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七十八章 为天下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才气势昂扬的吴门之人,这时安静得连个屁都不敢放。

    贞观帝早就清楚这群人欺软怕硬的性子。

    倘若碰上温和的帝王,他们绝对恨不得冒死进谏,巴不得一个青史留名。

    可若遇到狠厉的帝王,尤其是大唐的两代帝王,俱是马背上征战过天下的。

    真要招惹到他们,抬手间诛灭全族,这也算不得稀罕事。

    这可真的抓住儒者的软肋了。

    他们虽然渴望青史留名,但相比举族被灭,前者来带的一点点荣耀根本是微不足道。

    到了九泉之下,反倒会成为家族的罪人,受尽唾弃。

    贞观帝望着鸦雀无声的众人,笑着开口:“朕今日也在,正好可以替祭酒与王夫子做个见证。”

    “儒道,最终是奉于国朝。朕以天子之尊许之,得朕意者,当为之用!”

    虞天南见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也只能拱手答应。

    因为他心里明白,天子没有给他留下任何选择的余地。

    如果不从,吴门二百载的辉煌,自今日之后将彻底破灭,而他虞天南会成为千古罪人。

    相反,只要可以胜过王演,那么今日的耻辱将全部洗刷。

    他,虞天南,将具备封圣的可能。

    “虞南子,何其妙矣!”

    ……

    贞观帝话音刚落,天边飞来两道人影。

    正当北衙禁军的弩手准备出手时,大太监当即惊呼:“住手!那可是太上皇。”

    这大嗓门一下子将全场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

    人群开始骚动:“太上皇他老人家不是寻访天下道门去了吗?”

    “你瞎呀,太上皇身旁的,可不就是个老道士么。”

    “那是……洞玄道人,”有见识广博的认出来者身份:“这可是武当祖庭的掌教,年过百岁,是当之无愧的道门魁首!”

    “没想到连这位老仙人都来了。他上一次出山,还是三十多年前,吴国的顺帝亲往延请。”

    太上皇与洞玄道人缓缓落地。

    贞观帝面露错愕,实在没想到老爹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场。

    洞玄道人朝他微微抱拳:“贫道洞玄,见过陛下。”

    贞观帝很快反应过来,连忙将人给扶起。

    开玩笑,这可是百年的人瑞,哪怕天子都不敢横加施罪。

    洞玄道人笑了一下:“贫道听闻儒门盛况,愿意代道门当做个见证,不知陛下可会嫌弃。”

    “朕怎会嫌弃老神仙,”贞观帝脸笑得像朵菊花,连忙对一旁的亲信下令,“来人,快给老神仙看座!”

    他的余光瞟过,发现太上皇正似笑非笑盯着他。

    贞观帝当即面不改色加了一句:“也给太上皇看座。”

    “谢过皇儿。”

    ……

    正当他们已经坐定,一场规模空前的儒门对决就要正式开始时。

    国子监外头再度传来骚动。

    这次引起动静,是一群僧人。

    为首者正是空相寺的法明和尚,他如今已年过九十,整个人也到大限。

    放眼长安,无论神佛派还是天佛派,法明都是当之无愧的辈分第一人!

    贞观帝暗暗叹了口气,却又不得不强行营业。

    他露出招牌化的笑容:“原来是法明方丈。”

    法明和尚合十一礼,直接道明来意:“贫僧受东来大师之托,也想见证这儒门的盛况,望陛下允准。”

    玄奘小心翼翼地站在法明身旁,搀扶着自家师傅。

    贞观帝虽然心头不解,不过也乐得今日的人多些,于是再度吩咐:“给法明大师看座。”

    至此,儒道释皆有人在场。

    ……

    下方的人群中,武照和王福两个家伙,披着斗篷混在人群里。

    武照见到阔别已久的爹,心情无比激动。

    她小脑袋一歪,甜甜地笑了:“爹他好厉害。”

    王福听了也点点头,略有欣慰看向武照:“照娘你日后,也算有爹做依仗了,兄长我也可以放心了。”

    武照察觉到他的落寞,伸手挽住王福的袖子,将头靠在他肩上。

    “大哥说什么呢,其实你才是最重要的。照娘这短短十余年,每一次难过,都有大哥陪着安慰。谢谢哥!”

    “真…真的?”王福豁然开朗,面露惊喜。

    “那是当然的,只有坏丫头才会骗人!”武照肯定道。

    闻言,王福脸上的笑容愈发璀璨。

    殊不知,方才他也陷入了一个无比的失落中。

    作为王演的长子,王福打小就不太喜欢儒学,家传学问也只得了一星半点。

    如今亲眼看到父亲的博学,要说他心里没有产生些落差和自惭形秽,肯定是骗人的。

    武照这三言两语,当真是将王福从自我否定中拉了出来。

    ……

    论道台上

    双方的辩经已经见了分晓,竟是不分上下。

    接下来要做的,是推演自身的学问。

    论道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早已超越了个人恩怨,还有儒门对立的界限,而是真正在论道学问。

    王演的内心无比平静。

    因为他对自己,有着强烈的信心。

    相比之下,虞天南的状态就少有不如。

    可他毕竟是差一步就能封圣的泰斗,今日事关吴门兴衰,是以虞天南心中存了死意。

    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兴许才能给吴门的未来博一条出路。

    他,虽死不辞!

    王演似乎是看穿了虞天南的心思,一时竟也生出几分惋惜。

    这惋惜不为祭酒,不为吴门,更不为儒学。

    只是单纯的一种缅怀罢了。

    世上曾有这样一个少年,立誓要穷尽儒家学问,再现上古先贤的经典,在这末世之中寻出一道真方良策。

    “守先哲之遗范,托末契于后生,非吾所愿也。”

    “百家止,盛世灭。贤者匿,大道隐。虽生之茫茫而微渺,然所学可继先人,妙悟传至来者。世代之行,则道亦可成。”

    ……

    “吾当之矣,又安行乎!”

    国子监中

    王演一字一句,将河汾修学的精髓悉数道出。

    台下者,无论是吴门之人,还是贞观帝等,尽皆凝神贯注,丝毫不敢错过。

    贞观帝眼神一凛,继而面露几分欣慰。

    “好一个敢为天下开道的儒者!你一介山野夫子都有这般气概,朕这堂堂一国至尊,自然也不能落后了。”

    ……

    当日论道,终以王演胜出落幕。

    天子当众对其执弟子之礼,尊其“文中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