,两个人对看了一眼,哈哈大笑。

    第九中学有两个女副校长,平时不怎么和,她们都想在教育局领导中找个靠山,想尽快地进步成长。听校长回来传达了教育局纪委黄书记召开紧急会议的精神后,就暗下决心要多弄几张襄安日报,向黄书记请功。第二天上班,她们来的都很早,高个子的副校长先进了传达室,冲收发的老马头儿道:“马大爷,今天的报纸还没来吗?”

    马大爷觉得奇怪,他在这个学校当收发已经七八年了,从来没见过这个副校长来门卫问过报纸,更没看她看过一次报纸。他看看墙上的电子钟,才七点钟,就说道:“没来呢,报纸平时是十点钟送到。”

    “啊,那我先上去。一会儿报纸来了,给我把襄安日报留下,谁也不要给,听见没有?”高个子的副校长说完,扭着高跟鞋,摆动着裙子,“咔咔咔”地走了。矮个子的女副校长进门了,“大爷,今天的报纸来了吗?”她进门就甜甜地问。

    “没呢。”马大爷更觉得奇怪,随口问了一句:“怎么都要今天的报纸呢?”

    “还有谁要呢?”矮个子副校长马上问。

    “刚才那个高个子副校长也来要呢。还说等报纸来了让我通知她,今天襄安日报都给她留着,别人不能给。”马大爷如实回答。

    “哼。”矮个子副校长从鼻吼里哼了一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我不走了,就在这等今天的襄安日报。来了我全拿走,谁也不给。”她说到做到,真是没动,连上午两节英语课都没上,让学生们自习。

    十点钟,报纸准时来了。高个子副校长也从三楼下来,两个女副校长为报纸吵了起来,一个说我来的早,一个说我一直在等,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让份,吵到激烈的时候都骂了娘,就差一点儿动手了,马大爷见情况不好,马上报告了一把校长,一把校长亲自平息此事,八份报纸,一人四份。两个人各拿四份报纸,找黄书记请功去了。

    这一天,襄安市最大的新闻就是襄安日报的紧俏。许多人能为弄到一张襄安日报而感到无比地自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