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晋时归 > 144慕舆干的无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初春的早晨还有点干冷,唐一明便带着陶豹、孙虎径直下了山,朝葫芦谷里走去。

    陶豹和孙虎的手里各自拎着一个布袋,布袋的底部已经被鲜血染红,里面装着的是呼延绝和那几个大燕武士的首级。

    葫芦谷的驿站里,慕舆干在自己的房中踱着步子。

    “这呼延绝都去了一夜了,至今未归,是不是遇到什么意外了?如果他被人抓到的话,那我也脱不了干系,只怕这次我就是有来无回了。不行,我得尽管离开此地。”慕舆干一边走来走去,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便急忙从床边拿起了随身携带的一把匕首,慌慌张张地走出了房间。

    慕舆干来到驿站门口,见守门的汉兵正在有说有笑的,他便定了定神情,缓缓地朝外面走了出去。

    “大人,今天好雅兴啊,竟然起的那么早?”杨元带着一队人从此巡逻而过,看见了慕舆干,便向他走了过来,拱手说道。

    “是你?”慕舆干被杨元拦下,不禁吃了一惊。

    杨元呵呵笑道:“是我。大人这是要去哪里啊?”

    “我去散散步,难道也不能吗?”慕舆干冷冷地说道。

    杨元道:“大人是大燕国的使臣,散散步当然是可以的,可是我家大王早有交待,让在下好生照顾大人。这泰山不比其他地方,到处都是凶猛的野兽,如果大人不小心走丢了,汉王那里,在下也不好交待。大人既然要散步,那在下就陪同大人一起去散散步,顺便也可以向大人介绍介绍这里优美的景色。”

    慕舆干听杨元要跟着他,心中暗暗想道:“这下看来,我现在就等于被软禁起来了,呼延绝至今未归,看来也是凶多吉少。这泰山自从被唐一明占据之后,外人就很少进入,这里面到底蕴藏着多少秘密,谁也不得而知。堂兄说的没有错,唐一明如果不除去的话,必定会成为我大燕国的后患。”

    “哦,既然汉王想的如此周全,我在这里谢过汉王了。”慕舆干拱手说道。

    杨元道:“咦?大人,怎么不见你的那几个武士啊?”

    慕舆干心中一惊,急忙答道:“哦,他们啊,他们昨天喝多了,现在都在房间里睡觉呢。”

    “恐怕未必吧!”

    声音从驿站外面传来,唐一明、陶豹、孙虎三个人缓缓地向着驿站走来。

    “参见汉王!”杨元和身后的几个士兵同时敬礼说道。

    慕舆干看到唐一明来了,又见他身后的陶豹、孙虎两个人的手中拎着血淋淋的布袋,心中便早已经有了预测。他佯装镇定,拱手说道:“汉王!”

    唐一明满面春风地走了过来,来到众人面前的时候,他便摆了摆手,示意杨元带着手下去忙他们的。

    杨元会意,带着手下便走了。

    “汉王今天怎么起那么早啊?”慕舆干问道。

    唐一明呵呵笑道:“不敢不起早,怕起来晚了,就再也见不到将军了。”

    “怎么会呢?我是大燕使臣,任务还没有完成,怎么会轻易离开呢?”慕舆干道。

    唐一明扭头看了陶豹和孙虎一眼,没有说什么话。

    陶豹、孙虎便将手中拎着的布袋给仍在了地上,袋子的口瞬间展开,从袋子里滚出来了几颗人头来。

    慕舆干只微微扫了一眼,便不再看了,缓缓地问道:“汉王,你弄几个人头出来,是想吓唬吓唬我吗?”

    唐一明道:“将军,你可看清楚了,这些人头,似乎是你昨天带来的几个武士吧?”

    慕舆干佯装吃惊的样子,便仔细地瞅瞅地上的人头,见呼延绝和另外几个武士的人头上都是鲜血淋淋的,眼睛也都没有合上,从那一双双眼睛里,他似乎看到了呼延绝等人死前的那种恐怖。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他们怎么会突然死了?”慕舆干故意装作惊慌失措地说道。

    唐一明冷冷地说道:“慕舆干将军,你可别说你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的手下三更半夜的突然出现在本王的府上,鬼鬼祟祟不说,还携带利刃,这不是行刺还能是什么?还好本王戒备森严,不然的话,你今天见到的,估计就是本王的人头了。”

    慕舆干突然跪在了地上,大声哭道:“汉王,请你明察,这些人都是自告奋勇跟随我前来的,他们昨夜喝了酒,就都走了,此事与我绝对没有关系。”

    唐一明道:“你的手下前来行刺本王,这事却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你说这话,连三岁的小孩子都哄骗不了,麻烦你下次再说谎话的时候,编也要编个能够使人信服的来。”

    慕舆干道:“汉王明察,这事与我确实没有任何关系。这些武士都是镇国公派来的,至于他们是不是受了镇国公的唆使,那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只是负责出使这里,只求完成陛下交托的任务,我就算有十个胆子,也绝对不敢让人谋害汉王啊。汉王是大燕的驸马,是陛下的妹夫,我就算再怎么愚蠢,也不会愚蠢到这种地步啊。”

    “慕舆干将军,你起来吧,我相信你就是了。看来时有人想陷害你,想把你置于死地啊。你既然是使臣,那就做使臣该做的事情,我也希望你完成任务。这样吧,你写一封书信,我让人送到济南城,让他们拉着粮食来换装备和武器,你说怎么样?”唐一明道。

    慕舆干急忙说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唐一明呵呵笑了笑,转身对身后的陶豹说道:“陶豹,慕舆干将军的侍卫都死了,我怕还有漏网之鱼,会来找将军报复,这样吧,你这几天就护卫在将军左右,务必要保护将军周全,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知道了吗?”

    陶豹答道:“大王放心,属下一定会好生保护将军。”

    “完了完了,这下我是彻底被软禁了,看来堂兄的计策失算了。如果不是我够机灵的话,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反正陛下给了我特权,既然唐一明的态度如此坚硬,那么我也只能按照最坏的打算来了。”慕舆干的心中缓缓地想道。

    “汉王,下官偶感风寒,身体不适,想回房休息。”慕舆干拱手说道。

    唐一明道:“将军,那交易的事情?”

    慕舆干道:“汉王放心,我现在就给济南太守写信,让他们准备好粮食。”

    唐一明呵呵笑道:“如此最好,那辛苦将军了。陶豹,既然将军身体不适,你就送将军回房吧。”

    陶豹道:“是,汉王!”

    “汉王,下官告退!”慕舆干道。

    唐一明看道慕舆干转身走了,陶豹紧紧地跟随了上去,他的嘴角边扬起了一丝笑容,对孙虎说道:“把这些人头都收拾一下,丢到后山随便挖个坑埋了吧。”

    “是,汉王。”孙虎道。

    “这个慕舆干,倒是很机灵,看来燕国里的人才还真不少。”唐一明自言自语地说道。

    济南城。

    “太守大人!太守大人!”

    “什么事情?如此慌忙?”济南城的太守赵武问道。

    太守府的大厅里站着一个士兵,手中捧着一封书信,拱手说道:“大人,这是慕舆干大人派人送来的信。”

    “慕舆干?他不是奉命出使泰山了吗?快呈上来。”赵武说道。

    士兵递过书信,赵武接着以后,便打开了,匆匆地看了一遍。

    “开什么玩笑?居然让我出三千车粮食?粮食都给他们了,老子吃什么?”赵武道。

    “大人,可是慕舆干将军他是陛下指派的使臣,并且早有圣旨发来,要我们这一带都听他的调遣,万一拂逆了慕舆干将军,不仅镇国公那里无法交代,陛下那边更是无法交代。”一直站在赵武身边的一个身穿棉袍的年轻汉子说道。

    赵武是燕国尚书令阳骜的同乡,也是皇甫真的部下,皇甫真奉命镇守青州,便让赵武留守济南。他看了看站在他身边的那个中年汉子,当即说道:“孟鸿,你的意思是说……让我顺从慕舆干?”

    赵武四十多岁,从军却仅仅只有十年,以前是后赵的幽州属官,慕容氏占领幽州之后,便被俘虏,被同乡阳骜说服,替慕容氏出力,从军以来,虽然不怎么凸显,但是慕容氏扩张的每次战斗,他都参加过,可谓是身经百战了。

    那个年轻的汉子叫孟鸿,孟鸿约莫二十多岁,年纪甚青,广固之战后,慕容恪俘虏了一批读书人,将他们押到了济南城,交给皇甫真看管。后来皇甫真驻守广固,所拘押的人便交给了赵武,赵武第一次见到孟鸿的时候,便感到十分的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大喊大叫,只有他冷静异常,便将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当自己的幕僚。

    孟鸿道:“大人,虽然大将军统领着整个大燕的军马,但是实际上,镇国公的势力也不可小觑,慕舆干是镇国公的堂弟,又有陛下颁发的特权,大人不能不从。”

    赵武道:“好吧,只是,一下子抽调三千车粮食出来,济南城的屯粮就会不足,此事该怎么办?”

    孟鸿道:“此事也很简单,大人是大将军的部下,奉命驻守济南,粮食短缺自然要派人去陈留,此时慕舆根负责粮草调度,而所有驻军的粮草都在陈留,只要将此事禀告给镇国公,就会有粮草来的。”

    赵武呵呵笑道:“好吧,吩咐下去,今天整理粮草,明日你亲自送去泰山。”

    孟鸿道:“是,大人。不过,我们也应该先通报一声给慕舆干吧?城南五十里有一个小山丘,那里可以作为交换的地点,大人以为如何?”

    “好,就按照你说的办。我这就派人去通知慕舆干,让慕舆干明日午时等候在那里。”赵武点了点头,说道。

    孟鸿笑了笑,没有说话,心中缓缓地想道:“我早听说了唐一明的大名,只是未尝见过,明日交易的时候,也好看个究竟。”

    ————————————————————————————————

    济南城外五十里的一个小山丘上,唐一明、慕舆干、陶豹、孙虎、黄大等人久久地等候在那里,身后的山丘下面,是一排排列着队伍的车队,整整齐齐的,煞是威严。

    “慕舆干将军,我们都等了那么久了,为什么还不见人来?”唐一明向前眺望着,见地平线上看不到一个人影,便淡淡地问道。

    “汉王,您再耐心地等一会儿,信上说午时交易,如今离午时还有半个时辰,不妨再等等吧。”慕舆干欠身说道。

    黄大听见了,冷哼了一声,说道:“换个东西还这么婆婆妈妈的,一点都不利索。大王,如果他们到了午时还没有来的话,我看我们也不必再等了,他们要是想换,就把粮食运到泰山,也省的我们在这里干等了。”

    慕舆干呵呵笑道:“汉王息怒,都是属下人办事不利,才害得汉王在此久等。等我回到了蓟城,我一定会在陛下面前参赵武一本,让陛下治他个贻误军机的罪名。”

    唐一明道:“我们姑且再等一会儿,如果到了午时,运粮的队伍还没有来的话,我们都退回泰山。”

    慕舆干见唐一明主意已定,心中不禁暗暗地骂道:“这个赵武,帮大将军做事的时候,跑的比兔子还快,现在帮镇国公做事,却婆婆妈妈的,等我完成了这次使命,看我不在陛下面前狠狠的参你一本。”

    他想着想着,扭过脸,看到了身后的那一车车满载的长戟、盾牌,以及队伍后面的那两百多辆装着炸药的车,心中十分的满意。

    唐一明看见了慕舆干嘴角上出现了一丝似有似无的笑容,便急忙问道:“将军为何发笑?”

    慕舆干急忙答道:“没,没什么。”

    “将军是不是在笑我泰山太过简陋了?实不相瞒,泰山清贫,一向如此。将军这两天在驿站吃到的肉,还是士兵们不辞辛劳从山上猎来的猎物呢。”唐一明道。

    慕舆干拱手说道:“承蒙汉王热情款待,下官不胜感激。既然泰山清贫,为何汉王不迁徙到泰山郡?下官听说,年前汉王派了一部分人驻守在泰山郡,还开垦出来了不少良田,如果汉王将所有民众全部迁徙到泰山郡所辖的各个县里,不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唐一明笑着说道:“将军有所不知,我们在泰山上住惯了,如果突然离开的话,只怕会有许多不适应。再说,泰山上虽然贫瘠,可是却也十分独特,易守难攻,加以发展的话,也能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山城。不过,泰山资源有限,炸药也只能制造那么多了,请将军先带回去用着。”

    慕舆干灵机一动,急忙说道:“汉王,大燕疆域辽阔,境内更是物产丰富。下官知道汉王是个十分聪明的人,所以才能制造出炸药这样极其威力的武器。只要汉王吩咐一声,制造炸药需要什么物产,下官定当派人将物产源源不断地送到泰山来。当然,这样一来,我大燕就不用再买了,不过加工费用还是不会亏待汉王的。”

    唐一明笑道:“原来将军是想把我这里变成一个大兵工厂,替大燕加工炸药啊?这个主意是好,不过,这项工作十分的危险,一般来说,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从而导致身首异处。如此高危的工作,不知道大燕肯出多少加工费用?”

    “这个嘛……下官也不能做主,只是,下官回去之后,可以询问一下陛下的意见,只要陛下同意了,好处自然也少不了汉王的。汉王,您是当朝的驸马,是陛下的亲妹夫,下官还记得上次陛下派人送来的不少给公主陪嫁的物品,难道汉王还看不出来陛下对汉王的好吗?”慕舆干道。

    慕容灵秀和唐一明完婚,当时唐一明以王凯为使臣,出使燕国。慕容俊知道他的妹妹阴差阳错地和唐一明完婚以后,无奈之下,按照公主出嫁之礼,命人送给唐一明不少金银珠宝。那些金银珠宝看似很贵重,可是在这样的一个乱世里,一粒粮食一粒金,也就显得一文不值了。

    唐一明听到慕舆干提及此事,冷笑了一声,说道:“是啊,皇帝陛下对我可真是好,一连送了十辆马车的金银珠宝,只可惜啊,送来的那么多金银珠宝还不如送我一点粮食实惠。”

    慕舆干见唐一明不高兴了,便不再说话,转过身子,面朝北,眼睛向前眺望,期盼着济南城里的燕军到来。

    良久,良久,山丘附近没有一丝声音,十分的静寂。

    唐一明抬起头,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便对陶豹说道:“现在到午时了没有?”

    陶豹抬头看了看太阳,回答道:“大王,已经到了!”

    唐一明扫视了一下前方,见还是没有一个人影,显得很是不耐烦,便故意说道:“都已经午时了,他们还不来,看来时来不了,传令下去,全军撤退,回泰山!”

    慕舆干听到,急忙说道:“汉王,不如再等一会儿,一定是燕军中途出了什么事情。”

    “不等了,已经等了一个上午了,要来早来了!”唐一明怒道。

    慕舆干无奈,只得看到唐一明和部下缓缓地向着泰山退去。

    “将军,走吧!”陶豹站在慕舆干的身边,冷冷地说道。

    慕舆干摇了摇头,扭脸又看了一眼北面,忽然看见一名骑兵手中扛着一面黑色大旗,大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燕”字。他脸上一惊,急忙大声叫道:“汉王,来了!汉王,燕军来了!汉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