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极品梦幻乐园 > 第八十六章 名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黄昏,法宝展示会已选出前十名,分别是:傲云、小龙女、李莫愁、何足道、韦一笑、秦红棉、戚长发、鹿杖客、鹤笔翁、金花婆婆。

    傲云的是暗器型法宝‘梦里花落知多少’,造型是一株君子兰。

    小龙女的是群攻型法宝‘寒玉蜂’,装在香囊中,似乎想变多少蜜蜂便能出现多少。

    李莫愁的是‘冰魄银针’,何足道的是‘铁棋银瓶’,韦一笑的是‘青翼蝙蝠’,秦红棉的是‘修罗刀’,戚长发的是‘铁锁横江’,鹿杖客的是‘碧波杖’,鹤笔翁的是‘绿涛笔’。

    而金花婆婆的‘午夜风铃’,可以召唤鬼魂,连冬旎北洲的超级猛鬼贞子竟也供其驱使。

    此时,赛诗会、武道会的前十名早已选出。

    赛诗会的前十名,分别是:王维、裴迪、李端、戎昱、柳中庸、皇甫松、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武道会的前十名,分别是:小公主、萧咪咪、哈哈儿、柳玉茹、水柔颂、阴九幽、金不换、断虹子、铁青笺、万老夫人。

    这三十人中的男子,均有资格参加钱诗韵小姐的选夫婿考核。

    也就是说,傲云、何足道、韦一笑、戚长发、鹿杖客、鹤笔翁、王维、裴迪、李端、戎昱、柳中庸、皇甫松、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哈哈儿、阴九幽、金不换、断虹子、铁青笺等人,均有机会角逐下一轮比试。

    不过,前提是诗韵小姐中意。因此,最后只剩下:傲云、何足道、王维、裴迪、李端、戎昱、柳中庸、皇甫松、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奇怪的是,选夫婿的最后比试,居然一个月后才举行。傲云和何足道倒无所谓,反正也只是凑凑热闹而已。

    傲云是一名散修,一向自由自在,又有十三位女仙身份的跟班,对女人并不如何感冒。

    何足道来自武侠界的《倚天屠龙记》区域,打算拜访一下梦幻界的昆仑派,恰好路过大唐国的长安城,一时技痒,才忍不住露一手。

    那十位赛诗会的优胜者,却有点忧心。王维、裴迪、李端、戎昱、柳中庸、皇甫松等人,来自神圣界的《唐诗》区域,目前只是观光客的身份。而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等人,来自神圣界的《明史》区域,人称江南四大才子,暂时也没有梦幻界籍。

    如果再逗留一个月,就怕宇宙移民局会有意见。况且每天吃吃喝喝,游山玩水,迟早囊中羞涩,支撑不了那么久。

    自古文人大多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没几个会理财。虽然,他们均可获得由圆梦园送出的豪华楼房一层,每层价值十万两银子,但总不能马上转手吧!

    第一,对圆梦园老板钱多多不尊敬;第二,诗韵小姐是钱老板的掌上明珠;第三,以后来梦幻界游玩,或者移民到梦幻界,起码也算是住豪宅养番狗的高尚人士嘛!

    在赛诗会上,这十人可算是出尽风头。

    王维以一首《少年行》胜出:‘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咏的是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

    同样写少年游侠,高适在《邯郸少年行》中的‘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就显然渗透着高适自己沉沦不遇的深沉感慨。

    而王维笔下的少年游侠,则具有相当浓厚的浪漫气息和理想化色彩,却并不给人任何虚假之感,关键在于诗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王维对这种生活的诗意感受。

    裴迪是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之一,是王维最好的朋友。后来,王维隐居于蓝田辋川,与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辋川别墅有华子岗、竹里馆、鹿柴等名胜多处,王维与裴迪各赋五言绝句二十首,互为唱和,以歌咏其优美景色。《华子岗》即是其中之一。在赛诗会上,裴迪咏的便是《华子岗》:‘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这首诗,他以‘还家’为线索,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落日、松风、草露、云光、山翠这些分散的景物,有机地联缀成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相宜的艺术画面,虽然着墨不多,却极富神韵。

    他并没有工细地刻镂华子岗的景物,而是着重于从听觉、视觉、触觉这几方面,去摄取最能表现自己情趣的景象,把感情融入到景色之中。

    笔墨疏淡,蕴含丰富,具有一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神韵。这首《华子岗》,正代表着辋川绝句的共同风格。

    李端写的却是一首《闺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这首诗,明白晓畅,他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把一个闺中少妇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情景,描写得含蓄细腻,楚楚动人,令人读过之后,自然对她产生深厚的同情。

    这首诗末一句写得特别出色,不仅带着口语色彩,充满生活气息,而且在简洁明快中包容着丰富的情韵。

    李端作了十分精炼的概括,把少妇起床和后来恼恨的原因都略去不提,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地。诗意就变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戎昱的是《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以平静……

    而柳中庸的《听筝》,着墨于他听筝时的音乐感受,其格局和表现技巧,别具一格,别有情韵:‘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

    这首描写筝声的诗,着眼点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人展开联想,以新颖、贴切的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所发出的种种哀怨之声。

    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出‘悲怨声’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

    皇甫松写的是《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这首诗清新隽永,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画,富有民歌风味。

    他没有描写采莲子的过程,也没有描写采莲女的容貌服饰,而是通过采莲女的眼神、动作和一系列内心独白,表现她热烈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初恋少女的羞涩心情。

    唐伯虎的是《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祝枝山的是《送别》: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任你东南西北,千丝万缕,总系不得郎舟住。这边啼鹧鸪,那边唤杜宇,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一声声‘不如归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