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食色生香,一品美味小厨娘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庄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打人不过是说笑,杨鸿云再怎么样,也不至于亲自动手打女人。

    他陪伴梁十七到庄子,庄子里屋子已经建好了大半,主要的几间都已经收拾出来了,等找个黄道吉日就能搬进去。

    屋子里盘了炕,梁十七让人烧了热水,不多时就能感觉到屋子里暖烘烘的。

    地面依照梁十七的吩咐铺了木地板,她和杨鸿云都脱了鞋踩上去,没感觉冰冷,反而有股热气自下而上暖到脚底心。

    杨鸿云当初看过梁十七画的图纸,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想到做出来的效果会这般好。

    恍然又想起吴勇的传信,说边境辽军来犯,吴俊远连年都没来得及过就率领一众兵将匆匆远赴边关,这次他是一人独去,齐王依旧留在燕京城。

    念头一闪而过,杨鸿云传来盘炕的工匠,问道:“这炕盘好可费事?”

    工匠躬身老老实实回话:“不费事,这还多亏了夫人聪慧,琢磨出了烧制窑砖的法子,再配上水泥堆砌,两三天就能做好。”

    杨鸿云听完略有深思。

    梁十七惊讶:“水泥?你们砌砖用的是水泥?”

    庄子这边的事情全权由林阳泽和崔钰负责,除非有问题无法解决,平日里她极少过问,因而都不知晓盘炕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先前同杨鸿云聊天的时候还疑惑来着,提了两句,说不知这些能工巧匠想出了什么法子,竟然能将砖头砌起来,今天这么一问,倒是给她解惑了。

    只是,有了更多的疑惑。

    梁十七问,工匠自是不敢敷衍,将事情一五一十都说了。

    原来他们的水泥都是崔钰托人从燕京城搬来的,燕京城如今都在修路,尤其是官道,用的都是齐王妃发明的水泥,齐王夫妇在燕京出了好大一出风头,六部对其不满,但不满也得憋着,谁让断他们财路的人是齐王。

    水泥这东西虽是新颖,价格却不算太贵,而且用水泥浇灌的路道平整又结实,马车压过无痕,雨雪天气也不用担心道路泥泞会卡住车轮。

    圣上为此龙颜大悦,奖赏了齐王妃不少物什,她在燕京城一时风头无两。

    从玻璃到水泥,齐王妃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短短半年工夫,她已经打出了名声,得了圣心不说,齐王殿下更是宠她到了骨子里,不知多少姑娘家羡慕。

    工匠说得兴起,他原本做工就是天南地北四处跑,所闻所见也多,说到高兴处完全停不下来。

    梁十七却是越听越心惊,她现在敢确定,那个齐王妃吴南霜的壳子里绝对是换了灵魂。

    会是谁呢?

    她们有可能认识吗?

    再者,她究竟是怎么穿过来的?

    数个问题萦绕在梁十七脑海,叫她坐立难安。

    杨鸿云瞧出了她的不安,挥手让喋喋不休的工匠下去。

    “十七。”

    梁十七听到亲昵的呼唤抬起头来,对上了杨鸿云担忧的眸子。

    她呼吸一窒,随即深深吸了一口气,抿了抿唇,笑道:“我没事,我就是太惊讶。”

    “我明白,你别急,等我们上燕京,你们自然有相见的机会,届时便能看清她究竟是神是鬼。”

    杨鸿云嘴上虽是这般安慰着,心里却另有想法,他才不管吴南霜是何来头,总之想带走梁十七就是不行。

    梁十七面对杨鸿云的关怀,焦虑的情绪稍稍安定下来。

    就如同杨鸿云所说,他们终究有见面的一天,如今她不该着急想那么多,处理好身边的事才是要紧。

    想通后,她便将齐王妃之事暂时揭过,拉着杨鸿云去瞧那种菜的暖棚。

    说起来整个庄子最贵的不是那些屋子,也不是盘炕的砖头,而是眼前这两间玻璃暖房。

    梁十七当初决定要建暖房的时候,崔钰差点给她跪下,抱着她的大腿痛哭流涕,这不是玻璃贵不贵的问题,而死运输难啊!

    玻璃脆的很,稍有不慎就容易碎裂,从燕京城到临安府路途遥远不说,路道还坑坑洼洼,连人都能被颠簸到吐,何况是那些玻璃。

    想从燕京运输到临安府显然不切实际,后来崔钰别无他法,求到他爹头上,崔凌云又去求崔老爷子,让崔老爷子去问问在户部当闲职的齐王,能不能让齐王妃匀几个制玻璃的工匠去临安府。

    崔钰原本不抱希望,没想到齐王妃很爽快就答应了,连人带材料一同用船运了过来。

    崔钰办成了这么大一件事,自然要向梁十七邀功,然而那时候崔桓危在旦夕,他跑了趟苗疆,回来就把这事给忘了,以至于梁十七一直都以为这玻璃是他从燕京买回来的。

    不过今日她听了那工匠的一席话,稍稍推测一番便将真相还原了个七七八八。

    这样看来,那齐王妃为人大方,应当不是什么坏人才对。

    梁十七对吴南霜的好感增添了两分,只等年底进京探一探其庐山真面目了。

    建造玻璃暖房可谓是兴师动众,可效果亦是极好的,暖房里不同外面的田地,地面干净的很,两边都是木质的苗床,高四至五层,苗床制成田梯形,微微倾斜,好让种子和菜苗得到更多的光照。

    照顾菜苗的老头对着梁十七和杨鸿云点头哈腰,庄子里的庄稼汉子和婆娘都是精挑细选的,偷懒耍滑的不要,掐尖好事的也不要,只留下那些老实勤劳能干的。

    梁十七如今生意不算小,给钱也给的爽快,这些看管庄子的对他们一行人都很是尊敬。

    今年冬天雪下这么厚,要不是这些有钱人家的小姐少爷,他们早就在冰天雪地里冻死了,不冻死也会像那些难民一样挨饿受冻,哪能在暖烘烘的屋子里舒舒服服地渡过一整个冬天。

    想到这些,老头神色越发恭敬,拘谨地为梁十七介绍这些菜苗:“这都是第二批了,第一批番茄两个月前已经在隔壁暖房种下去,不出三天能收一些,而那个辣椒,品种不一样长的速度也不一样,您还得再等等。”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另外一个暖房,这间暖房比方才那个要大上两倍,地上种满了番茄和辣椒,番茄顺着竹竿往上爬,翠绿的叶子下挂着红彤彤的果实,梁十七摘了一个掂了掂,分量十足。

    这里没有农药,也没有复合肥,能种出拳头大的番茄已属不易。

    用帕子擦了擦,梁十七也不在乎脏不脏,当着杨鸿云和老头的面用力张嘴就咬,一口下去,满是汁水,口感微酸,却很是清爽,充满了番茄特有的芬芳。

    “皮薄肉厚实,含水量也多,不错。”梁十七就当着水果吃,还摘了一个擦干净后递给杨鸿云,“试试?”

    杨鸿云也是种过田的,没那么多讲究,当下也学着梁十七那样啃起来。

    初尝滋味,杨鸿云被酸得直皱眉头,但等舌头适应后倒也品尝出了其中的滋味,真就如梁十七所说的那样,能当果子吃,还解渴。

    主子吃的开心,伺候这批苗的庄稼汉不免舒一口气。

    他们就怕没种好,惹得梁十七不开心随后将他们赶出去。

    不过显然他们多虑了,只要他们老老实实按照梁十七所书写的培育法子来种,就不可能种坏,除非他们偷工减料,伺候得不尽心。

    吃完后梁十七又摘了一篮子,打算中午做番茄炒蛋。

    番茄炒蛋做起来简单,可它对梁十七来说有独特的含义和情怀,是她心目中最具代表的家常菜。

    暖房后面那块田地靠近竹林,卢翠桃便挑了那边的屋子,用来养花种草。

    卢翠桃养花确实有一手,不管是牡丹还是兰花,在她手里都长得水灵灵的,盛而绽放。

    如今正是梅花绽放的时节,梁十七一路走来,隔两步就能看到一颗树,枝丫上红白点缀,暗香浮动。

    “十七。”卢翠桃远远瞧见梁十七的身影,笑着推开院门出来迎接,二话不说就把手里的暖炉塞给她,“这么冷的天你怎么来了?不是说要等天暖些再搬么?”

    梁十七受了她的好意,将炉子藏于袖下,舒服地喟叹:“提前过来看看,喏,新种的番茄,你让李婶和蛋炒着吃、放汤都可以。”

    “呀!这东西长得可真讨喜,红彤彤的跟灯笼似的。”卢翠桃接过篮子,笑得见牙不见嘴。

    她如今能赚钱,吃得好穿得暖,脸蛋也圆润起来,比以往更加好看,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特别甜。

    梁十七忍不住掐她的肉嘟嘟的腮帮子,打趣道:“咱们桃儿是越发水灵了,等大仁哥回来,估计都不认得了。”

    “你可别提他,一提他我就来气,这就过去多久了,连个人影都没有,我娘可急着把我嫁出去,他要是再不回来,我可真要去相看别人了。”

    卢翠桃撅着嘴,虽然说的是气话,可也是三分真七分假,她之前被耽误了两年,如今哪还经得起蹉跎,再养两年她可真成了老姑娘。

    梁十七不觉得她年纪大,二十岁的姑娘才刚刚适婚呢,但她是后人思想,观念有所不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