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城管无敌 > 十九、阴谋的序曲(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致来说,以泰晤士河畔、圣保罗大教堂附近的伦敦金融城为界限,伦敦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

    西伦敦是英国上流阶层绅士们的地盘,被英国人称为“富人的乐园”,在西伦敦居住的大部分是富豪之家,也有不少客居于此的阿拉伯石油国家富翁。它包括白厅、威斯敏斯特、白金汉宫等政治中心,还有大英帝国博物馆、海德公园等文化名胜。牛津大街横贯整个西伦敦,是伦敦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这里有最大的百货公司和最时髦的时装用品商店。著名的皮卡迪利广场也坐落在这个区,而在广场周围,又集中着许多剧场、影院、高级酒店、咖啡厅和俱乐部,所以这里总是流连着大批国内外游客,显得颇为繁华。

    而东伦敦则一向被人们称为伦敦的“贫民窟”。这里的街道狭窄肮脏,建筑简陋矮小,到处破烂不堪,阴暗潮湿的小巷里,开着一家家既窄又暗的店铺,廊檐下则挂满了廉价的二手货旧时装,路上随处可见纸屑、果皮,以及躺倒在垃圾堆里说胡话的醉鬼这一区域住着全伦敦最穷困的居民,以及相当一部分的外国移民。这些移民的来源异常纷杂,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马来西亚、土耳其、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牙买加、圭亚那等等几十个国家,以及来自罗马尼亚的吉普赛人和其他东欧民族。

    走在东伦敦的街道上,你能看到五大洲四大洋的各类人种。并且听到全球各国的无数种语言和方言。

    居住在东伦敦的底层市民,最初是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看着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来到身边。但是。随着涌入伦敦的外国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移民的数量迅速膨胀,最初的好奇就变成了敌视因为他们无比惊讶的发现,自己昔日那个熟悉的伦敦城已经一去不复返,清真寺替代了教堂,清真肉店挤走了普通肉店,面纱和小白帽代替了圆筒礼帽和鸭舌帽。在英格兰的天空之下,满目皆是说着异国语言的人群……伦敦正在越来越快地沦陷为被异族盘踞的清真城,而自己则成了家乡的陌生人!

    jiliè的矛盾和冲突从此不断酝酿。街区与街区之间变得壁垒森严,肤色、语言、信仰和民族构成了一道又一道无形的墙壁,把城市分割成无数小块。而官方的多元文化政策,则是一管毫无疗效的安慰剂……犹如海潮般滔滔不绝的外国移民。迫使东伦敦剩余的不列颠本土白人。变成了自我隔离的种族主义者

    斯特拉特福就是东伦敦一个以不列颠本土白人为主要居民的老区,它的附近原本有着一些浓烟缭绕的重工业厂家,在污染环境之余也提供了相当多的劳动岗位。所以,在斯特拉特福一带,住着不少工人以及他们的家人。这些工人区住宅的样子都十分相似,肮脏、破旧、贫困,墙壁发黑,木材朽烂……如果不是经年累月住在这里的老居民。很难分辨得出某栋房子究竟是住着哪户人家。

    然而,随着清洁环保成为时代潮流。以及英国的“去工业化”,伦敦周边的重工业厂家被相继关闭,空气质量倒是改善了不少,但居民的生活水平却是更糟糕了:到处都是被砸了饭碗的失业者,还有无所事事整天跟老年妓女厮混的颓废小伙子。他们或是苦熬着领取越来越微薄的救济,或者投身犯罪团伙偷摸拐骗,甚至还有人为了追求“低风险、高回报”,化身为“金属大盗”从墓碑上的铜牌,到大门上的信箱盖,从屋顶的铅皮,到教堂里的烛台,从地沟井盖到街道路牌,只要有铜、铁、铅、锡等值钱的金属就偷,其中某些玩命的家伙,甚至干起了割高压线、煤气管,偷变压器的行当。而竖立在路边和公园里的铜像,自然也不能幸免。在许多尊历史悠久的著名铜像被盗贼当成废铜烂铁卖掉后,伦敦市政当局已经被迫把路边和公园里的古老铜像都换成了塑料仿制品,也让中国温州的塑料制品工厂又增添了一笔新的海外订单。

    总之,跟昔日弥漫着烟尘的时光相比,这个街区除了空气变好之外,其它地方看起来反倒是更衰败了。

    带有金丝镶边的高档呢绒巫师袍,泛着油光的鹿皮靴子,以及一根缀着蓝宝石的黑色文明杖……当原不列颠魔法部执行司司长罗德里克爵士,穿着这样一身充满古典风格的奢华行头,出现在破败的斯特拉特福区之际,用“不合时宜”这个词语来形容他的行为举止,当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伴随着无数过路行人的惊奇眼神和窃窃私语,罗德里克爵士走进一条小巷子里,在一座被拆除了十字架的旧教堂门前停了下来,用文明杖“咚”、”“咚”、“咚”地了三下橡木门板。不一会儿,就有人警惕地探出脑袋,仔细核实了罗德里克爵士的身份之后,才开门放他入内。

    走进教堂大门之后,一派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就映入了罗德里克的眼帘。教堂的长椅上坐满了身披黑色风衣的男人和女人,门口的柜子上则整整齐齐地叠着一堆金臂拥抱那些在他们故乡饱受各种苦难的北非人和印度人!短短几十年过去之后,身着长袍头巾的穆斯林已经遍布在了英格兰的几乎每一座大小城市。然而。这些不知感恩的异教徒,却正是利用了英国人民的善良和淳朴,变本加厉地对我们展开了无耻的进攻

    为了照顾这些穆斯林移民的习俗。不列颠人民已经作出了最大的宽容与让步!我们不仅允许他们在这片上帝的土地上建立清真寺和宗教学习班,开设符合他们宗教习惯的屠宰场,还不断地给予他们各种政治权利和经济福利。在曼切斯特、伯明翰和伦敦的一些街区,穆斯林已经建立起了‘伊斯兰议会’。拥有了自己的巡逻队和治安力量。而一系列新的‘穆斯林自治市’也已经在筹建之中。我们的地方红十字会甚至已经被迫把圣诞树等标志从慈善中心拿掉,唯恐冒犯到当地的穆斯林!这已经可说是超国民待遇了!

    可是,面对不列颠人民的善意与友好,这些信仰真主的异教徒,又是如何回报我们这些上帝子民的呢?

    根据最新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百分之三十的穆斯林移民表示,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把不列颠看成祖国;超过一半的穆斯林移民支持用伊斯兰宗教法代替我们的现行法律;至少有三万名我国的穆斯林移民参与或支持过恐怖主义袭击行动;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基地组织的圣战者营地里受过训,在中东打过仗当然不是以联合王国军人的身份。而是加入了我们敌人的阵营!

    当我们不断加强机场和海关的警戒等级,防备外国恐怖分子入境的时候。那些早已在不列颠扎根安家的穆斯林移民,却把效忠国家的誓言视若无物,在我们的国土上大肆建造武器工厂!他们在隧道里放毒气,在地铁里埋炸弹,违背了一切最起码的公理和良知,不断地用爆炸和死亡来宣示存在感!

    有人或许要问,他们到底想要达成什么目标?难道是想要代表真主征服这个信仰上帝的国度?

    很遗憾的是,这些异教徒似乎确实是把自己看成了征服者!那位被打死在地洞里的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曾经傲慢地宣称:‘已经有很多迹象显示,真主将引领伊斯兰在欧洲获得胜利不是用刀,不是用枪,也不用征伐;在未来几十年里,随着五千万穆斯林进入欧洲,只要用生殖器就会把它变成伊斯兰的大陆!’

    今天,这一可怕的预言正在迅速变成现实,我们已经逐渐变成了自己故乡的陌生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在被穆斯林移民驱逐出城市这不是夸张和危言耸听,而是可怕的残酷现实!举个例子来说,美国的底特律已经在半个世纪内变成了一座黑人城,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伦敦和曼切斯特变成穆斯林城市吗?!

    是的!不能!现在已经到了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英格兰人都必须站出来,保卫我们的家园的时候了!

    过去的几十年里,胆怯的工党政府和异想天开的左翼政客们,用多元文化政策描写了一幅各个民族和谐共存的虚幻风景,愚蠢地以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可以在同一片土地上和平地生存。

    但残酷的现实总是血淋淋的,那些坚持不肯融入英国文化的穆斯林移民,正在喊着圣战的口号制造社会分裂,而软弱松散的现有体制则鼓励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在现有体制下,不同种群的人都只想着追求自己的利益,特别是那群想在英国实施伊斯兰教法的穆斯林移民!我相信,在将来,只要这些穆斯林依然想要在英国建立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伊斯兰城’,那么早晚要跟无法继续忍受的英格兰基督徒爆发文明冲突!

    虽然我们都爱好和平,但是我们所处的世界依然充满了暴力。事实已经证明,所谓的多元文化政策,不过是20世纪30年代对纳粹德国绥靖政策的现代翻版,最终只会为伊斯兰教在欧洲的传播敞开方便之门,让各种落后观念在欧洲全面扩散,直接玷污欧罗巴的光荣传统。

    正如纳尔逊勋爵说的过那样,英格兰希望它的每一个男人尽到自己的职责,我们不能再当新世纪的张伯伦了!愚昧的穆斯林根本没有资格享受民主和自由!只有在极权政府的鞭笞下,他们才会变得老实。现在就让我们以主人的身份举起棍子,好好教导一番这些胡作非为的穆斯林移民什么是英格兰的规矩!”

    然后,在如雷的鼓掌和欢呼声中,讲台上的中年绅士终于注意到了人群中的罗德里克巫师,赶忙寻隙离开讲台,悄悄凑了过去,“……您终于从苏格兰赶过来了,爵士!此次旅途还算顺利吗?”

    “……情况不错,整个魔法部执行司都愿意跟我们走!麦克米伦团长。”罗德里克爵士淡淡地说道,“……但今天你们在伦敦到底折腾了些什么?难道你以为只靠这样低水平的街头火并,就能改变这个国家吗?”

    “……这一切都在计划之中,爵士!”麦克米伦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这回我们要搞一票大的!”(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