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踟蹰的我们 > 第二十七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九六七年的寒冬腊月,我的奶奶在生过四名子女后自觉对生孩子这件事熟门熟路,而不再对肚子里的孩子小心对待,进而在一次起夜后把我的父亲掉在了茅坑里。那夜奶奶回到屋子里爬上床一摸自己的肚子瘪了下去,赶忙叫醒了我的大姑姑,大姑姑用锄头把浑身沾满屎尿的父亲的捞了起来,用温水帮我的父亲洗了澡,父亲的右手的手指甲全被茅坑里的石头碰掉了,大姑姑说那时的父亲不比一条鲤鱼大。第二天奶奶把父亲塞进了一只爷爷没有穿过的棉鞋里,她没想到父亲会活下来。大姑姑说,十羊九福全,火羊之命的父亲的福在手。

    父亲在两岁那年连续几天不吃不喝,奶奶把奄奄一息的父亲包在小被子里扔到了北杏林上两次,两次都是她自己又捡回来的,第三次她让大姑姑去把父亲丢掉。大姑姑抱着父亲小跑着到了距离杨树庄八里地的竹子园村的二姑奶奶家,二姑奶奶是太爷爷收的义女,祖上行医,她自己年轻的时候是个赤脚医生,会针灸,会抓药,老了之后开始帮人摸吓子。二姑奶奶先是凭借自己玄学的本领给父亲看看面相,断定他没有被鬼神吓到,便开始用自己医学的本领为父亲诊断,她掰开父亲的嘴巴看了看,找到一个油纸包,从里面捡出几片枯叶,几根枯枝,把它们放在做饭的铁勺里加了水熬开冷凉喂我的父亲喝下,之后父亲便开始不停地呕吐,玉米粥奶水混着芋头瓤全吐了出来,就差把胆汁吐出来了,直到嘴里吐出半根绦虫,心急的大姑姑想着伸手把绦虫从父亲嘴里拽出来,结果把绦虫拽成了两段。回到家后,大姑姑按照二姑奶奶的叮嘱用勺子烧二两米酒,用它反复在父亲的肚脐眼周围揉搓,终于那半截绦虫熬不住酒气从父亲的嘴里爬了出来,父亲也就因此好了。

    父亲小时候喜欢捉弄人。六岁那年父亲在家门口玩,一个人过来向他问路。父亲说,这个我知道,张春霍家在村东头,你到东头一打听就知道了!那人到了东头一问又折了回来,他按旁人说的进了院子,见父亲正翘着二郎腿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吃煎饼,便抱怨说,你这孩子不知道别瞎说,这就是张春霍家!转而那人疑惑道,他家的人呢,你怎么在他家吃煎饼?父亲说,他家的人都出工了,给了俺一块煎饼,让俺给他家看门儿,你有事儿吗,没事俺就关上门回家了!还好我的爷爷回了家,不然我们家的那个远房表亲就要被父亲拒之门外了。

    父亲在我们队里有两个好伙计:一个是我们队里的外姓,姓王,力气很大,能扳倒牛,能抱起碌碡,人称老夯,老夯长我的父亲三岁;另一个也是我们队里的外姓,也就是孙大海的弟弟孙二海,小我的父亲两岁。

    老夯在我两岁的时候离开了杨树庄,有人说他到了宁夏,有人说他到了甘肃,还有人说他到了东北,总之他去了很远的地方。老夯家在我的二伯家东边,院子西南角有一棵石榴树,没有院墙。我和坤哥哥曾在一年八月里的一个下午用砖头砸开了挂在堂屋门上的那把生锈的锁,为的是一探那个杨树庄传奇人物的家底,结果只在东屋里看到了一张破床,床头北面放着一只黑色的木箱子,箱子上的锁是开着的,坤哥哥小心翼翼的拿下了上面半新的小锁,又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黑木箱,那一刻我想到了里面或许会有一条盘着的大蛇,也想到了会有一股黑烟从箱子里飞出,却没有想到箱子里会有一只电热炉,坤哥哥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把电热炉拿回家去,去年冬天我还看到坤哥哥用它烧火锅。父亲说老夯在我过百天的时候抱过我,我记不得他的样子,对老夯的认识是他是一个用过电热炉的人。

    孙二海气氛自己没能接父亲的班而长年生活在外。孙二海也有一座没有院墙的院子,院子里长着一棵疯掉的梧桐树和三棵碗口一般粗的杨树,通堂瓦屋,隔着没有玻璃的窗子看去,屋里面空空荡荡,只有遍地的鸟屎。我很喜欢在夏天的夜晚光顾那座院子,可以摸到许多的知了,说也奇怪,一个破院子里的四棵树竟然可以吸引那么多的知了往上面爬,七月里看完中央新闻联播,拿上手电筒,走到就会有收获,我从没有将这个秘密告诉别人,值得庆幸的是别人也没有发现这个秘密。孙二海两三年回一次家,都是当天来当天走,而且必定要到我家串门。孙二海改过三次自己的年龄,为的是找媳妇,他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一次改小了八岁,然而直到我大专毕业他也还是一个人。我对孙二海的认识便是他是一个热衷于改年龄的人。

    父亲上学还算聪明,他的聪明只能考上中专,却考不上高中,他报考了高中,不出意外的落榜了。父亲初中毕业先是在家里跟着爷爷在家里做了两年豆腐,而后托人进了北窑的供销社当职,那时的父亲十分神气,每天夹着供销社里发的黑皮包上下班,引得同龄人一片羡慕的眼光。在供销社干了一年父亲不顾爷爷的反对辞职了,在家人的帮助下在我们村东坡的蛭石厂门口开了一间门市部,卖些啤酒橘子水枣汁一类的饮品以及铁钉锯条螺丝刀一类的小五金,父亲原本想着依托蛭石厂把自己的门市部做大做强,做成和北窑供销社一样的规模,结果一九八八年的冬天杨树庄的蛭石厂在经历了十一个春秋后永久的停产了,也正是这一年的冬天我的父亲迎娶了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注意到我的父亲是在那个六月的晌午,火辣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间隙,细碎的洒在了正在和周月琴坐在墙角闲聊的她,她们两个抱着细?C的双腿蹲在墙角谈论着她们那个年纪所有的小惊喜和小秘密,这时我的父亲张志东出现了,煞有介事的对我的母亲说,马熙凤,你头发长了,卖你一根发带把头发扎起来吧!之后她发现这个男生总是在学校里兜售像气球,发带,铅笔,橡皮,竹蜻蜓一类的小东西,实足的一个小货郎。在她不成熟的年纪里她十分讨厌这种人,她觉得凡是买卖就有欺骗,她觉得他这么小就成了一个小骗子,实在有些可怜。有一段时间他向他兜售小东西的时候,她都以十分激烈的方式拒绝了,直到有一天,张志东弄到了十来只发卡,大赚班上女生的钱,她也想要一只蝴蝶形状的发卡可是她的口袋里没有钱,她只好再一次拒绝了他的推销。然而张志东对她说,马熙凤我相信你是喜欢这只发卡的,如果你想要的话,我可以不收你的钱,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个要求。十三岁的马熙凤倚靠在一棵梧桐树树上,现出了怀疑的表情,心中充满着欢喜,她对张志东说,哦,你说吧!张志东一本正经的说道,别再说我的坏话了。马熙凤心里翻江倒海,险些落泪,她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说道,哦,好吧!而后她就低着头快步走开了,手里拿着张志东白给的发卡。

    那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里,马熙凤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后来她觉得没必要,毕竟杨二不明白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自己哭给自己看,就像是在演独角戏,有些傻,又有一些可怜。。

    晚饭过后,周月琴来了,她对周月琴说道,那小子懵了。看到马熙凤不知所以的表情,周月琴接着说道,我让孙大海告诉那小子你喜欢他了。马熙凤听后大惊失色,你怎么这样啊,明天怎么见面啊。周月琴没有接她的话,她说,你看孙大海多直接。马熙凤知道张志东刚好也喜欢自己,心里十分高兴,她就像抓住了他的把柄一样,对张志东靠近乎,装的似懂非懂,给他留下了遐想的空间,又限制了他前进的脚步。她以这种女人特有的小聪明牢牢的抓住了张志东那颗受惊的心。

    直到上了高中马熙凤才正式接受了张志东的追求,那年她十七岁,在现在的北窑中学读高中,俨然一个含苞待放的美丽少女,眼瞅着考学是没有希望了,她想索性过把瘾谈个恋爱,也不枉费这么多年勤于学业了。于是她在一个深秋的下午,校园里那棵大杨树上还挂着最后几片枯黄的叶子,她在校门口经过张志东的身边时有意的放慢了脚步,对眼前那个摆明就要吊死在她这颗桂树上张志东说道,哎,你这个人有时候还是蛮招人喜欢的。张志东听到她这样对他说受宠若惊,一时间竟不知所措,等他明白过来的时候,他立刻走上前去一把抓住她的手说,我要娶你当老婆。在那种情形之下,马熙凤只好生气的甩开张志东的手大骂道,你神经病啊!我的父亲对我讲述他们的这段故事时,都极力的想高一上学期时,周月琴在放学的路上对马熙凤说,我怕是要嫁给孙大海了,我算是死在他手里了。

    一九八九年我的出生,给我的父亲带来了巨大的喜悦。他当天晚上就对我那因生产还不能下床的母亲说,我算了一下,这小子就是下雪那次撒下的种。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人用花言巧语去掩饰自己的意图,就有人听着花言巧语落进了圈套。我不知道我的父亲年轻是怎样说服我那长得又高又漂亮的母亲嫁给了他,想必我的母亲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思想斗争才终于就范。我的父亲能娶到我的母亲,这在当时可是让不少人大吃一惊,因为无论是相貌还是家境,我的父亲都不应是入选之人,他相貌平平,放在春运的火车站,没准连我也会错认。我的父亲是一个要面子人人,要面子的人通常不会保持沉默,而且要面子的人通常都很无知,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道听途说的来的东西想着法的变成自己说的,他们不明白恰恰只有沉默才能掩饰住他们的无知,我的父亲在我的眼中就是一个说了太多蠢话的人,而这些蠢话使他远离了思考的智慧,使他看起来像一个小丑。

    母亲怀着我的那段日子,父亲无意间看到了伟人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语录,产生了外出挣钱的想法,这个想法在他的头脑中不断的完善和巩固,进而行成了一套有说服力的理论,后来父亲正是靠着自己的那一套理论成功的说服了老夯和孙二海离家出走。老夯是一个直爽的人,经不动父亲的劝说,同意了同父亲一起出去闯天下,他对我的父亲说,我无老无少,说走就走!孙二海当时也正由于没能接自己父亲的班而郁郁不欢,他说,不和他们孙家的人在一块过了,算我一个!三个人做了周密的计划,并把要带的东西列出了清单,约好了日子,眼看就要成行了,我却不合时宜的出生了。父亲不得不拖延自己的计划,他先是对老夯和孙大海说等自己的儿子过了满月就出发,满月过了,父亲又说等过了自己儿子的百天再说,百天过了,老夯没等父亲再说下一个日子,便急不可耐的出发了。一年之后,孙二海也赌气离开了孙家。老夯远走之前请了父亲和孙二海喝了酒,父亲和孙二海送老夯到了村东头。老夯音讯全无,父亲记住的全是他的好,为人仗义,大肚能容,说走就走。孙二海不定时的拜访父亲,父亲记住的只有他欠我们家的钱。孙二海欠钱不多,父亲也不指望他还,这却成了父亲惦记孙二海的理由。每次孙二海从我家走后,父亲都会长出一口气说道,熊家伙,九八年八月十四借了我二百块钱到现在也不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