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长风不知遥 > 第四十三章 归去来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爷爷的忌日,萧杭一早打开门是林珈曼,萧杭不太知道妈妈和爷爷之间的感情,爷爷是看着妈妈长大的,她说:“你爷爷有什么好的,第一时间想到的永远不是你爸爸,而是我。你爸也没什么办法……”一谈到爸爸这人这字眼,萧杭欲言又止,去找爸爸是爷爷的遗愿,是找到了,但是没什么意义,或者说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意义。

    从爸爸去世之地带来的土,倒在了坟边的花丛。

    “去年我去找爸爸,没那么顺利,还有很多事没有做。所以……”

    萧杭想为这一件事再执着一下。只是很忐忑,妈妈林珈曼是怎么想的,但是再也不想有意隐瞒什么,去或者不去都要坦诚。

    “那你去吧,就是别一个人去,叫上左然吧,妈妈会放心一点。”

    萧杭吃惊地看着妈妈,却不过是相视一笑,她真的早就不介意了吧,她幸福的样子,足以让她放下过去了吧。

    暑假来临前,把去四川的计划提上了日程,反复思考着时怎么安排时间,因为离妈妈的婚礼也越来越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在日历上勾勾画画,只有四天的时间,从崇川出发去九寨沟,当天晚上是到不了学校的,只能第二天去,第三天晚上直飞杭州,如果一切都很顺利的话,看上去是不动声色的,趁着考试那几天,萧杭算是放松了一下,什么都不用做,只有看书和考试。

    同寝室的几个和自己不是一个专业,萧杭有些佩服他们的所谓节奏感,他们几乎都是睡醒了慢悠悠起来看书,然后只有在考前半小时进入慌张时刻,恨不得把书吃进肚子里,在寝室大喊:“去你妈的,马哲也要闭卷,老子他妈的这是第一次听说啊!我为什么要学这么高深的学科!我是个学录音的啊!”

    萧杭无所事事,到饭点发善心给他们打个饭,也不管他们是不是吃书吃饱了,好在还能感受到一点被爱戴的感觉,捧着饭碗的他们感动的一塌糊涂。

    萧杭抽了空打电话给左然,他接了电话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啊——”,一向在学习混得开,这几天被借去扎针,原来护士姐姐们互相扎针是真的,但是扎未来医生,也是真的……啊的原因是,扎错了。

    他好像完全不记得去年的许诺了,萧杭问他考完有没有事,他说学校有实验要做,很重要。萧杭继续问那么做完了呢,他说做完了就放暑假,啥事也没有……而萧杭等不及了,好不容易挤出的时间,一向慢吞吞的,一着急起来竟然也可以一样井井有条,四天的行程,也做足了准备,考完最后一科后萧杭就匆匆回家收拾行李,准备踏上去四川的路。

    左然在家,只是房间紧闭着,为了考试,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此刻正睡的酣,踌躇了一会儿,还是放弃了打扰,有些事应该由自己去面对,有些过去,也终究和他人无关,好比跌倒了,总归有一天,只能靠自己站起来。

    傍晚的飞机,一直延误到天黑,到黄花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有些累的虚脱,在大厅里一直睡到天亮,打算速去速回的萧杭,轻装上阵,很快就顺利上了驴友的拼车,一路直接到县城,热情的驴友直把萧杭送到最近的地方才离开,那里车不再好进,一路上萧杭一直把包背在身上没有拿下来,把银行取的钱一刀一刀裹在衣服里,折叠整齐,尽量让背包看上去瘦小一点。直到下了车,坐在地上,望着还要继续前行的路,发出疲惫的喘气声,天气比崇川的舒适,微风沁凉,萧杭吃了干粮喝了水,慢慢往学校走去。

    走到学校的时候,快下课了,萧杭在门口踟蹰,直到一个个的小朋友出来,看着站在门口些许疲惫的萧杭,应小庄还记得他的模样,朝他奔来:“小苏老师说,你一定会来的!”

    红扑扑的脸,比去年更精神了,她马上就要毕业离开这个学校,“她说我一定可以等到你来!”然后她又兴奋地朝办公室的方向奔去,嘈杂的课间,全校却都是她的声音,她在喊:“萧杭哥哥来了,萧杭哥哥来了。”

    萧杭关切地摸着她的头,一年没见,长高了。

    苏夏如约而至,像是准备了一场盛大的重逢,操场边的树扎满了红布条,写满了祝愿,树是萧子深当年种的,不知道已经过了多少年,枝繁叶茂。新来的支教老师,还不曾听过那些漫长的故事,但女孩跟女孩之间的惺惺相惜,倒是让她知道不少关于萧杭的事情,她说学校多了架钢琴,小苏老师费了不少力气才弄进来的,崭新的,还未曾发音。教学楼后面有打好的地基,是准备新建的宿舍。

    “小苏老师说,她今年不会再来了,她替你整理好了东西,我带你去吧。”

    那间小屋子,马上要腾出来作为新的教室办公室,床已经拆除,所有的东西摞在桌上,有画册,画笔,还有相册,打开抽屉,里面是留下的教案、笔记和日记。字体狂狷,萧杭看了几页教案,阅读起来稍许带着难度,厚厚的一沓,各个年级各个学科都有,笔记则是更多关于教学的疑难问题,和学生的心理。看了几页,教大学生不成问题的萧老师,面对小学生却有一筹莫展的时候。另外还有几本日记,写的都是来这里之后的事情。

    苏夏留了言:我在想,你会不会和我当年一样,不敢打开看?我来来去去好多次,始终不敢打开,说实话,我只看到我妈刚来这里的时候,而萧叔叔的那边……我只看了第一页,是他第一天来这里的事情,我带走了我该带走的那部分,你也带走你的那部分吧,也许有一天,我可以把这些都看完,在我再次攒够勇气的时候。

    对萧杭来说,所有的勇气和力量都来自独处,来自孤独,来自那些从未惊起的湖面下的波涛。没有像苏夏那样胆怯,拿到日记就看起来了,都是爸爸的过去。想知道却没有人愿意回答的问题,日记可以说。上回的那本,萧杭确实是鼓足勇气看完的,茫茫不知所云,也许当时他的心情也是如此吧,一个看似热闹的地方,其实没有人可以说话,他的那些对于未来这里会有更多学生更多老师的规划,被当做是无厘头,不切实际的幻想,这里的十几年前,破落不堪,学校的存在也是岌岌可危,就那么几个学生,很多时候吃不饱,吃不饱怎么谈未来,怎么传达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一切看起来那么渺茫,而又非坚持不可,习惯了大城市什么都有,什么都越来越好的样子,他害怕了,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成果,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那一天。

    他说:苏清清,你要是活着该有多好,有可能我永远都不会见到有这样的学校,也有可能,来了这里以后什么都不怕,去做就对了,我是在做,但终究一事无成。你天不怕地不怕,什么时候托梦,给我一点力量?

    相册里,萧杭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那个刀子嘴的爷爷,悄摸声地朝这里寄了萧杭的一整个童年,直到萧杭初中毕业……每一张照片后面都写了同样的字:不用回信。还有每一年的毕业生照片,连早年间的胶卷照片,都保存的很好,照片后面有字,时间和学生姓名。

    十二年,一年不少。

    这些照片,萧杭看的时候手竟然在抖,日记里那个踌躇满志,却满路荆棘的爸爸,合影里,他身边的学生越来越多,无法想象,第一张照片,学生才十几个,老师就他一个人,背景还是黑漆漆的瓦房,十二年后,有一到六年级都齐全了,二层的教学楼,还有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指教老师也多了好几个……十二年,一道轮回,时过境迁,一切都是这样美好。这一切,他都看到了,只是他终于无牵无挂可以离开的那一天,却永远留在了这里。

    目瞪口呆的是一沓信,说好了不用回信,他还是回了,多少张照片就有多少封信,爷爷是这样操作的,看过了,又找个新的信封,连同原来的旧信封全部装进去,旧信封拆过了,代表已经阅读,萧杭心想,这又何必,隔阂到底有多深,多难以克服,太多的信,萧杭只能一封封整理好,留着回家慢慢看,只是书包有些不够承受,纸制品原本就重,况且数量巨大。思考了一阵,打算把教案之类的都留下来,也许还有些用处,自己带回家,也不过是个留念,怕荒废了爸爸曾经的一番苦心。

    打开最后一个抽屉的时候,竟然就这样斜着挂住了,抽屉的左半部分往下掉,硬生生从里面扯出来,支教老师说:“做工太差了,不和尺寸,好几个抽屉都有这毛病,我们用的时候都很小心。”萧杭笑笑说没事。只是很不巧,拿出抽屉的时候,满满一抽屉的文具又掉下去几件,只能抽出下面的几格才能拿出来。

    “竟然还有这么多文具啊,都是新的!”

    萧杭抖落出其他的三个抽屉,转头看见再整理文具的支教老师,她把杂乱的文具归类,尺子,橡皮,田字格本子,笔,各类都有,“老师,这里缺文具吗?”

    “这倒还好,出去都能买到,都是我们出去采购的,就是交通不太便利而已。”

    第一次来的时候,左然沿途碰到了拖拉机,才到的路口,这次是拼车,进来还得走小半天的路,光是背个包就累够呛,更何况还要带上这么多的物品。不过什么困难都办法可以克服,就像苏夏能把钢琴弄进来,新建的宿舍也终有竣工的那天。

    萧杭伸手去捡掉在抽屉后面的文具,摸到两个个笔记本,其中一个是很小的口袋本,淡紫色,打开第一页就懵了,是苏清清的日记,掉在下面这么久都没人发现,包括苏夏。

    天色渐渐暗下来,支教老师打开房间的灯,说:“上回苏老师来的时候,我们临时搭的床拆了,一会儿再搭起来就行……”

    萧杭把包里的钱一刀一刀从衣服里抽出来,然后把日记本一本一本整齐塞进包里:“不用这么麻烦了,我明天就要走,教室就能休息,您忙您的就行,谢谢您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