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重生:我再也不会抛下老婆孩子 > 第194章 农民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雷哥,咋样,今天战果如何?”

    陈阳跑过来打趣了一下雷保国,虽然他看重的是雷保国的身手,可现在又不用出门,他也没大牌到跟后世那些个明星一样,走到哪都要保镖开道。

    而且,他也没单纯的把雷保国当成是一个保安,如果硬要说,他和雷保国之间,其实更像是介乎于朋友和下属两者之间的关系。

    “跟着二娣姑娘学了不少东西,今天我自己开口卖了三台。”

    “不过我也瞧得出来,人都是信咱梦回收音机的牌子,就算我不开口,人也要买。”

    雷保国一如既往的实诚,别的地方不敢说,但清河市这边,梦回收音机的品牌那是真正打响了。

    目前为止,把收音机买回去的,还没哪个用着用着就坏了,就凭借这一点,就足以打消很多人对二手收音机的顾虑了。

    更别说,现在张维阳对每一台卖出去的收音机都实行了保修一年的举措。

    不换零件的话,免保修费,换零件,支付零件的钱就可以了。

    “没事儿,雷哥你真想要试试身手,后面有你机会。”

    “明天咱去肥市,到时候让你露一手。”

    陈阳笑了笑,雷保国这实诚性子压根不用敲打,你只要鼓励他就好了。

    “二娣,维阳在哪呢?”

    陈阳瞥了一眼店里,没见张维阳。

    “他在家里呢,家里堆了很多旧收音机,他得赶紧整理出来给师傅们送过去维修,要尽快修理出来,要不然就要断货了。”

    张维阳平时忙得很,也不是天天都在店里。

    “行,我去看看他。”

    陈阳心想,得赶紧租一个大仓库了,实在找不到,就找邹晨光批块地,建一个厂房。

    梦回收音机要走上正轨,肯定需要自己的车间。

    然后聘请专业的工人,对旧收音机的回收,整理,分类,维修,出厂检测等相关程序专人负责。

    至少每个地区得有一个厂房,要不然无法保证供货,这样会极大的限制和阻碍生意的发展。

    这个事情,也得跟张维阳商量商量,讨论出一个方案来。

    之前因为生意小,小打小闹,张维阳一个人找收破烂的收,然后堆在家里再找工厂的同事维修也撑得过去。

    现在清河市所有下辖县,收购的旧收音机,都得归到清河市来做维修,然后再送回去,这工作量可不是张维阳一个人能搞定的了。

    生意要做大,工厂化是必然趋势。

    陈阳赶到张维阳家里的时候,望着那一堆的旧收音机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了。

    他把自己的计划跟张维阳沟通了一下,张维阳跟他一拍即合。

    他现在经常要出去跑业务,还真没时间管这些事。

    “哥,咱可以到乡下招一些人,乡下农闲的时候,工分挣的少,咱一天给个两毛三毛,有大把乡亲们愿意来帮忙干活。”

    “再挑一些读过书,脑子灵活的小年轻,请厂子里的老师傅带带他们,可以帮着拧拧螺丝,拆一拆机,也省了电工们的时间。”

    别说,张维阳这脑瓜子一点就通,这才什么年代,他就已经有了招农民工的想法了。

    工厂招农民工不是什么坏事,在乡下真挣不到几个钱。

    可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累个半死,还不如在工厂里打工八个小时赚的一半多。

    坏就坏在,城乡之间资源分配太过悬殊,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医疗资源,相差太大。

    没法子,农民工在城里没日没夜的干,赚点辛苦钱,也只能给下一代凑个首付进城,两代人背个房贷一起艰难度日。

    虽然陈阳重生那会儿,国家已经在规划把教育和医疗资源向乡村倾斜了,可这事哪是能一蹴而就的。

    农民工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维阳,你的想法不错,城里人大部分都是有工作的,也看不上咱这种民营企业。”

    “到乡下招乡亲们来干活是可以的,但是咱不能当无良资本家,对于距离远的,咱给建宿舍,提供住宿。”

    “提供三餐,不说吃的多好,至少得让人吃饱饭干活。”

    “对于一些年轻人,咱们可以请师傅教技术,这一点,咱可以请厂里技术好的师傅,我可以多出钱给他们,在我这里,没有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

    “这些技术好的大师傅,如果愿意来咱们厂里,工资待遇我都可以从优给,给他们现在工资的双倍,三倍都行,只要技术过硬,不要怕花钱。”

    “来学徒的农民工,只要肯学的,咱就让他在厂里学一门技术,以后哪怕他们不在厂子里待了,出去也能混口饭吃。”

    “乡亲们现在苦是苦了点,可总有一天,靠自己的努力能熬出头的,咱能帮就帮一把。”

    “而且,培养出更多成熟优秀的工人,万一咱要转型做电器,也有工人可以用。”

    这样以后他要把二手收音机生意转型成原装电器生意,这些工人就可以直接上手了。

    这年头,成熟的工人可不好找,那都在国营厂子里。

    现在还不是九十年代,国营厂大规模改制,甚至关停倒闭的年代,现在的国营厂子的工人,是不可能看得上民营企业的。

    对于技术好的,陈阳可以多花钱来请,但对于一般的技术工人或者普工,他是不可能花费大代价来挖的。

    他也要控制生产成本,他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做慈善的,所以,培养工人是必然需要的。

    这些人在他这里是免费学技术的,学会了技术,愿意留下来成为他手底下的熟练工人,他自然会给予相应的薪酬。

    就算他们不愿意待了,学了一门技术,以后也有机会去别的工厂干活,至少好过在乡下种田不是。

    “哥,我跟你,果然差着境界呢。”

    “我相信,咱们自己培养出来的工人,一定会努力工作来回馈厂子的,这可绝对有归属感。”

    张维阳听着陈阳的话,心里颇为震撼。

    这年头,师傅教徒弟都是留一手的,可陈阳却愿意花大价钱请师傅来教一群请来做工的人手艺。

    哪怕他本意是希望教会这些人技术以后好帮自己工厂做事,可这格局,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