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 > 第226章 老黄家爷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童瑶接过简陋的自制鱼竿,怀疑的看向杨清桦:

    “这个鱼竿,是早上你随便做的吧。”

    杨清桦点头:

    “对啊,大哥早上就借到两杆鱼竿,我们几个都想钓,只能自己做呗。”

    童父在旁边呵呵笑:

    “你老黄叔那渔具倒是多,他最乐意钓鱼,大小鱼钩和鱼线都有。

    他那边有打磨好阴干的竹竿,还是生长期四年的淡竹呢,给我们随便做。”

    童华羡慕道:

    “小妹,你不知道,老黄叔家里现在可有钱了,听说他儿子去外地做生意发了财。

    他现在就每天钓钓鱼,偶尔下下网,你看地上,手抄网,手抛网都有。

    他还说呢,时不时要去你们那边跟人出海呢。”

    童爷爷又羡慕又嫉妒:

    “对啊,他家老爷子还有金扳指,老黄头现在走在村里都不拿正眼看我。”

    童瑶抹了抹头上的汗,自家爷爷这话都酸到她了。

    看了看地上的渔具,这老黄叔确实是个专业的。

    不光是个钓鱼佬还能兼当渔民,不过:

    “那老黄叔在湖里钓到啥超大鱼种不,要是钓到过,我们估计只能钓中小鱼了。”

    老爷子嘴角幅度立马上翘:

    “呵呵,啥啊,钓到毛大鱼,全是这种一两斤的草鱼鲫鱼。

    下土笼也是一些河虾河蟹,村里人看到都摇头。

    有钱的人就爱搞七搞八,还不如我们种一亩稻谷来得实在。”

    童伟忍不住怼童瑶:

    “阿瑶啊,不是大哥说你,做人别太自信。

    人家老黄叔在这钓了几十年了,都没钓上来大鱼。

    你以为大鱼那么好钓啊,大哥给你钓几条鲫鱼够你吃了。”

    童华这次赞同大哥:

    “对,咱们就事论事,要用事实说话,你们出海捕鱼和我们在湖里钓淡水鱼是两回事。

    阿瑶,话别说得那么满,不然你钓不上来,压力多大啊,这样不好,得改改。”

    童父一巴掌拍在童华后脑勺上:

    “一天天的就你能说大道理,你以前读书怎么不努力点,考个大学还能光宗耀祖,去做个老师我就服你。”

    阿公放下鱼竿也给了他一巴掌:

    “当初我和你爹供你读书多辛苦,最后读上二年级就哭着跑回来,嚷嚷学校吃人,你丢不丢人。”

    童华捂着后脑勺跑到旁边,委屈喊:

    “小妹也读到二年级哭着回来啊,干嘛只说我。”

    童父捡起脚下的小石头砸过去:

    “你能跟你妹比吗,你妹是谁,你是谁。

    但凡你能有阿瑶一样高,一半聪明劲你不认字我都不说你。”

    童华侧着身子闪躲:

    “小妹从小都会从家里找吃的出来,吃得好能不高吗。

    我要是也翻家里吃的出来,你们不打死我才怪。,而且…我也认得几个字啊。”

    童父气得都不想钓鱼了,指着骂:

    “你再顶嘴,老子今天就抽你。”

    童瑶上去阻止:

    “行了行了,别吵了,还钓不钓鱼。”

    “钓!”

    “那就赶紧各就各位,那么大声,鱼都被吓跑了。”

    童父拉起钓竿,看到空荡荡的鱼饵,没忍住瞪了一眼童华:

    “都是你,害得老子的大鱼跑了。”

    童华在旁边不敢吱声,没一会又和童伟讲起大道理来。

    这人就是讨人嫌,惹了老爹又惹老哥。

    童伟骂了几句不乐意和他待,走到童瑶旁边沟个蚯蚓继续钓鱼。

    没啥技巧,反正就是一根竹竿、鱼线加鱼钩,湖面的浮漂还是一个木头做的。

    就那么简单粗暴的鱼竿,都能让他钓上来鱼,可想而知这湖的鱼货多得泛滥。

    童瑶将儿子放下:

    “你去找顾南哥哥玩吗,还是跟你娘钓鱼。”

    杨溪俊看看那边在树下玩的哥哥,又看看娘,一屁股坐在地上,指着娘:

    “俊俊要娘。”

    “好,那就跟娘钓鱼,咱们钓个鱼王上来好不好。”

    小家伙被娘的士气鼓舞到,坐在地上拍拍手,大喊:

    “好!鱼王!”

    母子俩自信得不行,童父没忍住在旁边道:

    “阿瑶啊,你鱼钩没上饵~”

    童瑶拉上鱼竿,尬笑:

    “呵呵,不好意思,忘了忘了。”

    童父嘴角抽搐,旁边的童伟差点笑出声。

    杨清桦拿着一个竹筒过来,打开喂儿子喝完水,就没啥事的坐下来等。

    反正自家老婆的运气,是儿子赐的,他不着急。

    没等一会呢,就来了一对父子。

    一个老头子居然穿着中山装,崭新的黑布鞋,手不停的指指点点,就跟领导下乡视察工作似的。

    一个中年男人倒是穿着朴素,正常的农民打扮,不过身上的衣裳没有补丁就是了。

    童爷爷看见来人,哼了一声,都不想打招呼了。

    来人正是村里有钱人家,老黄头父子俩。

    中年男人黄卫国看见童父笑呵呵的打招呼:

    “童子鸡啊,钓上来几条了,哟,不错啊,五六条鱼,个头不错。”

    童父和村子里的关系处得好,就连老黄头都聊几句:

    “你小子运气比我儿子好多了,平时他都钓不上几条,老头子我爱吃鱼,回回都得让他去买,多钓点。

    等晚点叔跟你买,有多少买多少,家里儿女晚点回来。”

    童父摇头失笑:

    “黄叔,那你就高看我咯,我今天也就钓到两条。

    桶里其他几条还是我儿子钓的,你瞅瞅,这一家老小全在这钓,大半天的才得这几条。

    叔家里人丁兴旺啊,看来我一会得多钓点,别说买,直接送,这鱼竿还是借你们的呢。”

    随机又看向黄卫国手上拿着鱼竿和铁桶,眼咕噜一转道:

    “哎呀,阿国啊,这里有个好口,来这边来。

    今晚多钓点回去,家里吃到你钓的鱼,叫什么…富贵有余是吧。

    要是过年吃到就是年年有余,哈哈,我文化不过关,不知道是不是这么说,你别介意啊。”

    父子俩被童父说得眉开眼笑,来不及和其他人打招呼,急冲冲的钓鱼。

    他们家不差钱,差的就是一个心意嘛。

    家里吃到自己钓的鱼,意义不同。

    童瑶看着和黄家爷俩打成一片的老爹。

    再看看旁边气鼓鼓一直瞪着人的爷爷。

    他还小声的骂骂咧咧:

    “呵,马屁精,龟儿子,都不顾及老子心情。”

    童瑶差点说出歹竹出好笋这句话了。

    人和人的性格,真是各有千秋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