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王师北定 > 第126章 如是我闻 西湖水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26章如是我闻西湖水凉

    躺在风光绮妮的床上,两旁佳人紧紧相依偎的亲昵感,不知要有多少人羡慕,这时这只呆头鹅却在讲故事。

    话说柳如是,她是浙江嘉兴人,本来叫杨影怜,后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她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与才女,被列为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不但出落的娇媚绝色,长袖善舞,而且在音律、绘画、书法、诗词方面也负盛名,有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评论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赞赏她的书法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柳如是个性坚强,为人正直,有着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在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她尽全力资助和慰劳抗清义军,为反清将士?群爸??K?不洞┳湃宸?凶埃?胫钗娜俗萏甘笔啤

    柳如是与钱谦益的相识是在前明崇祯十一年的初冬,当时已经是礼部侍郎的钱谦益,因贿赂上司之事被揭露,被朝廷免去了官职,贬回原籍常熟。在南归途经杭州时,恰逢柳如是,两人相识了。

    明崇祯十三年的冬天,柳如是来到了常熟,便前往半野堂拜见钱谦益。当在客厅见面后,看着一身兰缎儒衫,青巾束发,一副典型富家书生打扮的柳如是。看着钱谦益若有所思的表情,柳如是轻声吟出一首诗来介绍自己: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话音一落,钱谦益大声朗笑,双手抱拳道:真没想到啊!原来是柳姑娘光临寒舍!忙请柳如是入座,命人上了最好的茶。他试探性地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时间,柳如是欣然应允。自此以后,白天,他们一同去踏雪赏梅、寒舟垂钓,傍晚,他们便一起品茶论道,煮酒谈心。

    钱谦益虽然丢了官职,但银子还是有的。他命人在附近的红豆山庄中为柳如是建造了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并借通常佛经的开头之句如是我闻,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之后钱谦益于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将柳如是娶进了家门。

    甲申之变后,清军兵临南明首府南京城下时,在一个初夏的夜晚,两人驾了一叶小舟,飘进了西湖,相约殉国。船上摆着几样菜肴和一壶酒,柳如是斟好酒,端一杯给丈夫,自己举起一杯,缓缓说道:妾身得以与钱君相识相知,此生已足矣,今夜又得与君同死,死而无憾!

    钱谦益受她的感染,也升出一股豪壮的气概,举杯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柳卿真是老夫的红颜知己啊!两人幽幽地饮完一壶酒,柳如是率先站起身来,拉着钱谦益的手,平静地说:去吧!钱谦益伸手到船外搅了搅水,抬头对柳如是说:今夜水太凉,我们不如改日再来吧?

    之后钱谦益降清,但在柳如是影响下不久又辞官回乡。钱谦益是东林党兼复社的领袖,辞官后在柳如是的策动之下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

    钱谦益与东林党、复社的人仕都是江南富绅,开口闭口言必称,宋代大儒张载所说,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是言行不一,对于反清复明运动的支持极为有限,致使张煌言、张名振等人的抗清组织都只维持在三千人左右,而且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力量始终无法壮大起来。

    今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病故,享年83岁,钱谦益卒后34天,柳如是被钱家族人逼债自缢身亡,得年46岁。柳如是死后,不但未能与钱谦益合葬,反而被逐出钱家坟地,柳如是的墓在虞山脚下,那是一座孤坟,墓前石碑只四尺不到。百步之外,是钱谦益与原配夫人合葬的大墓。

    故事讲完了,转头一看两位佳人已哭得梨花带雨、倾国倾城,我说好家伙他们害得??俩这么伤心,等我们回来后,常熟钱家全族劳动改造三年,财产半数归公,东林党、复社所有成员全家劳动改造一年,财产半数归公,以慰柳如是、张煌言、张名振等人的在天之灵。

    我一手搂着一个靠过来,说道睡吧,明早去看小猪。

    次日一早醒来,晨勃的厉害,心里禁不住苦笑,形象尽毁呀。而且全身被两位佳人左右包抄,几乎动弹不得,真是艳福无边啊!享受了无边的艳福,我还是慢慢的抽回被芳兰压在脖子下面的左手,之后从芳菊的两只白兔之间慢慢的抽回右手,忙乱之中倒是忘了感受一下它的温柔。

    两只手都自由之后,一切就容易多了,忙了一会儿总算可以脱身,两位佳人都睡得很是香甜,睡态可掬,凉爽舒适的晨风悄悄溢进来,星光中彷佛有一层白光包覆她们的皮肤,心中蠢蠢欲动,鼻腔传来一股甜丝丝的味道,我才赫然警觉,赶紧帮她们拉好被角,逃出香艳旖妮的宿舍,轻轻的关上房门。

    我慢慢地巡视一圈工作间,一切都静悄悄地,到了缝纫机组,从窗口可以看到有三台新的缝纫机半成品,似乎机台上有雕花,机身上也雕了龙凤,造型流线,美观大方,真是一点就透,古人、今人智慧没有不同,只是需要有人点一下。那台铁疙瘩已被珍贵的打包好,像是可以装运了,这的确是个活教材。

    到了工厂区,但觉人声鼎沸,忙碌热闹,显然是三班作业,正热火朝天赶制各式武器中,这时质量组组长林深从一个厂房中跑出来,向我行礼后问我,厂长有何指示,我摇头问道,你怎么没休息,这时还在工作,可不要过劳了。

    林深倒是很达观,他说这只是个暂时状况,他现在与搭档每天各轮两班,不过厂务长史政已答应了,到了复兴基地,将再给他补两个人,我说现在就要补人了,你们每天轮两班是会生病的,到了复兴基地还要加人,否则要怎么轮休,显然大家对质量工作还是不够重视啊!

    回到宿舍,鸡鸣已过三次,天将破晓,我将洗脸水一一准备好,轻轻的打开房门,两位佳人都睁着大眼含情脉脉地看着我,却是舍不得起来,我还是一一把她们抱下来,帮她们穿好鞋袜,重重地亲一下额头。

    这时方菊突然紧紧抱住我,说道,我要天天跟您睡,昨晚睡得真香呀!芳兰却说话了,校长有多少事要做,我们已经够幸福了,不要害得校长走不开身呀!我们已经说好要服侍校长的,结果反而赖着让校长服侍,我们两人已是真过份的了。

    我说我们不用分彼此,能够服侍两位佳人我也觉得很幸福呀!一起去梳洗吧,时间差不多了。三个人一面梳洗一面相视一笑,彼此心意相通,都像找到灵魂伴侣般的相契合,脸上幸福满满。女生梳洗细心费时,我也慢条斯理,有一搭没一搭的,一面欣赏着她们优雅的梳洗节奏。

    终于整装完毕上路,一起前往中华医学院,今天来此主要是探视剖腹生产的母猪,还要给75位中华医学院的学生讲讲话。今天已是开刀后第七天,若有任何不适都应显示出来了,若一切安好,表示此次实体试验已完全成功。到了中华医学院,天还未大亮,汪部长已在门口相迎,我说道,师兄何必这般客气,小弟可真是打扰了。

    说罢我将遗嘱交给汪部长,但见他慎而重之的收好。我问新安徽商可有消息传来,汪昂高兴的说,族长已决定举族随我军行动,一切都将遵照我军的规矩行事,徽州只留下少数善后人员。我说那就由承恩伯部水师全军出动,自杭州溯钱塘江直接前往接人,以节省时间、人力,保镳的费用也可以省了。

    汪昂说道,在商言商,所有的开支徽商都会全额并加乘支付,由我军精锐护送可不比一般的保镳,风险的降低也是应该计费的。我说道,说办就办,我写一封信给承恩伯副将黄国贞,交由徽商联络人往黄将军处径洽细节,同时飞鸽传书告知承恩伯。费用问题可以搁置,人才及优良的传统都是立国之本呀!

    在大厅的一角,有一口大锅子正烧着水,三只母猪各有一圈小猪仔围着睡觉,场面极其温馨,母猪、小猪仔身下铺着海沙,大小便随时有人清理,因此母猪、小猪仔都干干净净,小猪仔都肥嘟嘟的惹人怜爱,芳兰、芳菊一看都惊呼连连,一个人抱一只欢喜的不行,现在已出生了七天,体重增加约一倍,四斤左右抱久了还是有点沉的。

    我看两人抱小猪仔的样子都很随兴,我趁这个机会,跟大家示范抱小婴儿的姿势,由于小猪仔几乎没有脖子,你爱怎么报就怎么抱,但是小婴儿是有脖子的,二周岁之前骨骼尚未长好,抱的时候必须用一只手托着脖子,否则很容易伤到颈椎,过去常有小婴儿突然夭折,这是主要原因之一。

    芳兰、芳菊都微吐着可爱的小香舌,连呼好险,还好现在懂了。我说这点还请中华医学院大力倡导,功德不小。此外养猪场如果能时常保持干爽,每天用水冲洗猪舍一遍,也会大幅度减少猪只生病的机会,猪只也会长得快,小猪仔也会一直都这么可爱又活泼,猪肉肥瘦均匀更好吃。

    我摸摸最早开刀母猪的头,它微微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微哼了一声又闭上,看样子还记得我,我解开纱布一看,伤口已完全愈合,只是缝合线将皮层拉扯得有些不平,我将外层的缝合线细心的全部剪除,内层是软皮,缝合线也是软的丝线,留着也不会不舒服,就不硬要拉出了,免得太痛。

    另外两只母猪的拆线则由中华医学院的医师,一面看着我做一面照做,一刻时间就都做好了。我说大功告成,请黄芳菊助教留在此协助将技术报告的补充部份写好。我们是否可以用早餐,我饿了。

    大家都哈哈大笑,到餐桌各就各位。我小声跟芳兰说,等一下汪部长要亲自给你把脉,请稍等一下再回中华兵工厂。

    早餐后休息片刻,我由汪部长、及金正希、王学权、朱沛文、唐宗海、张锡纯等几位长者陪同,前往教室向75位中华医学院的学生讲话,一到教室,除了同学们,教室后面早已站满了人,显然大家都关心未来的前途及安置问题,我首先向大家问好,教室里顿时响起如雷的掌声。

    我把在铜山分院讲的话再说一遍给金门本院的同学分享,不同的是,首先金门本院将设在新南市一等海澄公黄梧部之驻地,但会尽量靠近新马市闽浙总督府李率泰部之驻地,以期兼顾两个部门人员之健康。

    而且新南市、新马市一带将是我军的中央部位,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将来扩大招生势不可免。

    其次,由于金门是我军最大的物资集中之地,可能需要做三次撤退才输运得了,因此中华兵工厂、中华医学院金门本院、及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金门分校都将安排在第三批撤退,时间约在九月初,基本上已无台风威胁,而且最少有泉州满营这块金字招牌护航,安全也无虞。

    最重要的是,由于时间比较充裕,先到的战士可以有较多得时间,为各位盖好临时的厅舍、教室、及宿舍,届时各位到了复兴基地即可顺利复学,无缝接轨,不会有旷日废时的等待情况发生。

    附设医院也可以立即无缝接轨,不致中断对广大群众之医疗服务工作。我预测我军刚到复兴基地时,中华医学院需要忙碌好一阵子。

    由于还有约一个半月才要撤退,因此请各位同学安心用功、勤练身体,将来做一个文武全才的好医师。现在欢迎大家有问题踊跃发问。这时有位年轻医师发问:请问主公,为何两个分院都设有野战医院,而本院却未设,这将使本院的医师失去不少历练的机会呀!

    我回答道,我很高兴我们的团队有你这种精神的人,愿意接受各种历练、磨练的机会,我想汪部长应该会有轮调的机制,可以让大家都有机会如愿的。至于为何本院未设野战医院,因为本院将来是位处于我军的中央,离战场较远,因此暂无此需要。但也因如此,你们可以潜心于医学的研究与教学。

    又有一位同学起立发问道:主公说,到了复兴基地之后,我们要推行九年一贯的强迫式义务教育。但是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争,人口锐减,农村的劳动力也严重不足,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学生年纪的半大小子,甚至学龄前的儿童都要下田帮忙农务。

    像我家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有三兄弟,所以家父才肯割舍我这个劳动力,让我来学一技之长,其他家庭多数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我回答道,我很高兴我们的医学院的学生就有像你这么有大局观的人,你的观察很正确,多数父母送学龄儿童出来念书是很不容易的,其实我所谓的九年一贯的强迫式义务教育这个政策的推行是渐进式的,前三年是自愿式的,学费、午餐伙食费、偏远学生住宿费、以及所有的杂项费用都由政府统一支应。

    等到了第四年,我军的基础稳定下来之后,家家有余粮时,政府会以劝导的方式,大力鼓励家长让子弟出来念书。到了第七年,由于我军的各项基础建设已趋完善,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将大增,人民生活富裕了,这时政府就要强迫年满六岁的及龄儿童都必须出来念书,否则家长要受处罚。

    过了一会儿,我看大家都没问题了,我鼓励大家用功学习,也不要忘了不断地锻炼身体,磨练心志,让自我快速成长、蜕变,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讲完话之后,我向在场所有人长揖一礼,告辞大家回到大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