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22章 百万雄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棣的动作太快了,正月,收复雁门关、大同、蔚州;二月收复云州、代州、天成、阳和……

    几乎将整个山收入囊中。

    如此雷厉风行,惊掉一地眼球。

    李景隆相当沉得住气,按兵不动,全程看戏;但朱允?勺?蛔×耍?氖搴每膳拢?盟?闹杏?⒒炭帧

    御书房内。

    朱允?扇缛裙?系穆煲希?钡弥北模?袄钕壬??饪扇绾问呛冒。俊

    李青能有什么办法,只好安抚,“皇上稍安勿躁,此事需从长计议。”

    “不能再拖了。”朱允?梢×艘⊥罚?辽?溃?半抟?⒈?

    齐泰皱眉道,“皇上,问题是李景隆带了五十万大军出去,再想快速调集大军就难了呀!”

    “那怎么办?”

    朱允?删?诺溃?白懿荒芫驼庋?醋叛嗤跻坏愕阕龃蟀桑俊

    “臣有一策。”黄子澄出言道,“武将之中除了长兴侯耿炳文,还有一个老将,其在军中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是谁?”

    齐泰眼睛一亮,抢答道:“武定侯郭英!”

    听到郭英,李青暗暗放下心来,局势依旧在按照预想的发展。

    他知道,此次郭英之后,老四将会彻底扭转局势,改守为攻。

    朱允?闪成下冻鱿采????从窒肫鹆耸裁矗?挥筛??锹恰

    “皇上放心,那件事没有确凿证据,郭英不会怀疑什么,再者,皇上如此重用,他肯定心存感激。”齐泰安慰道。

    齐泰虽然没明说,但李青多少猜到了,知道多半是弄死郭英长子,郭镇的事儿。

    弄死了人家儿子,还让人家卖命,简直可笑。

    李青调查过,郭英是在三十七岁后,才有的长子郭镇,在这时代妥妥是老来得子。

    结果被忽悠去巡边,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就没了,人郭英不造反,已经很给面子了。

    还会给你卖命?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郭英和朱棣并未有多大关系,但他比李景隆、耿炳文,更有理由帮朱棣。

    朱允?晌⑽⒌阃罚?话旆ǎ??鞘翟谖奕丝捎昧耍?纸锥挝ㄓ泄?ⅲ?庞心芰ψ龅窖杆俚骷??怼

    这时,小桂子匆匆进来,双手呈上书信,“皇上,燕王来信了。”

    几人一惊,朱允?擅σ话讯峁??蚩?戳似鹄矗?芸炱?媒?胖剿旱梅鬯椋?鸬溃骸爸扉Γ?闫廴颂?酰

    小小朱直呼其名,也不叫燕王了,朱棣要不是皇室宗亲,他都要问候朱棣的祖宗十八代。

    “皇上,燕王写了什么啊?”方孝孺好奇。

    不止是他,李青也好奇。

    朱允?梢膊淮罾砣耍?苯油?庾撸?鞍诩荩?ノ涠ê罡?!

    四人面面相觑,方孝孺捡起地上的碎纸拼接,废了好大劲儿,总算是勉强拼好了。

    李青凑上去瞄了一眼,这才明白朱允?晌?未笈?

    信写的很客气,但内容却一点也不客气,大致意思是:大侄子,反正你打不赢,不如别打了,你管南边,四叔帮你管北边,咱们叔侄同心,巴拉巴拉……

    “放肆……!”齐方黄三人气得吹胡子瞪眼,“燕王放肆

    李青暗暗撇了撇嘴,随即飘然离去。

    ……

    春季到来,温度逐渐上涨,府院里的果树抽出嫩芽,一切生机勃勃。

    虽然国家战事正急,但影响并不太大,尤其是江南,压根就没受到波及,京师更是繁华依旧。

    李青回去后,带上三个小妮以及殿后的徐增寿。

    帮助朱棣,是几位大将心照不宣的事儿,但也只有几人,实际上军中的大小将领,只是隐隐有些猜测,却并不知晓详情。

    加上大量的文臣来监军,根本无法假打。

    四月下旬,郭英也抵达战场,与李景隆会师。

    十五万对六十万,饶是朱棣再如何自信,也无法说出优势在我的话。

    二十四日,朱棣抵达苏家桥,遇到了南军的先锋部队。

    先锋官平安,都督瞿能,率大军攻向北军。

    南军以逸待劳,趁着朱棣的大军还未来得及准备,便一股脑地杀将上来,霎时间,北军阵脚大乱。

    瞿能二子拉着欲随平安冲锋的老子,低声道:“父亲,你之前不是说……”

    “哎呀,此一时彼一时也,燕王大势已去,没办法保了。”瞿能急吼吼道,“随为父杀敌立功。”

    说罢,杀向北军。

    南军的先锋部队,人数远不及北军,但他们占尽先机,而且毫不留手,先锋官平安更是无可匹敌。

    北军阵型还未形成,就被冲得七零八落。

    这让一向以少胜多的北军,顿时士气大跌,再想想朝廷还有五六十万大军,更是军心不稳。

    朱棣气的骂娘,但他毫无办法,当务之急,是先收拾军队,保存实力。

    北军且战且退,平安却死咬不放,那副拼命三郎的架势,甚至和当年的常遇春有一拼。

    朱棣被狗皮膏药似的平安,气得暴跳如雷,一发狠就要拉上朵颜三卫,与其拼命。

    “殿下冷静啊!”道衍劝道,“我们不能恋战啊,军心已然不稳,后面还有数十万大军,莫上了平安的诡计。”

    “啊呀……!”朱棣捶胸顿足,吼道:“平安,老子饶不了你。”

    双方碰面的第一战,就以南军大胜,北军败退告终。

    好在平安并未上头,见离大部队太远,便率队伍退了回去。

    傍晚大军驻扎,朱棣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虑战策。

    李景隆、郭英,各率三十万大军,哪个也不好打,但朱棣不得不挑一个作为对手。

    经过短暂思考,朱棣还是决定对李景隆进攻

    于是他派来丘福去进宫李景隆中军,而后又让朱能、张玉,各率一万骑兵,从侧翼进攻李景隆左右翼薄弱点。

    他把步卒交给了朱高煦,自己则是率近五万精锐骑兵,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跟李景隆打游击。

    朱棣的这一策略,看起来相当不错,实际上也如此,但他终究是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郭英。

    郭英很难办,他真的很难办,心里暗骂:“老四你好歹派点兵来啊,你这样,让老子怎么跟你放水?”

    其实,老四陷入了一个很大误区,那就是郭英和李景隆的区别。

    李景隆打仗远远比不上郭英,但真要打,郭英比李景隆好打多了。

    由于换监军、换将的缘故,李景隆已经做不到放水了,而郭英这三十万大军,他完完全全能控制住。

    虽然齐泰派了兵部侍郎、主事等人做监军,但郭英何许人也,他和兵部不共戴天,几个监军还没到真定就‘病’死了。

    可以说,他手里的这三十万人,他郭英让往东,不会有一人往西。

    作为唯二仅存的开国大将,又是太祖大舅哥,还和太祖是儿女亲家,郭英在军中的影响力,简直是珠穆朗玛峰上的避雷针。

    可惜,朱棣陷入视觉盲点,没想到这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