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 第0115章吴强的邀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十月下旬,寒风凛冽,天空飘着雪花。

    吴强从长沙发回来五万斤湖南干辣椒。

    收货地点是北宁。

    他先行来到了北宁找老卢。

    一转过六道街口,就望见红红火火的鱼庄门头。

    皇冠上跳跃的大鲤子分外醒目。

    玻璃窗里的鱼缸,大鲤鱼悠闲的舒展着筋骨,观察着外面的世界。

    年头他来的时候,这儿还在装修,看不出什么效果来。现在一看,这鱼庄的构思甚是巧妙。

    一进门,有个外国面孔的姑娘披着貂皮坎肩迎了上来。

    “先生,要用餐吗?”

    “呃,我找卢老板。”

    “找老板?他在后厨很忙,您有什么事?我可以转告。”

    冯婷婷不卑不亢的站在他的面前,很有礼貌的询问事由。

    “我是卖辣椒的,货要到了。”

    “哦,是我们的供货商,你是从哪里来?”

    “哈市。”

    “好,稍等。”

    冯婷婷来到接待台,跟卢妈妈说了有人找,是卖辣椒的。

    “哈市的?”

    “是。”

    “在哪呢?”

    两人年初的时候见过面,都有点印象。

    见面一阵客气。

    卢妈妈让冯婷婷去后厨找老卢。

    老卢听说哈市的人来了,就急急忙忙的出来。

    见是吴强,就把他领到了后院的包房里。

    “小吴啊,这么大的雪过来,是辣椒要到了吗?”

    “是啊,卢老板,这次我收了很多。”

    “哦?有多少啊?”

    “五万斤。”

    “还真不少!”

    老卢一琢磨,五万斤,自己都没地方放。

    “什么时候到?”

    “就这两天。”

    “好,我想办法。”

    “天气太冷了,吃了饭我带你去对面住下。”

    老卢对吴强很客气。

    这都是卢昌华的嘱咐。

    这些人虽然挣了咱们的钱,可也是在帮咱们挣钱。

    和他们关系处好了,以后做生意就很顺畅。

    吴强早就听说沸腾鱼庄的大名,虽然双方是业务关系,可他还是第一次来吃。

    当即,老卢就让服务员下单,来一个沸腾大鲤子。

    吴强算是领教了卢家沸腾大鲤子的实力。

    味美可口,香辣适中,再结合现在的天气,那真是绝配!

    二两酒下肚,吴强也放开了。

    跟老卢聊起了湖南那边的见闻。

    老卢陪着他吃鱼喝酒。

    酒足饭饱,又亲自带着他去了对面的红旗旅社,开了个单间住下。

    当晚,卢昌华开车送鱼来,老卢把吴强来送辣椒的事说了。

    现在库房都用来做包房了。

    辣椒这么多确实没地方搁。

    “爸,把停车场收拾出一部分,堆放辣椒吧。”

    “也只能这样了。”

    “找商店要点堆货的木底座,放在下面,在上面盖上苦布,整个冬天没问题。”

    “嗯,先用外面的辣椒,库房里的以后再用。”

    两天之后,辣椒到站了。

    雇车倒短,运进了停车场。

    这段时间生意火爆,服务员都忙不开身,老卢找了百货商店的装卸工来码堆。

    干这活,人家专业啊。

    把这五万斤辣椒码的规规矩矩的。

    都在辣椒袋子外面盖上了防雨苦布。

    辣椒蓬松,太占地方,停车场占了一半了。

    这势必导致顾客的车辆停不下,只能让他们的车辆停到了街边。

    这会儿连交警都没有,路边停车还真没人管。

    这次吴强算是赚了个饱。

    他背着个大包,拉着老卢的手,说道:“卢老板,谢谢!要是没有您,我还是个在市场里摆摊的小贩子!您就是我的贵人啊!”

    吴强是真心感谢老卢的。

    你想,他一个刑满释放人员,能回归社会,做个好人本就不容易,现在他还成了有钱人。

    你说他能不感谢自己的贵人吗?!

    “小吴,与其说是我帮了你,不如说我们是相互帮助,相互成全。祝你事业越做越大,发大财!”

    “卢老板,我想邀请你到哈市再走走,您的这个沸腾大鲤子是真不错,在北宁这个小地方可惜了,要是能开在哈市,那就完美了。”

    “呵呵,小吴,谢谢你的吉言,暂时我还没能力去哈市,先在北宁踏踏实实的发展,以后机会成熟了再去。”

    这也是卢家父子商量的结果。

    其实邀请老卢去哈市的,去其他大城市的人也很多。

    什么身份的人都有。

    可是,老卢和卢昌华对这事一直很谨慎。

    先不说自己在北宁才刚刚站住脚,积累的客源和口碑还不够。

    就是发展大了,他们也不能轻易的离开北宁。

    要知道北宁是他们的故乡,他们熟悉这里的人情世故。

    要是离开熟悉的环境,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发展,可就虎落平阳了。

    到时候,人家想要你圆就圆,想要你扁就扁!

    卢昌华知道,现在才八六年,国家的改革开放还没有全面放开,法制建设也不完善。

    吴强回去了,带着他的收获。

    而老卢又投入到了忙碌的赚钱当中。

    卢昌华的暖池已经开始烧火了。

    他把家里没有烧完的木头绊子都拉到了水库。

    先烧中间的一个炉子。

    暖池外面大雪漫天,暖棚里却温暖如春。

    在池子南头,四根铁皮烟囱竖在空中。

    烟囱顶部还有一个小铁帽子。

    这是防雪的设计,当然是老潘的手笔。

    其中一根烟囱冒着白烟,在漫天大雪中,犹如仙雾缭绕一般。

    而地面的泉水仍然向着东边流淌。

    进入暖池的水量减少了许多。

    卢昌华把抽水机利用了起来。

    把南边的水抽出来,向着北边池子里扬。

    池水依然保持着十八度的水温。

    大鹅已经长得膘肥体壮了。

    卢昌华让老杨两口子来帮着挑选大鹅,留下三百只做种鹅,其他的就宰杀了,冬天吃。

    铁锅炖大鹅那可是道名菜。

    “小卢啊,这么多大鹅都杀了也吃不完啊,卖给谁去?”

    “卖啥?留着自己吃。”

    留作种鹅的脖子上被刷上了红漆,其他的鹅就难逃噩运。

    杀鹅也是一件麻烦事,主要是鹅毛,就这么扔了太可惜。

    他找来了些闲着的老娘们,让何大嫂和毛大娘领着,专门给大鹅拔毛。

    拔鹅毛讲究干拔,就是不能用开水烫。

    如果用了水,就冻成了一块冰坨子,来年要是不及时处理就臭了。

    干拔直接装袋,主要是那些小鹅绒。

    一只大鹅差不多能产一两,这拔绒的工作就得一个月。

    鹅绒卢昌华是有用处的,他留着做鹅绒的衣裤,这样就能把厚重的棉袄棉裤取代了。

    这段时间,整个农场都在吃大鹅。

    他不仅三分场的领导送去了几只,其他职工也来买大鹅吃。

    家里来了客人,没有肉总是不像话的,猪肉又不是随时能买到,卢家的大鹅就成了唯二的选择,要么吃卢家的鱼,要么吃卢家的鹅。

    卢昌华开着吉普车给大哥家送去了十只大鹅和五六条大鲤子。

    赵妍一见乐开了花。

    他们这些靠工资吃饭的人,还真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的,毕竟收入有限。

    要不是卢昌中调了工资,他们家也很紧巴。

    卢昌中调整进入了干部序列,二十二级,57元。

    农场广播站升级为长水农场广播电视局,这是个科级单位。

    卢昌中以科员的待遇,代理副局长。

    至于他们结余下来的钱,被赵妍存进了银行,这是个会过日子的好女人。

    夫妻俩婚后生活美满,卢昌中也事业顺心。

    广播站程站长顺势成了局长,但他哪里敢跟这个卢副局长一争长短啊,凡是卢昌中的提议他一概同意,凡是卢昌中反对的,他也反对。

    广电局里的人都看的明白,局里说话算数的人只有卢昌中。

    “来,快进来,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啊,这哪儿吃得了啊!”

    大嫂赵妍一边客气,一边帮着卢昌华拿东西。

    东西先搬进客厅,赵妍再琢磨放在哪儿合适。

    “大哥呢?还没回来?”

    “他呀,忙得很,要天黑了才回来呢。”

    “哦,大嫂,那我就不等他了,走了。”

    “啊?这么急啊?吃了饭再走啊?!”

    “不了,就是给你们送点吃的。”

    卢昌华见大哥不在家,自己待着也不方便,就起身走了。

    赵妍把他送出院门。

    卢昌华回头跟赵妍说道:“大嫂,咱家在北宁开的鱼庄还行,有空你们去北宁转转。”

    “行,我们过年放假才有时间。”

    “让赵叔和婶也去转转,爸做的沸腾鱼很好吃。”

    “好,知道了。”

    刚回到连队,就遇到有人给他传信,说他爸来电话了。

    卢昌华把车停在了队部门口,进去就回拨了电话。

    老卢跟他说了吴强要他们去哈市开店的事。

    “爸,就按咱商量好的,暂时还是不去,在北宁好好发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行,我心里有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