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穿书七零:炮灰知青被糙汉宠爆了 > 第265章 番外周朝阳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朝阳在海城开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和兄弟们想了两个法子,联系战友看这边有没有认识的人,直接去市场管理办公室请客送礼拉关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搞了三个店铺。

    市场上寸土寸金,没有一丝空地,货架从头排到尾。

    日营业额都是几千,一天四千的营业额,利润至少两千。

    沈家的利润要比一般的摊主更大,因为是直接从东方红服装厂拿货。

    沈家的服装店很快就在整个市场脱颖而出,客人只要把市场来回逛一圈,懂行的就能看出好坏。

    同类产品,只要是市场的流行货,沈家货就比其他人家的货质量上更有保证。

    沈家有以杨建国为首的服装设计团队作为后盾,还有东方红服装厂的生产力保证了产品的供应。

    紧跟市场潮流,流行什么就做什么。

    杨建国的服装设计团队,本身就在港城有办公室。

    港城的衣服样式,欧美的衣服样式,流行元素,杨建国用的很顺手。

    市场买账就是好货,不要较真。

    港城这边和京市的联系,直接是人用最快的交通方式来传递的。

    如果要等写信什么的,快的也要十天半个月。

    港城的工作人员直接到京市,杨建国确定下之后,京市的人直接带着样衣去东方红。

    需要的布料已经有合作的厂家直接定制,在定制的这个时间里用厂里现有的布料进行生产,从设计到生产最后到销售,一个星期的时间搞定。

    到了九十年代,沈家的财富迅速的积累,周朝阳和兄弟们也腰包鼓鼓。

    沈家只是一个缩影,一个个体户的发展历程。

    市场经济下像沈家这种如此效率高效的生产,也就不难理解效率低的国营工厂下岗潮的来临,也是大势所趋,被市场淘汰是必然的。

    周朝阳的财富积累大头,不是他从沈家拿的工资。

    而是沈正当年帮他开的股票账户,当时沈正说什么你这点小钱俺媳妇是看在俺的面子上才给你搞的。

    虽然沈正媳妇不是白干的,是拿提成的。

    随着储蓄账户里面的金额的增长远远超过他这边工资的收入,他才真的明白了。

    当时沈正是看他可怜,挣得少还是拿命拼的,才帮他挣点钱作为后盾。

    从他这边就可以判断出,沈家服装这块并不是收入的大头。

    收入大头在沈正媳妇手里,服装和蔬菜的收入源源不断涌入作为本金。

    沈正媳妇把本金翻了不知道多少倍,真的不知道多少倍。

    沈正那句话没说错,他媳妇和钱是亲戚。

    周朝阳退伍之后抱紧沈家的大腿,很快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在周朝阳的眼里,有两套房子,按照现在的消费一个月一百块,一年一千二。

    这就是财务自由了,更何况他还远远超过这个呢。

    把他心目中财务自由的数目存在银行,多余的钱就直接买房子。

    他特意问过沈正媳妇,最安全的方式是什么。

    像存在银行一样安全的方式,不对,是比存在银行还要安全的方式是买房子。

    买房子的城市和地点也是有讲究的,这个不用他研究,跟着沈家屁股后面就是。

    每次沈正要买的都是,都要问他一下。

    美丽国的时候他摇头,港城也摇头,他又不去,那么老远还是算了。

    京市、申城和鹏城,他跟着一起买了。

    沈正让他把心放到肚子里,媳妇说了到了合适的点这些房子都会处理掉的。

    对宝贝闺女川川,周朝阳不要求学习多好,就两个字得能打。

    万一遇上坏人,他不在身边,必须要自身功夫硬。

    再就是以后结婚了,必须能制住女婿。

    周朝阳的小心思,是给闺女找个能打得过的女婿。

    跟沈正说了,还嘲笑他怎么不找个上门女婿。

    上学后闺女的学习成绩果然一般,很一般。

    他是真的不担心,女孩子学习不好问题不大。

    川川娘也没念书,嫁给他日子也过得挺好。

    还是得找个好女婿,平时接触到的这几个男孩子,小军、三个包子啊,还有虫虫,这几个思来想去还是不合适。

    一是这几个都能打,川川想打过他们还得受点罪。

    虫虫不考虑,主要是因为郑家可能想找个门当户对的。

    沈家这几个孩子,除了太能打了,性格方面倒是没问题。

    最大的缺点就是沈家太有钱了,别到时候孩子们因为分家产打起来。

    川川高中就去了美丽国念书,特意给找了个住宿的女校,就怕给带个黄毛的女婿回来。

    千防万防,黄毛的女婿没有,也是在外读书期间跟女婿产生的感情。

    缘分这事真是很奇妙,最后还是跟沈家成了亲家。

    他最担心分家产问题并没有发生,等孩子们的事情定下来。

    俩家人专门谈过这个问题,开诚布公的谈。

    周家就不用说了,就这一个闺女,所有的都是闺女的。

    至于儿子的问题,父母也催他们生个儿子,周朝阳觉得一个闺女就挺好的了,并没有非得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想法。

    沈正四个孩子,孩子多了父母总有偏颇,虽然平时看不出来。

    沈正和江念冬夫妻名下所有的资产,四个孩子都是平分的。

    不能平分的卖掉把钱平分,就是主打公平两字。

    不对,不是所有。

    是沈正媳妇买的各种乱七八糟女人的包包、手表、还有首饰等等的,这些都是给豆包的。

    周朝阳可不是以前的土包子了,沈正媳妇是能赚钱,花起钱来也不手软。

    他和川川娘也没有意见,这是向着豆包的意思。

    毕竟闺女是嫁到别人家里,这是父母的私心。

    沈正和媳妇也把对孩子们的安排跟他们说了,他们听了就更放心了。

    有这样的亲家,孩子们几代下去不用为钱发愁。

    沈家的所有安排肯定是沈正媳妇决定的,那什么家族信托,是什么东西沈正肯定不知道。

    沈正不止一次跟他吐苦水,有一个能赚钱的媳妇是痛并快乐着,特酸爽。

    他怎么努力赚钱,辛苦一年赚的钱都没有媳妇一天赚的多。

    反正到最后沈正是一点想法都没有了。

    沈正媳妇是周朝阳见过的最有个性的有钱人。

    没有之一,说白了是骨子里的懒。

    除了几个挣钱的点,忙一段,一年全部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

    其他时候啥也不干,除了制定寒暑假计划出去玩,就是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

    沈正媳妇肯定是沈家最有发言权的人,有最后的决定权。

    实际上情况是,沈正媳妇基本上是啥事不管的状态,是真不管。

    她出手的都是大事,比如沈家孩子的留学事宜。

    和沈家结为亲家的好处,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俩人早就熟悉地跟一家人一样,闺女在沈家自在得很,跟女婿从小一起长大的。

    后来有了外孙就更能体会到跟沈家结亲的好处了,跟沈家人一起哄孩子,天天能抱到外孙。

    无论沈家搬到哪儿,周朝阳一直跟沈家做邻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