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明初公侯 > 第三章 百炼成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海津镇(天津)下船,见北地虽然还是冰天雪地,但却少了南方那种湿冷,张辅感觉自己所穿足以御寒。

    但随后见伺候馨儿的宫女拿了一件披风递给自己,张辅也欣然接受。他认为不管自己冷还是不冷,他人的好意自己不接受就有不近人情之嫌,尤其是身边的人好意他认为更不能草率地去拒绝。

    海津镇到北平还有将近300里路,由于不急,之前徐王妃就决定女眷乘坐来接她们的马车回北平。得知此情况的刘才认为起码得要三天才能到北平。

    又见前来接燕王妃的侍卫正在有条不紊从船上搬运行李,估摸着得一个时辰才能全部搬到马车上的刘才就与张辅说,他想到码头附近去看看,打听打听这里情况……

    半个时辰后,见刘才回到码头,张辅问道:“上面的情况怎么样?”刘才笑着回道:“海津镇还不错,听当地的老人说这里马市、茶市什么的都已恢复”。

    张辅随即问道:“这里的宅子价格怎么样”?

    刘才愣住一会,道:“这个我没来得及问”。

    张辅考虑了会,对刘才道:“你去找下这码头的军士,告诉他老三的样貌,要他转告老三到了海津镇后,先去详细了解下这里的行市”。

    刘才知道大哥的意思,好奇地道:“大哥,你就这么看好海津镇”?

    张辅点了点头,道:“按照现在这趋势,海津镇在几年内就能恢复到元朝时的繁荣。日后更是聚宝盆般的存在”。

    刘才听完,虽然感到有些迷糊,但他向来就相信张辅的判断,他立马就去与守卫码头的军士说这事去了。

    与军士说好后,刘才回来见马队有即刻启程的样子,对刚嘱咐完军士检查兵器的张辅道:“现在已是申时(15:0016:59),何必急着赶路?”张辅耸了耸肩正欲说话,见朱高炽走了过来,则留心听着,朱高炽道:“母妃决定即刻启辰。”

    张辅建议:“要不让刘才跟着高炽兄在前,我一人殿后”?朱高炽沉吟了会,颔首同意。见朱高炽转身,张辅向刘才使了使眼色,刘才则连忙跟上朱高炽。

    待一行人出发时,张辅再次检查了自己的箭囊以及所有武器,确认无误后才跨上马,带着两百骑兵殿后而行。

    半路上,兄弟们就赶了过来,张辅将其分别安排到护卫之事上去后,对气喘吁吁却在给坐骑大腿按摩活血的薛禄道:“老二、徐政、柳升、李浚他们呢”?

    薛禄见众弟兄已牵马缓缓而行,他也牵着口吐白气的马儿向前而行,他对下马,牵马而行的张辅道:“二哥与老八在后面,柳升在码头独自研究停在那的福船李浚兄弟带着长沙卫五百精兵与锦衣卫两百多弟兄也在后面。”

    黄正仁与徐政有家眷同行,慢行自然理所当然;至于柳升研究福船之事,更是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意外。柳升就那样的人,若不仔细对他从未见过的福船研究一番,才是怪事。但李浚与七百多军士怎么也在后面?

    薛禄见大哥再问李浚与七百军士为什么也在后面,薛禄笑道:“我们下船后,已是黄昏,马市就剩下一个人在卖马。所以只有我们这三十多个买到马的人先行赶来”。

    张辅释然了,他见队伍变得人多了起来,他拍了下脑袋,对一旁仍穿着锦衣卫服装的老十道:“刘荣,你跟着我到过北平。你骑上我现在所牵的这匹马先去北平,让管家先行去北平的客栈订些房间”。

    面容还像个孩子的刘荣听令后,骑上张辅的坐骑,即一脸兴奋地向北平飞奔而去。

    薛禄见此,没好气地说:“这小屁孩,一路上硬是不肯脱去绣春服,这心性可跟他自称的年龄不相符合”。

    说完,薛禄见张辅沉着脸,自我解嘲地笑了笑。虽然所有弟兄都知道刘荣的年龄还不到行军的年龄,但自己却冒失地将其说出来,也难怪大哥如此。

    薛禄见大哥没问三哥,他主动地说:“三哥带着一些弟兄留在海津镇,他说过几天再来北平”。

    张辅点了点头,道:“老三在忙正事”。

    薛禄明白张辅的意思,海津镇将来的地位随着海运必将得以蓬勃发展,而他们现在的用度跟以前也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大伯他们现在一直在辽东与漠北垫钱,该是找些能赚钱的门路。做买卖总比去抢去贪要好,薛禄最后如是想。

    到了燕王府,张辅得知燕王昨天已赶往大宁,但留下让自己歇息一晚再去大宁的命令。

    向徐王妃、朱高炽、朱有炖告辞与馨儿挥手后,张辅就带着一行人回到北平的侯府

    回到府中已是午时,去后院拜见母亲后,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与大哥去金州、复州(金州与复州合起来就是今日的大连)、海什么崴等地去考察,据母亲说燕王想在这些地方建深水码头。

    又与母亲说了会话,张辅才回到前院。

    见三十多名的弟兄都在前院庭院,察觉到弟兄脸上的疲惫后,张辅告诉他们明日即去大宁。

    正准备说让他们先去吃饭,然后去歇息的张辅见弟兄们有些心不在焉,他清了清嗓子,充满中气地对众人说道:“我们是军人,是用命来养家的男子,更是因杀敌建功而使自己的姓氏于无限荣光的大好男儿”。

    见众人脸上起了变化,张辅又继续道:“我们将来不能成为那种靠压榨农民的地主;更不能成为欺凌良善、作威作福之辈”。

    见不少弟兄有些焉了,张辅知道对他们来说若不能成为人上人,他们何必去扛着脑袋去沙场厮杀。

    张辅就给他们画了一个饼,说出他所理解的人上人,他道:“我们将是用军功缔造帝国荣耀的军人!我们定会成为千秋史册中的民族骄傲!我们也一定能在沙场为国立功,为子孙后代争得”公侯伯”的贵族爵位!我们也必将会成为大明帝国中的真正世家!”

    “真正的世家是贵族,而贵族只能靠实打实的军功才能获取”张辅见不少弟兄有些不解在交头接耳,又解释地道。

    见众人鸦雀无声看着自己,张辅沉声地道:“大家好好地去想一想自己到底敢不敢,有没有本事去为自己、为家族、为帝国去争取真正的荣耀”。

    张辅看到众兄弟面面相觑,他不耐烦地道:“要是谁现在怕了,可以走人。我不仅不阻拦,还会替你们遮掩这逃兵的事实”。

    见多数弟兄们被激怒,张辅道:“我也不是危言耸听,军功不是那么好得的,不然公侯伯怎么就那些人。封侯的本质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你们确实应该好好想想”。

    张辅见多数弟兄仍是一脸怒气,放下心地道:“废话就不说了,明天早上能来这集合的就是我张辅一世的袍泽”。

    刘才与薛禄见张辅走的时候向自己使了使颜色,对视了一下。

    待张辅走后,还没等他们说话,鬼老四就跳将出来,大声地道:“全都留下。你们想想如果自己回去,在家乡父老眼中还能不能做得起人”?

    薛禄见仍有少部分弟兄未点头同意,他说道:“想走的话就这么最后一次。大哥日后肯定能得以升迁,官做大了就会受更多人注意,他也无法像今日这样承诺大家”。

    刘才见那部分弟兄不不知可否,他不准备再说什么,他觉得这未点头的弟兄留下也是隐患。所谓志不同道不合,现在离开反而是件好事。

    刘才拉住正欲破口大骂的四哥,道:“大家先去吃饭,歇息时再考虑一下。大哥向来一口唾沫一口钉,我就不多说了”。

    说完,见薛禄赞同地点头后,刘才对怒视自己的四哥道:“走的也是隐患,你想想走的这些人日后在战场会如何”?鬼老四不耐烦地道:“谁要是敢在战场当逃兵,我自有办法”。

    鬼老四挣脱刘才后,却见弟兄们已经离去,他向刘才跺了下脚,朝刚才张辅离开的方向走去。

    薛禄见刘才一脸无奈,道:“我去安排我那五百精兵,六哥你去看看锦衣卫那些弟兄”?

    刘才在船上那晚与张辅的深谈后,就隐约感到会有今天。他嘘了口气,道:“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也罢,也罢”。

    薛禄听不懂六哥这话,他也不想花精力去弄清楚。他知道自己若是不能在此刻将精力花在正事上,先别说英雄,日后成为众人眼中的笑柄都有可能。薛禄向来就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人,尤其他父亲曾直言不讳地告诉自己,他的天赋远不及张辅与柳升。

    大哥就算了,要是日后被小老弟柳升超越的话,薛禄绝不能原谅自己。

    张辅正在庭院亭子中逗弄海东青时,见鬼老四风风火火地来了。鬼老四见张辅看着自己,一时忘了要说什么。

    张辅问道:“咱们这些人多数是富贵乡长大的,与其日后在沙场去掉链子,还不如此刻就分道扬镳”。

    鬼老四讶异地道:“我见有些弟兄并非畏首畏尾之人,他们怎么也一直没有点头”?张辅道:“他们听懂我那话的意思,不认同罢了”。

    见鬼老四一脸疑惑,张辅道:“每个人想要的生活都不一样,多数人追求上进没错,但也有人追求快意恩仇。”

    “上进就意味着得守规矩,这种生活是追求快意恩仇之人无法接受。”张辅解释地道。

    张辅看了庭院的梅花一会,接着道:“我原本是想之后再说的,刚才想想觉得现在说出更好,总不能让他们投了本后,再说规矩”。

    鬼老四没全听懂张辅的话。但他知道那些未点头的兄弟中,确实存在着只想天天都能过顺心日子的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