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吃饭穿衣 > 第 331 章 祭拜伏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呀,祭拜不祭拜,都不是什么大事,真正的大事是军长提出的养老银制度啊!

    “这可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如果祖宗神灵见到了军长这项养老制度,那不知该多么高兴欣慰呢!

    “这可比给祖宗多烧几柱香,多磕几个头强多了。

    “毕竟,祖宗神灵所在的世界跟咱们所在的世界不一样,虽然祖宗神灵时时刻刻在庇佑着咱们,但是咱们具体怎么过日子,还是咱们自己说了算。

    “军长经常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天灾不可怕,人祸最可怕。

    “不管多大的天灾,只要咱们万众一心、精诚团结、出力流汗,都能创造出咱们幸福美满的好日子。眼前的革命区不正是这样吗?

    “这几年难道就风调雨顺了?

    “在军长带领下,除掉了土匪山贼、土豪恶霸,修筑堤坝、挖通沟渠、铺设道路、分田垦荒、创办学堂医馆等等等等,咱们有了安定的日子过,也逐渐不再挨饿受冻,这不正说明‘人定胜天’吗?”

    ……

    坐落在天水市西北角的伏羲庙,此时里三层外三层围着数万百姓,将伏羲庙围得水泄不通。

    从革命指挥部军部调集的警卫营战士、通讯营战士、女兵营战士约一千革命军战士,个个穿着崭新的军礼服。

    女兵战士的穿着只让有些男子感到眼热,上身是贴身的翻领红色丝毛混纺军礼服,紧紧裹着凸凹起伏的身子,下身是红色过膝一步裙,裙下露着一条条白皙水嫩的小腿儿,让部分男子眼睛直勾勾地,嘴角湿淋淋地。

    女兵头上戴的船型红帽,帽徽是用黄色的薄铜片制作的桃心形牌子,牌子上有五种不同颜色的横条。

    跟之前不同的是,帽徽的中心位置多了一个太极图案,革命区的旗帜上此时中心位置也多了太极图案,俗称之为“太极五行旗”。

    由于得到神仙点化才开创了革命区,也由于神仙就在天水的羲皇庙,更由于这个神仙是“人祖爷”并创造太极图,因此革命区此时的旗帜上便多了太极图。

    以“太极五行旗”图案公告天下,就是对全天下都宣称,革命军是在“人祖爷”羲皇授意指点下进行革命的。

    轰、轰、轰。

    三声炮响过后,从羲皇庙内一个个传出声音——

    “全场安静,肃立!”

    本来熙熙融融的人群,听到了这个声音后,都庄严肃穆地闭口不言,站立于原地不动。

    约摸过了一分钟,有声音从羲皇庙内再次传出——

    “奏乐!”

    跟着,乐队演奏起了肃穆悠长、发人深思的乐曲来。

    庙宇内外,出来呼吸声和偶尔传出的咳嗽声外,没有一个人胡言乱语,大家都静立着聆听庙内乐队演奏的乐曲。

    为了组建这支乐队,姬国卿前前后后忙了大半年,钟、鼓、锣、镲、钹等,用去纯铜三千一百多斤。

    笛、萧、琴、笙、胡琴、琵琶等各种民乐齐备,奏响的乐曲声闻于野、悠久绵长。

    奏乐毕了,一声声口令接二连三传出——主祭就位,参祭就位,上香——

    天水伏羲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

    庙宇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共有四进大院,雄伟恢弘。

    庙内楼宇大厦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等。

    其中,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五所建筑沿纵轴依次排列。

    主祭场就设在先天殿,先天殿基本上位于羲皇庙的正中偏后一些,是羲皇庙的主体建筑。

    殿内有伏羲彩塑巨像一尊。

    藻井顶棚正中绘制太极河洛八卦图,四周等分为六十四格,内刻绘六十四卦图。

    庙内共种植古柏六十四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可惜枯死九株,还剩五十五株。

    大门内侧东西墙角植有古槐,皆合抱,相传为唐代种植。

    伏羲庙在数十年之前还受到保护,庙宇楼宇殿堂没有受损。

    崇祯年间,天灾人祸不断,流贼四起,庙宇一度成为流民遮风避雨之所,破败严重。

    庙内九株枯死古柏,有四株都被避难落脚于此的流民砍伐当做劈柴烧掉了。

    先天殿以及彩塑巨像均遭受不同程度损毁,想要恢复原状,难度极大。

    在姬国卿提议下,革命指挥部计划此后对羲皇庙进行修葺。

    彩塑泥胎巨像换成纯铜浇铸(当然是空心,壁厚顶多两厘米),表面进行鎏金或者镀金。

    庙宇能够修葺到什么程度,没有具体时间表,铜铸神像,期限是一年,也就是明年这个时候再次进行公祭大典时,太极殿内必须换成铜像。

    这次公祭,主祭是八十二岁的朱之钎,参祭是姬国卿和于庭弼,司仪是七十八岁的朱徵镞。

    在三人面前两丈多高的巨像面前,摆着一张阔大的供桌,桌上已经摆着大(牛头、羊头、猪头)小(整鸡、整鸭、整兔)三牲和各种面点?品。

    朱之钎、姬国卿、于庭弼三人分主次位置站定并由朱之钎将圆径约寸许的香点燃插在香炉中,姬国卿和于庭弼跟着点燃手中捧着的大香插在香炉中后,朱徵镞高声咏唱道:“献爵——”

    穿着传统大红色服侍的,经过三个多月培训,身材高低、胖瘦都相差无几的仪仗队革命军战士呈上青铜盘、青铜樽、青铜爵(最近按照古制命农具公司铸造的),朱之钎作为主祭,率先接过斟满了酒浆的青铜爵,恭敬地对着巨像施上一礼,然后将酒浆倾注于巨像脚下。

    姬国卿、于庭弼二人学着朱之钎的样子,都从仪仗队战士呈过的青铜盘中端过青铜爵敬献了酒浆。

    朱之钎回身从青铜樽中往青铜爵中斟满酒浆,再次施礼敬献酒浆,如此再三,以应酒过三巡之意。

    献花——

    这个环节是姬国卿提出的,因为革命区的几处烈士陵园,到了清明节这天,公祭时都有献花这一环节,姬国卿也将这个仪式带入到公祭羲皇大典中。

    呈酒的仪仗兵退去后,是六名衣着光鲜整齐的抬着花篮的仪仗兵(花篮的设计和鲜花的颜色、种类、数量都是姬国卿制定的)。

    六名仪仗兵两两来到主祭、参祭面前,将花篮端正地放置在三人面前,先由朱之钎捧着花篮在前,姬国卿和于庭弼在后,步履缓慢地走到巨像脚下,将花篮摆放在地上。

    恭读祭文——

    朱徵镞唱诵了接下来的礼仪程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