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科举之路 > 第 146 章 第 146 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衙的时候,已近黄昏,这一日事情太多,唐林一点点摸索,除了自己本该管的事,还有今日分下来的事情。

    这些加起来,忙得他头昏脑涨,回去时满脑子都是各府的名册,这些名册杂乱无章,特别是一户下面的名字、年岁,更是混乱。

    这次整理时,唐林发现,宁朝已经许久没有清查全国户口了。

    不过有的府衙自己调查更新,嗯,就是唐林以前任职的永兴府,更新之勤、内容之细,吏部的所有官员都知道一二,几乎每年都会递上一本。

    而其余各府,除了宁朝三年前下达清查户籍的任务外,大多都是当地府衙知府根据需要调查,调查完后,又递交给吏部。

    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有些府的户籍册是前一年的,有些府的户籍册是两年前的,最多的是三年前的。

    今天,唐林将这些户籍册全部拿了出来,同下属一起,先取出一府最近的户籍册,然后给以前的户籍册做上标记,放在另一边。

    又将这些户籍册按一路来放,总共十三叠,上京的是另外放的。

    里面的具体内容需要一页页翻看、比对,唐林给自己定下了时间,一日整一路,上京府这一本放在其中一天整理,这样十二天里应该能整理完。

    唐林刚跨进大门,唐小满和唐小早就冲过来了,扒着唐林不放,好说歹说,哄得两个小祖宗放了手,唐林才能去换身衣服。

    换好干净的衣裳,唐林一手一个,将两个孩子抱起来,心中有些费解,小满五岁后,就很少要他抱了,这次也不知怎么回事。

    唐林抱着他们去了厅堂,伊娘还在厅堂处理家事。

    这几日一直忙着四处拜访,今天,林伊娘总算可以着手收拾院子了。

    正院先不说,小弟的院子总得留出来,虽然小弟还在永安府求学,年节时才回来,但先收拾出来总是一个态度。

    另外还有公婆的院子,虽然婆母说她自己会收拾,但身为儿媳还是要过去看看,帮着弄,需要什么也能及时补上。

    这一日事情本就多,结果这两个天魔星还作乱,吵着要爹爹,好说歹说都没用,最后让他们去门口等着,又派了人看顾,总算安生了。

    见唐林抱着两人过来,又气又笑,说道:“今儿早上一醒来,没见到你,这两个可吵翻天了,要不是这院子大,怕是左邻右舍都能听见。”

    听到这话,小满有些害羞,他都这么大了,结果今天跟弟弟一样又吵又闹,还哭了……

    于是他将脸埋在爹爹的脖颈旁躲着,小早可不管这些,说道:“小早想爹爹。”

    以前唐林也出去过,特别是市舶司的事情,一月总要出去好几日。

    不过,去之前他会跟小满说一声,偶尔他还会带着小满伊娘过去,他处理公务,伊娘可以带着小满去码头海边走走。

    这次刚到陌生的地方没几日,唐林也没同两个孩子交代自己的去向,结果本来还跟爹爹一起睡的,一醒来爹爹就不见了,小满和小早自然不安。

    “是爹爹的疏忽,今儿爹爹要去参加朝会,所以得早早起来才行,不然迟到了,爹爹可是要受处罚的。”唐林向着两人解释道。

    “要受处罚?”唐小满听到这话,顾不得害羞,连忙起来看着唐林。

    “嗯,爹爹要做很多事,只有多做事,才能赚到银子养小满和小早,若是没做好,或者去迟了,就会被处罚。”

    “那以后小满起床,都见不到爹爹了吗?”

    “不会,像今天这样的,五日一次,一个月除去三日的休沐,只需要四次就好了。”

    唐林给两个孩子算时间,看他们还是不明白,就从多宝阁上取出纸笔,在纸上写出本月的日期,将其中几个日子特意标注出来。

    说道:“这些画了圈圈的,就说明那天爹爹要早早地起床过去。”

    小满看明白了,点了点那几个日子。

    见两个孩子听进去了,唐林索性又在上面圈了几个日子,这是他休沐的时间。

    小满数着日子,将已经过了的日子抹掉,掰算着离下次起床见不到爹爹还有多少时间,还有休沐的日子。

    小早看着哥哥,坐在一边,悄悄地拿手指沾了点墨,“啪”的一声,拍到了纸上。

    小满将他拉开,让嬷嬷帮忙取来方巾,自己拿着方巾帮小早擦干净。

    看着这两兄弟相处的很好,唐林也没有去插手。

    坐在椅子上,喝了口水,伊娘将吃食移过去,说道:“你今天早上都没吃东西,怎么样,可还适应?听祖母说,这朝会最辛苦不过。”

    “还行,老师跟我说过,虽然有所不同,但大体一样。我去的时候,正好看见待漏院外面有小贩在卖吃食,我就顺手买了点,垫垫肚子。至于其它,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官家体恤臣子,一个时辰修整一次,早上能稍微吃点东西。”

    “可祖父和老师都没提休整一事啊!”林伊娘说道。

    若是可以的话,她早就命人准备些吃食让兼之带着,在马车上吃一点。

    “要不,是官家这几年才定下这事,老师他们那时并没有;要不,就是老师和祖父商量好的,不告诉我这件事。我觉得是第二种,不然师兄他们不会不跟我说这事。”唐林说道。

    林伊娘点头,说道:“极有可能,老师和祖父的想法我们也猜不透。”

    唐林有拿了块糕点吃,吏部衙房倒是不缺点心,伙食也不错,只是今天忙着办公,唐林都没吃几口,现在正饿得慌。

    伊娘又给唐林倒了杯水,看着兼之,心疼得紧,她做不了什么,只能照顾好兼之的身体,打点好东西。

    只是,朝会、上衙的东西需要如何准备,她也半懂不懂,只能仰仗刘嬷嬷。

    伊娘明天想去林府一趟,祖母帮着祖父打点了这么多年,定知道如何做才妥帖,能让兼之舒服一些,便想去请教一番。

    很快就有女婢前来通报,饭菜已经好了,一家子将东西收拾好后,去了饭厅。

    知道兼之喜欢吃豉汁鸡、鲈鱼脍,伊娘特意令人专门去码头等着货船过来,才买到鲈鱼。

    这上京什么都好,就是海边的东西贵,而且还少。也就现在能用硝石制冰,才有人特意将海鱼放在冰里面送过来,只是到底不如在永兴府吃的新鲜。

    一家人吃着饭,李月娘看着儿子这样颇为心疼,但是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儿媳妇呢,至少知道儿子喜欢吃什么,自己却连这些都不清楚。

    当初唐家穷,有的吃就不错了,没得挑,之后儿子去读书,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儿子喜欢吃什么,和儿子一起生活这几年,她也没去注意,想到这,李月娘颇有些不得劲。

    于是,她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儿子碗里,唐林见了,不知道母亲这是怎么了。

    然后又见伊娘也这样,快速的吃完饭,漱了下口,说道:“母亲、婉婉,虽然朝会是累了点,但官家体恤,吃的喝的都有,不会饿着我的。”

    见她们还不信,唐林干脆讲起自己今天的事情,朝堂上的事情可以稍微提几句,但政事堂的不行,所以唐林主要讲九夷以前的事情。

    到了后来,所有人就听着唐林讲,见唐林停了,唐明问道:“那林子,你也去政事堂了?官家怎么说?”

    “爹,政事堂的事情不能说,下午我就在吏部带着处理户籍的事情,这个倒是能说一点。”唐林说道。

    “对,林子说的对,政事堂的事情不能说,月娘,就连刚刚的这些,你也不能去外面说,要是被人听到了,对林子不好。”唐明点头,又跟李月娘说道。

    “我又不傻,会拿这些事情出去外面说。”李月娘翻了个白眼,对于男人不信任自己觉得不满。

    “嗯,不说。”小满小早点头,他们也听了一点,不过没怎么懂,知道不能去外面说后,连连点头。

    唐林见他们这样子,说道:“朝会上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说漏嘴了不会有大碍,当然,要是能守住,更好!而且有些事,大家知道一些也无妨,外人问起也能有个态度,总不能一直待在家里吧!”

    “就是,我们总得知道哪些人对林子好,哪些人不好吧!”

    “娘你要是觉得无聊,等下次休沐,我陪娘和婉婉出去,定个院子,在上京府开家慈幼院,或者做些别的什么事。”唐林说道。

    “那还是慈幼院,跟孩子待在一块比听那些夫人们说话舒服,而且娘都做熟了。”李月娘不假思索地说道。

    以前她跟儿媳去参加过宴会,那叫一个憋屈,说话得文文气气的。不过偶尔说错话了,也没关系,因为她是知府的娘。

    现在到了上京,还是不去为妙,万一被人笑话怎么办!

    李月娘虽然对于养出这么一个儿子颇为自得,但是在那些贵夫人面前,难免有些胆怯,那些动作她根本不会做,她也受不了那些眼神。

    唐林边点头边盘算起来,他打算在内城靠外的地方买间院子,大多数的弃儿都在外城,可外城人员混杂,唐林不放心妻儿出去,还是在内城好。

    第二日不用上朝,时间还算宽裕,起床后,一家人一起用早点,现在他们家已经改成一日三餐了,宁朝有条件的人家都是一日三餐,所以在唐林为官后,他们家的习惯也就改过来了。

    吃完后,唐林送伊娘去林府,将小满送到老师地方。

    小早跟着祖父祖母在家待着,只是昨天就说好了,小早虽然有意见,但接受了好处,也只能接受。

    唐林点完卯后,回到自己的衙房,户籍册子整齐的放在一边,唐林打算一摞摞看,边看边记,将自己觉得不妥的地方记下,然后再思索解决措施。

    将保定府路的那一摞拿过来,保定府路是宁朝最北边的府路,也是跟九夷接壤的府路,一共有九个府,唐林一页页翻看,一旁还备着纸笔。

    唐林身为吏部右侍郎,下面郎中和员外郎各两个,嗯,还有主事四个,若干个胥吏,全部在一个大屋子里办公。

    不过身为侍郎,唐林在这个屋子里有专门的隔间,只是这次的册子着实有点多,所以就放到外面来了。

    吏部右侍郎除了偶尔会被吏部尚书指派工作外,主要还是处理司封、考功这两司事务。

    两司里本就有一个郎中和一个员外郎,唐林他们要做的就是督查,还有看他们送上来的奏章。

    考功的主要是哪些官员考课评为下等,要降级了,或者是连年上等,可以升官了等等。

    而唐林就要检查他们是否有错漏,这个考课是否属实,然后在奏章上盖章,呈交上去,再由尚书盖章,那么此事就可以由本司调度了。

    而司封,包揽的事情多一点,封爵、赠官、命妇封荫等等都归他们上奏,之后唐林核实,盖上印章,再交给尚书盖章。

    这两个司,事情少时极少,多时极多,考功最为繁琐,每年年底是最忙的时候,统计官员的政绩、严格对照细则进行考核,由本司根据官员的空缺情况,进行调任。

    而司封就正好是在考功忙完之后,官员一年的政绩出来,就可以开始封荫、封爵了,其他时候,可能就是某一官员特别突出,才给荫封,总的来说,事情也不多。

    也幸好,现在是两司最清闲的时候,给了唐林一些时间,不用两手抓。

    这几日,唐林带着手下整理户籍册子,将最新的和之前的对比,或增或减,唐林将其写在纸条上,等干后,让胥吏夹在那一页。

    并且唐林还拿出了永兴府之前的册子,让他们根据样式抄录。

    一户的户主姓名,其妻、其子皆在一列,又在左下角写上年龄。人口众多的,就多写几列。

    全部抄录完后,又在该府册子的封页处,写上此为何年所查,该府为上府还是下府,共有几户,比之上次多了几户或是少了几户,全部写在封页处。

    何郎中拿着已经装好的保定府的户籍册子,又看看那九十九本册子,眼前一黑,这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去。

    不过除了第一本稍微慢了点,后面的就快了很多,这一日,竟然真把保定府路,这一路的册子整理出来了。

    看到那些整理的清楚明了的册子,何郎中开口说道:“唐侍郎,这些整理好后,送到户部,得让户部那些人好好保存,万不可损毁了。”

    “这个得让他们自己来抄录一份,这些以后还有旁的用处呢!”唐林说道。

    总算将一路的册子都整理完了,唐林用手轻轻按压鼻梁,这一日看了这么多册子,眼睛有些酸涩。

    看还未到下衙的时间,唐林决定明天不能这么紧了,中间要让眼睛休息一下,他可不想变成近视。

    下衙后,唐林先去林府接伊娘,之后又去了老师地方,接小满,顺便跟老师说了会儿话。

    叶楚山看着这个弟子,又自豪又担忧,说道:“朝会上的事情,我听你师兄说了,这次你没做错,但是太锋芒毕露了。如今,你怕是成为了不少人的眼中钉。”

    “老师,这九夷实在不要脸。”唐林也不想这样,第一次上朝,就出这么大风头。

    “这事,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在,你进了政事堂,只要这次对策得用,日后你怕是能成为政事堂的常客。”

    “坏在,那些想要进政事堂的官员,怕是会嫉恨你,你的资历原本比他们都浅,虽然也是从三品,但是他们资历深,本来他们并不把你放在眼里。”

    “如今你却越过了他们,抢先被官家叫去了政事堂,虽然同那些重臣不一样,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你已经是一个威胁了。”

    “其中,你特别要注意的是礼部的王侍郎,他现在就等着礼部范尚书走呢!”叶楚山叮嘱道。

    “弟子明白,那老师,下次朝会,弟子可以先吃东西了吧!”

    “吃吧,多吃点。”

    叶楚山没好气的看了一眼弟子,本来是因为怕他太过紧张,若是吃太多,容易闹肚子,才不告诉他这件事。

    不吃东西才是最安全的,以前就有官员因为太过紧张,又吃了太多东西,憋不住,在朝堂出了糗。

    结果唐林倒好,别说紧张了,他都快登天了!

    唐林笑着跟老师告辞,带着妻儿回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日三餐,是在汉时出现的,不过只有士人贵族才这样吃,百姓极少会吃三餐。到了宋朝,经济发展,然后百姓们也开始一日三餐了,后面就没改过。

    所以,现在宁朝有条件的百姓,都改为三餐了,等到以后,宁朝大部分的百姓都会是一日三餐的!

    至于考功司,本是中书省的审官院,北宋中期元丰改制时,并入到了吏部,阿呆参考的官员职责,一部分是元丰改制后的,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部分职权都归到了尚书省内,一部分是明清时,六部直接对君王负责,所以文中尚书省各部的职权很大。

    其实宋朝时,三省已经形同虚设了,政事堂和枢密院掌了军政两权,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大家不要真的认为尚书省就是这样的,私设,这都是私设!!!!

    感谢在2021080301:05:262021080321:46: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ynnnnnn、二木成林5瓶;52964974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