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城管无敌 > 一百十八、帝国主义之惩戒(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总的来说,这年代的帝国主义列强都跟黑帮混混差不多,非常流行“炮舰外交”,喜欢开着舰队满世界转悠,时不时就去恐吓一番那些“未开化国度”,向它们勒索各种好处,比如有价值的矿产之类。

    但问题是,“炮舰外交”是一回事,登陆作战就是另一回事了——动员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到地球的另一端上岸登陆,连年累月地艰苦作战,每一发子弹和炮弹都要从几万公里之外运来,其开支和花费之浩大,实在是让常人难以想象。对于眼下正处在全球经济危机的空前浩劫之中,又早已被上次世界大战给打出了恐惧症的欧洲各国来说,更是足以让国内的左派激进分子掀起暴动了。

    更别提本次参与干涉作战的英法美日四国,彼此一向勾心斗角,上次干涉苏俄革命的时候,各国干涉军就把太多的精力用于互相拆台打闷棍,而只用了很少的心思跟布尔什维克打仗——比如中国北洋政府的干涉军就用了很多心思去挖坑折腾日本人——最后弄得那一场声势浩大的干涉行动虎头蛇尾、无功而返

    而这一次干涉中国革命,自然也没理由不会出现同样的局面——英国人和法国人给自己的定位是监工,任务是督促日军和国民党军队尽快完成“剿灭赤匪”,恢复远东秩序的大业,而不是亲自下场给“长工们”代劳。所以他们虽然出动了声势浩大的远征舰队,权当是实战训练。但为之投入的陆上兵力还真是没多少。

    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大英帝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策略。就由于不被重视及缺乏资金支持而日渐败坏。因此,根据截获的电报来看,英国远东舰队总共只携带了三个营的步兵,还是从香港抽调的。而法国远东舰队也只是就近从西贡、海防、河内等地抽调了四个安南步兵营——这点兵力完全是象征性的。

    至于美国太平洋舰队……呃……严格来说,此时的美国并没有“太平洋舰队”这个编制,只有常驻菲律宾的亚洲舰队。而常驻夏威夷的美国舰队,在1940年之前都只算是本土舰队的一部分——在此次干涉作战之中,美国人确实是雄心勃勃地想要争夺领导地位。但窘迫的军事现状却严重制约了美军的野心。

    虽然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美国在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天然壁垒提供的优越国防环境,国内孤立主义和厌战情绪盛行,全部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编为4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和1个预备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辆,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算是世界第七。

    当然,美国海军的阵容要比陆军强得多,但军舰毕竟上不了岸。而且,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他们也无法发动本土的力量,只来得及动员夏威夷和菲律宾的驻军。偏偏这几年美国正在策划让菲律宾独立——合众国素来没有经营殖民地的传统。想办法成立一个听话的傀儡国家,再通过经济手段进行剥削,才是华尔街大亨们更喜欢的“间接统治”方式——在菲律宾驻扎的美军大批撤出,数量已经跌到了最低点,总共只有大约两万人。其中超过一半还是菲律宾土著士兵……这点兵力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况且还不能抽光。

    所以。尽管连关岛和威克岛的守备队都抽走了,侵华美军还是只凑出了区区几千人的陆战部队而已。

    “……在这次干涉行动之中,欧美列强能够投入中国战场的地面部队,按照番号来算,满打满算也只有不到一万人,所以他们不得不沿途到处拉壮丁,连福州的两万国民党中央军都要拖上来凑数。”

    根据截获的无线电报,王秋很淡定地向方志敏解释着帝国主义列强色厉内荏的纸老虎本色,“……既然眼下美军已经投入了浙东战线,跟俞济时搅合在一块儿,那么他们就没有力量再开辟更多的登陆场了。

    当然,如果英法美荷四国竭尽全力,抽空他们在马来亚、安南、菲律宾、爪哇、苏门答腊的全部驻军,甚至把印度驻军也拉到中国来打仗,那么就算二十万大军也是能凑出来的……可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疯狂地堵上棺材本?别忘了,如今的印度也不安稳,甘地和他的同志们正在整天鼓捣着独立运动呢!”

    “……唔……总共不到一万的登陆部队,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投入了浙东战场……这点洋鬼子确实不足为惧,但它们的大舰巨炮又该怎么办?”方志敏继续追问,“……我们的炮根本够不着它们啊!”

    “……在最终解决方案能够付诸实施之前,暂时也没什么合适的对策。在上海周边毁灭敌舰队的办法有很多,但问题是我们不仅要确保消灭敌人,还得尽量控制战争成本,免得把自己给搞到破产。”

    王秋无奈地耸了耸肩膀,“……所以,让吴淞口的岸防炮兵先撤下来吧!反正上海的精华市区都在黄浦江边,沿海地区基本没啥可炸的东西。大炮来不及拆的假货。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对此忧心忡忡,甚至发表各种不合时宜的悲观言论……幸好,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人的表现还是像以前一样无可救药。

    下一步,按照英法两国这么多年来满世界打殖民地战争的习惯,联合干涉舰队开始把法国的安南步兵营。英国的印度火枪兵,还有从江北南通等地强行拉来凑数的国民党军队,乱糟糟地陆续投送到岸边一处残破的小码头上——这点兵力自然是不够一路打到上海市中心的,但至少可以给敌人的炮台废墟插上属于胜利者的旗帜,宣示“文明世界”的胜利,甚至或许还能在这里构筑一个桥头堡,随时威胁敌人的腹地。

    又过了一个小时。法国的一位安南殖民军上校也离船登岸,攀登到了遍地弹坑的吴淞炮台废墟上。他先是趾高气扬地在早已飘扬的米字旗旁边,插上了法兰西的三色旗,然后摸出望远镜,朝着前方极目眺望。只见苍茫的天地之间一片空旷,平坦的田野间长着蔬菜和庄稼。夹杂着几簇稀疏的小树林和一些池塘,隐约还看见不少村落和房舍,展示出一派静谧的田园风光……但却怎么也看不到敌军的身影,同样也找不到飘扬的红旗,只能看到两艘银白色的飞艇在远处飘浮。气囊上醒目的镰刀锤子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大概是布尔什维克的空中观察哨……”上校低声嘀咕着,“……他们看上去似乎有些好装备。”

    此时此刻。在吴淞炮台的四周,还在不时传来零落的清脆枪响,间或有几声手榴弹的爆炸,但都是登陆部队胡乱打的,结果只是徒然浪费了弹药而已。就在这时,后方舰队发来信号,询问是否要提供火力支援,而上校则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岸上根本没有目标,一开炮就伤了自己人!”

    当然,虽然视野之中看不到任何一个敌人的步兵,但天上的那两艘布尔什维克飞艇多少也是个威胁,可惜它们全都远在舰载高射炮的最大射程之外……所以,上校只能吩咐士兵架起高射机枪,准备防空作战,同时联系后方的旗舰,询问是否能派出舰上的水上飞机,驱逐或击毁这两个令人讨厌的大玩具。

    与此同时,似乎是受到吴淞炮台被轻易攻陷的激励。一支由快速汽艇和小型炮艇的突击船队,也从吴淞口冲进了黄浦江——前面是扫雷艇,用于清理布尔什维克可能在河道里布置的水雷;后面是炮艇和运兵船,用于提供火力掩护和抢滩进击——它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形,沿着静静流淌的蜿蜒河道溯流而上,企图沿着昔年鸦片战争的攻击路线,直扑上海的腹地,从而再次夺得这颗远东的璀璨明珠……

    然而,这场战争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同了,中国人的抵抗力度也不可能像百年之前那样软弱。

    事实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对英法联军的反击,绝对称得上突然而又猛烈,让联军根本来不及防范。

    ——突击船队仅仅从黄浦江口上溯了不到两公里,远方的地平线上就亮起了刺眼的红光!

    紧接着,伴随着撕裂空气的尖啸声,一片犹如迁徙候鸟群一般密集的火箭弹,仿佛流星火雨似的轰然落下,覆盖了原吴淞炮台的旧址,在千疮百孔的炮台废墟上,又炸出许多新的弹坑。猝不及防的登陆部队当即死伤一片,因为在这样一片光秃秃的瓦砾焦土之上,他们根本是连躲都无处可躲!

    ——冲天而起的橘红色火焰,撕裂空气的尖锐呼啸声,震撼大地的剧烈晃动……铺天盖地的火箭弹,顷刻间就把这片方寸之地打成了熊熊燃烧的火海,上千名登陆部队被钉死在滩涂上,每分每秒都在伤亡。垂死者的修叫声甚至压过了火箭弹的爆炸轰鸣,胳膊、大腿和肚肠被炸得七零八落,几乎到处都是,场景恐怖得骇人!炽热的火海熊熊燃烧,把死者的肢体烤出一股难闻的人油味。

    而沿着黄浦江溯流而上的突击船队,也遭到了突如其来的猛烈轰击,可怕的炮火砍入了船队完美的队形,让它们陷入了混乱。每一艘船上的士兵们,都心惊胆战地看到无数火箭弹仿佛冰雹般袭来,打得水面就好像开了锅。每一条小艇的前后都不断升起水柱。有些火箭弹在空中爆炸,弹片纷飞,打在钢板上,发出刺耳的噪音。有些火箭弹直接打到了船只的甲板上,当即就炸开一个个冒烟的黑窟窿。

    仅仅是眨眼间的功夫,就有三辆交通艇、一艘扫雷艇和一艘浅水内河炮艇被击毁掀翻。残余的小艇只好赶紧掉头后撤,偏生却又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一片混乱里忙中出错,出了好几起碰撞和擦伤事故……幸好,这支小船队并不是红军的重点打击对象,这才让剩下的大多数船艇逃了出去。

    接下来,又一轮明亮耀眼的橘红色火流星,呼啸着降临到了远方的英法联合舰队各艘主力舰身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阅读。)

    166小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