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以前我是苏东坡 > 第三十四章 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岳光楠经常在办公室里伏案工作,每天能做的运动是早晨到街心公园里,打一遍八段锦,其余时间根本没有锻炼的机会。虽然是二十多岁的青壮身体,但骑到半山腰,已经喘息如牛,根本跟不上骑行队伍里高手们的速度,只好停下来,靠路边支起赛车,短暂休息片刻。

    岳光楠冲坡的时候,已将骑行面罩褪到脖子上,棉质面巾的作用可以防风,又可以做当做擦汗的毛巾。岳光楠紧跟高手的骑行频率时,注意力放在跟上高手们的节奏上,而忽略了身边的风景。此刻停下来,正好提供欣赏风景的机会。岳光楠调正呼吸,将城市里沉淀已久的气缓缓吐出来,再慢慢吸进漫山遍野的荆钗清香,清香里蕴含了荆钗野草和不知名的花儿的味道,这就是大自然本来的味道。

    大自然的味道逐渐浸满古岳的胸腔腹腔,几个呼吸来回过后,整个身体浑身三万六千多个毛孔,无不由内向外散发出自然的味道。

    时间仿佛也陶醉在自然的味道里,不再摆动分针时针。此时,岳光楠觉得大脑的某根神经软软地提示自己,在这里继续多停留一会儿,一定要多停留一些时间。

    巍峨的山峰,绿色的植被,褚红色的山石,连衣服也被感染,传递着自然的清香。这是清新剂香水不能相比拟的,更是神级大厨做出的美食不能相提并论的味道。

    岳光楠缓缓地呼吸着,觉得整个人与山谷融为一体,脑海里丝毫想回忆不起城市的味道,此时此刻,自己多想做山间的一颗野草,或者一朵野花,成为大自然的一份子。皮肤被春风温柔的抚着,却不痒。岳光楠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自然母亲慈祥的恩赐。

    城市里生活在现代化高楼大厦里的人们,充分享有高科技所带来的一切便利与快捷,却不能时时享有大自然最为朴实的馈赠。经济社会里,大自然没有向回到自然怀抱里的人们收取任何的费用。

    高速发达的经济社会里人们充分享受着天然氧吧,骑行的队友们,被眼前脚下,山间的景色融化了,但没有忘记记录下美丽的瞬间。纷纷拿出高科技产品手机,拍下美好的景色。

    生活在古代社会的人们,如何传递美好的信息?飞鸽传,展示给坐在电脑前的人们。

    岳光楠不由感叹:这是古人想也不敢想的啊!

    目前来看,我们可以亲身体会大自然的味道,却不能时时享有,只好委屈自己,通过现代化的最为便捷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手机,相机,摄像机),记录下自己曾经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过。

    路上的奇瑞汽车和哈佛汽车不也一样吗?我们回归自然还要通过现代社会的高科技产品才能快速的接触自然,如果步行或者坐马车……

    岳光楠稍稍有点遗憾,只是现在不能收集自然的味道。如果我们看视频和图片的时候,同步闻到相应的味道,岂不更好?相信不远的未来,这项技术会被后世的人们发现并推广。

    岳光楠止住思绪纷飞的念头,轻轻地抚着捷安特赛车车座,不能忘记赛车的功劳,它和我们一样,同样喜欢亲近自然,难道不是么?跨上赛车,努力骑往山顶。

    路边的大石头,喷上醒目的白色字体:“坡陡路窄,注意安全”,不时提醒着人们,注意安全行驶。路的宽度只能容得下一辆汽车和一辆赛车。

    岳光楠骑着赛车,大汗淋漓的冲上坡顶。

    岳光楠看到山间中央的洞口,推着赛车走起来。

    临来之前,岳光楠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峡沟水库,是1973年建成的人工水库,水库建成以后,山里和山下的人们出行不便,当时的人们克服种种困难,人工开凿出这段公路。

    走在前面的队友与他人争论着:当时的老百姓肯定没有报酬,义务出工建造的这段公路。人群里有不同的声音:那个时代的人们善良淳朴,但为了生计,不可能不挣一分钱干这么辛苦的体力活,最起码也挣工分。

    无论挣钱还是挣工分,不依靠任何现代化工具,在大山中间开凿公路,需要多么惊人的毅力和坚持,才能完成。

    岳光楠惊叹当时的人们在坚硬的山石上顽强地开凿出一条关乎生计的道路来,更加赞叹四十多年前的农民们。是他们,勤劳朴实的太行山人民,在无所畏惧不计辛劳的纯真品质的坚守下,打造出一条山中之路,至于队友们的争论倒是可以不放在心上。

    现如今,如果不用铲车,开山钻等大型现代化机械设备,即便给人报酬,有没有人愿意去做当年同样的事情呢?像当年人们付出汗水不计较辛苦般的无怨无悔的付出呢?肯定没人愿意。

    岳光楠走进山洞,迎来丝丝凉风,身体骑行的疲惫被凉风带走,骑行的队友打开赛车上的手电筒,山洞内仍有当时的钎子留下的孔洞,每过十几米,洞的左边开凿出一平米左右的“窗户”,一方面输送氧气,另一方面通过孔洞投射的光线,指引行人前行。

    岳光楠走过百米左右,头顶豁然一片晴朗,抬头望去是两座山峰的连接处形成的自然开阔地带。层层山岩低落的水滴是正宗的矿泉水,天然并且无污染。岳光楠学着他人的样子,仰头接了几滴矿泉水,丝丝甜意在口腔内缓缓化开。

    岳光楠向南望去,是太行山脉独有的喀斯特山形风貌,几座山犹如鬼斧神工般的被竖着切为两半,裸露的岩石层向人们诉说当时的人们开工建造,改造自然的勇气。对面的水面具山顶两百米左右,水面上方有两米水迹,这是先前水面印记。尤为惊奇的是山的石头中间竟然长出些许郁郁葱葱的的树木,这正是大自然的魅力生命是多么的顽强!

    数百万年前的石头顽强地生存并保持至今,被同样顽强不屈从于自然的人类改造成水库。水的上方露出石壁,壁立千仞的坚硬与水柔软无比的柔和形成强烈的对比,可以说没有水的温柔不能凸显石壁的苍劲,没有石壁的沧桑不能彰显水的“不争”。老子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永远保持着低低矮矮的姿态,与山石一同呈现于众人面前。

    走出壁挂公路山洞,树林间摆放着几十块石头,开着车的人们和先期到达的队友,有的坐在石头上歇息,有的在石头上补充能量,更多的人们坐在石头上,拿出自备的木炭烤箱烧烤,地上的食物产生的垃圾和塑料袋扔的满地都是,人们,学着梁山好汉般的满不在乎,似乎忘记初入山间时大自然的馈赠。

    岳光楠头脑中闪过张媛媛在办公室第一次做饭的景象,苦笑地哼了一声,正前方远远望去,是一家当地百姓的农家乐。

    岳光楠与三位队友,拼成一桌,坐在头顶石板四周竹帘搭建的石头屋中,四个人点一个凉菜,一盘花椒叶,每人一碗大锅菜,两个馒头。

    等待上菜的过程中,岳光楠发现屋外摆着几盆都市常见几种花卉:虎刺梅金边吊兰榕树,和绿萝等植物,想不到大山深处的人们也有着都市里人养花的嗜好。

    花椒叶的菜上桌了,岳光楠夹起一片,放在嘴中,花椒叶咬起来,外酥里嫩,经过上下牙齿的磨合,花椒的原味溢满整个口腔,十分之一的酥麻保留了山胡椒的本味。朴实的山里人将花椒叶裹上加盐的面粉微炸,就能吃出舌底的涎香,不失为一道特色的美味。给家人带回去一份多好,但想到还要带别的东西,只有留点小小的遗憾了。

    吃过饭后,农家乐饭店路南堆满山涧的石头。岳光楠踩着来到水边,看着孩童们天真的将河沙放在石头上,再用水枪打散沙子,爽朗的笑声传遍山谷,多想和他们一样回到儿童时代呀!做个孩童是多么的快乐!

    对岸不时飞起交不上名字的水鸟,这里没有城市的杂音,没有车水马龙的汽车嘀嘀声,没有建筑工地的糟杂声,没有超市里嗡嗡的购物声,还没有每天早晨傍晚的广场舞音乐。

    岳光楠捧起微凉的水,水中倒映出天空的太阳,慢慢地将水从捧起的掌缝中滴落,水珠落在水面上,映出盈盈的光,反射到眼里,根本不刺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