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重回1979做富翁 > 第十六章讨论和决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大家要求,那我就简单说两句,刚才李叔也说了,我们这次是自主创业,什么是自主创业呢?

    在我的理解中就是劳动者依靠自己的资源、信息、技术、经验或者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的问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应该吃过冰棍吧?”

    徐涛笑着问道。

    “吃过。”

    一个容貌秀丽的女知青脆生生的开口回答。

    “很好,那我们就拿吃冰棍这件事来说吧,说之前呢,我先问一下,这位女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徐涛点点头,举手示意了一下,然后看着女知青问道。

    “我叫周晓丽。”

    周晓丽大大方方的起身说道。

    “不用站起来,不用站起来,咱们这里不是课堂,你们不是学生,我也不是老师,所以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用举手,也不用站起来。”

    徐涛对周晓丽笑了笑,然后跟场内所有的知青说了几句,众人并没有回话,只是点了点头。

    “周晓丽同志,我问你,你为什么要吃冰棍呢?”

    “因为天气热啊,吃个冰棍不但解渴而且凉快啊。”

    周晓丽很痛快的说道。

    “对,没错,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大家都想吃冰棍,因为冰棍很解渴也很凉快。”

    徐涛重复了一遍她的回答后,略做停顿,继续开口。

    “那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买冰棍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背着箱子四处跑着卖冰棍的人?”

    徐涛再度询问道。

    “这谁没见过啊,那小时候我经常从他们那里买冰棍吃。”

    “没错,没错,我老爹以前都干过这个,我还帮过忙呢。”

    “你是帮忙卖冰棍,还是帮忙吃冰棍啊?”

    “去去去,别捣乱,这回答问题呢。”

    “哈哈哈。”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了一会,徐涛轻轻敲了敲主意,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看来大家都见过,那现在问题就来了,你们说那么热的天气,他们为什么要出来卖冰棍呢?”

    “家里没钱呗,所以出来卖冰棍赚点钱,补贴家用。”

    胡卫东随口回道。

    “说的没错,家里没钱,出来赚钱补贴家用,这个很关键,我继续问你们,你们说卖冰棍赚钱吗?”

    徐涛笑眯眯的看着他问道。

    “肯定赚钱啊,不赚钱人家怎么会出来卖冰棍呢?”

    人群中有几个知青见别人都回答了,就他们没回答,连忙抢着回道。

    “那你们觉得卖冰棍算不算一份工作?”

    徐涛不依不饶的问道。

    “不算吧,那玩意不就是夏天卖那么一阵子,之后不就不卖了吗?这怎么能算工作呢?”

    “怎么不算,我三姨夫家的邻居的大舅子的姑妈的二姨就是靠卖冰棍养活了他们一家老小呢,人家日子过得可滋润了。”

    “那都是个例,不能算的。”

    “怎么就不能算了,照你这么说,那农民种田也就种那么一阵子,之后就不种了?”

    “这就不是一档子事嘛这。”

    “这咋就不是一档子事了。”

    ……

    这次的问题一出,两个知青就各执己见,互相吵了起来,其他人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互相辩论。

    “停,别吵了,别吵了,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只是理念不同罢了。”

    眼瞅着众人越吵越激烈,隐隐有不可开交之势了,徐涛连忙喊了一声,将他们的目光聚集到了自己身上。

    “徐干事,这理念不理念的咱先不说,您就说说你的意见吧?”

    胡卫东看着徐涛恳切的问了句。

    “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知道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胡卫东,我问你,你工作是为了干什么?”

    徐涛反问一句。

    “为了赚钱,为了养家糊口啊。”

    “那你们呢?”

    徐涛又盯着其他人问道。

    “我们也是为了赚钱,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

    “既然你们都说工作是为了赚钱,那问题就又回来了,卖冰棍赚不赚钱?

    赚钱,那既然卖冰棍也能赚钱,那你们为什么觉得卖冰棍不算工作呢?”

    徐涛摊了摊手,将问题重新丢了回去,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照这么说,卖冰棍似乎的确是一份工作啊。”

    之前觉得卖冰棍不算工作的那帮人支支吾吾的说道。

    “对嘛,我早就说了,卖冰棍他就是一份工作,说白了,只要能赚钱的都算工作。”

    “可是这工作它不稳定啊?”

    “我就问你能挣钱不?”

    “能。”

    “那不就结了,能挣钱就行,我特码都回来五个月了,一分钱都没挣,穷的都快叮当响了。

    我管它稳定不稳定啊,对我来说,能挣到钱的就是好工作。”

    胡卫东随手抓了抓脑袋,振振有词的反驳道。

    “有道理呀,东子,你这脑瓜子什么时候这么好使了?”

    “呸,这人徐干事都把话说的这么清楚了,我要是还不明白,那我不成傻子了?”

    胡卫东啐了一口,摇头晃脑的说道。

    众人听到这话后,纷纷低着头,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见场内的知青们都初步接受了这个理念,徐涛和李云奇这才笑着对视一眼,二人彼此点了点头,开始了下一步。

    徐涛之所以给这批知青们灌输这个理念,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现在这个时代,大家伙都想端铁饭碗,毕竟,旱涝保收。

    没有几个人愿意去从事那些看不到未来的,没有稳定性可言的临时性的工作,所以徐涛也算是给他们做了个思想工作。

    “咣咣……”

    短暂的思考时间过后,徐涛轻轻敲了敲桌子,同时咳嗽了一声,等所有人都看过来后。

    “好了,这大家想也想了,说也说了,那咱们就迈入正题,说一说我们自主创业的项目。

    这个项目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老BJ以前最常见的大碗茶,这是李叔跟我用了好几天的时间调查走访后。

    发现的一个商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来咱们大前门参观的外地同志有时候会因为买不到水,而去喝天安门广场哪里用来浇花的皮管子里的水?”

    “没有。”

    “我也没有。”

    “我见过,我以前见过好几个渴的不行的,把嘴巴怼到皮管子哪里喝水的人。

    说起这事我还挺纳闷,这明明旁边就是国营商店,里面那么多的北冰洋汽水,他们不去买,喝那玩意。”

    陆建国皱着眉头想了想,猛地抬起来头脱口而出。

    “观察很仔细嘛,陆建国同志,这一点值得表扬啊。”

    徐涛赞许的点了点头,笑着夸了他一句。

    “嘿嘿,我也是在家待着没事干,跑外面溜达的时候看见的。”

    陆建国脸色微微一红,对其他人解释。

    “嗯嗯,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他们为什么不去买旁边国营商店的北冰洋汽水。

    原因很简单,因为国营商店里一瓶北冰洋汽水的价格是一毛八分钱。

    而来天安门广场参观学习的外地人中,绝大多数的人并不算特别富裕,他们舍不得花这个钱,所以他们宁愿拿着皮管子喝那里面用来浇花的水,也不愿意去掏钱买那瓶昂贵的汽水。”

    徐涛用斩钉截铁的语气总结道。

    “那这和我们自主创业的这个项目有什么关系吗?我觉得他们既然舍不得买汽水,肯定也舍不得买咱们的大碗茶啊。”

    周晓丽提问道。

    “不,这可不一定,他们舍不得买汽水是因为汽水太贵,但我们的大碗茶又不贵。”

    徐涛伸出右手的食指摆动了几下,神秘的笑了笑。

    “不贵是多少?”

    周晓丽瞪着大眼睛问道。

    “二分钱一碗。”

    徐涛也不跟他们卖什么关子,直截了当的开口了。

    “二分钱?”

    “这,这也算生意?”

    “算,当然算了,这可是能挣钱的大生意。”

    “二分钱一碗,能挣什么钱呢?”

    “就是,这不等于白送吗?”

    知青们短暂的安静了一下后,疑惑的问道。

    “我问问你们,咱们前门大街一带,每天来来往往的能有多少人?”

    “少说也得有几千人吧。”

    “说少了,你们看啊,这走亲的访友的,参观的学习的,出差的旅游的,都加起来算算。”

    徐涛看了一眼李云奇,李云奇笑着问了他们句。

    “好像有道理啊。”

    “是啊,是啊。”

    众人议论了一会,胡卫东忍不住开口道:“李叔,徐干事,照你们这么说,那还不得上万啊?”

    “格局小了,得好几万呢。”

    徐涛意味深长的回了句。

    “我给你们算算啊,这一个人两分钱,十个人那就得两毛钱,一百人就是两块钱,一千人不就二十块钱了吗?

    每天来来往往的这么多人,他怎么着也得有三五千人愿意掏这二分钱,买一碗咱们的大碗茶喝吧?

    这一天少说几十块得有吧,一个月高低几百块不成问题吧?”

    李云奇适时填了一把火,众人暗地里一盘算,心头立马热乎了起来。

    “啥都不说了,李叔,徐干事,我觉得你们说的这事真成,你们就说吧,咱们啥时候干?”

    胡卫东看了一眼陆建国,二人站起来激动的说道。

    “对对对,什么时候干?”

    大伙红着眼睛嚷嚷了起来。

    “现在大伙都有信心了吧?”

    徐涛问道。

    “有。”

    众人齐齐发出洪亮的声音。

    “这老话说的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咱们啊,说干就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