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城管无敌 > 四十、恶客来袭(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亚历山大港东北方,埃及第二大港口,希腊移民聚居的诺克拉提斯城

    带着咸腥味儿的猎猎海风之中,老庞培的长子格劳斯.庞培,也就是所谓的小庞培,正披着一件鲜红的羊毛大氅,在港口广场上检阅着自己的军队。代表罗马人的鹰旗与代表犹太人的大卫王六芒星旗

    在余烟袅袅的木质栈桥附近,一队队腰挂短剑、手举方盾的罗马步兵,正在有条不紊地踩着跳板登陆上岸。骑兵则艰难地拉着战马,试图让坐骑通过窄小的跳板,还要防止这些牲口不慎落海。

    而诺克拉提斯城的街道上,零零星星地散落着一些被砍杀的尸体,有埃及守军的,也有普通市民的。在炎热灼人的阳光下,这些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发臭,引来无数蚊蝇围绕着它们嗡嗡飞舞打转。

    虽然兵微将寡的诺克拉提斯城,在一片混乱之中,并没能组织起顽强的抵抗。但城内一部分最顽固的希腊公民兵,还是给小庞培的军队造成了一定伤亡,同时也大大激怒了罗马人,对抵抗者进行了残酷的报复。不仅在大街上杀得尸横遍野,就连诺克拉提斯城的房屋,也燃起了一片冲天大火,大股大股的浓烟向天上窜去。蓝色的海,红色的火光,黑色的浓烟,互相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悲剧的画面。让这座古老的城市仿佛在发出痛苦的哀嚎。然而,对于把屠杀和劫掠视为日常工作的罗马军人来说,像这样被烈火焚烧的城市,却是他们心中最美妙的风景——因为这通常就意味着无数的奴隶,还有不计其数的战利品。

    总而言之,这座城市的抵抗很快就被罗马人夷平,随即变成了罗马人进一步入侵埃及的桥头堡。

    此时,在格劳斯.庞培的身边,除了先前跟他一起流亡北非的亲信众将之外,还增加了最近再一次改旗易帜的马可斯.布鲁图斯。从牢狱里逃出来的罗马共和派叙利亚总督喀西约?尤基纳,以及率领犹太军队助战的犹太教祭司安提帕特.希律——也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大希律王。

    当然,此时的希律还只是一位颇有勇力的犹太教祭司,跟犹太王宝座之间的距离还很遥远。

    ——随着凯撒的暴死和他麾下部将在小亚细亚的惨败,整个东地中海的局势再一次天翻地覆。

    —————————————————————————————————

    自从在北非的昔兰尼加起锚出航。跟小加图等人分手之后。小庞培先是趁着南风渡海北上,在希腊和爱琴海诸岛搜罗到一些旧部。然后,他又渡过爱琴海赶赴小亚细亚的塔尔苏斯港,与驻守当地的马可斯.布鲁图斯秘密会面。企图由他帮忙联络那些之前投降凯撒的庞培旧部老兵,再一次回归到自己的帐下——凯撒留守在小亚细亚的东方派遣军司令多弥提乌斯?卡尔维努斯麾下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庞培在法萨卢斯战场上投降的旧部,不久之前才在无奈之下投靠到敌方阵营,故而对凯撒一党的忠诚心自然相当有限。

    更何况。在此之前,卡尔维努斯和他的第三十六军团,因为轻敌冒进,刚刚在小亚细亚内陆腹地的尼科波利斯打了个大败仗。接着,随着凯撒的死讯传开,军心大乱的卡尔维努斯不仅继续连番失利,被法尔纳西斯国王从安纳托利亚高原上一路追着屁股赶回来,还导致自己和罗马在东方的威望大跌,作为后方基地的塔尔苏斯港也是人心惶惶——于是。在马可斯.布鲁图斯这个内鬼的配合之下,仓促撤回塔尔苏斯港的第三十六军团迅速爆发哗变,驱逐了多弥提乌斯?卡尔维努斯这个败军之将,重新向小庞培倒戈效忠。

    与此同时,被卡尔维努斯在之前打发去叙利亚走陆路南下。准备赶往埃及支援凯撒的两个军团,刚刚走到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在得知凯撒的死讯之后,也是一片大乱。原本因为支持共和派而被逮捕下狱的罗马共和国叙利亚行省总督喀西约。也趁机越狱出来,同时派遣心腹大肆煽动串联。成功让这两个同样以庞培降兵为主体的罗马军团出现了动摇。紧接着,喀西约迅速发起了一场短促而又激烈的血腥兵变,凯撒任命的两个军团长被杀,一部分士兵脱队逃亡,剩下的人则再次跪倒在了罗马共和派的旗下

    当喀西约、布鲁图斯和小庞培三人率军在叙利亚南部会师之后,小庞培的麾下拥有了三个军团。但是由于一系列战败和内讧的损耗,这三个军团全都严重缺编,加起来也只有区区一万人,仅仅相当于编制定额人数的一半。而且,如今在东方的罗马侨民青壮年已经被征调一空,短时间内根本补不上这个缺口。

    所以,为了增强自己麾下的兵力,小庞培又强征了一万犹太人辅助部队——自从在十几年之前被庞培的军队彻底击败之后,犹太王国就向这位罗马来的征服者投降,从一个独立国家变成了罗马共和国辖下的五个自治区,比来的罗马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轻易夺取了小半个尼罗河三角洲。在看到了耶路撒冷圣殿的旗帜之后,甚至还有大批生活在下埃及地区的犹太人加入了小庞培的队伍!

    ——在托勒密王朝时期,为了压制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埃及土著,历代法老一直在努力招揽移民。迁移其它的民族到埃及定居,以求改变埃及的民族成分,便于实施统治。因为犹太人善战的缘故,先后有数万名犹太人以托勒密王朝雇佣兵的形式,携带家眷从巴勒斯坦迁入埃及。在埃及境内形成一个很大规模的社群。几乎犹如当年《出埃及记》描述的,摩西率领犹太人离开埃及之前的情形一般。但到了埃及国势危殆的此时,这些犹太人却毫不犹豫地做了带路党……由此可见,后世西方人的排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接下来。在诺克拉提斯港,随军给养已经快要耗尽的小庞培,也总算是收获了第一批战利品——由于战争和饥馑的影响,这座城市里囤积的粮食并不多,大概只够这支罗马犹太联军吃上半个月左右。但其它各种香料布匹之类的奢侈品倒是为数不少,让进城洗劫的罗马人和犹太人全都腰包鼓鼓、喜笑颜开。

    而当罗马人在诺克拉提斯港郊外成功截获了一支打着眼镜蛇旗帜的埃及王室商队,并且从马车上搬出那些从未见过的新奇商品之时,即使是那些自诩为最最见多识广的旅行家,也全都惊讶地屏住了呼吸!

    “……这是来自东方赛里斯国的丝绸9是最高贵的紫色!看上去比帕提亚人的货色还要好!”

    抚摸着一匹从木箱里取出来的绚丽绛紫色花纹纺织品,格劳斯.庞培也忍不住发出了有些失态的惊呼。

    “……没错,确实是丝绸,而且是上等货之中的上等货!瞧瞧这鲜艳的花色和精致的图案,还有光滑的手感。比我过去看到过的那些丝绸都要强得多!哦!像这样的一匹丝绸,在罗马绝对能换来一座别墅!”

    站在他身后的布鲁图斯,也从箱子里拿起一匹柔软轻薄的绸缎,对着阳光检视,同时赞叹着它的华美与柔顺。他知道。这种世界上最舒适的布料叫做丝绸,生长在遥远东方的一种神树上,是希腊商人们历尽千万苦,从帕提亚帝国最东边的巴克特里亚(今天的阿富汗)贩来的。而即便是这个听起来已经像是世界尽头的地方。也不是这种美妙产品的原产地——在巴克特里亚之东,隔着鸟都无法飞越的帕米尔高原。有一个神秘的国度“赛里斯”,生活在那里的赛里斯人,才栽培着这种魔法般的奇妙树种。

    虽然即使是最博学的罗马人,也没有亲眼见过这种生长着丝绸的树,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这不过是狡猾的希腊人为抬高物价而编造的故事。但真正有钱购买丝绸的罗马权贵们,通常都不在乎多打赏这些饶舌的希腊人一点钱。况且,这种叫丝绸的织物确实很美妙,只有这样的材质才配得上他们的高贵身份。

    过去在罗马的时候,布鲁图斯也曾经从某个专营奢侈品的希腊商队手里,买到过一件很值得夸赞的丝绸内衣,这件丝绸衣服穿起来的感觉是如此的舒适,当这柔软的织物触到皮肤的时候,就仿佛是处女的手指在轻轻地抚摸着自己。但问题是,就这么区区几尺的布料,价钱竟然可以换到一个小农庄!【1】

    【6】

    【6】

    【小】

    【说】

    ——看到这个过分昂贵的价格,布鲁图斯也曾经做出过质疑,但贩卖丝绸的希腊商人立即叫起了屈。

    根据这些商人们的说法,为了把这些美妙的丝绸运到罗马,他们必须从遥远的巴克特里亚出发,穿过草原和沙漠,翻过白雪皑皑的高山,到达两条大河上游之间的河谷,接着,道路从这里向西一分为二——不愿让帕提亚收税官和关卡士兵抢去大部分利润的商人,就要冒生命危险经过里海、高加索山脉和亚美尼亚,到达黑海东岸的希腊殖民城邦,然后走海路抵达文明世界;而甘愿受帕提亚人折磨的商人,则沿着古代波斯帝国遗留的御道,越过干燥炙热的叙利亚沙漠,最终在地中海东岸的某个港口上船。

    无论走哪一条路,为了把这些丝绸从世界的另一端运到罗马,商人们都不仅要冒着迷路、饥渴、风雪、沙暴,还有被野兽和匪徒袭击的生命危险,还要忍受沿途无数关卡的盘剥。通常来说,若是某人能够将这条漫长的道路安然无恙地来回走上三次,就已经是得到诸神庇佑的幸运儿了。

    更别提即使是在东方的原产地,丝绸也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而且,那些赛里斯人把丝绸从自己的厩(长安)运到巴克特里亚的希腊商人手中,就已经颇费周折。作为对他们在一路上斩荆披棘、险死还生的酬谢,待在这条商路末端的罗马买主们,自然就应该为这些来之不易的丝绸付出个天价。

    于是,布鲁图斯不得不如数付账,并且为这一大笔开销心疼了好几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