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 > 第四百八十九章三面是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昌。

    “明公,大喜。”

    庞统喜冲冲的走进郡廨府的后堂,张羡正在用餐,庞统隔着老远都闻到一股中药味,道:“明公,您又在喝药粥?”

    张羡吩咐下人:“给司马也来一碗。”

    “士元,何喜之有?莫非是诸葛君理来投?”

    张羡又招呼庞统坐下问道。

    庞统摇头,诸葛玄乃诸葛亮的叔父,庞统也算跟其有几分交情,诸葛玄任豫章太守还是刘表举荐的。

    原本历史上诸葛玄是带着诸葛亮跟诸葛均来当官的,这个时代由于朔方学院、江东学院的崛起,诸葛亮自觉自己还不到做官的时候,便隐居在司马徽门下继续读书,同时娶了黄承彦的女儿,包括继承其学识。

    原本刘繇出任扬州牧后便以朱皓为豫章太守,与诸葛玄争地盘。

    这时空刘繇前往邺城任职,朱皓之父朱?y在长安混的风生水起,连带朱皓都得到重要,自然不会来豫章。

    王朗任扬州牧后,只是派孙策坐镇赣县,对诸葛玄还是拉拢状态。

    诸葛玄倒也老实,对张英大军南下大力支持。

    张羡杀进南昌,诸葛玄自知守不住便弃城逃往柴桑,张羡大军属于无根之水,而且周围都是敌人,他想说降诸葛玄,然后再进攻江夏,打通与荆州的联系。

    庞统几次劝诸葛玄投降,诸葛玄都拒绝,他是朝廷所命,心里还是忠汉的,自然不肯向王玢的马前卒张羡投降。

    张羡的前锋又追到柴桑,诸葛玄狼狈逃至江夏郡。

    从柴桑到南昌,再到宜春、鄱阳,张羡的数万大军早已不够用,搜集粮食、募集兵士都需要时间,而张羡缺少的恰恰是时间。

    这也是张羡寄希望于诸葛玄投降的主要原因。

    随着庞统摇头,张羡的希望破灭。

    庞统喝了一口药粥,只觉得一阵凉气从口中流进腹部,不久丹田处就升腾起一团火,好粥。

    庞统一口气喝完,才道:“某派人顺江前往荆州,得知朝廷已委派侍御史荀攸为荆州牧、征东将军、节制诸将,不日就要抵达襄阳。”

    “荀攸?”

    张羡乃南阳人,比荀攸大十几岁,荀???故翘???髫?拐娌恢?馈

    庞统解释道:“颍川荀氏有三若一达,荀文若、荀友若、荀休若,荀文若乃尚书令,荀友若为南阳太守,荀休若为北军中侯。”

    荀???骺埃?畔鄱加卸?牛?慰鲕魇习肆?琶?煜拢?蠢凑飧鲕髫?卜堑认兄?病

    “这么说咱们不再是孤军了?”

    张羡自然明白征东将军府的职责,只有一个就是定江东。

    庞统点头:“不仅不是孤军,还能配合主力行十面埋伏中心开花之策。”

    “什么是“十面埋伏,中心开花”?”

    张羡颇有兴趣的问。

    其实就是以张羡为饵,引江东军团团来攻,荆州军在从外面攻破。

    “这?”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以自己为饵钓江东军,张羡有点接受不了。

    “明公,若咱们不扑腾点浪花出来,秦公又岂能将扬州托付给明公?”

    庞统再次引诱道。

    本来张羡对扬州牧一职已死心,可随着荀攸出任征东将军,心思又开始活泛起来。

    就像庞统说的,置死地而后生。

    王玢总不能亏待功臣吧!

    看刘表、陶谦今天的下场,就知道王玢心怀天下,自己很可能就是千金市马骨的那个马骨。

    做一任扬州牧,回转长安就得是三公九卿。

    “士元,说说你的详细计划。”

    庞统道:“明公,既然孙伯符坐山观虎斗,咱们就先杀进会稽,看他还要不要他的老家?”

    “会稽郡?这……”

    张羡不由挠头,会稽郡近吴郡,远荆州,一旦孙策袭取豫章,张羡只能跳海游回老家。

    庞统自然知道张羡的顾虑,道:“明公,您不知随公达前来的人还有中郎将朱皓及伯喈公的一封告江东学子书。”

    “朱皓?”

    张羡脑袋里搜索着这个名字,疑惑的问道:“莫非是公伟公的儿子?”

    “正是,”

    庞统点头:“有朱公的名望及伯喈公的一封信,咱们就能在会稽得到江东学院的支持,实在不行还能从海上得到辽东的补给。”

    在长江上虽然也能得到荆州的补给,可首先得躲过黄祖麾下战船的搜索。

    黄祖乃刘表麾下第一大将,手中战船比蔡瑁等人多两倍,补给船从江南到江北不要太困难。

    “好吧!”

    张羡见庞统用意已决,令邢道荣坚守宜春,自己跟庞统调转枪口经古道前往会稽郡。

    荀攸出任荆州牧、征东将军的消息自然瞒不住人,王朗很快就得到消息,忙令董袭回击豫章,庐江太守孙静及丹阳太守吴景率部南下,当然没忘记孙策。

    王朗表孙策为南荆州牧,让其帅师东进,三路大军夹击张羡。

    孙策得令随即率部进攻宜春的邢道荣,邢道荣差点死在孙策手上,自然不敢再浪战一味死守,任孙策怎么叫骂都不出战。

    孙策只能强攻。

    张羡得到宜春是不良人联系当地士族开门投降,孙策至宜春,宜春城门另一波士族派人联系孙策。

    “投城?”

    孙策也曾在路过宜春,还跟宜春的一家士族结怨,孙策以力盛人,宜春士族对其好感度并不高。

    “怎么个投法?”

    孙策心里纳闷,嘴上却问个不停,又跟人联系好,约定当夜三更开门,以举火为号。

    “伯符,要小心啊!”

    朱治劝道。

    “先生,某知道。某决定亲自率部入城,不论他们是不是诈降,某都能随机应变。”

    “万万不可。”

    朱治忙阻止,是不是诈降,都得一试,可是试诈的人不能是孙策。

    “伯符,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这支大军瞬间就会崩溃。”

    “正是因为如此,某才不得不亲自前往,不然怎么提升他们的士气,怎么将他们收为己用。”

    孙策喝道,见朱治还要再劝,道:“先生好意,某心领了,不然某意已决。”

    朱治只能看着孙策挑选精锐,准备晚上的夜袭事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