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农门辣妻:山里汉子不好嫁 > 第183章建库房还是买田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下回需要再临时来买,但要不了那么多,天热了,生意不会做那么勤,鸡蛋拿了也用不完。

    虽然遗憾,但六奶奶没说什么,反过来安抚柳青青不要介意,她家的鸡蛋还是可以拿去镇上卖的。

    第二天清早,吃了早饭,柳青青又和乔喻凌去河边,按以前的习惯,还是下两网,不计多少收获就回家。

    正剖着鱼,院子外面就传来刘长喜的喊声。

    “青青姐!诚儿!芽儿!”

    柳诚正在练拳,听见表哥的声音,立刻跑过去打开院门。

    最近柳青青在家也把院门删了,去河边时,也再三叮嘱柳诚把院门关好,尤其要防着柳杏来敲门。

    她把最近几次柳杏的恶意告诉了小弟,是希望小弟能多个心眼儿,知道那是个敌人,而不至于大意。

    因而,这两天大家都习惯了,反正院子宽敞,关起门来也乐得清静。

    院门打开,走进来的不只是刘家兄弟妹,外公和舅舅也扛着锄头和铁锹进来了。

    “今天没什么事儿,帮你们把牛棚地基挖出来。”刘友良笑呵呵地说。

    刘秋跟在后面,和刘长福一起扛着装绿豆、黄豆的袋子。

    “建牛棚呀……”柳青青顿时纠结了,看向乔喻凌。

    根据之前的讨论,建库房还是买田庄?

    她还没拿定主意。

    若是建库房,就可以和牛棚一起建了,再请些人来帮忙,光靠外公和舅舅忙不过来。

    “田庄过两年再买吧,先建库房,再打听哪里有田地可买,今年可以买几亩。”

    乔喻凌在一旁扎盘箕,见小女子还在纠结,只得给出建议。

    “你们要买田庄?”刘友良听见不由一愣,昨天可没听青青说起。

    “喻哥的意思,是不要将这么多钱闲搁在家里,买些地还能继续出钱,以后诚儿日子也有个依靠。”

    “而我想着,吃食生意一个月去几趟,天热不去,天冷的时候肯定也不愿意去,到不如在家多琢磨些吃食做法,建个作坊。”

    “当初修大厨房,也就是为作坊准备的。若买地不如买个庄子,一边能种粮、一边能晒干货、弄作坊生意。”

    “在庄子里,肯定比在现在的大柳村要安全、秘密,没有那么多人跑来打探、闲话,我做什么生意,也不需要跟别人交代。”

    “但田庄……现在买肯定贵,而且没个千多两银子怕是动不了手,还要把地佃出去,或者请帮工都要钱。”

    柳青青说到田庄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那八百两的事儿,不然外公怕会把钱还给她了。

    因而,故意说了一千多两,又有诸多难处,以免外公多想。

    “现在村子里地都不够种的,只怕很难买了。”

    刘友良听了不禁拧了眉头,听说要一千多两的事儿,确实没有想太多,反而担心买不到地。

    “一两亩的地还是有得买吧,村头杨家就有三亩多地,前不久听说要卖。”刘秋听见买地的事儿,便走了过来。

    “好像是杨家要跟儿子搬去县城住,他儿子在县城做工,听说买了个小院子,不愿意回来种地了。”

    “青青,买吧,在白杨村,有我们帮你看着。”刘友良一听,立刻提议。

    “行,那就全买了,外公也不必太劳累,雇人来种就行,咱们就种菜,一年四季能种很多菜。”

    柳青青立刻拍板,种菜能做很多干菜,就算不卖干菜,她自己也会想办法做到吃食里。

    就拿手抓饼来说,酸菜也好、酸豆角也好,还有木耳……不都是用来做馅料了吗。

    她缺的就是可以用来做馅料的食材。

    “行,三亩地种粮要一季一出,种菜还快一点。”

    刘友良想到自家有粮田,乔喻凌又有两亩粮田,青青又做吃食生意,他们确实缺的是菜地。

    “不过,这地先不记在诚儿名下,记在我名下,免得到时又生事端。”

    柳青青想了想,却突然说道。

    “事端?”刘友良一愣,“不是分家了各过各的么?”

    那两个无良兄长还能咋闹?

    “柳家父母不在了,奶奶还在,还有二叔……难保到时见诚儿有了家业,不生什么心思。”

    柳青青笑了笑,却说出一个隐患。

    “好歹我已嫁人,记在我名下,既是三房的,也是乔家的,到时有我出头,总比那些人逼着诚儿要好处,简单一点。”

    “不错,你那奶奶也是个狠心的,当年明明跟着你们家,见你爹娘身子不好家境困难,柳忠媳妇又进了门,就跑去你二叔家不回来了。”

    “这些年不牵挂你和芽儿就算了,也不来看看诚儿过得怎么样,总是她的亲孙子啊。”

    刘友良听明白了柳青青的担忧,说起柳家老太太,心里就火得很。

    农家人重男轻女也能理解,但那老太婆,一个也不亲,只想着自己过得轻松。

    大房里日子不好过,就去二房里。

    柳家二叔在隔壁镇子开杂货铺,日子可比在大柳村好过多了。

    因而,五年前,柳家二叔就将分家得到的几亩地给卖给了大房,这么多年都没回来过。

    说话间,柳青青剖完了大半的鱼,剩下的都养在了水盆里。

    昨天摘回来的黄瓜,今天起早就削了碎块,碎在了盘箕里,这时候只要将盘箕换到阳光充足的地方便可。

    有罩子罩着,一样不怕蚊蝇侵扰。

    “外公,今天就不起牛棚了,明天喊了人一起把库房建起来吧,算工钱三十文,如今有厨房了,我包中饭。”

    柳青青听了乔喻凌的意见,决定田庄的事挪后,先买地。

    既然要买地,自然就要先建库房,尽管现在只有三亩地有着落,但若种菜,就必定要库房来放置。

    而且她原就计划着,将库房的屋檐建敞一些,可以方便晒盘箕。

    “好,那我们今天也上山一趟,多个人、多双手。”刘友良听了,也就答应了。

    如今青青手头有几百两,田庄买不起,买地,他是赞同的。

    做干货、存食材,他更是支持的。

    把驴车赶进院子,一直赶到了柳诚那边,才在一处钉好的木柱上套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