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重生:我再也不会抛下老婆孩子 > 第475章 红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这小娃娃,人不大,胃口倒是不小嘞。”

    “要我们给你卖电视,还要盖楼来抢我们滴生意。”

    李勇没说什么,跟在他旁边的百货公司老板打趣了几句,当然,看似是不满,但是从他开玩笑的语气中,陈阳却是没听到什么不高兴的味道。

    这也是正常,整个京城的人买东西,基本上都是在百货公司和供销社,这两位没把他的电器商场当回事,陈阳完全可以理解。

    就像是上辈子他公司做到上市的时候,来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说要在他对面开个公司挤垮他,他也会不屑一顾。

    不过陈阳却是一点也不在乎这位领导语气中的不在意,百货公司主动帮自己销售产品,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就算是他在东风市场这边把电器商场盖起来了,也只能影响到周边一片的地方,京城这地方这么大。

    他一个电器商场,再怎么比,也不可能比得过百货公司和供销社的,人家那么多商店和店铺,可以辐射到的客户量,根本不是他能比的。

    “娄主任,我这厂子现在是生产电视机,未来说不定还要生产冰箱,洗衣机,空调什么的。”

    “电风扇啊,收音机啊,这些等以后有钱了,估摸着都会生产,没个自己的楼,这些东西都摆不下,而且万一有质量问题,没有自己的商场,也不好建维修部。”

    “我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出来做生意,讲信用我是知道的,只有把质量把好关,做好售后的服务,这样才是一个正规品牌应该做的事。”

    陈阳知道,任何一家大的企业,都不可能靠坑蒙拐骗来长久,想要一直让客户信赖,最终还是得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坚实的服务保障。

    “小娃娃说的不错,国家要我们来做改革,要人民来做生意,我起初是觉得不好的,现在听了你的话,我觉得这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像你这样的小年轻,却可以做到这么大的事业,年纪轻轻就能赚外汇甚至是跟外国人买设备,盖起来上万人的大厂。”

    “这真的不简单,要是全国多一些你这样的人,可以让多少没工作的群众可以赚钱,我简直不敢想象。”

    “或许,这就是领导们真实的想法吧,现在返城的知青太多,社会上等待就业的闲散人员也太多了。”

    “北大荒都开垦完了,总不能又把这些人搞到哪个戈壁滩上去种树,还是得发展经济,真正解放了这些生产力,我们的产出才能跟得上消耗。”

    供销社的王主任似乎对经济改革也有一些想法,听他说的头头是道,陈阳也没有插话。

    话虽如此,可是怎么去改革,怎么去发展,依旧只是纸上谈兵,只有真正去做了,去试错了,才能逐渐完善国家的经济制度,让它逐渐趋于完美。

    不是每个人都像陈阳这样有着重生的先决条件,什么风险都能提前预知,这就注定了很多人会赚钱,也有很多人会亏的血本无归。

    有的人做生意诚信经营,也有的人会坑蒙拐骗,以次充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中国这么大,出一些没有道德底线的黑心商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会出现并不代表这些人就不应该受到惩罚,会有法律来约束每一个人的,只是一切的制度,都是需要完善和改革的,而现在对于经济而言,制度的完善和改革,迫在眉睫。

    “我们的人口多,这就是我们的天然优势,对比欧美发达国家,他们的人工费用很高,我们的工人,勤劳,敬业并且,同等技能技术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人工资相比于那些发达国家的工人少好几倍。”

    “这就是我们的人口优势,也会是我们国家追赶其他发达国家的重要依靠。”

    “将来,我们全国各地都会开起来工厂,我们的工厂生产的产品会卖到全世界各地,到时候人民会安居乐业的。”

    “但是,经济发展是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土地被占用问题,也是不能忽略的。”

    “有得有失,在获得一样东西的时候,我们一定是付出了代价的,所以,我只是希望,我们的工厂在带动大家赚钱的时候,稍微的关注一下污染问题,这个未来可是会影响深远的。”

    “我们不能爷爷传下来给我们的绿水青山,我们传给孙子的就一片破水沟,里面还全部都是重金属污染。”

    陈阳也知道从当前到二十一世纪这段时间,中国都是作为一个比人家起跑线慢了几百年的,不是大家不爱自己的故土。

    实在主要是没有那个意识,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介绍。

    大家都挖煤,可是没有谁会想到,几十年以后,煤挖完了,到时候留下几个上千米深的巨坑。

    又或者工业化学品排放到河里,多少河里的小鱼小虾那是成片的死,以至于之前很多地方都泛滥的鱼儿,还有龙虾什么的,都被这些污染给灭绝了。

    这就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所以陈阳还是尽自己可能的提醒一下在场的李勇,毕竟他是跟决策层说的上话的。

    发展固然重要,可是还是尽可能的兼顾一下环保问题吧。

    “人口优势,环境污染……”

    李勇反复琢磨着陈阳话里表达的意思,陈阳还没有说全,这些都是几十年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阳子,我们人口优势发挥在什么地方,难不成那些外国佬,还真能把我们的人接去外国当工人吗?”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能发展的那么快,政策因素是一方面,主要的还是因为人口红利,世界代工厂,全世界都在用madeinchina,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要不是中国工人的工价低廉,国外的那些资本家们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把自己厂子建到中国来,他们可不是慈善家,都是想要赚钱逐利的商人。

    “李叔,他们肯定不会把我们的人请去国外的,但是他们可以把厂子搬到咱们这里来呀,到时候生产的产品又卖给我们,这就是他们赚钱的法子。”

    “用我们的原材料,用我们的工人,最后还能赚上一笔钱从容离去。”

    陈阳还不知道这些跨国企业当初在中国投资的目的,除了赚钱,不存在任何意义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